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2年8月,东北抗联主力转移苏联成立抗联教导旅.在国内只留下为数不多的几支抗联小部队坚持战斗.于天放带领的这一支部队,一直坚持到1944年12月19日在绥棱被捕,成为在国内坚持抗战的最后一支小部队.而杜希刚就是这支小部队的重要一员.  相似文献   

2.
卢德峰 《世纪桥》2009,(12):27-29
1942年8月,东北抗联主力转移苏联成立抗联教导旅。在国内只留下为数不多的几支抗联小部队坚持战斗。于天放带领的这一支部队,一直坚持到1944年12月19日在绥棱被捕,成为在国内坚持抗战的最后一支小部队。而杜希刚就是这支小部队的重要一员。  相似文献   

3.
抗联第一路军少年铁血队,是在杨靖宇将军的关怀下,于1938年8月在辑安县六道阳岔沟里诞生的。杨靖宇称少年铁血队是“长白山火种”、“抗联的未来”。 1 1938年8月,东北抗日战争进入艰苦年代。改编后的抗联第一路军主力向蒙、桦森林地带转移。其间,取得了长岗伏击伪索旅战斗胜利。抗联部队撤到辑安县六道阳岔  相似文献   

4.
郝江东 《党的文献》2020,(1):98-102
由于史料缺乏,关于东北抗联教导旅历史的认知一直不够深入完整。从俄罗斯档案馆和历史文献集搜集到的四份相关档案,为东北抗联教导旅历史的探讨提供了新的可能。第一份档案是1939年4月15日由时任苏联内务人民委员贝利亚和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联名签署的给苏联远东边区内务与军事部门的命令,这份命令的出台标志着莫斯科对东北抗日游击运动的策略发生转变。第二份档案是1940年9月30日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内务人民委员部发给莫斯科的一份电报,这封电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第二次伯力会议"。第三份档案是来自俄罗斯档案馆的一组周保中个人档案,这份档案反映出莫斯科关注过抗联教导旅的组建及领导人任命。第四份档案是1945年8月24日周保中给远东苏军总部最高统帅华西列夫斯基的请示信,这封信可以帮助厘清一些流传已久的说法,增进对抗联教导旅在远东战役期间真实活动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红军三战三捷, 陕军三个警备旅惨遭失败 长征中,红二十五军由豫南经豫西进入陕南后,在三要司、蔡玉窑、文公岭战斗中,曾给杨虎城部第十七路军四十二师一二六旅以连续打击,歼其4个多营。1935年,红军在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期间,继而又在石塔寺、九间房、袁家沟口战斗中,对陕军警备第二旅、第三旅、第一旅给以沉重打击,一名旅长负伤后潜逃,两名旅长被红军俘虏。时任第十七路军总指挥兼西安绥靖公署主任的杨虎城将军,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念念不忘他的3个警备旅…… 这3次战况简略如下: 石塔寺战斗。1935年3月初,红二十五军为配合红四方面军发动的陕南战役,由湖北郧西挥师西进,途  相似文献   

6.
谭译 《党史纵横》2001,(10):47-48
东北抗日联军是一支讲究文明的队伍。在紧张激烈的战斗和军事训练中,他们仍不放松学习革命理论、研究中外历史、洞察世界风云,用以提高指战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品位。《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65所载周保中在抗联教导旅中共党组织全体党员和青年团员代表谈话会上的报告纲要 《为辛亥革命三十三周年而作》,就是他们重视这方面工作的佐证。 报告纲要写作时间是“1944年10月9日” 也就是“民国33年”双十节的前一天。地点是抗联教导旅旅部所在地,也就是设在前苏联境内伯力城附近的北野营。作者周保中云南大理人,原名…  相似文献   

7.
刘国瑞 《世纪桥》2000,(5):50-52
今年初秋的一天,我慕名前去采访抗联老战士李桂林同志。他向我讲述了当年抗联的战斗与生活,尤其是在李兆麟将军身边工作的日日夜夜。1940年8月间,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二支队,奉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部命令,由庆安、铁力一带来到“三肇”平原地区开展抗日活动,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16岁的我积极要求加入了抗日联军,在队部当通讯员,  相似文献   

8.
看了<党的生活>"抗联史话"栏目连载的<抗联将军周保中>的文章,勾起了我对往事的无限感慨和对周保中将军的深切怀念.1944年至1950年,我曾是周保中将军的警卫员,跟随他经历了东北抗联、解放战争、开国大典和进军大西南等几个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9.
东北抗日联军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反日游击队阶段、东北人民革命军阶段、东北抗日联军阶段和抗联教导旅阶段。长期以来,由于国际国内的种种原因,抗联教导旅的许多情况很少为世人所知,影响了人们对东北抗联的全面了解和对抗联史的深入研究。近几年来,随着抗联史研究的  相似文献   

10.
我的父亲李兆麟、母亲金伯文是上世纪30年代战斗在白山黑水14载的东北抗日联军将士。当年,他们曾经与朝鲜、苏联的战友生死与共,并肩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用鲜血结下了深厚的战友之情。1941年至1945年间,我父亲和周保中将军率领部分抗联部队转入苏联整训,编为苏军哈巴罗夫斯克88旅,我父亲任政委。期间,我们一家与金日成同志一家住在同一个单元,互相关心帮助,培养着各自的后代,两家情深意厚。  相似文献   

