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风窗》2016,(16)
正无论是道德立法还是行为立法,最根本的是需要惩戒与问责。因此,《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能将惩戒与问责真正落到实处,今后失责必问将成为常态。2016年6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前不久,全文正式印发。这是继去年修改修订《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之后,执政党的又一部重要党内法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紧紧抓住落实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把权力与义务、责任与担当对应统一起来,强化  相似文献   

2.
中纪委三次全会召开之前,两桩反腐败旧案(沈阳慕马大案和安徽王怀忠案)再次引起国内舆论的"热炒"。报道的核心议题正是新一轮反腐败风潮的焦点问题:如何监督地方党政"一把手"?1月5日新华社记者的"一把手的权力大过天?从17个官员落马看党内监督"的报道,引用学者的评论,指出党内监督"纪委权力来源、依附于同级党委,很难履行对同级党委及其领导成员的监督制约"的突出问题。王怀忠更是被"树立"成一个依靠绝对权力,依靠各党政职能部门、下级"一把手"的臣服,打造"政绩工程",贻害后任和百姓的政治暴发户。中纪委三次全会召开之后,《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即将出台的消息便广为人所知。中纪委研究室的权威人士也透露,改革和完善党的纪检体制是2004年反腐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对县(区)一把手的权力监督,是当前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亟需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近年来安徽省先后有20多个县(区)委书记陷入腐败案件,以这些案件为个案,可以分析出当前县(区)一把手权力监督的现状和权力腐败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制度层面对权利运行提出了要求。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必然能够防止权力运行过程中的滥用现象,形成对权力的有效约束,最终实现权利的阳光运行。  相似文献   

5.
"一把手"是对党政主要领导的一种通俗称谓.由于"一把手"职位高,权力大,极易成为各种势力腐蚀的对象.从近些年查出的腐败案件来看,"一把手"腐败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损害党的形象、破坏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一把手"腐败的原因很复杂,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监督不够.  相似文献   

6.
覃爱玲 《南风窗》2013,(24):44-46
中国的各项主要权力正面临重新整合,总趋势是向中央最高层集中。地方政府如何从"开发总公司"过渡到真正的服务型政府,还有漫长的道路需要探索。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除了强调仍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同时公布了一系列与经济体制相关的改革外,观察人士注意到的另一最大特点是:通过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两个高层机构,整合中央一级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权力,以及通过加大地方事权上移等方式,加大中央在央地关系中的权力比重,中国的各项  相似文献   

7.
由于“一把手”职位高,权力大,极易成为权力腐蚀的对象,因此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尤其重要.目前“一把手”监督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就监督客体而言,存在自我监督意识淡薄、不愿接受监督的问题;就监督主体而言,存在不重视监督、不愿监督、不敢监督和无法监督的问题;就监督过程而言,存在监督不到位的问题;就监督机制而言,存在无力监督的问题.造成“一把手”权力缺乏监督制约的原因主要包括: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党内监督机构的领导体制不顺,党内监督制度不健全,党员民主权利未得到充分保障.因此,必须强化党内监督意识,增强监督主体的独立性,规范“一把手”的权力运行,完善对“一把手”的监督网络,加快相关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8.
构建责任政府的理论分析: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西方近代政治发展的产物,责任政府构建在"主权在民"和代议制民主基础之上,且与现代宪政民主思想紧密相关。即应以"对谁负责"、"如何负责"为逻辑线索建立责任政府。从这一逻辑出发探寻,我国责任政府构建中主要存在主权者问责虚化、权力机关问责矮化、法治层面存在缺陷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必须通过完善主权者问责,加强权力制约和法治等途径来形成与强化责任政府建设的推力和保障力。  相似文献   

9.
赵灵敏 《南风窗》2007,(13):34-34
《南风窗》(以下简称《南》):最近,关于香港到底是实行行政主导还是实行三权分立的争论很激烈,您对此有何评价?陈建民(以下简称陈):现在有一种普遍的误解,反复强调香港是行政主导体制而不是三权分立体制,似乎这两者是完全对立的,其实不然。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是其政治体制的基本原则,只不过在权力的分配过程中,权力的配置不可能完全平衡,必然产生某一权力占主导的现象。但"主导"并非"至上",并非不受制约。具体到香港,三权分立确实没有在《基本法》中明文规定,但是行政主导也同样没有列明,只是体现在立法原意和权力配置的相关条文中。现在的情形是政府向立法会提交议案的范围不受限制并优先列入议程,而立法会议员提出议案,凡涉及政府政策,在提出前还需获得行政长官的同意;在表决  相似文献   

10.
国是     
《南风窗》2016,(8)
正反腐∣Anti-corruption【纪检头条】无论党委还是纪委,谁不落实责任就问责谁浏览中央纪委网站,许多违纪党员干部被通报了,后面还"跟着"他领导的大名。党员干部违纪,为啥领导也被问责?因为权力和责任是对等的,有权必有责,失责必追究。具体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会被问责?简单说,失责必问。具体说,对党的领导作用没有发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走了样、管党治党不严不实、选人用人失察、发生严重"四风"和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墨宁 《南风窗》2012,(14):50-51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应该朝着社会管理的民主化、自治化、法治化和科学化推进,只有符合这四个方向的社会管理创新才值得鼓励和肯定。01基层权力行使中的"失控"现象说明,直接面对民众的基层权力该是重新定位的时候了。在新的社会格局下,如何建立良性的干群关系、引入上级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以及调适权力本身的内部结构,《南风窗》记者专访了中共中央直属机构中央编译局的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主任何增科。他认为,上级政府对于基层政府的人事权和财权等监督手段已经很大程度异化,基层存在比较严重的"民主赤字",这是权力失控的核心根源。从长远来讲,这要靠民主和法治来解决,从任命制走向选举制,让老百姓掌握问责的权力,以民主促民生。  相似文献   

