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雨醉西塘     
王琨 《海内与海外》2009,(10):80-80
西塘,一座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的千年古镇。据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西塘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关于西塘的故事很多,我之所以把这次出游的目的地选择在西塘,倒不是因为那些历史掌故和美丽传说。也许之所以选择西塘,不过是因为想要获得片刻的宁静,想要在浮躁中寻找些许的沉静。毕竟,西塘是一个商业气息不那么浓的地方,而我也希望她可以满足自己关于江南水乡的一切梦想。  相似文献   

2.
这并非是痴人说梦也绝不是天方夜谭这是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在你我他身上以及身边的真实故事。这也是浙江东方巨星珍珠制品有限公司、浙江省诸暨市健美宝营养补品总厂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寅对钟爱和服用运用高科技生化技术生产的速溶珍珠粉的消费者的庄严承诺山青水秀出美女,西施故里为诸暨。诸暨的自然风光与生态环境的确很美。玉带般的浦阳江,汲“富春”之膏泽,纳“会稽”之文秀,碧波流韵,环城逶迤而过,宛如一支神奇彩笔,沿江畔铺绿叠翠。宽敞的通衢大道,鳞次栉比的楼宇,花团吐艳,绿草播香,茂树筛凉,错落有序而浓淡相宜地…  相似文献   

3.
施亮 《海内与海外》2013,(12):64-65
我得知旧京天桥八大怪“大兵黄”的故事,源自读陈建功老师所写《北京平民探访录》之五《“大兵黄”》一文。建功老师专门采访当时的一位老者潘先生,老者曾经亲耳聆听过“大兵黄”的骂街。此文,激起我对这位民国市井人物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龙文化,虽源远流长,博大斑杂,但人们似不难以语言概述其内涵及基本特征,但龙究为何物,恐就不是人们可以简而言之了。笔者认为,如按时间先后析之,中国龙基本经历了自然龙、皇权龙、世俗龙和民族龙四个阶段,与之相对应的龙文化,或许可以用客观实在性、完美全能性、随意实用性和向心凝聚性来概述。一自然龙——客观实在性    现代人皆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是人们主观臆造的神灵之物,并不真实存在于自然生物界之中。但是,古人却以极其明确的语言断言,龙是客观存在的不争事实。  古代“叶公好龙”的故事,我们可以…  相似文献   

5.
高桥虫麻吕论──《万叶集》研究之一赵乐高桥虫麻吕在“万叶”诗人里是颇有个性的。由于他写了较多的以传说故事为题材的和歌作品,在日本有“传说歌人”、“叙事诗人”之称。我国读者对高桥虫麻吕还不甚熟悉,因此,本文拟对他的主要作品加以翻译介绍,并就其诗歌创作的...  相似文献   

6.
编读面对面     
一桌两椅两咖啡,此非酒吧胜酒吧。“编读面对面” 随时欢迎你有空来坐坐。在这里,文章的瑕瑜、刊物的定位、栏目的设置、阅刊的感受、购阅的有趣故事─—一切与《东南亚纵横》相关的话题,都可成为你我面对面的谈资。提起笔记下你的故事,发表你的看法,说出你的感受,提出你的疑问,我将选择其中精彩的篇章“贴在网页上”,与各位一起感受快乐,交流观点。走进“编读面对面” 的读者朋友,将获赠新刊一份.以表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7.
当我等和共和国一起成长的人年龄超过半百时,一个“怀旧”的时代便悄然来临。日见老辣的图书市场,早已未雨绸缪,做足了功课。1999年,上海人美将读者的心理拿捏到位,一套64开《上海连环画·精品百种》闪亮登场,旗下分类繁多:“中国历史人物故事”、“中国革命斗争故事”、“中外少儿故事选”林林总总,全面铺开。  相似文献   

8.
编者面对面     
一桌两椅两咖啡,此非酒吧胜酒吧。“编读面对面”随时欢迎你有空来坐坐。在这里,文章的瑕瑜、刊物的定位.栏目的设置、阅刊的感受、购阅的有趣故事——一切与《东南亚纵横》相关的话题,都可成为你我面对面的谈资。提起笔记下你的故事,发来你的看法,说出你的感受,提出你的疑问,我将选择其中精彩的篇章“贴在网页上”,与各位一起感受快乐,交流观点。走进“编读面对面” 的读者朋友,将获赠东南亚国家小礼品一份,以表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9.
中国“神舟”号飞船上天,有他的一份功劳。但他却是一个“小人物”,没有人知道他内心的几多隐秘…… 多瑙河畔的故事   离回国的日子愈来愈近了。   西德朋友向陈祖贵他们建议:你们一定要到奥地利去看看,那里是世界音乐之都,并且与德国毗邻,到维也纳也就几个小时。多走一些地方多长几分见识。于是,陈祖贵便有了奥地利之行。   陈祖贵是 1988年 6月去奥地利的,共计旅行四天。结伴同行的是前边谈到的那位计算机专家王女士。没想到短暂的日子里,在多瑙河畔就发生了故事,这故事使陈祖贵至今也难以摆脱那情感的羁绊。   先讲他…  相似文献   

10.
《雪山飞狐》不足20万字,连载于香港《新晚报》。金庸改变了前两部作品的形式、风格。这也是金庸年轻气盛、艺高人胆大,一个长篇小说写了一百年的故事,但是把这一百年的故事浓缩到一天之中来写。这也是金庸做过编剧所积累的本事。在戏剧界有一个规律叫做“三一律”,这是古典创作的一个规律,要求优秀的戏剧必须把故事集中在一天之内——一天之内一个场景、  相似文献   

