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云南与东盟各国经贸合作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稚 《东南亚》2003,(3):5-12
云南地处东亚与东南亚的结合部 ,与越南、老挝、缅甸 3国接壤 ,并与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邻近 ,是中国连接东南亚最便捷的陆上通道。改革开放以来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 ,云南已形成面向东南亚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东盟国家已成为云南省最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 2 0 0 1年云南省与东盟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额达 7 1亿美元 ,占全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 35 6 %。其中出口 5 6 5亿美元 ,占全省出口总额的 4 5 6 % ;进口1、 4 4亿美元 ,占全省进口总额的 1 9 2 % ;东盟国家是云南第一大贸易伙伴。截止到 2 0 0 1年底 ,东盟国…  相似文献   

2.
孙增阅 《东南亚》2004,(4):42-48
东南亚位于印度洋和中国海之间 ,由两大部分构成 :一是东印度群岛等岛屿 ,二是马来半岛地区。东南亚地区自然资源丰富 ,盛产黄金、白锡、香料和珍贵木材。近代早期 ,西、葡、英、荷、法等国纷纷向东南亚扩张 ,目的是获取东南亚的香料。东南亚地区的马六甲海峡与巽它海峡是两条国际通道 ,“扼东西海上交通之咽喉 ,是通往中国贸易航线的交通要道。印度洋的季候风和南中国海的贸易风 ,也在这儿相遇 ,因此 ,船舶被迫停航一个时期 ,等候下次的顺风季风到来时 ,才能够继续他们的航程”。① 这使得东南亚自古就成为转运东西方物产的地区 ,也是东西…  相似文献   

3.
李涛  王新有 《南亚研究季刊》2011,(2):68-76,113,114
本文分析了中国西藏边贸的现状及基于地缘政治前提下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将西藏同南亚三国、南盟间的边贸、贸易关系与云南、广西同东南亚邻国、东盟间的边贸、贸易关系做了系列对比,并在上述基础上分析了“西藏通道”的优越性,展望了“西藏战略”的可行性和“中国一南盟自由贸易区”的乐观前景。  相似文献   

4.
近代早期,随着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等欧洲殖民者先后进入东南亚,东南亚传统海上贸易格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东南亚关键海域的制海权被欧洲殖民者所掌控;香料贸易基本为欧洲殖民者垄断;东南亚本土商人、印度商人和中国商人等传统商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欧洲殖民者也逐渐参与或垄断了东南亚与其他地区的诸多主要贸易。实际上,欧洲殖民者已成为了东南亚海上贸易的主导者。  相似文献   

5.
《东南亚》1989,(3)
历史上云南的“对外开放” 从历史上看,云南与国外的交往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3至2世纪,云南滇池地区就和越南的红河流域有贸易往来,洱海地区就与缅甸等地有通商关系,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指从四川经云南通往缅甸,印度的古代贸易通道,当时称为“蜀身(yun,音原)毒道”)就在这一时期首次出现于《史记》中,永昌(今保山)、滇越(今腾冲)都位于南方丝绸之路的通商要道。公元7世纪以后,思茅地区的银生城(今景东)有了到老挝,泰国,缅甸的商道。南诏和大理政权相继同中南半岛地区发生贸易往来。明、清以后,云南对东南亚各国的贸易进一步发展。据《东华录》记载,通过云南进行的中缅贸易,中国向缅甸出口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云南马帮就是我国与东南亚及南亚诸国进行陆上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最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近代,随着云南及内地民族工商业的复兴,云南马帮也得到空前发展。作为一支民间商贸之旅、和平之旅和文化之旅,云南马帮不仅进一步拓展和繁荣了我国通向东南亚及南亚诸国的商贸古道,而且还增近了中外民族间的理解、信任和友谊,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7.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等地之间的一条远洋贸易航线,它是古代中国联系东南亚、南亚等地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之一,古代中国运用这条贸易航线发展对外的经济文化交往。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1992,(4)
东南亚是中国山水相连的近邻,是最早与中国发生贸易往来的地区之一。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同东南亚之间的海路贸易就已开始。在隋唐宋元期间,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逐渐繁盛起来。从15世纪初开始的郑和七下西洋的大规模航海活动,是中国与东南亚贸易史上的一件大事,使双方贸易在规模、范围、程度上都达到了空前的地步,并对以后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对郑和下西洋对中国与东南亚贸易的影响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是全球华人聚居最多的地方。东南亚华人"华人性"逐步调节、适应、然后进一步演化,形成了与本源"华人性"相异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华语使用"、"传统习俗继承"、"华文教育"以及"与祖籍国关系"这四个维度。而这一嬗变的过程直接反映了东南亚华人因应国际局势外生变量的变化与居住国同化政策、多元文化政策的外在结构性环境变化而发生演变的事实,反映了东南亚华人既秉持一些"中国元素"又融入"移居国元素"的历史进程。事实上,东南亚华人"华人性"的嬗变是华人社会本土化的一个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0.
牛鸿斌 《东南亚》2009,(2):53-59
本文分三个部分,分别阐述公元7世纪前、后以及近代中国云南与印度经济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文章认为西南丝绸之路的形成带来了云南及西南地区与印度间第一个贸易高峰,唐宋以后则表现为文化交流与经贸往来的互动,至近代再次出现以棉纱和生丝为代表的贸易高峰。云南与印度的经贸往来是中印交流史上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1.
云南与缅甸山水相连,在历史上,云南与缅甸之间很早就有了贸易往来。近代以来,滇西地区与缅甸的经贸关系更为密切。在与缅甸的贸易交往中,滇西地区的各族商帮一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为滇缅贸易的网络构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经过他们的努力,近百年来云南与缅甸的经贸往来向纵深和多元方向不断迈进。  相似文献   

