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鉴定机构社会化后,出现了管理体制错位、鉴定机构投入少、某些鉴定人才短缺严重、诉讼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多头鉴定和重复鉴定问题突出、鉴定结论的公正性受损、鉴定市场的恶意竞争等诸多问题。要改革和完善鉴定管理体制,需进一步细化鉴定准入条件、统一鉴定标准、规范鉴定结论采信制度和鉴定收费、强化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的责任,从加强对鉴定的审查监督来约束鉴定机构,规范其运作,促使鉴定机构维护鉴定结论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2.
笔迹鉴定是依据经验知识探索检材字迹与样本字迹是否同一的一种鉴定活动,在笔迹鉴定过程中如果没有鉴定直觉的存在,笔迹鉴定将寸步难行。因而在笔迹鉴定过程中的直觉是客观存在的,发挥着为采取初始鉴定行为提供指引的作用。其存在形式主要有鉴定行为获取的直觉和初始鉴定结论发现的直觉。我们应该对笔迹鉴定过程的直觉有所认识并做好笔迹鉴定过程直觉偏差的控制,控制手段主要在于对文书鉴定人员自身提高要求及在外部对笔迹鉴定程序进行制约。  相似文献   

3.
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对人身伤害重新鉴定立法位置安排的不当和程序设计的缺失,遭到了鉴定实践的抗争,默默演变为不断重复鉴定的制造源。因此,应当完善人身伤害重新鉴定的启动程序,经过文证审查的过滤,建构专家委员会的终结性复核鉴定制度,并通过诉讼程序消解鉴定障碍,达到公正选择适用重新鉴定程序规则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犯罪现场勘查是刑事侦查人员,在刑事案件发生后,为查清犯罪事实,收集犯罪证据,揭露证实犯罪人,而依法对与犯罪有关的人和事以及场所、物品、人身、尸体等进行的现场调查和勘验检查工作;物证鉴定是指具有鉴定权的鉴定机构内鉴定人员,受指派或接受委托,利用科学技术方法,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或者判断的一种活动。二者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现场勘查是物证鉴定的基础,物证鉴定是现场勘查的深化,现场勘查与物证鉴定的  相似文献   

5.
刑事案件侦破、审理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笔迹鉴定对专门性问题作出鉴别与判断。刑事案件侦破、审判过程进行笔迹鉴定时,必须重视规范收集符合鉴定要求的样本材料。司法实践中,由于委托机关中的具体办案人员往往不具备文检专业知识,收集程序、方法不甚规范,无法有效保证样本材料的质量,从而导致样本材料不符合鉴定要求,最终影响到鉴定意见的准确性、可靠性。规范笔迹样本的收集工作,能够使之符合鉴定实践的要求,有利于保证鉴定意见的合法性、准确性以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实证研究显示,鉴定意见错误极易导致刑事错案的发生。鉴定意见错误的主要原因包括检材受污染、鉴定不及时、鉴定技术有限、鉴定人的疏忽以及鉴定意见造假等。完善鉴定意见的审查规则,应从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双重管道入手,以构建错案防治的重要路径。形式上的审查,包括鉴定人的资质、鉴定人是否具有应当回避的情形、鉴定事实与案件待证事实是否有关联等,由法官自由心证。实质上的审查,包括鉴定的程序、方法、分析过程是否符合本专业的检验鉴定规程和技术方法要求。新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鉴定人出庭制度和专家辅助人制度,是改变鉴定意见书面审模式,推动实质审查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我国刑事侦查程序中鉴定权的配置是将单向鉴定和双向鉴定重叠,这种鉴定权的配置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冲突,因而必须进行改革。刑事侦查鉴定权配置的改革应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来进行:纵向上应当使鉴定在诉讼进行过程中保持递进制约关系,并加强检察机关对其的监督;横向上应加强和保障当事人的鉴定权。惟其如此,才能纠正与改变当前刑事鉴定事件中存在的弊端,使其在刑事诉讼中更好地实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8.
民事鉴定机构的设置是民事鉴定制度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民事鉴定机构存在重复设置,司法职能、行政职能和鉴定职能不分等问题。所以应建立集中型与分散型相结合的一元化多项鉴定体制,即混合型的鉴定机构设置,这种机构设置既吸收了集中型与分散型机构设置两个方面的优点,同时也调动了两方面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在伤情鉴定的司法实践中,客观因素容易忽视,本文从鉴定对象的固定,鉴定时机的适时选择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把握这些客观因素,避免鉴定结论的失真。关键词:##4伤情鉴定;;客观因素;;把握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物证鉴定的状况和物证鉴定标准化等方面,阐述了物证鉴定机构进行计量认 证的必要性,探讨了建立物证鉴定机构计量认证体系的有关理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DNA鉴定在刑事诉讼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很多成功的案例令人们心悦诚服,但一些失败的案例也令人震惊,有必要理性思考DNA鉴定的相关问题。提高DNA鉴定的证据效力,关键是如何保障司法人员科学运用DNA鉴定技术,并在诉讼中正确应用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12.
由于指纹鉴定中错误鉴定、标准不一、管理混乱等问题日益突显,指纹类专家辅助人出庭就指纹鉴定的技术性问题与鉴定人展开辩论以充分证明鉴定意见的可靠性或不可靠性,这就显得十分必要。指纹类专家辅助人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才能选任,并被赋予一定的诉讼权利才能充分地准备质证。在庭审中,指纹类专家辅助人应当就指纹鉴定的程序性规范与鉴定依据的科学性、可靠性两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对个案的指纹鉴定展开质证。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的司法鉴定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即一个案件,多次鉴定,且鉴定结论之间相互矛盾,严重影响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笔者从鉴定模式、鉴定法规和鉴定实践三个方面分析了“矛盾鉴定”这一现象的原因,继而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对策,即创建新的司法鉴定模式、健全和完善司法鉴定法规、加强司法鉴定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我国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启动制度存在的四方面弊端.在比较借鉴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立法和实践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启动制度改革提出了一些粗浅的建议:应赋予辩方刑事司法精神病鉴定的启动权,对于补充鉴定和重新鉴定应规定明确的标准和次数限制,实行强制鉴定制度,建立统一的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考试和执业资格考核制度,健全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等。  相似文献   

