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于历史的原因,加之我国环境法律法规、环境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建设落后,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内容不真实、不具备可比性,不适应我国环境管理客观实践的要求.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环境会计理论、环境会计信息特征及会计使用者的要求出发,现阶段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应包括:环境问题给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带来的变化;环境问题给企业支出与收益带来的变化;环境问题引起的企业现金流量变化;企业的环境绩效情况等.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农村环保"社区自治"还面临一些障碍性因素,来自社区外部的因素有社区管理权限的不足、政府管理的"错位"、环境信息的缺失、环保资金的缺乏等,来自社区内部的因素有村民环境意识的低下、社区人际关系状况的不佳等。为此,应从赋予社区必要的管理权限、改革环境管理体制、公开必要的环境信息、加强资金支持、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推动村庄人际关系发展等六个维度加以应对与解决。  相似文献   

3.
目前,低碳经济已经渗透到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对企业的会计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低碳经济下的环境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设置与环境相关的账户,增加环境信息披露,深入探讨低碳经济下的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权益、环境收入、环境成本和环境利润等具体会计核算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宋汉林 《理论导刊》2015,(4):100-103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可有效克服环境行政执法、环境司法效力疲软对环境权的损害,切实维护环境权。印度借鉴美国"公民诉讼"制度创设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并在本土化过程中扩大了原、被告范围,创设了信函管辖、调查委员会等制度,且以司法能动推进诉讼。立足实践,借鉴域外经验,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改进完善,应注意扩大原告主体范围,简化程序,限制当事人处分权、限制辩论主义的适用,强化法院职权,设立环境公益诉讼调查委员会,实行既判力单向原则,创设环境公益诉讼的激励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政企关系视域下的营商环境法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论坛》2020,(2):91-98
营商环境法治化是营商环境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核心内容和根本途径。政企关系法治化、规范化是营商环境法治化的本质与核心,从政企关系的视角探讨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有助于全面理解和有效推进营商环境的法治化。基于《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价值取向,从行为合法、地位平等、角色正当、政策规范、沟通顺畅、合作融洽等六个方面构建了政企关系视域下营商环境法治化的分析框架,并运用该框架对国内10个企业状告政府的法律案例进行观测。研究结论表明:当前我国政企关系法治化程度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速度加快,但仍存在"法治观念落后,平等意识淡薄;行政自制薄弱,治理能力不足;沟通合作不畅,诚信透明不够"等突出问题,亟须从权力运行、平等保护、治理能力、政策执行、政企沟通、风险共担等方面推进营商环境的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4,(25)
"拟态环境"是传播媒介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拟态环境除了包含"媒介环境"以外,还应包括"心理环境","心理环境"的引入是拟态环境内涵的重要延伸。随着科技的发展,拟态环境呈现出信息平台的多元化、内容方式的多样化、影响范围的扩大化、大众参与的互动化等最新特点。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以来,由于国家实行"有保有压"的产业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及严格控制"两高"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等政策,加上资源紧张、原材料成本上升、市场环境趋紧等诸多因素,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及非公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黑龙江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宏观经济发展环境、产业发展环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六个方面,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环境行政合同制度的功能和我国政府环境行政管理方式的滞后,说明构建我国环境行政合同制度已有必要。环境行政合同制度在我国的初步发展和我国企业环境意识的提高,说明构建我国环境行政合同制度已经具有可行性。我国的环境行政合同制度主要包括环境行政合同的程序控制、主要内容、责任制度和救济制度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3,(35)
林权改革之前我国森林面临着诸如大面积林业资源的破坏、盗砍盗伐严重、大量林地遭抛荒等环境问题,林权改革政策的实施,原有的环境问题依然存在,还衍生出林木质量下降、土地肥力下降、林业生产能力受限等问题,可以从提深化林农环境意识、普及林业科学技术、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以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实现规模化、多样化经营以及加强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工作等措施来达到森林环境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0.
环境是存在于主体周围的外部因素。就企业这个主体来说,环境是广义的,它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人口和自然资源等诸多内容。环境是企业的不可控变量。企业只有通过管理不断地调整自己,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刑事司法环境,是指与法院刑事司法活动有关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包括司法前提、司法主体、司法文化环境、社会体制和价值观念等一系列影响刑事司法活动的因素。良好的刑事司法环境有助于公平正义的实现,但我国刑事司法环境的现状不容乐观。通过加强法官队伍建设,通过自身工作增强司法公信力,理顺司法权和政治权的关系,实现政治影响刑事司法的程序化与合理化,全面建立司法救助制度等措施,可从根本上能动地改造现有刑事司法环境。  相似文献   

