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共犯的本质"就是指关于共犯何以"共同"的问题,也就是什么要素"共同"才可能成立共同犯罪的问题,由此产生了"犯罪共同说"与"行为共同说"的理论分歧。但总所周知的是,这两种学说都有各自的漏洞,因此,目前在理论界公认为比较合理的学说主要有两种修正学说,即部分犯罪共同说与构成要件的行为共同说。  相似文献   

2.
正●吃完晚饭,我和老婆都懒得洗碗,我提议:"要不咱们猜拳吧?输的人洗!"她摇摇头娇羞地说:"才不要呢,人家是淑女来着,猜拳这么粗鲁!"我想了想又提议:"那咱们猜硬币吧!"说罢,我从口袋里掏出一枚硬币,突然她抬起手给了我一巴掌:"你敢藏私房钱!"●刚来北京,租了一个小房,一楼,上淘宝买衣服,挑选后付完钱,联系卖家:"我已付款,请发货。"谁知卖家说:"我看到你地址了,自己上楼来拿吧!我就在你楼上。"  相似文献   

3.
燎原 《南风窗》2013,(4):58-61
"我承认举的这些事例,都没证据,只是随便写写。"黄海重说。与在虚拟世界里被关注而产生的快感相比,现实中的黄海重是孤寂的。直到2013年春节的来临,广西都安县原民政局局长"黄某"被曝"有6个老婆,9套房子,吃了509份低保"的事,都还间歇性地在网上疯传。"中枪"的,还有都安县公安局局长任中伦。他曾被人说"数度强奸名为何姿姿的中学生并致其怀孕"。对于被曝的内容,任中伦曾开微博澄清回应,但"黄某"选择了沉默。而在当地官方的声音中,则是"查无此情况,  相似文献   

4.
段趣 《工会博览》2014,(12):38-38
吃完晚饭,我和老婆都懒得洗碗.我提议:“要不咱们猜拳吧?输的人洗!”她摇摇头娇羞地说:“才不要呢,人家是淑女来着,猜拳这么粗鲁!”我想了想又提议:“那咱们猜硬币吧!”说罢.我从口袋里掏出一枚硬币.突然她抬起手给了我一巴掌:“你敢藏私房钱!”  相似文献   

5.
《南风窗》2015,(15)
<正>有一句很古老的话叫作"法律是无情的"。说句实话,我到现在都不知这是在说法律威武(支持,中国有希望了)呢,还是在黑法律。先看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渣男,没什么出息,但有一项本事,就是一直控制、辱骂、暴打他的老婆,一个漂亮,但善良软弱的女人。女人·直在痛苦中忍受着,也不敢离婚,因为一提离婚渣男就说耍杀她全家,她得为家人的安全着想。有一次,渣男在小区里打她,被邻居们看到了,报了警,但清官难断家务事,夫妻  相似文献   

6.
香榧 《法制博览》2008,(16):44-44
我的眼睛不大,这事是这—个月才渐渐知道的。 先是在博客上限时放送了关于新浪的一个东东,将之讳称:大眼睛网站。胖星没看明白,留言说:你眼睛又不大,往那里挤做什么?我一愣:啊,她怎么会把话题转移到这,我眼睛不大……而且这么刺激她的不大……刺激到无意识,随便都能让她把这事想起来。  相似文献   

7.
正她出生在哈尔滨一个铁路工人家庭,68岁那年连连获奖。今天的她已经成为让人羡慕的浪漫老太近些年,随着《空镜子》、《东北一家人》、《谁来伺候妈》、《我和老妈一起嫁》等电视剧的热播,演员彭玉也被不少观众称为"国民母亲"。彭玉是个很有观众缘的演员,也许是因为她塑造的都是一些平民百姓。而和她合作过的导演、演员,对她的评价都是"认真、开朗",今年已经80岁的彭玉说:"只要一演戏,我什么病都没有了,年轻得都忘了自己多大的年龄。"倾情演绎成就大众母亲彭玉1934年出生在哈尔滨一个铁路工人家庭。在师范学校读书时彭玉是班上的文艺委员,经常自编自导自演一些节目。父亲非常反对彭玉演戏,一次父亲在回家路上,碰巧看到彭玉在公园里演戏,她回家后,父亲二话没说就踹了她一脚。师范毕业后,彭玉先当了一年教师。后来由于在话剧  相似文献   

