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领导干部引领群众,主导全局,把握事物发展方向。有什么样思想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工作思路,就会派生什么样的行为结果。领导干部的思维创新是一切创新的源头和根基。研究领导干部的思维创新对于转变观念,深化改革,繁荣经济,建设小康社会,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培养创新思维首先要突出观念创新。毛泽东认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东西,思想方法决定工作方法,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十六大报告中“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成就,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2.
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一个导向问题。导向正确,能够激励人;导向不对,就会贻误人。用人导向,就是选人用人行为及其结果所产生的社会效应。用人导向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关系到党的事业成败,这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1.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观念选用干部,树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用人导向。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用人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用人结果,也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用人导向。用什么样的观念选什么样的干部,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树立什么样的榜样,实质上是向社会、向广大干部群…  相似文献   

3.
惜时得金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 可挤出来的时间干什么用呢?这是决定人与人之间要拉开什么样的差距的问题。经常酗酒的人能成为酒鬼,常垒“方砖”的人能成为“麻仙”……对这样的“人才”我不敢恭维。我想.把时间用在读书学习上,钻研一些对自己的人生和事业有所帮助的东西。能够充分利用好业余时间。或许你能成就一番事业。  相似文献   

4.
邱炜煌 《前进论坛》2013,(11):35-36
最近,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但是,时下某些地方和单位中出现的官场“逆淘汰”现象,与党的选人用人目标和要求是相悖的,严重影响了党风,损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必须对这种现象来一次坚决的治理和淘汰。  相似文献   

5.
《上海支部生活》2014,(5):11-11
好干部什么样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  相似文献   

6.
于丹论养生     
道家养生:顺应自然的调理最智慧 从道家观念讲,健康就是人与自然的匹配和顺应。按照道家观点,世界上有四样东西为“大”:天大,地大,人大,道大。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相似文献   

7.
李瑞环同志曾就如何搞好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时强调指出:政协要发扬国家主人翁精神。这些年,“下海”、“炒股”等新名儿层出不穷,而“主人翁”一词似乎被不少人淡忘。现在旧话新提,并在政协工作中加以倡导,实有催人奋进之感。  相似文献   

8.
常言道,一个人读什么样的书,他就是什么样的人。这个说法是否科学倒不清楚,但却很有趣,尤其当话题牵涉到普京总统的时候。曾担任情报人员的普京无疑奉行“尽可能少地透露自身信息”的原则,总是吝于透露自己的读书偏好。但是,普京的话形象生动,而且常常引经据典。由此我们可以断定,除处理公文外,日理万机的普京还是会读点其他东西的。  相似文献   

9.
大道圆通     
贾德江 《人民公安》2011,(23):40-41
我认为世上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神态、心灵,产生什么样的氛围和律动。这就是我自我创作取之不尽的活水源头。——王超  相似文献   

10.
做好宣传工作,需要对宣传工作有一个质的认识。我们经常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实,支撑经济建设的是文化,支撑文化建设的是思想。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文化,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经济。宣传工作,原本就是思想工作。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宣传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1.
信仰的价值     
赵兴宏  刘永 《前进》2005,(7):28-29
一、信仰的价值“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反复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我们需要信念的东西支撑我们的世界,就好像乌托邦的憧憬可以鼓励人去为了某个信念而奋斗,因为它提供的是一种希望。现实的世界不是想象中的完美,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的英语课上,有一次,在分析牛顿发现地球引力这句话时,老师问道:“这里为什么使用‘发现’而不用‘发明’这个词呢?”这个问题听来是再容易不过了,地球从它诞生那天起就有吸引力,这是原来存在的,难道还用什么人去发明吗?可是不知道你理解到没有,在“发现”与“发明”两个词义中包含着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也就是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的不同含义。从“发现”的意义来看,“发现”的过程也就是认识规律的过程。我们知道,规律不是浮在事物表面显而易见的东西,而是隐蔽在事物内部的本质的东西。因此,要认识规律,就要求  相似文献   

13.
破译“追星族”的文化密码韩钟恩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星期六,上帝为了想要有一样东西来代他管理世上的的事务,就按照自己的样子造了人。所不同的是他并非取下自己的肋骨造人,而是用地上的尘土造人。于是,人在与自然分离的同时又与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又过了很久很久...  相似文献   

14.
初识香蕉味     
现在人的口福真是越来越好了,就是平常日子,餐桌上也少不了大鱼大肉之类的荤菜,真是有点到了“无荤不吃饭”的地步。好在市场上的东西是应有尽有,想吃的东西都能买到。这种情况在年轻人看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对经历过苦日子的中老年人来说就有了太多的感慨。  相似文献   

15.
有人总是喜欢把升官与发财联系起来,似乎升官就意味着发财。如果是指升一级官长一级工资,那自然无可非议。许多人所谓升官发财并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指发不义之财,捞取外快,以官谋私,勤“捞”致富。有的甚至赤裸裸地说:“当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这样就把不同性质的东西混淆起来了。殊不知,凡不同的事物都有其一定的质的规定性。当官就是当  相似文献   

16.
劳斌同志:人有什么样的言行,归根到底与人的素质有关。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强调要提高人的素质,可见这个问题的重要。然而什么是人的素质?对于这个问题,人们并不太清楚,有一次我同朋友就为此争得不可开交。我很同意在《知心朋友信箱》上展开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李今李今同志:我们的讨论进入了新的话题,这次通信,就以《何物“人的素质”》为题,从头开始吧。人的素质,是人所固有的特质。“素”,原本就是“本色”的意思,亦可作“本性”讲。那么既如此,有人或许会问:人的素质是否就是人的本性,或者说,是否和人的本质相通?对此我…  相似文献   

17.
陈应单 《中国保安》2012,(19):54-54
“不要把工作作为那些必须做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想要更好的体验人生,最好的场所就是办公的地方。你可以工作完了去贴近自然,但是,既然有时问是花在工作上的,那就做好,有所领悟,学到些东西,别虚度。”《活法》这本书,就如一位良师,  相似文献   

18.
就腐败的主体而言,有两种人的腐败:一种是“大人物的腐败”,另一种是“小人物的腐败”。官大到了什么样的程度算是“大人物”,没有定论。所谓“大人物”,总是相对而言的,像陈希同、王宝森这样部级以上的官自然算是“大人物”了。有一些地区性的属于处级、科级的官,他们的官按级别来算,实在是不大的,但是,在当地来说,却权倾一方,在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一个部门、一个领域对资源有绝对的支配权,因此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贪什么就贪什么,权力实在是大得很,谁都惹不起,谁都想巴结他,这样的官也可以列为“大人物”。不过这样的人属于“地方级的大人物”。  相似文献   

19.
在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中,人的“属性”和人的“本质”以及人的“自然属性”和人的“社会属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昆淆。同时,那种认为马克思忽视人的自然属性的观点也是没有根据的。其实,在马克思那里,就人的“属性”而言,人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人的存在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20.
“道法自然”中的“自然”.就是要关注个人内心的真实感受。世界是客观的.但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自己切身感受到的一切。才有实际意义。“一花一世界”,对于每个人来说,自己感到的“自然”才有真正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