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49年建国初期,全国妇女人文盲率高达90%以上。几十年来,中国政府大力开展扫盲运动,使1.2亿女性文盲脱盲,2000年18至64岁的女性文盲比例已下降到11.1%,青壮年妇女文盲率已降至4.9%。本文论述了妇女扫盲的历史,阐述了妇女扫盲的基本经验、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加快妇女扫盲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周有光  陈晓萍 《各界》2010,(5):16-17
建国初期急需扫盲 1955年10月,中央举行全国文字改革会议。我接到通知,让我到北京开会。中央说我们要建设一个新中国,人民80%是文盲,怎么搞?所以把希望寄托在文字改革上面。  相似文献   

3.
崔颍 《瞭望》1989,(16)
近年来,文盲大省安徽由于大力抓紧扫盲工作,已陆续使200万人脱盲。目前,全省90多个县及县级单位基本扫除文盲的达到50多个,12至40周岁的文盲率,已从80年代初的36.6%降到20%。该省有关部门认为,处理好脱盲与致富的关系,是推动全省扫盲工作发展的一个关键。 致富:扫盲的动力 1982年以前,安徽同大多数省份一样,采取的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大会已经宣布今年为“国际扫盲年”,其主要目的是利用国际扫盲年,发起一个在2000年前消除文盲的行动计划,并解决在扫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难以解决的关键问题。 国际扫盲年期间,联合国组织4项  相似文献   

5.
1990年,39个国家扶贫县的1万名失学少年得到了团中央“希望工程”提供的助学金。该工程旨在使数百万失学孩子返回学校,这是党和政府近年间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扫除文盲的一个组成部分。 目前世界上9.65亿的文盲,既是愚昧和贫困的产物,又是产生新的愚昧和贫困的载体。为排除这个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联合国大会1987年通过决议,宣布1990年为国际扫盲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到本世纪末在全世界扫除文盲2300万的战略目标时,将扫盲列为该组织各项业务活动中的绝对优先  相似文献   

6.
中南海与“希望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勤 《瞭望》1993,(25)
在共和国的史册上,这是一串令人忧虑的数字: 全世界约有8亿文盲,中国有近2亿。每4个文盲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 中国有2.2亿在校生。近年来,平均每年有400多万小学生失学。其中,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小学生,平均每年有100多万! 中国尚有500多个由国家和省区重点扶持的贫困  相似文献   

7.
杨琳 《瞭望》2004,(26)
虽然中国的扫盲成就举世公认,但是中国现在仍有八千多万文盲,其中两千多万是青壮年。  相似文献   

8.
张潮 《瞭望》1998,(18)
建议进行另一种形式的扫盲活动编辑同志:建国初期,因全国不识字的人太多,于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扫盲运动,使大批群众摘掉了文盲帽子。时代发展到今天,外语和计算机已成为新世纪的入场券,而这两样,因为历史的原因,恰恰是许多人,特别是四十岁上下的人的文...  相似文献   

9.
曲波 《学理论》2008,(14):20-22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七大,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整整30年。30年带给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太多的变化,也带给世界太多的变化,中国的30年改革开放让世界都看到了它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崛起,由一个农业大国转变为一个工业大国。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在国外屡屡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让我们明白了我们还不是一个真正的工业大国、强国,30年的“世界加工厂”换不回来尊严,要想不被歧视,要想在国际上有足够分量的话语权,我们就必须发展工业,使中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而装备制造业作为工业的基础.更需要振兴。  相似文献   

10.
新德里专电 印度有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其科技人材在世界名列前茅,而文盲人数也占世界文盲总人数的1/3。这是印度特有的社会结构造成的。这就给政府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扫除文盲。 一个暴风雨的夜晚,因为停电,印度西北部的拉贾斯坦邦的唐可地区一些村庄到处一片漆黑。然而,参加扫盲班学习的男女老少仍在微弱的柴油灯下认真识字学文化。有些妇女坐在那里,把孩子放在大腿上,手拿铅笔正忙着练习写字。16岁的学生夏尔玛志愿来到扫盲中心教课。 印度国父圣雄甘地说:“教育是提高人民觉悟和重建社会的基本手段。”自1947年独立以来,印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教育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方针政策,取得可喜成果。1947年时,印只有38万大学生,  相似文献   

