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被列为特困民族扶持范围的少数民族有景颇族、僳僳族、佤族。2007年末,全州景颇族人口有13.54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11.49%,占国内景颇族总人口的95%,分布在全州39个乡镇145个行政村638个村民小组。傈僳族分布在32个乡镇75个村委会187个村民小组,29300人,占全州总人口的2.51%。佤族801人,  相似文献   

2.
《今日民族》2005,(3):57-60
西盟佤族自治县地处中缅边境,辖6乡2镇,36个村民委员会,其中6乡1镇与缅甸佤邦接壤,国境线长89.33公里。全县有佤族、拉祜族、傣族、汉族等25个民族,总人口83098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4%,其中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2%。许多民族都跨境而居,边民习俗相近、宗教信仰相同、通商往来频繁,做好民族工作,维护边疆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意义的重要工作。解放前的西盟,各种矛盾引发的纷争不断,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西盟各族人民才得以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旗帜下,共同谋求繁荣发展。强烈的对比,使西盟干部群众对边疆稳定、民族…  相似文献   

3.
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位于德宏州陇川县西北部,是全县唯一的民族乡,全乡辖11个村民委员会12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327人,其中阿昌族12939人,占全乡总人口的55.5%。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省、州、县各级民委的关心支持,户撒乡保平、芒炳、腊撒、项姐等10个阿昌族聚居村委会被列入《云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十一五”规划》,  相似文献   

4.
李世碧 《创造》2004,(9):30-31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是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传承和延续,是全国唯一的纳西族自治县.全县辖18个乡、镇,100个村委会、913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6,392.6平方公里、总人口20.7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9.8万人,占总人口的95.5%,耕地面积39.2万亩.  相似文献   

5.
《今日民族》2005,(3):48-49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是一个典型的岩溶山区农业县,全县辖八乡两镇,共70个村(居)民委员会,1795个村民小组,截至2003年底,全县总人口24.8万多人,有壮、苗、瑶、彝、蒙古、回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4.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8.52%。全县共有干部1056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249人,占23.6%,女干部264人,占25%。全县共有党员7551名,其中少数民族党员1535人,占20.3%,有村干部214人,其中少数民族村干部36人,占16.8%;全县有科级领导干部309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60人,占19.4%;全县有处级干部36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12人,占33.3%。1、抓好培训教育,不断…  相似文献   

6.
西盟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思茅市西部,县城距省会675公里,距思茅市政府驻地260公里。全县国土面积1353.57平方公里,全部为山地;年平均降雨2739毫米,居全省之首;西南与缅甸佤邦接壤,国境线长89.33公里。辖6乡2镇36个村委会36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3098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4%,其中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2%;农业人口70672人,其中人均收入在625元以下的有5.3万人,占农业总人口的74%以上,“边”、“山”、“少”、“穷”的县情十分突出,尚属于“吃饭靠财政,发展靠项目”的国家重点扶持县。解放以来,特别是1965年自治县成立以来,在党的…  相似文献   

7.
西盟佤族自治县地处云南省普洱市西南部,居住着汉族、佤族、拉祜族、傣族、彝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以上,仅佤族人口就占全县总人口的70%。  相似文献   

8.
田志高 《今日民族》2009,(12):54-56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阿佤山地区,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土面积3837平方公里,总人口26.3万人。佤族人口4.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8%,2008年佤族农民人均纯收入1600元。耿马县佤族学子助学协会成立于2007年,是广大佤族干部群众和社会各族各界有识之士自发并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  相似文献   

9.
万德明 《云南人大》2009,(11):40-41
祥云县是大理州农业人口较多的县之一。全县有10个乡镇,132个村民委员会,农业人口420024人,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1.94%;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54元,农民人均生产粮食381公斤;是一个人口较多、干旱缺水、农村经济发展较慢的农业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贯彻实施工作;为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位于滇西南无量山脉西南侧,澜沧江东岸,普洱市中部。总面积7550平方公里,辖6乡4镇,135个村委会194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9.4万人。境内居住着汉、傣、彝、哈尼、拉祜等2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6.3%。多年来,全县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它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推进了自治地方立法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镇地处武陵山腹地,是县政府驻地,曾是800年州府所在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幅员面积219平方公里,辖5个社区,10个行政村,14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8817人,其中户籍人口88623人,农业人口35405人,耕地面积33644亩。渝湘高速公路、国道  相似文献   

