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多,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剩余劳动力富集大省,我省常年外出务工人员保持在1900万人左右。据统计,我省双亲在外务工的留守学生有300余万名,单亲在外务工的留守学生500余万名。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已经引发了公众的高度关注。时值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我们采访了蓬安县留守儿童和他们的"代理检察官妈妈",记录下"妈妈"和"孩子们"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2.
位于大山深处的华蓥市红岩乡,是一个仅有4000余人的"袖珍乡".由于乡上的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平时留守在家的只剩下1000余人,且大多是老人和孩子. "在红岩乡当干部,从精准扶贫、办理低保到帮老人换灯泡,啥事都得办好."红岩乡党委书记阳天勇说,面对琐碎的日常工作,乡上组织机关和村干部开启"定期学+自学+微信分享"学习模式,通过不断强化学习,从而更好地处理农村工作.  相似文献   

3.
木苏乡大别窝村是黑水县一个典型的外出务工村,全村812人中有360余人常年在外务工,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达230余人.去冬今春,该村16名党员和6名群众自发组建"木苏乡大别窝村关爱留守老人儿童协会",为外出务工人员解了后顾之忧.据了解,在"藏羌城乡党旗红"党建提升工程中,该县引导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开展"一帮一"、"一带一"、"代理家长"等关心关爱活动,通过党群共建,乡村共助,社会共育,为农牧民群众搭起"连心桥",编织"关爱网",构筑"温暖家".  相似文献   

4.
<正>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需从多方面入手,依靠全社会的努力"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3月14日,中江县通济镇初级中学2013级17名留守学生度过了一个难忘的集体生日。在同学和老师的祝福声中,他们吹灭蜡烛,许下心愿。14岁的少年如同三月的天,然而他们中的一些人却成长在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中。一项调查显示,2014年,四川留守儿童人数多达368万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为223.13万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涌进城市务工。受现实条件所限,外出务工的农民不得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农民工的外出转移.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据统计,目前全国已突破2000多万人,河南已达到242万人,占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超过十分之一。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当前政府和学界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本文在对河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于都县是劳务输出大县,打工人员远走他乡后,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远离父母,由祖辈、亲戚、朋友,甚至是哥哥、姐姐照顾的小孩,即“留守孩”。该县17.2万名在校中、小学生中,有“留守孩”62598人,占学生总数的36.4%。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失家庭关爱和教育,不少“留守  相似文献   

7.
正新学期来了,在华蓥市仅有11名留守学生和7名教师的红岩小学,朗朗的读书声打破了大山的沉寂。位于华蓥山海拔1500多米的红岩小学原是一所中心小学,曾有30多名教职员工和400多名学生。后来,随着当地居民外出务工和迁居山外,生源逐年减少,今秋开学只剩下5个教学班、7名教师和11名留守学生。其中,幼儿班3人,二、四、五年级各1人,三年级2人,六年级3人;二、四和三、五年级为复式班。尽管生源逐年递减,但这所地处大山深处的"麻雀学校"仍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当代》2013,(5):F0002-F0002
2007年,习水县为有效解决外出农民工、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社会管理问题,率先在全市启动关爱外出民工、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的"三关爱"工程。经过近5年的探索和实践,"三关爱"工程已成为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干部作风的有力抓手。一、主要做法1.搭建"三个平台",  相似文献   

9.
农村"空巢"孩子问题是中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孩子"问题背后是中国农民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出社会对农民的关心还远远不够.农村"留守孩子"所存在的问题如不及时予以解决,社会将要付出沉重的代价--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人力对"问题孩子"进行社会矫正,更为严重的是,还可能影响到下一代的人口质量.因此,关爱"留守孩子",关系到农民工权益的维护,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少年兴则国兴、少年衰则国衰。在社会转型期,外出务工者日益增多,留守学生占青少年比重也相应增大。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祖国的未来。留守学生的成长到底怎样?通过调研,留守学生成长中暴露出的问题较多,违纪、违规、违法率呈上升态势,还有极个别学生参与地方群体事件等。由此可见,关注留守学生,加强教育管理,推进教育  相似文献   

11.
8月25日,我们来到泸州市江阳区蓝田镇东风村,看到村办公地的会议室俨然成了20多个农家孩子的乐园.只见一个40开外的妇女不时在指导孩子们绘画、练习书法、做暑假作业……初以为这是私人开办的暑期业余培训班.然而了解才知是东风村党支部书记黄启蒙开办的"留守儿童之家",其目的就是为了丰富"留守儿童"的暑期生活,让孩子们在假期收获更多的快乐.  相似文献   

12.
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在这里,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学生占全班总人数的90%以上,班主任可以说就是一位"代管家长"。为了优化班级管理,营造一个温  相似文献   

13.
徐元芳 《当代贵州》2014,(17):52-52
正春节后,黔东南州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又踏上行程,开始新一年的工作,很多孩子又开始与父母分别,成为留守儿童。为进一步关爱留守儿童,贵州移动黔东南分公司经过对全州留守儿童现状进行广泛调查后,在全州启动"留守儿童亲情关爱室"建设。5月1 5日,记者走进"留守儿童亲情关爱室"示范点的丹寨县扬武民族小学,探访这里的"留守儿童之家"。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留守妇女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楚向红 《学习论坛》2008,24(11):69-71
伴随着农村男性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务工,河南省农村留守妇女群体也逐渐形成.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着劳动强度高、精神压力大以及婚姻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农村留守妇女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解决好农村留守妇女问题,对促进河南省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兴国县是个名副其实的将军县、烈士县和红军县,每天都有许多人前往该县祭拜红军烈士.该县还广为流传着3位留守后方的坚强女红军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话说"公车"     
杭植林 《党的建设》2001,(10):34-35
无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偏僻的乡村,惹人注目又令人羡慕的恐怕要数被称为"公车"的了.公车之所以能在众车之中独领风骚,全在一个"公"字上,因为乘坐"公车"是一种待遇.公车是公家为方便某些人办公事而配给的代步工具,可省却许多外出办事的麻烦,既省心又省时.乘坐公车是身份的象征、社会地位的标志.能坐上公车的不是握有实权的领导干部,便是有经济实力的老总.  相似文献   

17.
"留守儿童"权益保障与和谐农村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农村社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父母监护的缺失,农村"留守儿童"的受监护权、生命健康权、受教育权及发展权等权益受到严重损害.家庭、学校、政府及社会各界应提高认识,共同努力,保障留守儿童合法权益,消除农村社会不和谐因素,构建和谐农村社会.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留守学生与日俱增。从留守学生心理角度看.他们中出现了胆怯、懦弱、孤僻、任性等不良心理;从德育角度看,他们出现了自私自利、容易冲动等个性特征:从智育角度看,  相似文献   

19.
《学习月刊》2011,(14):2
江夏区法泗镇探索建立"外出打工、回乡创业"的良性循环机制。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在深圳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把1000多名法泗籍个体户凝聚起来。彰显人文关怀,开展"七大亲情"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相似文献   

20.
贵州是农民工流出大省,每年有超过500万的农民工外出打工,按照全国打工人数与留守妇女人数的比例估算,贵州省的留守妇女人数超过150万人。为了解贵州农村留守妇女基本特征、生存状态、留守原因等,推动全社会关心、关注农村留守妇女问题,贵州省妇联于2010年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了“贵州省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并对此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