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无罪推定的原则,国家开始刑事诉讼的追诉不是源于"犯罪"而是源于"犯罪嫌疑";被卷入刑事诉讼成为诉讼对象的人并不是"罪犯"而是"犯罪嫌疑人"。可以说,犯罪嫌疑贯穿于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直到中立的法官做出有罪或者无罪的裁判,用判决的形式结束这种嫌疑状态。因此,犯罪嫌疑是介于无辜与有罪之间的一个灰色地带。本文从分析犯罪嫌疑与犯罪及犯罪事实的区别入手,对犯罪嫌疑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且分析了犯罪嫌疑的四大特征。  相似文献   

2.
鉴于目前非机动车盗窃犯罪日益严重,并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以犯罪预防二元模式作为理论基础,同时结合情景犯罪预防理论及“破窗”理论,在已有钟对非机动车盗窃犯罪措施的基础上,探索构建非机动车盗窃犯罪的立体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3.
洪乐为 《法制与社会》2011,(21):186-18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近年来,我国一系列的“非典型”暴力犯罪案件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其犯罪主体是属于受教育程度良好,社会地位较高的社会“优势群体”。本文以“知名医学专家肖传国雇凶伤人案”、“原济南市人大主任段义和炸死情妇案”、“原温州瓯海区委书记谢再兴杀害情妇案”为例,对当代中国社会“优势群体”的暴力犯罪心理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犯罪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4.
儒家从犯罪原因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犯罪预防思想,其主要内容是从经济、教育、法律宣教以及宗族联防等方面预防犯罪。透视儒家犯罪预防思想的主要内容,儒家犯罪预防从民本和重民思想出发,其核心是“仁政”思想,其指导原则是礼法结合。  相似文献   

5.
热点警务将警力资源有针对性地置于犯罪聚集区域(即“犯罪热点”)以取得最大化的犯罪预防收益.犯罪热点研究进展体现在五个方面,即犯罪热点含义由现实到虚拟的发展、犯罪热点范围由宏观到微观的发展、犯罪热点治理手段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犯罪热点治理评估由简单到科学的发展以及对犯罪热点治理的质疑由犯罪转移到合法性缺失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犯罪预防的理念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邸瑛琪 《河北法学》2001,19(2):25-29
通过研究犯罪与犯罪预防的冲突、犯罪预防理想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冲突 ,揭示犯罪预防产生的深刻内涵、犯罪预防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需求。犯罪预防在与犯罪的冲突中展开其发展过程。犯罪预防带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理想主义、功利主义均是犯罪预防的重要内容 ,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 ,既有冲突又有联系。犯罪预防是以功利主义为手段 ,追求理想主义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趋显性化和严重化.借助美国学者赫希提出的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依恋”、“奉献”、“卷入”和“信念”维度与布莱克的“法律合作”和“法律个人”分析框架,通过中国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两种类型未成年人治理模式的对比分析,发现当代中国未成年人犯罪治理模式在犯罪预防、不良行为和犯罪行为矫正以及犯罪后果消除方面有不同程度的不足和缺陷,而这些问题在传统家族治理模式下却得到较好的解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治理机制,既要保证现代性的社会治理模式的适用,也要兼顾传统家族治理模式中的地方性经验,关键在于建立未成年人法律合作组织、延伸未成年人矫正机构的职能、加强知行结合的未成年人道德品行教育以及补充完善未成年人法律规范等.  相似文献   

8.
自60年代美国著名刑事法学家赫伯特·帕卡(H·L·Packer)创立了犯罪控制模式和正当程序模式的学说以后,“模式”一词被经常地使用在刑事诉讼及其相关学术活动中。更普遍地,模式被用来指称作为整体的刑事诉讼,因此有“刑事诉讼模式”之说,又被称之为“刑事诉讼结构”、“刑事诉讼构造”,并引起了学者们广泛的研究兴趣。尽管有学者对“结构”、“模式”、“构造”等用语进行比较、推敲,认为它们的内涵和外延并不完全相同,但是它们的共同基本含义已经被学者们达成共识:即控诉、辩护和审判三方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和相互关系。由于刑事审判程序居于刑事诉讼的核  相似文献   

9.
论职务犯罪侦查启动程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务犯罪侦查存在着“从获取犯罪嫌疑信息到立案侦查”的特殊的诉讼过程。当前职务犯罪侦查存在的问题是侦查启动程序的缺位,直接导致了职务犯罪侦查权的异化和虚置。我国职务犯罪侦查启动程序构建的模式选择有二:以“犯罪嫌疑信息”为依据的随机型启动模式和初查立案启动模式。  相似文献   

