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西安事变前夕,有共产国际背景的史沫特莱正在西安,似乎碰巧遇上了事变,从而成为当时唯一在西安向世界报道事变的外国新闻记者。然而,从西安事变作为秘密战线一大杰作的角度来看,史沫特莱在关键时刻出现在关键岗位,绝不是偶然的。  相似文献   

2.
史沫特莱西北采访纪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是美国著名的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杰出的国际共产主义新闻战士。这位“大地的女儿”自1928年底作为《法兰克福日报》记者踏上中国土地开始,一直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自己战斗的笔与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结成一体。抗日战争前夕,史沫特莱在中国西北地区进行了历时一年的采访,真实地报道了发生在那里的一切变革,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向全世界报道西安事变真相 从1929年到1936年,史沫特莱一直在上海投身于中国人民的进步事业。她写了许多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和讴歌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文章,陆续编辑出版了《中国人的命运》和《中国红军在前进》等书。她联络路易·艾黎、汉斯·希伯、魏璐诗等友人组织“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并设法掩护过许多革命  相似文献   

3.
姚时珍 《湘潮》2008,(8):17-20
周立波1928年离开家乡湖南益阳邓石桥乡清溪村,来到上海,投身于左翼革命文学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与周扬、艾思奇等于1937年9月离开上海奔赴革命圣地延安。途经西安时,党组织派他与舒群转赴山西、河北抗日前线,先后为美国进步作家史沫特莱与美国驻华使馆武官卡尔逊作翻译,并担任战地记者,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作家、记者艾格妮丝·史沫特莱,是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她在中国土地上渡过了13个不平凡的春秋,足迹遍及上海、长沙、南昌、西安、武汉等城市及陕、晋、豫、鄂、湘、皖、川等省。她同情支持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民族解放斗争,与中国军民同甘共苦,并肩战斗,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国革命紧紧连在一起,为之执著追求,  相似文献   

5.
章央芬,1937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1938年,她参加了新四军,历任少校军医、三师卫生部医务主任等职。建国后,她曾任上海第二医学院副院长、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教育长等职,1983年离休。1938年,美国著名进步记者史沫特莱来到新四军在皖南泾县云岭的军部,进行了长达一年的采访、报道。在那段时间里,章央芬曾为史沫特莱当过翻译,伴随着史沫特莱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现在的章央芬虽已是88岁高龄的老人,但说起当年的事,她仍记忆犹新。史沫特莱刚到云岭,就要求新四军方面给她配一名女翻译取代延安方面派来的男翻译…  相似文献   

6.
左联解散真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封由史沫特莱转交的特殊信件/鲁迅将信辗转交给周扬/萧三的意见实际上是王明强加的/“文委”扩大会议认为解散左联一定要取得鲁迅同意史沫特莱是《密勒氏评论报》的记者,在上海是一个颇为活跃又有些神秘的人物。1935年11月,史沫特莱意外地收到一封来自莫斯科的信件。它是由秘  相似文献   

7.
在皖南,马宁认识了美国友人、著名的新闻记者、作家史沫特莱女士,并和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马宁更深一层地了解史沫特莱女士是在医院里。那时马宁因在冰雪之夜赶写文章,冻坏了身体,以致暴发了急性肠炎,住进了医院。马宁人瘦如柴,终日昏睡。一天醒来,忽见自己的床头柜上,放着  相似文献   

8.
美国革命作家艾格尼丝·史沫特莱是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她人生的后二十年几乎都致力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综述目前国内对史沫特莱研究的几个方面,并提出进一步研究史沫特莱的建议,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的革命战友。  相似文献   

9.
早在1933年,美国革命作家艾格妮丝·史沫特莱就在上海秘密采访了在沪治伤的红军将领周建屏、陈赓等人,并撰写了《中国红色风暴》一书。她在这本书中,生动描写了中国革命史上传奇的英雄人物朱德总司令。但史沫特莱一直都未能和朱德见面,她非常渴望能见到朱德。直到4年后的抗战爆发前夕,史  相似文献   

