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晖 《前进》2003,(4):37-38
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品愈来愈丰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消费品(包括劳务)的质量、品种、规格、安全、卫生、消费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这种现象的存在,致使消费者权益受损的同时,影响和干扰了合法的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建立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推进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就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一、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树立消费者的主权观念丰富多彩的消费品,是保护…  相似文献   

2.
群众的文化消费需要正确引导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逯弘秀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拓宽了人们精神生活的空间。然而,某些文化娱乐活动,特别是音像市场的混乱,以及舆论的误导,致使广大群众的文化消费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畸型现象:一些地方的歌舞厅、茶座、酒廊、咖啡...  相似文献   

3.
《湖北宣传》2007,(6):1-1
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是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文化发展战略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进入新世纪以来,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类精神文化活动向互联网的延伸,孕育了具有信息时代特征的网络文化,极大地改变了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给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消费过程实为一场游戏,而消费品则为游戏中的重要道具。突破消费研究中的个体需求论和结构决定论,以兼顾结构与能动的综观视角,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消费者的消费文化与境况。就都市青年而言,汽车消费是他们破解时空紧张、构建社会关系再生产的消费空间、驾驭现代生活的"坐骑",都市青年通过汽车消费建立起积极有效的生活信念,发展出掌控生活的权能感。  相似文献   

5.
论消费服务     
(一)发展消费服务的意义 这里所讲的消费服务,既不包括生产服务,也不包括与消费无直接关系的一般服务,(如金融、保险、纯商业以及运输业中的货运等),而只限于与人民消费直接相关的服务。这种服务所形成的产品,仍然可以称为消费品。马克思说:“任何时候,在消费品中,除了以商品形式存在的消费品以外,还包括一定量的以服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这种“以服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是整个消费品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史银娟  张忠潮 《人民论坛》2012,(11):112-113
"一次性消费品"消费文化已经成为社会文化构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增加了社会就业机会、促进了社会稳定、拉动了经济增长、丰富了消费文化类型、带动了产业技术的升级改造等,但同时也给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如引起人们思想观念异化、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利于社会文化健康发展、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等。我们应客观、公正地认识"一次性消费品"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7.
樊泳湄 《创造》2002,(11):44-45
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消费文化是其民族文化的反映,体现的是其民族心理特质和群体生活方式。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消费文化必须与时代发展同步,要体现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云南农村在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发展先进文化是其重要内容,而在云南农村,先进文化的发展受到来自当地传统文化思想及农村群众固有文化模式的阻碍,影响了先进文化的健康发展。在这些阻碍中,除了文化观念、文化心理、宗教信仰等外,来自消费文化的阻力是明显而巨大的。因此,研究云南农村消费文化,探索其发展方向是建设云南农村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8.
关注劳动者的闲暇生活陈瑞生(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当前,城市闲暇生活中的文化消费享乐活动呈现这样几种形式:第一,家庭化的文化消费活动方式。在电视发明之前,家庭消费主要限于物质产品,全体家庭成员共同参加文化消费的情况不是经常化的。本世纪中叶,电视技术发明后...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生活消费品买卖和原材料、资金、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交换的重要场所。在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以后,市场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成为人们经济活动的枢纽环节,连接着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部过程,生产者离不开市场显示自己,消费者也离不开市场满足自己。而市场要有效的配置资源,就必须有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即由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组成的有机统一体。市场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又是构筑这一新体制基本框架的重要支柱。市场体系的发展程度,标志着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0.
杨文敏 《今日海南》2010,(12):22-22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益性文化事业起到培养文化产业消费群体,引导和刺激文化消费的作用,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基础,需要政府的投入和扶持。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已经告别“全面短缺”时代,开始进入过剩经济阶段,消费品已全面进人买方市场。城乡居民逐步从满足温饱生活的必需性消费向提高生活质量的小康型消费转变。追求名牌商品,讲究质量稳定的消费心理日益突出,由此导致市场竞争的焦点也逐渐由低水平的价格竞争迈向高水平的质量和品牌竞争阶段。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名牌问最有价值品牌集中的程度越来越大。名牌既是竞争的结果,更是竞争的手段,是可以不断增值的无形资产,它已成为市场消费的聚集点,经济发展的支撑点,社会生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中国消费品市场的特点和特殊性,以市场营销活动如何为扩大内需提供微观基础理论为主题,认为重点应该通过市场营销创造把新的生活标准传递给社会,运用营销组合,增加有效供给,扩大消费需求;充分发挥营销预算兼具投资和消费双向启动的功效,树立现代营销观念净化消费环境,树立社会消费信心,从而达到扩大内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孙习祥 《理论月刊》2000,(11):77-78
本文根据中国消费品市场的特点和特殊性,以市场营销活动如何为扩大内需提供微观基础理论为主题,认为重点应该通过市场营销创造把新的生活标准传递给社会,运用营销组合,增加有效供给,扩大消费需求;充分发挥营销预算兼具投资和消费双向启动的功效,树立现代营销观念净化消费环境,树立社会消费信心,从而达到扩大内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20,(3)
正文化消费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民幸福感的重要标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文化消费正在快速增长。文化消费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包括专门的精神、理论和其他文化产品的消费,也包括文化消费工具和手段的消费;既包括对文化产品的直接消费,比如电影电视节目、电子游戏软件、书籍、杂志的消费,也包括为了消费文化产品而消费的各种物质消费品,如电视机、照相机、影碟机、计算机等;此外也需要各种各样的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展览馆、影剧院等。  相似文献   

