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宗尧 《群众》2014,(3):52-53
<正>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提出以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保护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深刻意义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融合"五大建设"的客观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五大建  相似文献   

2.
夏光 《政策》2014,(1):43-45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决策。这既是实现美丽中国愿景的必然途径,也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战役。本文拟就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谈几点认识。一、什么是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明制度是指在全社会制定或形成的一切有利于支持、推动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引导性、规范...  相似文献   

3.
李川 《天津人大》2014,(2):11-11
2月14日召开的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划定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的决定。从美丽天津建设的总体部署,到《天津市绿化条例》的制定实施,再到划定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具体规定的出台,本市已形成完备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为美丽天津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法制支撑。  相似文献   

4.
王纪山 《前进》2013,(12):15-16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强调要把“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作为六个“紧紧围绕”之一进行统一部署。同时,进一步丰富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容,把资源产权、用途管制、生态红线、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管理体制等内容充实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来。在宣传贯彻中,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观为指引,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5.
姜帅 《人民论坛》2014,(10):55-57
当前,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公信力不足,公众参与制度落实不到位;对市场主体管理混乱,生态保护法治不健全;公民生态道德素质低下,生态意识缺乏。建设生态文明,制度是根本性保障,因此要从建设政治制度、循环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生态教育制度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制度体系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公信力不足,公众参与制度落实不到位;对市场主体管理混乱,生态保护法治不健全;公民生态道德素质低下,生态意识缺乏。建设生态文明,制度是根本性保障,因此要从建设政治制度、循环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生态教育制度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7.
张弛 《群众》2020,(7):69-7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新环保法)正式施行。这部被誉为"史上最严"环保法实施五年多来,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和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作用十分显著。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总体要求。在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依靠法治推进江苏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法律监督是维护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系统顺利进行的强有力的保证。要健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法律监督体系,必须进一步完善有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规章制度,明确各环节的职责主体,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更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加大信息的公开力度,普及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法律知识,促进各界的了解和参与。  相似文献   

9.
“生态”一词首先由E·海克尔在1866年提出。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生态”还是一个比较新的且是在自然科学意义上使用的名词。马克思恩格斯从来没有将自己著作中的某一部分冠以“生态”或“人口”等具体的标题,对他们的生态环境思想的研究,是对他们著作中有关思想所作的概括和提炼。  相似文献   

10.
聂修军 《前沿》2010,(11):150-152
黄河三角洲资源丰富,目前已进入国家开发的战略层面。通过对黄三角在环渤海地理位置的分析,明确其港口体系的建设要纳入环渤海港口体系的规划,并提出黄三角港口建设的几个创新观念,并在对国内外生态港口的建设经验及研究基础之上,讨论了黄三角生态港口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1.
杜凡 《前沿》2011,(13):181-185
本文对兴安盟地区所存在的生态文化状况进行了比较,对森林文化这一传统文化进行了分析和描述,并对生态旅游和林俗文化提出了见解。分析了生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21,(28)
正加速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需要在相关领域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同时提速,为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提供更加可靠的法治保障、政策支持和技术支撑。新安江是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和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老百姓共同的母亲河,也是美丽千岛湖的源头。新安江水质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千岛湖的水质好坏,也关乎着长三角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3.
<正>《美丽天津建设纲要》提出"实行领导干部任期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生态效益责任制,重大生态责任事故一票否决"。建议从设置生态考核指标和推进考核方式开放民主两个方面,创新官员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1、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增加生态指标在考核体系中的权重。应明确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生态指标正式纳入领导干部考核评价范畴,并提高权重。如居住环境整治、单位产出能耗、"三废"治理达标率、绿化面积覆盖率、环保  相似文献   

14.
要建立人口均衡型社会,就必须处理好人口内部结构的均衡问题,以及人口与自然环境之间、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均衡问题。但自然环境的变化是缓慢的,社会经济发展本身与人口密不可分,故短期内只有通过人口结构的调整,使之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均衡。就当前中国人口,结构均衡最重要的问题是:少儿人口性别比的均衡;人口年龄结构的均衡;人口内部不同人力资本结构的均衡;人口地区分布的结构均衡;人口的城乡结构均衡;人口的阶级阶层结构均衡。  相似文献   

15.
《公安研究》2011,(5):94-94
张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6期撰文认为,要建立人口均衡型社会,就必须处理好人口内部结构的均衡问题,以及人口与自然环境之间、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均衡问题。但自然环境的变化是缓慢的,社会经济发展本身与人口密不可分,故短期内只有通过人口结构的调整,使之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均衡。  相似文献   

16.
一般而言,人们大都将生态危机或是自然危机的产生归咎于人与自然相处的错误理念与不恰当方式,实际上,这一问题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而问题的根子则在于人与人的关系层面,即是说,错误理念与方式出现的根源就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偏差。在回应当前的自然环境问题时,相对于欧美国家提出的具有选择性和局限性的"绿色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则是一种生态学与社会形态的有机结合,其话语体系的建构指向对资本主义制度形态及其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的历史性替代。  相似文献   

17.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的实质要求是:作为中国政治责任主体的政府担负起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职责。这决定了"生态政治建设"的质底是政府实行"生态执政"。"生态执政"的内涵有三个层面:在观念层面,确立"生态型政府"的执政理念;在规则层面,根据"生态型政府"的责任来构建法律制度体系;在操作层面,借助生态法律制度之宏观机制与微观机制的运行,来落实观念与规则层面的内容。在这三个层面中,规则层面最为关键,这是由中国政治的"公共行政"本质决定的。所以,应根据具体国情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全面总结了我国过去5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意义和宏伟目标,明确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新任务、新部署、新要求,为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指导思  相似文献   

19.
<正>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重点聚焦先进制造业集群,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安排资金链,加快解决关键核心技术"掐脖子"问题,巩固完整的上下游全产业链,打造产业的"航空母舰"。江苏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区域之一,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产业基础雄厚、优势明显,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其中,在社会管理中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就是解决好安全预警问题。所谓安全预警,就是为防范和处置由各种因素造成的社会安全问题或突发性事件,而对决策机构及时提供预先警报,从而便于适时启动应急管理机制,以确保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