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哲学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哲学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我国近年来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主要对我国环境哲学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了我国环境哲学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一般论域,包括环境哲学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主要障碍、政府的职能、动力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对策和措施。其次,分析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专门视角,包括旅游文化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与旅游可持续发展及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论域。最后,对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进行了前瞻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体环境至少有四个: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道德环境。其中,道德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支持,是可持续发展的“自律”驱动力,提供必要的理性控制。  相似文献   

3.
试论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健康适宜的文化环境,本文论述了初级阶段文化环境的基本特征,以及如何营造和构建初级阶段文化环境,以便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指导和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4.
从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人类环境宣言>至今,尽管可持续发展作为全人类的共识和共同行动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并不乐观.究其原因,不能不正视可持续发展战略本身存在的内在矛盾.这些矛盾主要是:主体需求的满足与限制之间的矛盾、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代价之间的矛盾、可持续发展过程实现公平与增进效率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环境得到充分保护的基础之上,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共赢。这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客观上推动环境立法的发展,也把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融入到环境立法之中。同时,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离不开环境立法的保障与支撑。故此,我国应该在可持续发展统领下不断推进和完善我国环境立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科学技术带来环境问题的必然性出发,阐述了科学技术决定论的哲学思潮-乐观主义技术决定论和悲观主义技术决定论,对科学技术的负载价值及消极根源进行了逻辑分析。要实现人类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构建科学技术与社会伦理的良性互动体系。同时,要实现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科学技术采取扬弃态度,确立环境价值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转型,提倡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  相似文献   

7.
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发展提出了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我们要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小议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立法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俊 《人大研究》2006,(12):18-20
(一)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提出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也由此勃兴。根据WECD的界定,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国际社会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共识性理解是: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间的持续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主要聚焦三大问题:人口、资源、环境“。总的来说,可持续发展包含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传统发展方式的反思和否定,二是对规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  相似文献   

9.
陈德敏  孙玉中 《求索》2013,(7):101-103,31
面对全球生态困境,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都基于各自实践和理论困境而无能为力。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整合和超越了传统环境伦理,体现了环境正义的要求,符合人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永续发展的愿望,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接受。虽然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目前在理论中尚存缺陷,在实践中仍面临困境,但在国际社会已经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可以通过环境治理主权让渡、创设科学民主化环境治理机制以及充分彰显环境治理科技功效等手段,弥补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不足之处,奠定其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伦理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10.
区域资源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平忠 《理论月刊》2003,(8):154-157
西部地区的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先研究该地区的农业资源与农业生态环境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与制约因素,因地制宜地找到解决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对策。本文以贵阳市乌当区为例,具体研究了资源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即: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环境有机结合、与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机结合,从而为农业进一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