8.
<正>干练的短发、快言快语、春风般的笑容,这是记者见到她的第一印象。"作为一名基层民事法官,我深知,自己在整个法治建设中就是一滴水,虽然微不足道,但我相信,滴水藏海,只要有心,一滴水也可以折射出法治的光芒。"说这些话时,虽然没在法庭上,但办公桌前的刘黎仍旧散发出公正的光辉。作为朝阳法院奥运村法庭里的骨干,刘黎承担了大量涉外、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在她看来,公正断案是法官的基本职责,法官只有坚守公正,百姓才会信服法官。  相似文献   

9.
菜虫     
父亲叫大伟:"帮我拉菜去市场。"大伟看见筐里的菜都是生虫的,就说:"这种菜送给人家都不会要。"父亲说:"这筐菜是我特意跑到田边收购的,我今天要凭它赚大钱呢。" 在市场,大伟看见有几条虫子爬到竹筐外面来了,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2016,(14)
正我是一个讨厌磨蹭的人,但6月18日中午11点多的时候,我依旧在云南一家酒店的偪仄空间里,来回踱步或躺在床上玩手机。磨蹭很久、很久,就是不敢出门。但越是封闭自己,我就越焦虑、烦躁、恐惧和不安……这种感觉,于我而言,十分熟悉—从记12年来,她未曾从我的身上被抽离,且久不久,她就发作一次。同行习惯把这种现象叫记者的"社交恐惧综合征",他们说,调查记者都得这"病":就是突然变得很内向,很害怕和别人打交道,害怕被拒绝。很恐惧的时候,我在朋友圈发了条说说,谈谈自己的心态和感受。朋友圈里,有调侃的,有鼓励的,也有同病相怜的。  相似文献   

11.
《南风窗》2016,(25)
正当他们还未踏进都市时,在那个有限的经验世界里,他们很可能是优秀的、富足的,他们也因此有着较为强烈的幸福感。但新世界的一切,轻而易举的财物、唾手可得的房子、天长地久的爱情,让他们瞬间发现自己的"贫困"。前段时间,一篇《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或者,也不能这么说》(下文简称《一无所有》)的文章刷爆朋友圈。笔者朋友圈中的在校大学生,几乎都转载了这篇文章,并表达了相似的困惑。文章作者是复旦的一名才女,她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自述了她就读复旦之后,发现与他人差距后自卑且痛苦的心路历程。这篇文章在公号刊发后阅读  相似文献   

12.
戴玉 《南风窗》2013,(20):21-21
没有实名认证,没有个人介绍,没有真名ID,但却在微博上拥有1767万粉丝—比荷兰的全国人口还多。她发了仅仅16个字加一个表情,宣布了一条私人消息,就被转发了77万余次,评论49万余条,被称作"地震级"。她是"天后"王菲。她离婚的同一日,一个"大V"被刑拘。有人恨恨地认为,王菲这条"不合时宜"的微博吸走了太多的网民注意力,让更有"利害关系"的消息被湮没。但马上有人反驳道,关心娱乐的社会才正常,过分热议时政是畸形表现。当然也有人调侃说,娱乐明星才是真正的意见领袖。但大多数娱乐明星的大多数微博,并不谈国事。网民们关注她们,也不是为了关心国事。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漠然",她们才能够让影响力悍然发动,却不受忌惮。—我们需要的,是抒发个人情绪、展现个人悲欢的"大V",还是"像皇帝批阅奏折"那般评议国事的那一个?或许都需要。  相似文献   

