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土地信托流转是近年来农村土地流转中一种新兴的模式,在实践中有效地解决了一些流转问题,也为进一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所以本文对土地信托制度的优势和运行中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升值加快,农民对土地流转的关注,土地在流转中问题不断凸显。由于土地流转管理相关法规的滞后以及在现实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发社会问题并危害了广大村民的根本利益。本文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旨在为解决该问题进行探究,并且为土地流转问题的研究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业劳动激励不足的问题,也极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将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到另外一个层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获得,为农民的生活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土地流转作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核心,在现实过程中产生了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虚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定方式有限以及流转程序不规范等法律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有效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对缓解"三农"问题也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农村土地流转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局限等因素使得允许农村土地流转成为当前顺应社会发展的理想选择,但土地流转的用途、主体、监管、价格和农民保障等问题却不容忽视。科学的土地流转价格离不开全面分析各种因素和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健全农村社保既需要农民和集体参与,又需要国家支持,而国家加大支持的资金来源可借助于证券市场"大小非"减持和征收资本利得税,也可利用高额的外汇储备,这是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承包方有五种流转方式——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对流转后的集体土地进行征收的,依据法律规定要给予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等补偿,然而流转土地补偿费的分配归属在实践中引发了很多争议,在此就相关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谁来种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新华 《南风窗》2013,(4):62-64
土地流转应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不得损害农民承包经营权益。但在实践中,何谓农民的意愿,却是个"模糊"的问题,并且可以操作成对农民意愿的违背,和对他们权益的损害。在2013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到"家庭农场"这一概念,并主推它的发展模式前,安徽的河镇已经"探索"多年。在城镇化背景中,"谁来种地",土地如何流转,土地制度又向何方改?这些问题,日益逼近。放大到中国农业的发展进程,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合作社,到改革开放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工业化背景下的以工商企业为主体的大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7.
自2008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允许农地承包经营权"多种形式流转"以来,关于农地流转的讨论有渐成两级分化之势。今年全国"两会"上,吴邦国委员长在工作报告中,将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法的制定,列入本年的工作重点。3月12日,本刊和华南  相似文献   

8.
成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鸿伟  魏晨 《南风窗》2010,(6):42-44
农村发展的核心问题是"钱从哪里来"?成都市将农民的土地承包期限设定为"长久不变",为日后土地有序流转、社会资金进入农村奠定扎实可靠的基础。农村产权改革实际上是艰难的利益调整。  相似文献   

9.
中部农业大省在土地流转的进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失地风险。在这一进程中,中部农业大省必须借鉴国内外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先进经验与模式,全面衡量评估失地带来的各种风险,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与相应的机制,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王岩 《法制博览》2013,(5):195+188
农村土地流转不仅是土地问题和农业问题,它也涉及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本文首先反思了农村土地流转法律体制的存在问题,并提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法律体制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土地流转是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支点,关系到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和"三农"问题能否顺利解决。中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点,在承接产业结构转移、推动经济发展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也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潜力地带。为了确保土地流转背景下城乡一体化的顺利推进,在阐述城乡一体化内涵的基础上,要明确推进城乡一...  相似文献   

12.
张墨宁 《南风窗》2012,(23):39-41
流转对官民关系、政府的权力边界有更高的要求,确权这个地基要真正打得非常稳固。如果不以确权为前提和基础,贸然发动大规模的土地流转,那么这个流转的主体就不可能是农民,而很可能是其他权力主体,从而使土地流转成为其他权力主体侵犯农民财产权利的又一轮机会。  相似文献   

13.
郭凯 《南风窗》2007,(22):30-31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是十七大报告中对今后一个阶段内,中国农村土地政策的概括性表述。这个基本经营制度,就是自1970  相似文献   

14.
陈和午 《南风窗》2013,(25):52-54
城乡建设用地入市"三同",不能只就土地谈土地,还要考虑土地背后的户籍制度、财税制度、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等,才能将中国这一片复杂的土地处理好。土地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新一轮土地改革政策定下基调。从新一轮土地改革政策的导向看,在土地改革上的确有一些新的提法和突破,《决定》强调,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农村土地流转预期也趋于升温。但就政策的基调而言,总体还是  相似文献   

15.
财讯     
《南风窗》2013,(25):24-24
深圳试水集体土地入市,土地收益3︰7分成自《深圳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总体方案》于2012年5月25日正式公布,近日深圳首宗"农地"终于以1.16亿元的出让底价挂牌并将于12月20日进行拍卖。该地块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凤凰社区,面积14568.29平方米,建筑面积6.99万平方米,土地使用年期为30年,准入产业  相似文献   

16.
"农民流动、土地流转"被视为当下中国农村最富历史性的变革,为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潜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在政府、市场等多种力量的推动下,一些地方的农地流转市场开始形成.其农地流转中呈现出的规模化、市场化、规范化、方式的灵活性和利益的多元化等特点,对新一轮林权改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浅析中部农业大省农村土地流转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流转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推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农村土地制度改进,是新一轮农村改革的突破口和关键。中部农业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如何在坚持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抓住机遇、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土地流转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对于有效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邬琼 《南风窗》2010,(2):19-21
对于二次房改而言,其面临的更大压力则是整个房地产制度的调整与建设,而从土地流转制度到物业税等的改革已步入深水区域。二次房改重提议程似乎是为实现中国"居者有其屋"的理想寻找现实路径,但道路依然漫长。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是关乎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问题之一。解决好我国当前和今后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不仅可以切实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也有助于提升农村土地的效益价值。然而,如果此问题解决不好,不仅影响农民的生存保障,而且将危机我国的粮食安全。本文将从调研我国现阶段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入手,分析流转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及原因,最后提出走"家庭农场模式"的规模化经营道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时政漫画     
《南风窗》2011,(8):10-10
强行送钱插画迢迢3月9日,10几辆车开进吉林省前郭县王府站镇青龙山村,挨家挨户往农民家送钱,但遭到拒绝。事件缘起于当地政府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区项目"要流转土地,但大部分农民不愿意。Global Policeman插画Nate Beeler来源The Washington Examin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