10.
论犯罪预防中的教育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预防的根本问题在于教育。犯罪预防中的教育机制 ,旨在预防和消除犯罪 ,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为此应采取的措施有举办“家长学校” ,提高家长素质 ;改革学校教育体制和升学体制 ;犯罪预防中教育机制要形成规模和舆论导向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国际社会以及世界主要国家赋予犯罪嫌疑军人、被告军人的军事刑事诉讼权利,并且对我国现阶段在保护此项权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军事刑事诉讼中军人的权利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证据不足”的含义理解 存疑不起诉的实体要件在于“证据不足”,所谓证据不足,笔者认为是指有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犯罪嫌疑,但经过侦查和补充侦查,全案的证据仍未达到起诉所要求的证据确实充分的程度,不能形成严密的证据锁链。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事强制措施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为了保护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防止被告人,现行犯罪或者重大嫌疑分子继续危害社会,依法对他们的人身自由暂时予以限制或者剥夺的强制方法。它是刑事诉讼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基本内容和刑事诉讼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的刑事强制措施从1980年刑事诉讼法颁布实施以来,在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和刑事诉讼任务的完成上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随着刑事诉讼司法实践的不断发展,现有的刑事强制措  相似文献   

14.
2021年我国犯罪学研究主要讨论了犯罪学学科发展路径、犯罪测量与犯罪趋势、犯罪人犯罪倾向的影响因素、犯罪行为发生的情境因素、网络犯罪防控、青少年犯罪治理、大数据技术与犯罪预防等主题,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疫情防控背景下犯罪治理现代化的理论需求。当前及未来我国犯罪学研究在全面加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犯罪测量研究、我国犯罪下降现象研究、犯罪原因理论的整合应用、犯罪预防措施的科学评估、犯罪科学或犯罪预防学科建设等。  相似文献   

15.
犯罪预防是人类社会针对犯罪这一社会病态现象所采取的一项根本性对策,受到了以往的立法、执法、犯罪治理机构及人员的重视,并被总结和创建出了一系列犯罪预防的具体对策与理论。但是,面对当今全球犯罪仍然十分严峻的现实,西方国家一些维系已往社会安宁和稳定的犯罪预防对策与理论,均显露出或多或少的缺陷,这促使一些西方国家犯罪预防的专家与学者努力寻求某种新的、更行之有效的犯罪预防的对策与理论。鉴此,作者从众多的犯罪预防对策与理论中,挑选出代表本世纪九十年代西方国家水平的“犯罪预防规划的二元模式”,来加以介绍与评价,以求对当今西方国家犯罪预防对策及其理论的走向,进行一番探究。  相似文献   

16.
<正>由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中国犯罪学学会被害人学专业委员会、《犯罪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犯罪学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法大犯罪治理论坛”于2023年11月19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后疫情时代的犯罪预防与治理”,由“基层社会治理与犯罪预防”“网络暴力的形成机制及对策研究”“犯罪学视野下的单位犯罪研究”“非刑罚处罚措施的适用与革新”四个单元组成。  相似文献   

17.
"犯罪治理"作为刑事诉讼目的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明亮 《法律科学》2006,24(4):82-87
学界的主流观点以及现行立法对我国刑事诉讼目的皆持“二元论”的立场,即一方面为惩罚犯罪,一方面为保障人权,并没有把“犯罪治理”作为刑事诉讼的一个目标。从刑事政策的视角来看,这样的程序设计并不妥当。未来的刑事诉讼法修改,应该考虑赋予诉讼程序在治理犯罪方面的制度功能。  相似文献   

18.
犯罪情境预防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犯罪情境是一种与犯罪相关联的,可以被犯罪所利用的有利于实施犯罪的各种社会环境因素的总和。犯罪情境预防就是在了解犯罪情境内容基础上,通过研究犯罪主客观情境因素,以社会作为载体和媒介,对犯罪进行预防的理论与方法。采用理论分析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将西方“个体——情境”交互作用的理论与我国犯罪预防的实践相结合,或许可以找到适合于我国犯罪情境预防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论犯罪耗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犯罪耗费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在犯罪问题上的所有损失、浪费、开支、花销的总和。本文对犯罪耗费的涵义、理论与应用价值、不同类型、犯罪耗费的计量方法以及犯罪预防与控制的投入 -效益分析等一些基本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和论述 ,并据此提出树立犯罪耗费观念、开展和加强犯罪耗费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重视犯罪预防与控制的投入 -效益分析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犯罪成型是一个发展过程,控制城市犯罪泛滥的预防措施也必须是一个发展过程。必须控制社区解体的速度以及社会成员特别是贫困群体等弱势主体对经济社会变迁的承受度。公民、城市公共场所的管理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都有义务根据能力采取适当的情境型犯罪预防措施控制特色的犯罪行为。发展型、社区型、情境型犯罪预防战略措施优化升级的内在要求促使犯罪预防理论与实践思考控制犯罪的全新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