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外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研究呈现出一系列新动向。有学者认为,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具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指导理论,是一个适应21世纪时代要求的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取得的成就及其成功之道,是学界关注的热点。学者们从领导力、软实力、灵活性和强大的治理能力等视角解读中共百年的成功密码。海外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能否保持经济稳步增长、坚持铁腕反腐、有效治理疫情、保护生态环境、应对人口老龄化等诸多挑战。不可否认,海外学界仍然存在对中国共产党的误读和曲解,应加强对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的学术引领,向世界讲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林冈 《台湾研究》2007,(5):43-49
如何保持台湾海峡的和平与稳定,是两岸人民所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与之相关的是,美国在维持台海现状和防范台海危机方面,究竟扮演了何种角色,采取了哪些相关政策。近年一些美国学者专家出版的学术专著,就美国应如何防范和应对台海危机的爆发,发表了一些颇有新意的见解。这些观点有助于我们理解美方应对台海危机的策略及处理台湾问题的政策底线。  相似文献   

3.
4月7日晚间,美军猛攻巴格达市中心的那一夜,在南风窗杂志社与中评网的联合组织下,十数位国内素负盛名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者,在北京紫竹院公园报恩楼,就当前美伊战争的种种话题展开了一场讨论。 反战还是挺战?为何?凭何?又当如何?学者们各抒所见,畅所欲言,有共鸣,有互补,更有反调与交锋。但诚如其中一位学者所言:“我们主张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借此形成张力,以期更理性认识问题。每个人都有片面性,但在保持争论,多元的张力形成之后,最后的结果是大家都是比较理智看待这个问题。” 限于篇幅,本文仅将部分发言择要刊发。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独特的发展路径及其对国家发展目标的有效实现引发了西方学者的兴趣。就理论视角而言,西方学者对中国政治发展的观察解读从发展视角转向了治理视角。就观察对象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更加开放的政治—社会结构和多元化的社会阶层成为了西方学者的主要关注点。就发展前景而言,在普遍抱有的"民主化"预期之上,更多西方学者开始预测中国政治将稳步保持现状。总体而言,西方学者在预期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之间始终存在的张力中深化和拓展着对中国政治现状和发展的认识。他们还认为,中国政治发展在现实的方案选择和理论的完善发展方面对世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婷 《工会博览》2010,(1):54-55
对侵权法功能的定位,是研究侵权法的基础。侵权法是否具有惩罚功能是我国学者争论的焦点之一。受大陆法系理论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学者并不赞同侵权法具有惩罚功能。笔者认为,侵权法的功能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能固守传统。应该在尊重侵权法的法哲学基础上,结合社会基础的变化、法律理念的变化等,将侵权法的功能作为一个动态体系来考量。  相似文献   

6.
自律、有序、和谐:关于老子无政府状态高级形式的假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政府状态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主流学派的一个基本假设,也是多数西方学者思考国际关系理论的一个出发点。中国学者可以借助于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并使之现代化来取得一种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对话权。老庄在他们的著作中描述的另一种无政府状态,它的特点是有序的、自律的、和谐的;虽然它带有乌托邦特点,但提出了一种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无政府状态,这在学术研究方面是很有价值的,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信息窗     
《南风窗》1986,(8)
国外对“知识分子”作用的争论国外学术界围绕知识分子问题出现了激烈的争论。应当怎样估价知识分子的作用?西欧的许多学者特别强调知识分子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认为知识分子“发挥了异常杰出而重要的作用”。有的学者甚至认为知识分子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阶级,而且是领导阶级。苏联和东欧的学者对此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知识分子不是独立阶级,而是一个社会阶层,是依附于一定阶级,为一定阶级利益服务的。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他们也愈益强调知识分子在发展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德国(原西德)学术界对中国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的评介,这是笔者在德国学习时的一个研究课题。作为中国文化大革命运动的亲身经历者和在德国学习西方政治学的研究者,笔者花费了一定时间,查阅了大量论述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德文专著及文献资料,走访了许多研究中国问题的德国学者。本文概括地介绍了德国研究中国文化大革命的主要学者及其理论观点和学术著作,并对此进行了一些个人评论。主要观点有些德国学者认为,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发动的一场历时十年的革命运动,其目的是通过全民教育,来建立一个新的共产主义社会。毛泽东在经济和…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性质,一直是学界争议的焦点,有学者认为集体所有权与日耳曼上的总有很相似,试图以此为基础解释集体所有这一法律现象;有学者认为集体所有应为共同共有,集体所有是共有人没有处分权的特殊共有;还有学者认为集体所有实际上只是一个虚幻,集体土地的最终控制权掌握在国家手中;对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行使主体也是热论中的问题,我国相关民事立法对集体这一概念也是相当模糊,对此问题的研究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张巍柏 《南风窗》2007,(11):63-63
海尔集团作为一个在政治与商业上都谨慎地保持品牌的企业,一直在股权激励与MBO上保持着低调,但一直在坚持。  相似文献   

