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一、导言法律和经济有一个紧密的联系。在一个发达的经济中,由于发生商品的生产和分配,以及劳务的提供,来满足社会物质需要,而以法律来管理这些连结起来的活动。因此,每一次经济改革,都涉及到法律上的某些改变;由于篇幅原因,对全部东欧国家的法律制度,不可能详尽地研究。因此,这项研究仅限定在管理国家企业的法律。工业改革由于它们无法避免的分裂,可划分成两个集团:一个是在目前中央管理经济制  相似文献   

2.
<正> 列宁指出:“需要研究实际的经验。……实践比任何理论都重要百倍。”重温列宁的这些教导,我觉得要使我们国营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从“山穷水尽疑无路”进到“柳暗花明又一村”,需要暂时停止过去那种纯理论的争论,转而研究改革的实践,在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198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此之前,中国的改革主要在农村进行。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将改革的重点引向城市,并从理论、方针和政策等方面全面地阐述了中国经济改革的主张。对于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这场变革,世界各国十分关注,围绕这个问题出现了截然不同的观点和评论。  相似文献   

4.
<正> 一、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苏联和东欧各国以及各学者所主张的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不尽相同,但是,由于相同的法律特点,我们可以将共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1.与国家外交政策紧密相联的原则。苏联国际私法学巨擘隆茨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国际私法理论的出发点是国家的对外政策,国际私法规则的内容是由国家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5.
<正> 一在苏联、东欧各国法律制度中,当适用外国法律规范时,与国内法相比,外国法在一定程度上被不同对待。此如,国内法被直接适用,外国法则要求对冲突规范进行解释。适用外国法的结果可被公共政策的解释所排除。在国外法律规范内容不能确定的某些情况下,适用的法律能被知道和证明。从民事诉讼的角度出发,外国法不能被平等对待。在司法程序的全过程中,即使法官通晓外国法的内容,并具有适用外国法的经验,同样会有许多麻烦,如最高法  相似文献   

6.
从六十年代以来,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的律师制度,无论从立法上、组织建设上、人员配备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随着这些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律师工作的重点,逐渐从法庭转向企业和组织,这种趋势,日渐增长。苏联现有近两万名律师,其中受过高等法律教育的占96%。在他们中间为企业和组  相似文献   

7.
<正> 本文试图对苏联东欧国家的公司概念与法律特征及共公司立法状况作一梗概性的描述。但由于南斯拉夫实行社会自治制度,其企业结构也自成体系,本文在此不予涉及。首先,苏联、东欧国家的公司与传统理论上的公司,即资本主义国家公司法上的公司完全不同。传统意义上的公司,是指二人以上出资组成的营利性的社团法人(某些国  相似文献   

8.
<正> 苏联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法学教育工作,他们主要通过两个环节,即通过高等院校的专业教育知识协会大张旗鼓地开展法律宣传,为教育公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和法律秩序、捍卫公民权利和合法利益作出了相当的努力。但是旧的法学教育体制不能适应苏联形势的需要。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其弊端亦愈来愈显露,并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1986年12月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委员会召开会议,把改善法学教育的问题正式列入议事日程。出席大会的有苏共中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苏联检察院、最高法院、内务部、司法部的负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改革是一场自觉的革命活动。这种自觉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由国家制定经济法规以指导和保障改革的进行。今年四月国务院批转的《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利改税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就是指导和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法规。《试行办法》调整国家与国营企业之间在分配国营企业利润中所产生的经济关系,及其所派生出来的财政、税务、财务管理关系,属于经济法的范畴。密切结合现时经济改革深入研究并积极宣传经济法规,这是经济法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企业活力的增强,企业运行的规范,都要求有一个完善的制度性环境。应当从计划与市场的本质规定出发,充分考虑国家既是调控主体、又是利益主体的双重现实,理顺国家与企业的财产关系,建立起一种能够促进企业既遵从市场规律,又充分考虑国家偏好的国民经济运行机制,杜绝“国家无处不在”与“市场无孔不入”的极端现象。  相似文献   

