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阜新,辽宁省西部一个城区人口不足80万的城市,近年因成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试点城市而扬名于世。市委书记王琼,作为该市“转型工程”的总指挥,更是令人瞩目。有人称他是理性思考者,为阜新设计了美好的明天;也有人说他是个实干家,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带着对阜新转型工作的关注,带着对王琼书记的好奇,本刊记者专程赶往阜新作了一次专题采访。  相似文献   

2.
创建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是阜新作为我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确定的新的奋斗目标。同试点市相比,示范市具有全面性、先进性、科学性、规范性、可复制性和未来性等特点。创建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需要着力构筑具有阜新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显著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优化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提升政府的社会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阜新精神。  相似文献   

3.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要有新思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王琼 《求是》2002,(12)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在我国是一个带有一定普遍性的课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那么,应从何处着手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呢?从国内外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探索经济转型的实践看,确立一个正确的经济转型思路,是最关键的问题。阜新市是一座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一五”期间,国家156项重点工程,有4项安排在阜新,使阜新迅速成为国家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随着资源逐渐枯竭,城市发展日趋陷入困境,经济转型刻不容缓。转型要有新思路,要从实际出发,既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也符合市场经济原则。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  相似文献   

4.
万山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立足于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恶化、群众贫困的实际,以脱贫脱困为目标,坚持产业兴城、城市促产、产城互动、城产融合,实施“两个转型”战略,从根本上破解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矿竭城衰”难题,逐渐摸索出一条有别于省内其他区县,不同于全国其他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脱贫新路。  相似文献   

5.
李国强 《党建文汇》2001,(12):14-15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任务目标。近日李岚清副总理来辽宁视察时又提出,阜新要创造世界奇迹,要把资源枯竭城市建成经济发达城市。我省把大力推进资源枯竭地区产业转型作为“十五”期间结构调整的一项大政方针。市委书记王琼在市第九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十五”乃至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全市要把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作为贯穿经济发展全程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6.
崔征 《共产党员(沈阳)》2003,(10):12-12,19-20
发展现代农业是阜新经济转型一个基本出发点,解决好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又是转型的重要立足点。如何将二者兼顾,走出一条适合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新路子,是阜新经济转型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碱巴拉荒的下岗职工创业园区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相似文献   

7.
阜新被国务院确定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已经整整四年.在这四年中,阜新的经济转型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城市面貌大有改观,楼高了、路宽了、山绿了、河清了.昔日沉寂的"寒极"变成了沸腾的热土;昔日紧闭的"城门"豁然洞开;昔日"黑色经济"逐步被"绿色经济"所替代.阜新人民在享受经济转型带来的成果、展望美好未来的时候,他们不能忘记一个人--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李岚清与阜新今天的变化密不可分,他心中始终装着在困境中负重前行的阜新人民,也是他使阜新成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他还亲自到阜新指导经济转型工作,直到卸任后他仍牵挂着阜新的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8.
<正>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世界性难题",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这道"难题"摆在了阜新193万人民面前。为了走出煤炭资源枯竭的困境,在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等上级各主管部门的大力支  相似文献   

9.
阜新,作为辽宁西部的一座省辖市,是共和国最早建设起来的重要能源基地之一,素有“煤电之都”的美誉。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曾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上交给国家优质煤炭5.3亿吨;为国家发送电能1530亿千瓦时。 在那全国一盘棋的年代里,这座城市把自己整个献了出来。 再辉煌的历史终究是历史。阜新,这个因煤而生的城市,到上个世纪80年代,煤炭资源逐渐减少,部分矿井煤炭枯竭。对靠煤吃饭的阜新人来说, “资源枯竭”这四个字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但是,阜新人没有惊慌,更没有绝望。 新世纪的阳光洒向了阜新这块负重拼搏的土地:2001年12月28日,国务院正式决定将阜新作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 一年多来,阜新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转型城市,使阜新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使这座老工业城市重获新生。  相似文献   

10.
麻超 《学习导报》2011,(7):31-31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国内国外都有因转型不成功而衰落甚至消亡的。作为矿产资源大县的花垣,也面临着资源枯竭的问题,积极探索产业的科学转型,发展接续产业已成为当前花垣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1.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国内国外都有因转型不成功而衰落甚至消亡的。作为矿产资源大县的花垣,也面临着资源枯竭的问题,积极探索产业的科学转型,发展接续产业已成为当前花垣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2.
张丽萍 《共产党员(沈阳)》2003,(10):12-12,14-18
走进阜新,一片片绿荫、一阵阵花香会迎面向你袭来。此时,任谁也不会想像得出这就是那个有着“煤电之城”之称的阜新;那个有着50余年的开采历史,曾为国家生产煤炭5.3亿吨,创造了无比辉煌的城市;那个由于煤炭资源日渐枯竭而导致城市经济持续低迷、城市下岗职工达到15.6万人的城市;那个成为全辽宁省惟一的城乡同时困难、市级和县区财政同时享受补贴的城市。因为,现在的阜新正努力地从涅榘中重生,锻造出一个崭新的自我。  相似文献   

13.
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创先争优活动,必须紧紧围绕“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富民强市”的目标,按照“搞好结合、实践创新、体现特色、推动发展”的工作思路,围绕“五个着力点”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争创热情,全力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增添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汤志平 《当代贵州》2011,(33):40-41
实现万山特区转型发展和“十二五”目标任务,要多措并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早日建成黔东园林新城、贵州工业重镇、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示范区。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员(沈阳)》2003,(10):12-12,18
2001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视察辽宁。在听取省委、省政府关于阜新的专题汇报后指出:阜新的未来要认真规划,要把这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变成经济发达的城市,在世界上创造个奇迹。  相似文献   

16.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问题是一个世界性课题.世界各地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大都经历了转型过程。其中多数成功转型并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也有一些转型失败而走向衰落。可以说,  相似文献   

17.
王书东 《新长征》2012,(6):26-27
实施“三动”“三化”战略,既是省委、省政府对科学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遵循,也是我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舒兰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牢牢把握“发展”和“民生”两大主题,以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为统领,大力实施“三动”“三化”战略,努力促进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和生态转型,加快推进县域经济越位升级;  相似文献   

18.
李军国 《新长征》2011,(10):51-53
如何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十二五”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目前我国资源枯竭刊城市的转型正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尚未形成一套适合国情的成熟经验和做法,而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特别是德、法、美、日等一些已经完成工业化国家在这方面先行一步,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9.
发展现代农业是阜新经济转型一个基本出发点,解决好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又是转型的重要立足点。如何将二者兼顾,走出一条适合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新路子,是阜新经济转型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碱巴扭荒的下岗职工创业园区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相似文献   

20.
常艳 《前线》2023,(6):75-78
建构产业数字化转型支撑服务生态是“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规划任务,也是深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北京数字经济发展全国领先,转型服务供给优势突出,但仍面临转型服务需求场景开放、大中小企业协同、转型公共服务精准度提升、转型要素优化配置及数据安全保障等系列难题,需多措并举系统建构产业数字化转型服务生态,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提供有效支撑,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