13.
雯打电话说她要到澳大利亚来的时候着实让我吓了一大跳,在我的印象中,雯是那种规规矩矩的良家妇女,相夫教子,忠诚老实,一辈子安于天伦之乐。当然并不是说出国的都是坏人,但我总觉得雯这种女人是应该留在温室里养着的,不应该出来经风雨闯天下。 雯细声细气地给了我一个十分合理的解释,雯说她的女儿3岁了,她不想让孩子一辈子像她一样平平淡淡艰艰难难,雯说她想出国闯一闯,为她女儿的未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未成年犯.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从1994年至今的12年间.我是在大西北兵团监狱的高墙电网内度过的.可以说.兵团监狱是我脱胎换骨、重做新人的摇篮。正因为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犯罪给社会、给家庭、给自己带来的危害,经受了桎梏的痛苦,才更加懂得痛恨犯罪,痛恨假、丑、恶,才使我在罪错的泥潭中自省、自拔,最终达到自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幸福的味道     
一天坐地铁,不经意间瞥见隔壁车厢里有位女孩,捧着一大把红色的玫瑰依偎在男友身旁。她的脸被玫瑰映得红红的,淡淡的笑容里写满了浓浓的幸福。整个车厢都因为她而变得靓丽起来,我的心也被包在这温馨里,不愿出来。我似乎闻到了玫瑰的清香,那是幸福的味道。很羡慕那个女孩,可以和陌生的路人共享幸福的时刻。  相似文献   

16.
甄静慧 《南风窗》2014,(13):78-80
<正>从大院出身、部队写作到作协主席,张欣理所当然属于体制内作家。她早期的中篇还是带有比较浓的理想主义色彩,强调温暖;当渐渐脱离主旋律的影响,她的大意识开始变得悲观。见到张欣前就觉得她是个很"难搞"的人。约见地点是花园酒店的咖啡厅,她在短信里说,"清谈,就我们俩,不要带摄影",不容置疑。以至见面时,看到她小跑过来招呼,笑得那么热情和没架子,竟有点怀疑,这真是之前那个说一不二、态度强硬的女人吗?  相似文献   

17.
有一回女儿到剪辑房找我,见我头也不回地在拨弄机子,便悄悄站在我背后。荧光屏上这时出现一个3岁女婴的镜头:她裹一身白布,静静地躺着,身旁,亲人们一个个哭得死去活来!女婴自己却不知道这一切,她那稚嫩的头颅已被野兽一样的人砸碎……我感觉到身后那天真而又诧异的一双眼睛了,赶紧关掉机子,把我7岁的女儿拉出了剪辑房。我问她怕不怕,她摇摇头,又点点头。我再问她长大以后喜欢干什么,她说肯定不干你这一行……说着,就哭了。周晓瑾干的“这一行”与我一样,都是搞新闻的。记者采访记者,当然是因为对方很有个性的一些东西打动了自己。那一天我拨通了广东电视台社教部综合组的电话,她拿起话筒,说差点又吓了一跳……  相似文献   

18.
燎原 《南风窗》2013,(7):64-66
本来算不上特别大的事,却不断被放大震荡,最终酿成官民冲突的群体性事件,答案不在问题本身。闹大的逻辑背后,是阶层深刻的互不信任使然。"怕!"一辈子都不说普通话的杨多花,在山上见到《南风窗》记者时,很久,才挤出这么个字。78岁的杨多花是贵州省天柱县石洞镇槐寨村的村民。最近,天黑时她就背着背篼和村里的妇女一起到山上躲警察。背篼里装些破棉被和塑料。  相似文献   

19.
一位女士因生活太过紧张,疲于奔命,前来向我咨询。她描述了她所必须做的事情,其中一件,是她每天醒来后直至急急忙忙跨出家门上班之前都得干的事——整理床铺。我建议她两星期内不要再理会这事。她万分惊讶,大概以为我是被森林里的狼带大的野人吧。好歹,她还是接受了我的建议。 两星期后,她轻盈地走进我的办公室,容光焕发。她说她42年来破天荒头一回没有整理床铺,原来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她还告诉我,这两个星期也不像以前那样把每  相似文献   

20.
证据的概念在证据法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研究和学习证据法学的基础,对证据概念的不同解释和规定,直接影响到证据制度中的其他相关问题。而学术界关于证据概念争议一直很大。此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抛弃了沿用30年的"事实说",正式确认了"材料说",证据"事实说"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材料说有何优势得以取代"事实说","材料说"是完美的证据定义吗?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来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