15.
鼓膜位于外耳道深段,受伤后进行法医学鉴定,需借助额镜、耳镜进行检查,但不能进行照相固定,因此若有异议或进行重新鉴定,往往失去原始伤情条件而再次鉴定比较困难。近年来我们对外伤性鼓膜穿孔案例进行了电子内窥镜辅助鉴定留存照相资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痕迹物证鉴定结论作为一种诉讼证据,它不仅是查明案件事实,确定案件性质的重要依据,是审查、鉴别案件其他证据是否真实的重要手段,是分析案情的重要条件,是促使作案人认罪服法,如实交代犯罪行为的有效手段,同时它也会出现虚假、错误的可能,往往不能作为定案判决的唯一依据。只有正确认识痕迹物证鉴定结论的证据作用,对痕迹物证鉴定人的资格和业务水平提出明确的要求,不断更新和优化鉴定设备,鉴定时明确鉴定目的和要求,鉴定过程在具有充分、可靠鉴定材料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进行,才能充分发挥痕迹物证鉴定结论的证据作用。  相似文献   

17.
鉴定意见在黄河流域环境犯罪的证明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审查与认定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鉴定人出庭率较低、鉴定意见审查形式化、对鉴定意见异议说理不充分等。其原因主要在于:高质量的鉴定机构缺失及现有立法不足导致鉴定人出庭率低,鉴定意见证据定位不清及法官专业知识限制导致审查形式化,自由裁量权扩张及形式化审查模式导致裁判文书说理不充分。要破解当前困境,需推动鉴定机构提质增量,改变原有鉴定人出庭模式。进一步端正法官对鉴定意见的证据定位,依托互联网打造新型司法鉴定平台及科技法庭。此外,还需不断增强法官的说理意识与能力,尝试形式与内容并审模式,正确发挥鉴定意见在打击黄河流域环境犯罪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8.
摹仿签名笔迹鉴定在司法实践中比较常见,它是笔迹鉴定中较难的一种,本文结合图片说明对摹仿签名笔迹特征的识别及其鉴定价值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以期在司法实践中,对提升鉴定人鉴定水平和能力,提高摹仿签名笔迹鉴定结论的准确性与客观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笔迹鉴定是司法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打击犯罪、案件审判、维护国家安全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笔迹鉴定长期缺乏统一的行业体制及技术标准规范,从而损害了笔迹鉴定技术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这引起了很多学者对笔迹鉴定规范化的关注和探讨。从研究现状来看,尽管从鉴定体制和技术标准两个方面,都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规范化设想,但还缺少系统性、针对性,缺乏现实可操作性的考究。  相似文献   

20.
现行医疗事故鉴定体制存在诸多弊端,鉴定结论有悖于证据的客观、真实性,有悖执法的公平公正不利于保护患方的合法权益,有碍于我国现代医疗法律体制的建立。本文从法学角度提出我国现代医疗事故鉴定的新构思,建议建立起医疗事故鉴定的主体制度、时效制度、错案追究制度等,建构完备的医疗事故鉴定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