11.
1938年初至1940年4月,时任八路军三四四旅政治委员的黄克诚,与旅长徐海东一起率三四四旅指战员奉命几进高平,为高平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建国后的1966年初春,时任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副省长的黄克诚又来到高平亲自领导干部群众进行抗旱斗争.黄老一生视高平为第二故乡,他在高平战斗和生活的历程,永远铭记在高平人民心中.  相似文献   

12.
为配合苏军反攻东北,在周保中和李兆麟的主持下,抗联教导旅确定以现有人员分别进驻57个战略要点,其中大城市有长春、沈阳、哈尔滨等12个,中小城市45个. 抗联教导旅人员进驻各地后,以当地苏军卫戍司令部副司令的合法身份,迅速投入清除日伪残余,宣传组织群众,开展建党、建军、建政工作.坐镇长春的周保中以主要精力领导建军工作,至1945年10月20日已扩军4万余人,缴获各种武器6.3万余件.进驻沈阳的冯仲云为恢复抗联与中共中央的组织联系做了大量工作.作为东北抗联特别是北满地区主要领导人,李兆麟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斗争中.  相似文献   

13.
《湘潮》2015,(4)
<正>彭绍辉与毛泽东都是湖南湘潭韶山冲人。1933年3月,时任红三军团五军一师师长的彭绍辉指挥部队担任草台岗(江西境内)主攻任务,在抢占霹雳山战斗中,为抢救战士,自己被敌人重机枪子弹打中左臂,臂骨被打成粉碎性骨折。他被送进红三军团医院后,在没有麻醉药、医疗条件相当简陋的情况下,截去了左臂,成为我军历史上第一位独臂将军。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八路军一二○师三五八旅旅长,在山西抗日前线屡立  相似文献   

14.
中苏两国边界相接,东北抗联从建立之初就与苏联相互支援。1941年苏联和日本签订《苏日中立条约》,直接导致苏联境内东北抗联部队停止向东北派遣队伍与日伪军作战,使抗联将士不得不长期留驻苏联境内。这在客观上也让抗联得以暂时避开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日伪的残酷"讨伐",使得抗联的有生力量得以保存,避免更大牺牲。留驻苏联境内的抗联队伍,进行野营整训,成立教导旅,同时派遣小分队前往中国东北,继续进行抗日斗争,为苏联提供宝贵的军事情报。苏联对日宣战后,抗联部队直接参加了苏军对日作战行动,是苏军有力的配合者。本文试图从东北抗日联军和苏联远东军相互合作的角度出发,探讨东北抗日联军实行战略转移后的后期斗争,阐述东北抗日联军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第八章 <救国时报>动人心将军缅怀就义人 周保中也舍不得离开警卫旅.他与官兵们朝夕相处,有了很深的感情.正在为难时,李海峰把马从树林里牵出来交给了他.  相似文献   

16.
看过热播电视剧《亮剑》的人,都会对剧中主人公"李云龙"率领独立团歼灭日军战地观战团的精彩战斗场面留下深刻印象.然而这个以虚构人物"李云龙"为指挥的战斗故事,却有着真实的历史原型.1943年10月,正当敌酋冈村宁次对我太岳抗日根据地发动"铁滚扫荡"之际,我129师386旅16团部队在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将军和第二军分区司令员王近山将军的指挥下,一举歼灭了日军大本营部精心组织的所谓"皇军军官观战团",在我军革命战争的历史舞台上演绎了一幕精彩夺目的真实的战斗活剧.  相似文献   

17.
记得60年前,我在海伦县城读小学三年级时,就学会了抗联歌曲<露营之歌>:"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脍炙人口的诗句激荡着我年幼的心,一个高大的民族英雄形象耸立于脑海之中,他就是李兆麟将军.想不到相隔35年之后,我竟用笨拙的笔写出了关于将军的传记文学.回忆那段创作生涯,心潮难抑,感慨不已.  相似文献   

18.
今年5月23日,是兰州军区原副司令员吴华夺老将军5周年的忌日.虽然老将军离开我们已经几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相似文献   

19.
王奎 《党史文汇》2003,(2):40-42
陈康是我军著名的将领之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他先后担任我八路军386旅17团团长、太岳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以及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13旅旅长、太岳兵团(陈赓兵团)第4纵队13旅旅长期间的战斗生涯中,戎马倥偬,战功显赫,演绎了诸多精彩绝伦的战斗活剧,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在苏联远东边境的伯力(哈巴罗夫斯克)附近,在1941年至1945年8月将近5年的时间内,有一个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一直在紧张热烈的气氛中进行着军事和政治整训。这个旅的全体抗日联军将士在1945年8月苏军进军东北及朝鲜境内的战役中,密切配合苏联红军共同战斗,他们没有辜负中国共产党所赋予的历史使命,于心无愧地完成了自己所肩负的重任。我在东北抗日联军的经历我是这个旅的成员之一。在旅内担任过连指导员、连长、营司令部参谋、旅司令部参谋等职,上尉军衔。在1945年8月即将返回东北战场之前,被苏军统帅部授予红星勋章。在1940年之前,我曾在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