12.
石破 《南风窗》2011,(2):40-43
为什么人们对县委书记的腐败落马、被抓津津乐道?虽然他们是县里的"一把手",但放在整个国家的权力结构中,他们的落马又不足于令人们噤若寒蝉,他们的被捕判刑也不属于重大忌讳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看了贵刊2005年12月上发表的《公共舆论时代的问责革命》一文,颇有几番思索。当上级官员赶赴出事现场并严厉责问下级官员的场面令很多传媒深受感动之际,该文作者却从中看出这是“自古以来的君王问责制习惯”;总结历史经验,作者认为,这种“上级官员对下级官员问责而非公众对政府问责的所谓‘问责制’,其实还不是什么严格意义上的问责制”。只有真正达到“天权自我民权”的境界,亦即权力来自人民的授予,那么,“权力由谁授与,就应由谁来问责”的问责制才可能切实产生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功效。鉴于近代西方的社会变革都是从“公共舆论”的出现而…  相似文献   

14.
谭保罗 《南风窗》2013,(24):54-56
垂直的一行三会监管体系固然维护了金融体系的稳定,但就要构建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滴灌"系统而言,适度的"放权"是完全必要的。而债市是中国金融改革的枢纽,足以"一石多鸟"。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内容的阐述,可以归纳为一个关键词,即"开放":以开放做大中国金融市场的"盘子",以开放理顺金融要素的价格,以开放完善监管体系并降低体系风险。本质上讲,这是一种对国家"金融权力"的"适度"  相似文献   

15.
章剑锋 《南风窗》2010,(7):58-61
<正>2009年,在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沙叶新发表了一篇题为《不为权力写作》的演讲,反思了自己的创作,公开亮明了"不当奴才,不做工具,心灵自由,不为权力"的立场。3个月前,当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决定将"第六届中国戏剧文学金奖特别奖"授予剧本《幸遇先生蔡》的时候,沙叶新予以拒绝。  相似文献   

16.
赵义 《南风窗》2012,(10):4-4
<正>5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其评论部对深圳市委书记王荣的采访,内容涉及社会管理创新。王荣认为,"摸着石头过河"改革的时代已逐渐过去,理性改革和决策问责的时代正在到来。尤其是在社会管理上,既有水太深、改革的"石头"难以摸着的问题,也有社会转型期矛盾叠加、河里的"礁石"太多的现状。深圳将加大政府改革、简政放权的力度,把政府为主的社会管理行为转化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共治行为。  相似文献   

17.
戴玉 《南风窗》2013,(18):15-15
若对"权力在民"没有异议,舆论权力与政府权力就可进行多番并提:都需要一个"民众赋权"的过程,都关涉大小具体事务的处理,都具有不小的"强制力",以及维护自我权力运行的排他机制。权力本身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它其实一直在流动。常规媒体机构或曾暂时掌控舆论权力,但新技术已经让舆论权力向新的舆论载体转移。其间,旧有舆论权力由国家机关直接赋予,新的舆论权力则由民众"直选";权力的新旧代理人必然产生激烈的冲突;舆论权力的转移是悄然发生、非正式操作的,并不存在制度设计和公平保障,舆论权力也难以逃脱权力的阴暗面。决定由谁来充当舆论权力代理人的"赋权"斗争非常惨烈,而且在权力最初转移时,法律惩戒和道德规范一般不会及时跟进。买粉丝、造谣、炒作、相互攻击等,就发生在这一通过"博眼球"、"受关注"来获得"舆论  相似文献   

18.
郝蕴 《南风窗》2008,(13):96-96
《权力与建筑》一书作者迪耶·萨迪奇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建筑系,不仅任职专业建筑杂志《domus》、《blue print》,也是《观察家》、《卫报》等多份综合性媒体的专栏作家,同时又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任客座教授,身份的多样,15年的旅行与观察,让他对建筑项目从开始完成,以及牵涉其中纷繁复杂的人事纠葛了然于心,他试图以视野广阔,细节详尽的大量实例从各方面说明原书副标题"财富与权力怎样塑造世界"。  相似文献   

19.
和静钧 《南风窗》2011,(26):92-93
欧元区成员要与德国订一个质押主权的"浮士德之约",换取保留欧元再贷款的权利。而权力让渡之后,却不能保证德国的意志就不出错。用哪个关键词来概括2011年的欧洲呢?西班牙《起义报》以耸人听闻的"分崩离析"凸显对欧债危机政治化的悲观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施救国,不把经济问题政治化反倒是不正常的。这种政治化演义,德国玩得相对成熟,法国其次,中国看来知难而退了。  相似文献   

20.
政策法规     
3种情形北京:问题官员将被问责尚未违法违纪,但存在决策失误、不作为等问题,对于此类问题官员如何处理?6月8日,北京市委常委会通过了《北京市行政问责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各级公务员和公职人员均纳入问责范围,被问责者,轻则责令道歉,重则免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