12.
德宏州切实抓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莫  陈杰 《今日民族》2008,(7):48-51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人口较少民族有阿昌族和德昂族,总人口4.38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3.72%;其中阿昌族2.99万人,主要分布在全州11个乡镇25个村委会164个村民小组;德昂族1.39万人,主要分布在全州17个乡镇31个村委会56个村民小组。因历史、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原因的制约,阿昌族、德昂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还十分落后,  相似文献   

13.
《创造》2003,(12):61-62
一、基本县情禄丰县国土面积3536平方公里,辖7个乡11个镇170个村民委员会,2151个自然村,2184个村民小组。2002年末总人口414404人,其中,农业人口342397人,占82.6%,非农业人口72007人,占总人口的22%。全县总耕地面积34.8万亩,其中,水田21.8万亩,占60.7%,旱地13万亩,占39.3%。全县有中型水库2座,有小(一)型水库43件,小(二)型182件,小坝塘等2046件,总蓄水库容21312万立方米,水利化程度达77%。森林覆盖55.1%。170个村民委员会通电,2002年农村用电2378万度,18个乡(镇)和170个村委会通公路,其中14个乡(镇)为柏油路面,妥安、高峰、路溪、川街4个乡…  相似文献   

14.
马学军 《政策》2004,(10):55-57
远安县辖6镇1乡、112个行政村,总人口19.5万人。近年来,我们按照中央、省、市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行村务公开,着力强化民主管理,大力开展村民自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干部廉洁自律,促进了全县农村三个文明建设。2001年,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村民自治模范县”称号;2003年,被国家民政部授  相似文献   

15.
杨红梅 《今日民族》2011,(10):56-58
杨柳白族彝族乡位于保山市隆阳区西部山区,距城区40公里,辖18个村民委员会,96个自然村,176个村民小组,全乡共有9548户38816人,少数民族人数占总人口的67%。  相似文献   

16.
<正>漾濞彝族自治县国土面积1860平方公里,辖4镇5乡65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2016年末全县总人口105176人,有彝、汉、白、回等1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7093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9%,其中彝族51116人,占总人口的49.8%,白族11793人、回族3415人、傈僳族2851人。全县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达30%以上的行政村59个,20户以上、少数民族人口  相似文献   

17.
阿佤山印象     
走近临沧,便走近了阿佤,走进沧源,便走进了佤山;阿佤山再高,却有条条山路通向山外。佤山是神奇的,阿佤人的胸怀是敞开的。在大雾淌散,新茶待摘之时,我们走进了佤山。佤山沧源,我国佤族聚落之乡,全县现有佤族人口12.5万,占全县总人口的83.8%,占全国佤族总人口的28%。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临沧地区西南角,全县地势北高南低,峰峦连绵,平均海拔在1500~2000米之间;境内河流纵横,主要有南滚河、小黑河,属萨尔温江水系;拉勐河、勐董河,属澜沧江水系。全县有闻名遐迩的古崖画群、南滚河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  相似文献   

18.
《创造》2009,(6):70-70
“佤族村寨都用上了节能灯。”这是当天在阿佤山听到最多的一句话。6月17日,云南省节能办宣传小组及志愿者车队开进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为勐来、勐角两个乡的边疆少数民族贫困村、小学、佤族村寨免费送去2650只节能灯及配具。17日上午,宣传车队来到勐来乡曼来村,向村民和当地唯一的一所小学免费发放1440只节能灯。该村总人口258户1079人,是一个佤族聚居 的村寨。  相似文献   

19.
芒洪拉祜族布朗族乡是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的一个山区乡,距耿马县城43公里。上了芒洪乡,一路上森林茂密,古木参天,青山绿水,碗口粗的凤尾竹一丛丛青翠欲滴,因而芒洪乡有“生态乡”之美誉。乡境内居住着拉祜族、布朗族、傣族、佤族等11个少数民族。全乡有5个村民委员会,43个自然村,5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441人(其中少数民族5560人),农民人均有粮283公斤,人均纯收入675元。芒洪在1986年被省政府列为全省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马厂村则是芒洪乡最偏远、最贫穷落后的一个村委会,距乡政府29公里,最高海拔3233米,总户数为314户,1311人,95%的人口尚未…  相似文献   

20.
郭绍建 《今日民族》2007,(11):57-59
施甸县位于保山市南部,是个多民族县,辖区内有2个民族乡、12个民族聚居村,少数民族在全县占当地居民人口总数1/3以上的自然村有122个,居住着彝族、布朗族、回族、傣族、佤族等22种少数民族。2006年底,全县少数民族人口2.5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7%。2006年,全县少数民族人口人均纯收入780元,为全县人均纯收入1846元的42%;人均占有粮食300公斤,为全县人均占有粮食387公斤的78%。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