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记者:陈院长,从您在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做院长时推出中国第一个法槌并被最高人民法院采纳起,到在全国较早实现知识产权审判"三审合一"、进行量刑规范化试点、打造"无讼社区"等,我们发现,改革始终是您工作的主线和宗旨。那么,您是怎么看待司法改革这个主题的?您为什么坚持在司法工作中不断地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
肖伟强 《天津检察》2008,(3):59-59,58
一起民事行政申诉案件从受理到审查终结的期限有多长?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的《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以下称《办案规则》)有明确的规定。《办案规则》第1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内立案”;第1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应当在立案以后调(借)阅人民法院审判案卷,并在调(借)阅审判案卷后三个月内审查终结”。  相似文献   

3.
作文 《政府法制》2011,(21):43-43
上古时代,黄帝带领了六位随从到贝茨山见大傀,在半途上迷路了。 他们巧遇一位放牛的牧童。 黄帝上前问道:"小童,贝茨山要往哪个方向去,你知道吗?" 牧童说:"知道呀!"于是便给他们指路。 黄帝又问:"你知道大傀住哪里吗?"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我院受理了原告陈某与被告李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被告李某下落不明。经查,原告陈某系我院现任审判人员关某的母亲。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第5条规定,陈某担任本院审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人民法院不予准许。请问:陈某是否可以作为本院审理案件的当事人?此案是否够回避条件?是否需移送其他法院审理?请予解答。黑龙江省宁安市人民法院邓秀玲邓秀玲同志: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有权利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相似文献   

5.
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第11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由院长主持,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可以列席"。检察长列席同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检察院的一项监督职权,无论是对拓展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权,还是在促进人民法院公正审判方面都是一项不可替代的制度,对于加强检、法两家在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的相互配合、相互制约,  相似文献   

6.
王春南 《政府法制》2011,(21):46-47
和珅是清朝被揭发出来并被处死的最大的腐败分子,但是他也曾经作为"反腐败"的先锋,查获一桩桩腐败案件,并得到乾隆皇帝的高度赞赏。那么,和珅有着怎样的"反腐高招"?他又是如何从"反贪能臣"一步步沦为清朝最大的蛀虫? 坐"直升机":从侍卫到"相国" 提起和坤,大家都知道他是清朝第一大贪官。但是又有谁知道,和坤并非一当官就贪,他也曾有过“辉煌”的反腐经历。  相似文献   

7.
廖新生 《政府法制》2010,(18):51-51
如果你问一个法国人:"一个人年岁大了,但体力还行,想再发挥点余热,那他该去干点什么呢?"法国人想一想,可能会说:"他可以去当市长。"法国有许多高龄市长,七十开外的很正常,八十以外的也不稀罕。  相似文献   

8.
如何理解《关于审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体规定》第二十九条第二款?编辑同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具体规定》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凡在一个审判程序中参与过本案审判工作的审判人员,不得参与本案其他的任何审判程序”。我们在执行这一款规定时理解不...  相似文献   

9.
劳动争议案件若干审判实务问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制度的改革、劳动者法律意识的提高,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数量骤增,已成为民事案件中又一热点问题。本文仅就劳动争议案件审判实务中的若干问题再作探析,以求取得共识。如何认定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  相似文献   

10.
车在险途     
冯琳  张易 《检察风云》2013,(2):56-57
电动车被盗之后,将会流向哪里?从盗抢团伙,到修车铺老板,再到网络销赃人,这是一条怎样的利益黑链?  相似文献   

11.
未成年人犯罪从宽处罚原则的探讨吴在存我国刑法第14条第3款规定:"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八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一规定从法律上确立了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原则。在此,笔者结合审判实践就从宽处罚原则的适用及有关法律问题谈些浅见,以供研...  相似文献   

