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论社会资本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资本作为一个跨学科的新概念,其含义、测度、作用特点等被当前国际社会科学界所关注。社会资本的定义繁多,对其测度的难度很大,但是,作为源于社会网络和社会关系中的无形资源,它对社会与经济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是建立在社会协同基础之上的。重视对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有利于对其实行有效率的管理,发挥最大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资本的视野下,从权力、结构与效率三个维度审视科层制学校改革。在权力方面,从自然系统视角审视学校的运行规则,可以发现"中国化社会资本"具有独特内涵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结构方面,针对科层制的纵向权力结构,社会资本有利于从横向关系上完善学校组织。在效率方面,从社会关系的角度考察学校效率问题,意味着从经济思维过渡到制度分析,并进一步确立民主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周边外交发生一系列变化:从"和平友好"到"睦邻、富邻、安邻";从"被动"维护周边稳定到"主动"创建地区秩序规范;从"双边"到"多边"。这些变化对于创建有助于亚洲信任合作的地区社会资本具有重大意义。不过,在创建地区社会资本的过程中,中国始终面临一些不利因素的挑战,这就要求中国的周边外交不断要有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4.
杨东柱 《前沿》2013,(7):50-52
资本主义社会生活始终与资本联系在一起,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一切都围绕着资本进行:资本主义社会生活形成于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体现在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等形态的变化之中,以资本为主导的三大拜物教,更是有力地证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资本核心的地位。资本生活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5.
童加舟 《群众》2010,(11):77-78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日益凸显,具体地说,发生了五个方面的转变或发展,即:社会从"单位管理"向"社会管理"转变、公共管理方式从"行政管理"向"行政执法"转变、社会治安从"单一治理"向"综合治理"转变、化解社会矛盾从"单一机制"向"多元机  相似文献   

6.
依据社会资本的理性选择范式从制度经济学框架研究了企业社会资本问题 ,构造了基于规则系统的企业社会资本的动态分析模型 ,提出观点如下 :信息选择及其知识问题是社会资本的基础动因 ,促进合作的制度规范创造社会资本 ;企业以建设资源涉取能力为目标 ,在企业接触性社会资本的基础上 ,通过综合运用社会、市场、组织的复合治理机制积累动员性社会资本并最终改变资源涉取能力。  相似文献   

7.
"寒门贵子"是近期教育界比较关注的话题,一些研究者提出用"底层文化资本"的概念加以解释。本文回顾了近年来从文化资本视角解读底层背景学生社会流动的研究文献,结合其他一些学者的相关论述,梳理了底层文化资本概念与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指出二者之间存在兼容性而且实际上已有学者从这个角度对文化资本概念加以拓展。然而,文章进一步指出仅仅从底层文化资本角度解读底层子女的社会流动,甚至尝试"成功路径"复制的思路存在着一定的误导风险与理论陷阱,可能导致严重的实践后果。  相似文献   