11.
某些台湾作家在新世纪对大陆学者撰写的《台湾文学史》或分类史所做的“反攻”,主要是出版《台湾新文学史》或类文学史的著作,对“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一个组成部分”、“反共文学”是一种逝去的文学、“皇民文学”就是汉奸文学的观点作出反弹。他们从政治上和学理上清算大陆学者的台湾文学史观时,还把岛内的统派学者“捆绑”在一起.。代表人物有钟肇政、陈芳明、林瑞明、谢辉煌。  相似文献   

12.
作为符号的丧家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壁生 《南风窗》2007,(12):88-89
《丧家狗》,是一个受道家散漫精神影响,而又对现实深感不满的学者对孔子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政策法规     
双重劳动关系即职工与原单位保持着劳动关系,由于单位因种种原因放长假在家,后又在另一个单位打工,这样就形成双重劳动关系。 职工与一个用人单位保持合法的劳动关系,同时又与另一个用人单位  相似文献   

14.
国际上许多学者都认为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属性,是国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绝对的。本文从国际法法学理论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国家主权,指出国家主权的相对性,最后得出主权在受限下是最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及其发展,更是受到境外学者包括日本学者的关注。日本福祉大学经济学教授大木一训发表于日文杂志《经济》2 0 0 4年第1 1期上的《如何看待现阶段中国经济的发展》一文,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对现阶段中国经济的发展进行了评价。现将其主要观点编译如下,以供国内学者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台湾学者对台湾历史的研究陈孔立本文是一份学术动态资料,提供有兴趣研究台湾历史的大陆学者参考。一、总的印象台湾学术界对台湾历史的研究,基本上是学术性的,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政治内涵,有时还有相当强烈的政治色彩。过去台湾史的研究曾经是一个敏感的领域,人们...  相似文献   

17.
与国内的社区党建研究相伴随的是,西方学者同样关注中共在城市社区中的调适问题。西方学者的研究不但在研究的规范程度和学术水准上高于国内的大部分相关研究,而且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国内的社区党建问题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观察角度。在经验发展与学术视角转换的双重刺激下,西方学者开始逐渐把城市社区中的中共纳入研究视野,其研究议题主要涉及中共在城市社区面临的挑战、采取的调适策略、党的领导与社区自治的关系等等。由于经验材料的不足和理论资源的匮乏,西方的研究基本上还处在探索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8.
记者:作为一个法国贵族出身的学者,近十多年来,却经常在中国生活,为什么对中国这么感兴趣,中国最吸引您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编辑手记     
正为中外学者构建起讨论中国问题的对话平台一直是本刊宗旨的题中应有之义。基于近代中国的历史现实,"西风东渐"自然是学术研究的重点主题,但是,肇始于中国的思想如何在中国之外的地区传播和发展,它们又如何跨越国界影响和引领着现实历史的进程,这些议题也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焦点。本期第一篇文章访谈了美国著名左翼学者理查德·沃林,他就毛主义在国际上的学术发展脉络以及国际毛主义运动的历史和前景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其研究聚焦的是发端于中国本土的思想"走出去"的动态过程,呈现了国外中国研究的另一个维度。  相似文献   

20.
引玉 《工会博览》2003,(1):48-5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存生机的源泉”。是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保持一种生机勃勃、持续发展的前进步伐,必然需要一种生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