15.
孙习祥 《理论月刊》2000,(10):77-78
本文根据中国消费品市场的特点和特殊性,以市场营销活动如何为扩大内需提供微观基础理论为主题,认为重点应该通过市场营销创造把新的生活标准传递给社会,运用营销组合,增加有效供给,扩大消费需求;充分发挥营销预算兼具投资和消费双向启动的功效,树立现代营销观念净化消费环境,树立社会消费信心,从而达到扩大内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蓝领消费潜力巨大,却一直被媒体和社会舆论忽视,目前该阶层所拥有的消费资源及其消费文化,几乎是中国绝大多数消费品企业的集体盲点……”——北京零点研究集团和深圳飞亚达最新联合发布《中国新蓝领:一个传统新阶级和他们的消费文化调查报告》。由此,蓝领消费新概念在中国首次高调“现形”。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纲领,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做了科学分析,这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文化与文明是两个既密切联系而又有区别的范畴。文化作为社会历史范畴,是与自然比较而言的。文化越发展,表明人类的发展越是依赖于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世界。文明是同野蛮、无知和愚昧相对立的,它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此外,文明主要指的是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而文化则包括人类活动的一切方式、手段和一切成果。文化与文明又是…  相似文献   

18.
国内消费伦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不仅是经济现象,也是伦理文化现象。消费过程中的消费方式、消费质量、消费标准和消费发展方向等无不渗透着伦理道德问题。现将我国目前消费伦理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一、消费伦理原则及其道德规范在消费伦理原则问题上,几乎所有的学者都主张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科学文明健康的消费伦理观。概括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第一,从人与社会关系角度来规定,消费伦理原则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促进两个文明发展。首先,消费的目的在于促动社会进步。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而言,消费伦…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生产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大力发展消费品,是达到这一目的重要手段。以最终产品为龙头,按消费,分配,流通,生产的反向顺序理顺经济关系,调整经济结构,搞好地区综合平衡。是实现地区经济良性循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发展我省消费品生产,振兴甘肃经济及工业发展战略有关问题,谈些个人看法,期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0.
消费主义是对消费文化的歪曲,其实质是和消费文化背道而驰的。消费主义倡导单纯物质消费和享乐主义而忽视消费的文化含量,正是消费文化所反对和批判的。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给人类发展带来了无穷的贻害。在对消费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的同时,要善于识别哪些是消费主义,哪些是真正的消费文化。以免把消费主义和消费文化混为一谈,不恰当地对消费文化的整体进行错误的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