10.
正1940年初,是抗日战争最艰苦、最严峻的时刻。中国军队弃城失地,溃败千里。日本侵占南京后,铁蹄又践踏武汉。武汉外围敌后地区抗日救亡的重任,就落在了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新四军5师的前身)的肩上。这时,美国记者艾格尼斯·史沫特莱在中国作家安娥的陪同下进入豫鄂边区,对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采访。之后,史沫特莱写了《中国的战歌》第九章,安娥写了《五月榴花照眼明》。史沫特莱和安娥进入豫鄂边区后,见到的第一位纵队领导就是参谋长郑绍文。后来,郑绍文另有重任离开了她们的视线。虽然只有短短10多天,却给她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是美国著名的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杰出的国际共产主义新闻战士。这位“大地的女儿”作为(法兰克福日报》记者,自1928年底,踏上中国土地开始,就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自己战斗的笔与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结成一体。抗日战争前夕,史沫特莱在中国西北地区进行了历时一年的采访,真实地报道了发生在那  相似文献   

12.
舒云 《党史博览》2001,(5):25-27
一美国记者斯诺到红军大学来了。他左看右看、连连惊叹山沟里的这所大学。 1936年,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从西安进入陕甘宁边区。从6月到10月,他一直逗留在陕北。这位第一个走进神秘红都的外国记者向世界介绍了红军和红军的长征,轰动世界。1905年,斯诺出生在美国坎萨斯城的一个贫苦家庭,曾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大学毕业后他开始从事新闻工作。1930年,斯诺来到中国,在北平燕京大学担任了两年新闻系教授。在此期间,他认识了美国进步记者史沫特莱,还认识了鲁迅、宋庆龄以及一些中共地下党员。他们介绍他去延安采访  相似文献   

13.
尹家民 《湘潮》2014,(5):12-16
革命战争年代,朱德不仅战功显赫,声名远扬,由此还与史沫特莱、史迪威等国际友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几年里,朱德不顾近70岁的高龄,还曾有过频繁的外事活动,最长的一次出访竟长达110多天。翻看共和国历史,恐怕还没有哪位领袖也有过如此纪录。为史沫特莱题写墓碑在延安时期,作为八路军总司令的朱德接触了比别人更多的国际友人。"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的朱德给这些国际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许多人与朱德保持了一生的友谊。  相似文献   

14.
1937年延安舞台上最光彩动人的形象,是独幕话剧《母亲》中吴光伟扮演的母亲;1937年延安生活中最靓丽的女性,是担任史沫特莱翻译兼秘书的吴光伟。  相似文献   

15.
王健 《湘潮》2008,(3):4-7
延安时期的毛泽东与不少的外国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著名的如埃德加·斯诺、史沫特莱、斯特朗等。其中有一位日本朋友似乎不大为大家所熟知,他就是林哲。  相似文献   

16.
1940年1月,美国著名的女记者艾格妮丝·史沫特莱与翻译安娥,冲破层层艰难险阻,辗转来到了位于湖北省的安陆、京山、随县交界处的白兆山,对我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进行战地采访。14日,她们到达新四军豫鄂挺进纵  相似文献   

17.
张凤凤 《党史文苑》2014,(4):18-20,23
1936年保安县迎来了第一位外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由他揭开了红军之谜,戳穿了关于"赤匪"的种种无稽之谈,接着史沫特莱、王安娜、尼姆、中外记者参观团等接踵而至,他们看到了一个与传说并不相同的世界,即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延安。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七八年夏天,中国革命博物馆派出调查组到四川访问了一些老人,收集到一些资料后,发现过去一些报刊和内部资料根据《伟大的道路》(史沫特莱著)、《朱德将军传》(刘白羽)对朱德同志早期经历的宣传中有几件史实需要订正。  相似文献   

19.
《党史纵览》2010,(10):27-27
1903年初春,伍若兰出生在湖南省耒阳县一户农民家庭,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一书中记述道:"她在农民里无人不知,是不怕死的农民组织者。"长沙马日事变后,伍若兰遭到耒阳反动当局的悬赏通缉。  相似文献   

20.
曹志辉 《湘潮》2010,(10):34-37
<正>美国友人史沫特莱在她的《伟大的道路》一书中,曾记载了朱德赞誊伍若兰烈士的一段话:"她是个坚韧不拔的农民组织者,既会搞宣传,又会打仗,智勇双全,这样的女士难得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