8.
社会资本已经成为解释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范式,它突破了经济人理性假设的局限,进一步缩小了经济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它扩展和延伸了资本的内涵和外延,这个原本产生于西方的社会学概念,目前已经被经济学、管理学接纳并广泛使用,但是,由于分析方法的多样性、分析视角的复杂性导致社会资本的概念不统一,本文在对国内外的研究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试图从系统的角度对企业社会资本进行定义,并以此对企业社会资本的内涵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社会资本依存于一定社会结构之中,以社会关系中的信任、互惠、规范为基本特征.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村发生重要变化,出现乡村发展"困境".广东温氏食品集团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整合与丰富社会资本的独特模式,尤其是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平衡机制来整合社会资本,为应对乡村发展"困境"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联盟是一种基于关系而形成的网络化组织,关系网络是联盟的基本特征,也是联盟中社会资本的形成基础。与非正式关系所形成的社会资本不同,联盟关系是一种正式关系,联盟社会资本是一种现代意义的社会资本。从联盟的形成和发展来看,联盟的出现是企业组织网络化发展的需要,联盟的发展是社会资本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凸显。企业经营模式从纵向一体化到战略联盟,反映了企业在资本经营方向上的巨大变化,即从传统的经济资本经营向社会资本经营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洪长安 《桂海论丛》2005,21(4):41-44
诚信是社会资本的重要内容,构建诚信社会资本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文章从文化、经济、社会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目前诚信社会资本缺失的原因,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构建诚信社会资本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杨斌 《重庆行政》2008,(3):67-67
社区党的建设是党建工程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撤村设社区居委,以及原村民"农转非"作为当前中国城市化重要标志,为社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重庆南坪镇走在了改革发展的前沿,镇属南塘苑社区于2007年7月基本完成了城市化既定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合作型社会管理模式强调国家和社会、政府和公民在社会管理中责任共担、资源共享,协同推进社会的良性运行。文章基于这一模式,分析了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资本现状——乡村社会资本断裂、家庭社会资本匮乏、组织资本及体制化资本缺位,并从家庭、社区、社会及国家四个层面提出了帮助农民工子女建构能够满足其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的社会资本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欧阳亮辉 《前沿》2005,(4):95-97
目前大多数社会资本理论研究者都认为社会资本应包括信任、规范和网络,且都认为对社会经济生活起着一定的作用。同样,社会资本也存在于社会组织中,并对组织生活产生影响。本文将从组织社会学的角度从理论上阐述企业组织社会资本的存在对其人力资源开发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国外社会资本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资本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理论工具,已成为西方社会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分析框架之一.我们通过文献回顾与分析,对国外社会资本的研究从概念范畴、测量工具、作用机制以及实证检验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介,并对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城市社区治理视为一个场域,研究如何对城市化带来的流动人口进行有效的社区治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极大地阻断流动人口与其户籍地有关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支持的同时,在流入地的社区生活层面,又未能形成吸纳流动人口、鼓励其社会参与的开放机制和环境,削弱了本已稀薄的社会资本,使"弱社会"更弱。要实现合作共赢的治理目标,离不开一个具备深厚社会资本存量的社会,故而,流动人口社区治理问题的关键在于培育社会资本,改变社区"弱社会"的状态。基于对流动人口社区治理场域中政党、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这五大主体的场域位置和关系构型的分析,本文探讨了中国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并据此得出结论:以国家和社会的双向互动为基础,改变"强政府,弱社会"的基层格局,重塑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结构,才能有效地实现社区的共同治理。  相似文献   

17.
盖国凤 《长白学刊》2005,(2):108-109
R.D.Putnam认为社会资本是人们之间的一套横向联系,包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为来提高社会效率的信任、网络以及网络相联系的规范."J.coleman 则认为社会资本不仅包括横向联系也包括纵向联系,还包括诸如公司一类的其他实体中的行为.也有人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中社会生活和文化内在的粘合剂,包括调节人们之间行为的规范和价值观念,以及产生这些规范和价值观念的制度.以上三种界定把社会资本看作网络、联系、规范、制度,但都没有构造出资本的本质,是静态地看待社会资本.既然是资本,就应动态地考察,即资本的创造性.因此笔者认为,社会资本是基于诚信建立的,通过自身所拥有的网络关系及更广泛的社会结构来获取稀有资源和获得增长性的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中期,微型企业迅速进入西方学者研究视野,成为继中小企业之后又一个重要的学术热点领域。国际上大多数国家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直接目的是增加穷人收入、消除贫困,国外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基本以"反贫困"为焦点,从政府对微型企业供给的社会资源,包括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资本供给角度进行探讨,为政府制定扶持政策提供了帮助,也为我国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及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孙璇 《新东方》2008,(9):18-21
一、社会资本的定义与内涵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Bourdieu,1980)在《社会学研究》发表了一篇题为“社会资本”的短文,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这个概念,并将社会资本定义为“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科尔曼(Coleman,J.S.,1988)认为社会资本是“人们在一个集体和组织中为了共同的目的而在一起工作的能力。”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1992)从社会网络理论角度指出,  相似文献   

20.
土地开发的外部性是行为主体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对其他人或厂商的效用函数、生产函数造成影响的情况.本文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探讨了土地开发外部性的内涵和变化特征,对土地差异化开发中的外部性问题进行了分析,由于土地开发外部性测度理论的逐渐发展,研究认为通过政策创新能够实现外部性内部化,提出了土地开发的税收政策、补偿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