11.
编读面对面     
一桌两椅两咖啡,此非酒吧胜酒吧。“编读面对面”随时欢迎你有空来坐坐。在这里,文章的瑕瑜、刊物的定位、栏目的设置、阅刊的感受、购阅的有趣故事——一切与《东南亚纵横》相关的话题,都可成为你我面对面的谈资。提起你的笔,记下你的故事,发表你的看法,说出你的感受,提出你的疑问,我将选择其中精彩的篇章“贴在网页上”,与各位一起感受快乐,交流观点。同时,我将向所有走进“编读面对面” 的读者朋友,赠送新刊一本及东南亚国家小礼品一份,以表感激之情。等候你的光临,倾听你的心声。  相似文献   

12.
《考古的故事——世界100次考古大发现》2002年3月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是一本考古学专家为普通读者撰写的通俗性考古读物。正如书中所说,“只有考古学才能够揭示奇妙无比的过去”,但实际上,一直被人们视为学者专属之领地……  相似文献   

13.
编读面对面     
一桌两椅两咖啡,此非酒吧胜酒吧。“编读面对面”随时欢迎你有空来坐坐。在这里,文章的瑕瑜、刊物的定位、栏目的设置、阅刊的感受、购阅的有趣故事─—一切与《东南亚纵横》相关的话题,都可成为你我面对面的谈资。提起你的笔,记下你的故事,发表你的看法,说出你的感受,提出你的疑问,我将选择其中精彩的篇章“贴在网页上”,与各位一起感受快乐,交流观点。同时,我将向所有走进“编读面对面”的读者朋友,赠送新刊一本及东南亚国家小礼品一份,以表感激之情。等候你的光临,倾听你的心声。  相似文献   

14.
编读面对面     
一桌两椅两咖啡,此非酒吧胜酒吧。“编读面对面”随时欢迎你有空来坐坐,在这里,文章的瑕瑜、刊物的定位、栏目的设置、阅刊的感受、购阅的有趣故事──一切与《东南亚纵横》相关的话题,都可成为你我面对面的谈资。提起你的笔,记下你的故事,发表你的看法,说出你的感受,我将选择其中精彩有篇章“贴在网页上”,与备位一起感受快乐,交流观点。我将向所有走进“编读面对面”的客人,赠送新刊一本及东南亚国家小札品一份,以表感谢之情。等候你的光临,倾听你的心声。  相似文献   

15.
编读面对面     
一桌两椅两咖啡,此非酒吧胜酒吧。“编读面对面”随时欢迎你有空来坐坐;在这里,文章的瑕瑜、刊物的定位、栏目的设置、阅刊的感受、购阅的有趣故事──一切与《东南亚纵横》相关的话题,都可成为你我面对面的谈资。提起你的笔,记下你的故事,发表你的看法,说出你的感受,我将选择其中精彩的篇章“贴在网页上”,与各位一起感受快乐,交流观点。我将向所有走进“编读面对面”的客人,赠送新刊一本及东南亚国家小礼品一份,以表感激之情。等侯你的光临,倾听你的心声。  相似文献   

16.
日前应朋友之约,参加一个家庭聚会主题是“认识自己”。中国人的聚会大多是在公众场所,而且都是生日、结构等等,大家可以心情享受一下,小型的家庭聚会往往不是很吸引人,  相似文献   

17.
本期导读     
●何祚庥院士与“法轮功”斗争的故事(上)  他作为科学院院士应《青少年科技博览》杂志之约,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有感于社会上伪科学、伪气功盛行,防范意识较弱的青少年深受其害,出于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写出了《我不赞成青少年练气功》,谈出了一个著名科学家的忧虑和真诚。他应北京电视台的采访,从研究生练功出岔为例,指出练功练得不好容易走火入魔,会得精神病。想不到竟遭“法轮功”组织的围攻。他说“我的嘴是封不住的,只要有机会,我还是要说的!”以大无畏精神,指名道姓地对“法轮功”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中国的“南…  相似文献   

18.
墓碑与墓志     
前不久北京某报载文“‘曹雪芹墓石’之再说”云“史树青,傅大卤两位专家说,这块石头根本就不是墓碑,是墓志、墓石”。不知是文章作者记忆之错还是两位专家鉴定之误,其实这块石头不是墓志而是墓碑。碑原指没有文字的坚石,其作用有三:一、立于宫庙前以观日影、辨时刻。《仪礼·聘礼》:“上当碑南陈”,《郑注》:“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景即影——作者),引阴阳也”。二、竖于宫庙大门内拴性口。《礼·祭义》:“祭之日,君牵牲,穆答君,卿大夫序从。既入庙门,丽于碑。”《郑注》:“丽犹系也”。最早的碑上有圆孔,名日“穿”现代汉语“通过孔洞”之…  相似文献   

19.
“佛跳墙”是福州一道集山珍海味于一坛的传统名菜,一百多年来被誉为福建菜首席佳肴,声名远播。说起菜名“佛跳墙”,此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忆诗人谢烨     
顾城和谢烨都在听故事的氛围中长大。顾城自己常常被爸爸编进了故事,他在听故事时会忘记一切,一会儿笑,一会儿哭,一会儿吓得捂住脸,一会儿又兴奋得拍手跺脚……小顾城在故事中常常历尽艰险,他常会边哭边问:“干嘛我这么倒霉呀?”颐城的幻想幼时就被铸成了雏形,他逐渐把这些幻想变成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