11.
根据哈尔滨市档案馆藏档案和其他原始资料,可以看到哈尔滨解放区民主政权的施政纲领、工商业保护与管理条例和劳动条例等都有了一定规模。这些法律法规体现出浓重的苏联法的影响,但也带有更多的中国特色。这与当时苏联红军进驻哈尔滨、广大干部的苏维埃情结、俄侨人口众多、紧迫的战争环境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理论上的渐趋成熟等多种历史条件有关。哈尔滨解放区的法制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由农村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转为城市法制建设的起点,是连接工农民主政权、抗日民主政权和其他解放区人民政权并进而影响新中国法制建设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2.
邵沙平 《中外法学》1988,(6):31-34,28
<正>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刑法发展的重要趋向之一是国家间刑事司法协助的加强。其中,欧洲理事会成员国间和东欧诸国间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又以共不同的格局而引起人们的格外关注。在东欧诸国间,尤以苏联模式影响最大。在苏联,没有专门的国内立法来调整刑事司法协助,进行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法律依  相似文献   

13.
高旭军 《河北法学》2003,21(1):16-19
在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时 ,通常会发行国家股、法人股和个人股。而股份又有普通股和优先股之分。这就产生一个问题 ,国家股、法人股和个人股分别属于何类股份 ?如果它们均为普通股 ,它们之间股权是否相同 ?以《公司法》的有关规定为依据 ,结合改制公司发行股份的实践 ,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此外 ,还论述了国有股的减持问题 ,探讨了通过独立董事制度恢复并强化公司监督机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一、企业主管机关与国营租赁小企业之间关系既是横向民事关系,又是纵向行政关系。从这种关系看,因他们之间签有租赁合同,其关系也就是横向的民事关系。但对个人承租的企业来说,仅凭租赁合同来维系横向民事关系是不够的。小型国营租赁企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企业,其宗旨始终是为社会服务,除为本企业职工谋利益外,在其自负盈亏的条件下,始终应对其服务对象和公众利益负责。这一广泛的权利义务的承担既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还需要相应的人、财、物力作保障。如果脱离了主管机关的宏观控制与监督,虽简化了行政关系,但国营企业经营基本宗旨失去了保障。并且在招标  相似文献   

15.
<正> 1979年11月,第十届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其中包括关于苏联检察机关的法律。这些法律加强了维护苏联社会主义法制的路线,促进了所有维护法律机关工作的改善,提高它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原则性,以及它们在解决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中的作用和责任感。正如在1979年11月27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会议上所指出的,通  相似文献   

16.
<正> 苏联所制定的历届宪法中,都规定了每个公民享有住宅权,同时也规定了实施这种权利的措施和保障。1981年苏联专门制定并通过了《住宅法》草案,1983年又对其修改、补充,以单独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并从1984年1月1日起开始生效。新住宅法中集中体现了苏共26大所提出的基本原则:每个家庭、每个公民都应有足够的住房。在不断改善住房条件的过程中,凡家庭都有权申请单元住宅,但这绝不意味着单身公民完全不能享受这种权利。根据单身公民的年龄,所从事的职业和所担负的社会活动以及  相似文献   

17.
<正> 前言苏联于1979年11月30日制定了新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律师法》。这一法律的制定,为1956年撤销苏联司法部以来重建各加盟共和国一级的律师制度奠定了统一的基础。这个法律作为苏维埃司法制度的基本资料,理所当然应该引起研究比较法制度论的人们的关心,但是,我认为,在这个律师法颁布之前,有关苏维埃律师制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也是  相似文献   

18.
根据1988年6~7月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关于苏联社会民主化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决议》,同年12月初苏联最高苏维埃十一届十二次非常会议通过的《苏联宪法修正案》和《苏联人民代表选举法》,苏联的苏维埃制度,其中包括人民代表选举制度,进行了改革。苏联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四级结构——苏联人民代表大会、苏联最高苏维埃、它的主席团和主席,取代了原来的两级结构——苏联最高苏维埃和它的主席团。新设置的苏联人民代表大会成为苏联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有权决定归苏联管辖的任何问题。它由2250名代表组成。苏联最高苏维埃变  相似文献   

19.
<正> 赵紫阳总理在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宣布的厂长(经理)负责制,就是国营企业的厂长(经理)受国家委托,对企业的生产指挥经营管理全权负责。使企业成为集中统一的、充满活力的经济实体,这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更好地落实经济责任制,保证企业生产行政工作高效率地进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调整国营大中型企业中的利益关系,其目标有三,即:一、强化国家作为所有者在企业管理决策中的作用,政企脱钩,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发挥类似于“董事会”的职能作用。二、切断经营者集团和劳动者集团之间直接的利益联系,建立对经营者工作效果的评价系统,使经营者在其利益目标的驱动下规范企业的行为,克服“短期行为”。三、改进就业制度,促使劳动者实现自身利益目标的方式规范化,激励劳动者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自身的利益。这样进行调整,有助于企业效益的提高,有助于社会整体经济活动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