12.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需要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环境。要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就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环境评价。思想政治工作环境评价概括地说包括:思想政治工作环境评价的含义、意义,基本原则、基本标准和评价方法等。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25)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于环境质量越来越关注,但是雾霾、PM2.5等环境问题却严重刺激了公众的神经。人们对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了缓减PM2.5带来的大气污染,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我国PM2.5的现状得出健全和完善与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地方政府的环保问责制、健全和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等相应的法律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农村环境资源的公共性、农村环境问题自治失灵等原因导致了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形势较为严峻。财政政策是政府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国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财政对策存在诸多缺陷,必须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5.
刘程程 《学理论》2010,(10):68-69
抽象环境行政行为是我国环境行政法学的重要内容,然而对其概念,目前学界尚未有定论。研究抽象环境行政行为,首先应明确抽象环境行政行为的含义,以及其具体内容。通过对行政行为、环境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等概念的分析,以及对行政立法与抽象行政行为关系分析,从而对抽象环境行政行为这一概念作出界定。  相似文献   

16.
蔡春苗  周嘉 《学理论》2009,(26):110-111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学生环境意识的现状,阐述我国高校非环境专业开展环境教育的必要性。针对我国高校开展环境教育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开拓思路、规范课程、建设相关专业和创新教学方法等具体实施途径和改进建议,为我国高校环境教育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根据发生缘由、核心诉求等方面的不同,环境群体性事件可以分为事后救济型群体性事件和邻避型群体性事件。两种类型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在性质、参与主体、产生的原因、发生的时间等方面都有显著区别。通过对两类环境群体性事件演变和治理过程的分析发现,法律制度不健全、司法在整个过程中缺位是造成当前环境群体性事件多发且暴力化现象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此,根据两类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成因,分别建立有针对性的诉讼制度,畅通公众表达、参与和救济的司法途径是我们解决和预防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应有选择。  相似文献   

18.
慈善环境优化是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如何全面准确评价慈善环境是优化慈善环境的重要基础。参考营商环境提出营善环境概念内涵,并从生态系统理论出发剖析构建慈善生态系统对慈善环境评价的重要价值,通过梳理和比较全球公益慈善环境指数、好公益指数、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中国慈善政策进步指数等国内外慈善环境评价体系,发现其既共同的评价取向,也有各自的侧重点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营善环境评价、加强营善环境建设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制度—能力:优化营商环境的治理框架及其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论坛》2020,(2):106-111
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质就是推进营商环境治理现代化,因而"制度—能力"治理框架对于优化营商环境具有可适性。通过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文本分析,建构了一个包括市场主体保护制度、优化市场环境工作制度、政务服务制度、市场监管执法体系、营商环境法治保障等五个方面的制度安排与政务服务能力、市场监管执法能力两个方面的能力要求的治理框架体系,并运用该框架对当前我国各地优化营商环境实践效果进行诊断。研究发现:优化营商环境中仍存在诸如政策法规不完善、生产要素供给不足、乱收费、"融资难融资贵"、"新任不理旧任的账"、政府承诺不兑现、"不作为乱作为"、政商关系扭曲、任性执法、政策落实"中梗阻"、法治化思维欠缺等制度障碍,以及"新衙门作风"、信用监管效能不佳、执法协调联动不畅等能力问题。研究结论表明:"制度—能力"治理框架对优化营商环境极具解释力,是评价营商环境治理绩效,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的有效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20.
人才环境是指人才成长和发挥其潜能及作用的外部因素条件。人才环境评价是指对影响人才成长的经济、社会、科技教育发展、人事人才服务状况等因素条件进行评价,为优化人才环境提供合理的依据和科学的指导。建立一套量化的人才环境评价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由人才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评价方法的选择、计算机辅助评价系统开发等三个部分组成。本文重点研究的则是人才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人才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是整个人才环境评价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整个人才环境评价体系研究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