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39年3月至1840年10月,林则徐在广东主持禁烟抗英斗争。为赢得禁烟抗英斗争的胜利,林则徐殚精竭虑,提出了七大斗争方略:以“天威”制夷、以兵威制夷、以战制夷、以法制夷、以民制夷、以夷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些斗争方略,作为中国历代谋略思想的集中体现,其在禁烟抗英斗争中的运用与发挥,具有鲜明的历史继承性和强烈的时代性。尤其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斗争方略,打破了“夷夏之防”传统思想的束缚,具有跨越时代的先进性。林则徐呕心沥血,努力实践了这些斗争方略,赢得了广东禁烟抗英斗争的重大胜利。  相似文献   

2.
论魏源的军事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源在鸦片战争之后 ,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战略思想和“以夷攻夷”、“以夷款夷”、“悉夷情”、“筹海防”等策略原则 ,并就军队建设、作战方法、军民结合等方面提出了诸多正确意见 ,从而为中国军事近代化提供了一个初步的蓝图和正确的方向。因此 ,魏源的军事思想 ,成为中国军事思想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首次正式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大科学思想理论。这一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传统哲学在新时代的新诠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哲学,为解决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了哲学贡献。  相似文献   

4.
与西方哲学“理智的形而上学”不同,中国哲学在追求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孔子之学是中国这一哲学传统的集中体现者.孔子之学的基本属性则可以界定为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以道德伦理观念为核心的人文主义哲学,是一种“成德”的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的思想具有“集大成”的意义.这一“成德”的哲学具有浓郁的“实践理性”.其成德思想的内容和逻辑进路以孔子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最为概括而精要.  相似文献   

5.
张京华 《湖湘论坛》2007,20(3):24-25,42
20世纪末和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陆续提出"以德治国"和建立"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思想.中国古称礼仪之邦,"和谐"的思想具有深厚的学理渊源,源于古代礼乐文明,特别是乐学、乐教传统.乐学、乐教传统中一个最核心的概念就是"和"."和"起源于音乐术语,发展而为哲学概念.研究周敦颐的"和"的思想,对于加深"和谐社会"的认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叶德跃 《求索》2013,(9):117-119
近代西学东渐,西方哲学思想的引进对中国近代尤其是20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启蒙和变革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学术并无哲学之名,只有经学、子学、道学、理学、心学诸说。“哲学”一词,系日本学者西周引入。中西哲学之间的学术通约和交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哲学研究的过程。但今人往往以渗透着西方中心主义情结的黑格尔哲学标准来剪裁中国哲学,故引发“中国有无哲学”之争。争论中国有无“哲学”之“名”并无意义,关键在于中国有无“哲学”之“实”。未来的哲学将是文化哲学的崛起.从传统形而上学到“拒斥形而上学”再到“人类形而上学”。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遇恒勇 《前沿》2012,(5):166-168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诸多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中的诸多有益成分,在促进国家的统一和各族群的交流与交融、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大一统"思想、"夷夏一家"的思想、"崇尚王道而反对霸道"等儒家传统思想的分析,力求揭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内生动力,为现实社会中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寻求文化传统的支撑。  相似文献   

8.
王明龙 《新东方》2009,(9):37-39
一、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苦苦求索。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遭受外来侵略、掠夺和奴役的屈辱史。鸦片战争前后,地主阶级中的先进知识分子,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他们开始睁眼看世界,强调“师夷长技以制夷”,注意研究现实问题。但在当时的中国,他们的先进思想和主张无法实现。19世纪60—9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有识之士,以奕祈、曾国蕃、左宗棠等为代表,面对不断加深的统治危机,  相似文献   

9.
“天人合一”与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 7月 ,我在为第十二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论文集所写的“序”中 ,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面对着困扰当今人类的两大难题———生态破坏与文明冲突 ,古老的中国哲学早已为此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智慧成果 ,或者说其中早已蕴含着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的正确的思想原则 ,这就是‘天人合一’与‘和而不同’的智慧。”(《二十一世纪中国哲学走向》 ,商务印书馆 2 0 0 3年版 ,第3页 )从这样两个角度来阐明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意义 ,我认为是比较有说服力的。去年 1 2月 ,在香港召开了以“文化自觉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二十一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  相似文献   