12.
关于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研究,可再推进.从法律与文学的角度切入,通过关于“马锡五审判”的文学作品中具体事件情节的叙述,分析该审判方式的“可能”面对的微观环境,进一步探索该审判方式“可能”的一种运行逻辑,这成为再推进的一个策略.此再推进的目的,一方面,是丰富对其可操作性的理解,另一方面,在于拓展对这种审判方式“可能”所应对的深层法理问题和所试图解决的基层司法关键环节的理解.文学作品提供的“事件情节”不应用作原事实,但只要展现了真实世界中的“可能”,对法学研究便存启发,此缘于法律思考不可能拒绝“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幽默     
《政府法制》2011,(18):33-33
女秘书 妻问:"你那个女秘书进入公司几年了?"夫答:"三四年了吧。"又问:"她多大了?"答:"三十几了吧,没有问过。"再问:"她漂亮吗?"答:"一般吧,过得去。"追问:"穿衣服怎么样?""挺快的!"夫脱口而出。  相似文献   

14.
到2009年6月5日,《国家知识产权纲要》颁布已1周年,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亦从初建走向日臻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关于知识产权的相关争论亦从未中断,在世界经济向知识经济发展的大潮中,真可谓:倚"知产长剑",谁与争锋?但剑终会伤人,面对"剑落敌手"的逼迫和权利滥用的"剑锋乱舞",知识产权及其相关制度又引人思考。本文从具体规范入手,首先分析了TRIPS协定及项下的几个条款,再通过对知识产权相关制度产生的历史进行初步考察和经济学上的浅略分析,对知识产权制度应具有的理念提出相关见解,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国际交往中面对的知识产权困境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中新 《政府法制》2010,(22):42-42
"小人物,大历史"的说法,放在王百得身上再恰当不过。说是小人物,他出身农民,后来成为炼钢工人;说是大历史,他后来在"文革"中鬼使神差地当选为了中共"九大"、"十大"中央委员,而且得票与毛泽东一样——全票当选。  相似文献   

16.
2009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衢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汪惠芳领衔提出"取消法院内部案件请示"的议案,直陈"请示"四大害处:违反相关法律,妨碍审判独立,影响办案质量,引发当事人对司法公正的怀疑。  相似文献   

17.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十月二十七日,清廷颁行《大理院审判编制法》,共45条,其中有6条涉及到检察机构或检察官(第七、十二、十三、三十一、三十九、四十五条)。《大理院审判编制法》对审检机构采用的是四级机构设制,“(第二条)大理院在京直辖审判厅局有三:(1)京师高等审判厅。(2)京师城内外地方审判厅。  相似文献   

18.
《政府法制》2011,(21):9-9
无论从当初设立死缓,还是现在"偏爱"死缓,都是为了慎杀。但镇反时代的慎杀手段,与60年后的国情还适应吗?刑法规定,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事实上,人都被抓到监狱里了,再"故意犯罪"的机会还有多大?所以实际上死缓相当于“22年有期徒刑”。把“22年有期徒刑”放到死刑里,这在逻辑上说不通,也无怪大多数人认为死缓就是“晚2年再杀”。  相似文献   

19.
作为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审判独立原则体现不同国家宪法体制与本土化的经验。1954年宪法第78条确立的审判独立原则为新中国司法体制奠定了合宪性基础,体现鲜明的中国宪法传统与特色。在司法改革成为法治“热门话题”的今天,认真回顾1954年宪法“审判独立原则”的形成过程,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审判独立原则的现代价值,从历史的正当性与合法性中寻求实现审判独立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对公诉方式的修改意义重大,但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刑事公诉方式与庭前程序及审判程序密不可分,其深层价值和潜在功能不容忽视。公诉方式作为审判模式的航标,与审判模式相生相克,引领着审判模式变革的进路与方向。我国刑事公诉方式经历了从"全案移送、实质审查"到"部分移送、形式审查"再到"全案移送、形式审查"的历史变革。审视刑事公诉方式的价值和功能,探究修法的理由,需细致分析公诉方式对审判模式变革带来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