12.
柬埔寨是东南亚早期国家之一。公元1世纪后半期,扶南立国,一度称雄东南亚。占婆在公元2世纪建立国家。中国史籍先后称其为林邑、环王、占不劳和占婆。它发展强大以后,曾成为东南亚重要的交通贸易通道。柬埔寨和占婆,同为东南亚文明古国,在东南亚历史发展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两国早期关系的发展更是对这一地区的和平与文明进程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杨明 《东南亚》2009,(2):42-46
近年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贸易中的一些商品一直在慢慢地减少,进口替代在渐渐地产生作用。本文以数据、事实分析为基础,结合经济规律与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认为引起云南贸易变化的根本原因主要并不来自国际金融危机,而是来自对方国家产业升级后的“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及我方“进口替代“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强调要重视邻国贸易变化情况,并为云南对外贸易产业的中长期发展提出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14.
一、 南方陆上丝路的概念范围 人们通常所说的南方陆上丝绸之路,是指从四川经云南通往缅甸、印度的古代贸易通道,亦即蜀身毒道。我个人认为,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概念不仅仅是指蜀身毒道,其范围还应包括从云南通往泰国、老挝和越南的古道。由于地理、民族等多方面的原因,从中国南方到老挝和越南地区,古代已有道路通达。更为重要的是,从中国云南通往老挝和越南地区的古道,是连结南方陆上丝路的主线蜀身毒道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纽带,在中国同东南亚及其它  相似文献   

15.
广西与东南亚山水相连 ,有便捷的水路、公路、铁路通向东南亚。广西是我国与东南亚地区联系的重要桥梁之一 ,在开展与东南亚贸易合作方面区位优势比较明显,比其他内地省、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广西在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中 ,应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 ,积极、有效地开拓东南亚市场。一、广西对东南亚贸易合作现状广西对东南亚贸易分为国贸和边贸两种形式。(一)国贸2000年 ,广西与东南亚贸易进出口总额为4.43845亿美元 ,其中出口为3.1408亿美元 ,进口为1.29765亿美元。2000年广西对东南亚贸易的另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6.
云南与东南亚山水相连,共同边界线长达4060公里,从地缘、产业、资源和持续发展等因素看,东南亚都是云南未来的主要市场和主要经贸合作伙伴。大力发展云南与东南亚的经贸关系,对东南亚实施大开放、大经贸、大开发,构架云南与东南亚的大通道,促进云南与东南亚商品的大流通,对拉动云南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都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17、18世纪中国帆船的海外贸易活动中,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首府巴达维亚曾一度是中帆船前往东南亚各地进行贸易活动的主要港口之一。直到19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英国海峡殖民地的建立及新加坡港的崛起,巴达维亚作为中国帆船在东南亚贸易的首要港口地位遂为新加坡所取代。尽管如此,由于荷届东印度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启然资源尤其是矿产及热带经济作物的资源相当丰富,因而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与荷属东印度的贸易往来仍然有所发展。下面就近代以来中国与荷届东印度双方贸易进展的状况,贸易平衡以及贸易结构,逐一加以叙述和分析。一、近…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以来云南在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实现了对外开放的大跨越,从我国对外开放的末端一跃成为对外开放(尤其是沿边开放)的前沿。主要成就表现在:逐步探索适合云南省情的对外开放方略;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友好交往不断发展;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次区域合作稳步推进;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贸易快速发展等方面。目前,我国及我省的对外开放又处在一个新的机遇期,如何谋划新的对外开放方略,将成为我们今后对外开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任佳 《东南亚》2009,(1):12-16
第三亚欧大陆桥西南通道的建设是落实把云南建成中国连接东南亚和南亚国际大通道目标的重要一环。目前西南通道沿线的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已逐步加入了泛亚铁路和亚洲公路网协议,为推进西南通道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本文从西南大陆桥与泛亚铁路和亚洲公路网的关系入手,阐释了第三亚欧大陆桥建设的积极影响,以及对于中国继东向开放之后进一步向西开放、提升中国沿边开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推进第三亚欧大陆桥西南通道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东南亚》2010,(3):1-18
"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是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目前全省上下都在就此问题进行热烈讨论。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各研究部门也积极参与了对"桥头堡"建设的研究。2010年7月8日,东南亚南亚研究院秘书处与本刊编辑部组织召开了"桥头堡建设"座谈会,参会的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围绕"桥头堡"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许多值得注意的建设性意见。现将会上各位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汇集发表,以期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