10.
"和同之辨"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问题.它表现出了当时的哲学思辨水平,推动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孔子赋予"和"、"同"以价值意义和人文精神,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这一思想日益显示出巨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西方文化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西方的哲学、美学、文化理论甚至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的文学理论、批评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忽略了中国本土在两千多年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思想精华,而过多地以西方的文艺理论和范畴概念来建构我们的文学理论与批评理论,今天我们在新的世纪初期回过头来检讨,不难发现,20世纪中国的文学理论的确有许多不足的地方,而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作用的忽视及应用的缺乏是这种不足之突出症状。北京大学哲学家汤一介先生,以我们今天肩负着文化上“继往开来”的伟大使命为重任,组织编写了一套介绍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12.
两百年前,中国近代改良思想先驱魏源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力主"睁眼看世界"。两百年后,站在中国的视角表达中国立场的前提,依然是要对这个世界有着客观和理性  相似文献   

13.
自19世纪末期开始,以至包括整个20世纪,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种诗化哲学的潮流.尼采以非理性主义为引导,把哲学第一次牵入诗的领域;海德格尔则用诗来澄明存在,在存在-思想-语言的逻辑延续中寻求到了诗的位置;德里达更是通过对隐喻的阐释,使哲学和诗学圆融贯通.诗化哲学进程是在对传统哲学的否定中而展开的,它的积极意义就在于引起了哲学及其表征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思想对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扬弃是革命性的。它变革了中国以伦理为中心的文化传统,否定了中国文化传统中重农抑商的自然经济思维定势,冲击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社会心理和社会习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在否定和批判传统政治思想的同时,继承和发展了其民主性的精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科技和教育的思想,在继承中国传统科技教育思想的同时,也使中国传统科技教育思想具有了当代价值。这几方面关系深刻变化的实现,归根到底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对中国优秀传统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需要重视其中国本位的价值取向。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三次"文化宣言"到习近平总书记"5·17"讲话和《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一以贯之的主题是中国对于哲学社会科学中国本位的认识与再认识。其主要意义在于关涉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态度,提出了构建中国本位的思想文化的路径和方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品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从中汲取养分和力量。  相似文献   

16.
比较哲学要求比较者对被比较者双方的特征都有深入细致的了解,以相对超然的态度进行比较。生在18世纪中国的章学诚面对的问题是挽救当时经学的流弊,即只讲求训诂考据而不顾义理。而柯林伍德历史哲学的直接目的,则是要推翻西方传统历史思想。由各自的历史性造成思想间巨大的差异,是任何严格的比较研究不能不注意的。  相似文献   

17.
张汝伦 《人民论坛》2011,(11):178-180
比较哲学要求比较者对被比较者双方的特征都有深入细致的了解,以相对超然的态度进行比较。生在18世纪中国的章学诚面对的问题是挽救当时经学的流弊,即只讲求训诂考据而不顾义理。而柯林伍德历史哲学的直接目的,则是要推翻西方传统历史思想。由各自的历史性造成思想间巨大的差异,是任何严格的比较研究不能不注意的。  相似文献   

18.
朱民强 《人民论坛》2013,(12):207-209
毛泽东哲学思想具有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质“中国风格”,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毛泽东哲学思想深厚的民族根基和主要来源之一,毛泽东哲学与传统哲学是一脉相承的,其中政治哲学思想、伦理本位主义以及“体用不二”的思想风格都体现了传统哲学的特点,并且毛泽东哲学思想继承和发扬了民本思想与“躬行践履”的经验论传统.  相似文献   

19.
《明夷待访录》中民主思想的传统政治哲学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的民主启蒙思想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存在继承发展的关系。他的"君害论"、"民主君客"思想以及对传统"人治"论和"法治"论的批判,都能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找到批判继承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袁梅 《求索》2010,(6):125-127
"天人"思想是中国哲学传统的核心理念,蕴含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智慧。儒家的"天人合德"、"天人同构",道家"天人同源"、"道法自然"以及佛家的"依正不二"思想是中国天人思想的精辟表达。与西方"二元对立"思维下的人天分离思想相对照,中国哲学传统强调人与自然的同构合一。随着"生态时代"的到来,这种思想将普遍被世界重新认识和发掘,扭转当代生态环境危机,必须在整体上放弃西方"二元对立"的生态范式,确立以东方传统为原则的伦理文化指向。倡导中国哲学传统,寻求现代性转换和整合,为当代生态伦理育成提供精神滋养,应成为当代人的文化自觉与行为自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