11.
报载:全国现在有2.2亿文盲,平均5个人中就有1个文盲。辽阔衣村,边远山区,乃至人群熙攘的一些城镇,文盲人数趋升,“脱盲”人数趋降,形成了明显的反差。 这是一个警号。是一个同几百万中学生小学生辍学,一些大学生研究生厌学弃学一样的警号。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96,(15)
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17年前邓小平关于“增大向外派遣留学人员数量”的高瞻远瞩,就绝不会有今天全国留学工作的显著效益。不久前,国家教委副主任韦钰对此作了如下概括:从1978年12月至1995年12月,中国已有近25万人出国留学(包括国家派4万多人,单位派8万多人,自费留学近12万人),其中8万多人学成回国(包括国家派3.3万多人,单位派4.6万多人,自费留学3000多人)。这来来往往的留学人数之多,被一些发达国家的舆论界称为“历史性的突破”。 开放留学新天地,进出国门任去来。纵观这股17年奔涌不息的时代潮流,人们会发现一个双向流动正在加快的明显特征:前12年,出国留学8万多人,回国服务近3万人。而最近5年,出国留学净增了16万多人,回国服务也净增了5万多人。特别是1991年以来,回国服务人数一直以年均13%的速度攀升。其中1995年的回国人数,已达到1989年的3.4倍。 在我们这样一个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的发展中国家,17年没有改变、尤其近5年又日趋完善的外派留学人员的方针,是怎样顺应了一部分知识分子出国深造的意愿,从而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出国潮?较之于出国更为敏感的回国,经历过一段起伏不大的过渡,又是怎样出现了今天如此大比率的留学人员回国潮呢?  相似文献   

13.
《瞭望》2004,(26)
扫盲处负责人谈到,他们在工作中发现,在农村尤其是在西部地区,凡是贫困户基本上都是文盲家庭;凡是犯罪率较高的地区一般文盲率也比较高;文盲人员对子女普遍失于教育,孩子辍学率较高;文盲接受新技术的意识差,因此利用新技术脱贫致富的机会也比非文盲要小;即便是已经走出农村在外打工的文盲人员,也只能从事体力劳动,且工作不稳定,生活质量难以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未已 《瞭望》1992,(31)
人们总是把文盲与贫穷、落后联系在一起,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为因果。这种看法,已越来越难以解释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大量文盲现象。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现代文盲,并非是由贫困所造就,甚至这些文盲也并未因为他们是文盲而贫困。以中国而言,固然许多贫困地区存在着严重的文盲现象,但是在许多“先富起来”的地区,在“先富起来”的人中,文盲之多也令人咋舌。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富裕倒成了导致文盲的直接原因。比如,一些沿海地区,过去十几岁的孩子们没有事干,也许还会多读几天书,而今,父母发了财,生意忙起来需要帮手,于是孩子们就都跟着父母  相似文献   

15.
新春伊始,我们谨向一切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对你们在过去一年里,为铸造职工美好心灵的崇高事业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作出的巨大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敬意! 刚刚来临的1989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的人民共和国正踏上40周年的光辉历程。这40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艰苦奋斗并取得辉煌成就的40年。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人民的思想和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新的大解放,国家面貌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变化。我们的国家能有今天,我们的人民能有今天,靠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正确,  相似文献   

16.
“黑洞”者,天文学词语,意思是指茫茫宇宙中存在的吞噬其它天体的一种现象。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也有一个吞噬共和国血液的“黑洞”。它令人怵目惊心,古今中外实属罕见。 镜头之一:国有资产的流失 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的透露,从1982至1992年,国有资产流失高达5000多亿元,相当于1992年全国国有资产净值余额2.6万亿元的1/5,比1992年财政收入4188亿元还多上千亿元。目前,国有资产正按每年500亿、每天1.3亿元的速度流失。流失的主要渠  相似文献   

17.
因厌学而流失 1986年7月1日《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后,中小学生的流失(指在不到一个学年內中小学生辍学离校),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1988—1989学年,全国共流失初中学生294.94万人,流失率达7.3%,较上一学年增加0.4%。对此,人们曾以“商品经济的冲击”、“家庭  相似文献   

18.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克敌制胜的一个重要法宝。在我们党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的历史时刻,进一步强调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和党同心同德,克服困难,开拓前进,去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大国中进行的,这就决定了只有长期坚持艰苦奋斗,才能使我们的国家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对于这样一个基本的国情,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可是,我们…  相似文献   

19.
周丽萍 《团结》2013,(4):28-32
作为传统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困扰我国发展的大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困难群众。按照人均年收入2300元的国家扶贫标准,我国农村扶贫对象还有1.2亿多人。在农村户籍人口中,每8个中就有一个贫困人口,因此,解决农村困难群众权益保障问题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难中之难。  相似文献   

20.
数字的困惑     
近年来,一年一度的邮电工作会议,我几乎年年参加,最感兴趣的是,过去的一年邮电事业究竟有多大长进?在1989年的全国邮电工作会议上,我获得了如下几个数字: —全国邮电部门1988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不含地方项目)。 —电信业务比上年增长29.3%,其中净增市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