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才资源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瓶颈”,西部开发应实施人才资源制胜战略。实施人才资源制胜战略是西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顺应经济全球化大潮和扩大开放的必然要求,是西部突破经济发展“瓶颈”制约的必然选择。鉴于此,笔者提出了西部实施人才资源战略的若干对策建设。  相似文献   

2.
人才资源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瓶颈”,西部开发应实施人才资源制胜战略。实施人才资源制胜战略是西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顺应经济全球化大潮和扩大开放的必然要求,是西部突破经济发展“瓶颈”制约的必然选择。鉴于此,笔者提出了西部实施人才资源战略的若干对策建设。  相似文献   

3.
人才资源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瓶颈”,西部开发应实施人才资源制胜战略。实施人才资源制胜战略是西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顺应经济全球化大潮和扩大开放的必然要求,是西部突破经济发展“瓶颈”制约的必然选择。鉴于此,笔者提出了西部实施人才资源战略的若干以对策建设。  相似文献   

4.
人才资源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程的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发挥作用,但其中最关键的是机制问题,即要构建一套具有活力、高效的人才开发机制。根据西部的实际情况,其人才开发机制,应包括政府为主导的宏观调控机制和市场为基础的微观引导机制。通过这一对驱动机制的合力加快西部地区的人才资源开发。   一、以市场驱动为基础,增强西部人才资源开发的活力   以市场驱动为基础开发人才资源,主要是利用市场机制的开放性、竞争性、流动性、逐利性的原则,增强人才资源开发的活力,促进西部本地人才生长和留住本地人才,吸…  相似文献   

5.
我国将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西部地区各类专业人才总量和高级专业人才的比例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人事部部长张学忠说,西部地区人才资源的开发,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保证,也是我国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配合西部大开发的整体部署,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力争用10年左右  相似文献   

6.
西部地区要在大开发中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建立一支规模宏大、专业门类齐全、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配置科学、效用突出的人才队伍,以人才资源开发推进其它各类资源的开发,进而提高西部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大开发、大发展的后劲。由此可见,人才资源开发是西部大开发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努力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既是西部大开发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西部大开发的保证。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人才队…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深刻认识人才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加大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对于顺利推进西部大开发,确保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本文拟对加强西部地区人才资源开发提几点看法。一、必须确立以人才资源开发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切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特别是人才的竞争。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实现我们宏伟的发展目标,关键是人才。各方面都形成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局面,我们的事业就大  相似文献   

8.
最近 ,西藏区党委组织部、区人事厅提出 ,要结合西藏实际 ,围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 ,合理调整和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打好人才攻坚战。按照这一思路 ,西藏今年将着重从7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摸清全区人才队伍现状和需求情况 ,尽快提出切实可行的人才资源开发实施意见 ;二是以实行聘用制为重点 ,全面推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三是加大专业技术人员的援藏力度 ,特别是要引进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四是认真做好农牧区人才资源开发工作 ,县级组织人事部门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农牧区人才资源开发上来 ;五是拓宽服…  相似文献   

9.
孙正洪 《现代人事》2000,(11):20-22
西部大开发,关键在人才,朱镕基总理去年在甘肃考察时强调指出“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是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的重要条件”。目前西部地区文化教育基础较为薄弱,人才流失严重,这是西部大开发面临的巨大挑战。改交这种局面的关键是加大西部地区的人才资源开发,立足巩固和培养一支具有“西部特色”的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要做好西部地区的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应避免“五重五轻”现象: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需要人才来开发,西部地区的人才资源开发应放在西部大开发的优先地位。省长程安东同志曾多次指出:“西部大开发,关键是人才资源的大开发。”严格意义上说,只有有了人才,才能形成第一生产力。只有有了人才,第一生产力才能变为现实生产力。西部大开发必将带来西部人才的聚集和竞争,而这种竞争又会形成大发展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我随团到美国参观考察,就美国人才资源开发问题,从政府、市场、用人单位三个层面,较全面地了解了美国在人才吸引、培养、使用等方面的一些做法和特点。我们感到,在美国,用人单位是人才资源开发的主体,在人才资源开发中起基础性作用,政府在人才资源开发中发挥着宏观调控的功能。 一、用人单位是人才资源开发的主体 知识经济时代,用人单位自身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决定了它是人才资源开发的主体,所有的管理者都负有人才资源开发的责任,必须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去发现人才、吸引人才、培训人才、激励人才。 1.发现人才的视…  相似文献   

12.
民族教育发展水平低 ,人才资源短缺 ,是西部地区社会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优先发展民族教育 ,将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民族教育发展是加快西部发展和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后劲的持久性动力源。  相似文献   

13.
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关头,党中央作出了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国务院领导指出,开发西部最根本的是人才,不解决西部地区人才资源问题,开发西部会有很大障碍。作为政府人事部门,以战略眼光,全新思维,紧扣中心,  相似文献   

14.
最近,略阳县人劳局围绕“西部大开发,人才资源开发怎么办”这一主题,组织人员就全县人才资源现状以及人才资源开发作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5.
西部人才大开发 ,作为一项跨世纪的战略工作 ,仅仅需要热情是不够的 ,应提出新思路 ,研究新办法 ,探索新模式 ,选准新思路。———西部人才大开发 ,必须树立长远发展的观念。古时候有“春风不度玉门关”和“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悲凉和感伤 ,说明西部人才资源相对短缺。随着“孔雀东南飞” ,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去了东南沿海 ,人才的单位和部门所有制又限制了区域内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这使得西部地区的人才数量和人才结构都难以满足其经济发展的需要。西部每万名劳动者中 ,拥有中专以上学历及初级以上职称人员为92人 ,不到东部的1/1…  相似文献   

16.
刘琦 《现代人事》2003,(12):32-33
西部地区是我国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社会经济不发达,人才规模小、总量少、层次低、结构不合理、浪费严重、流失严重等,这些也是制约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西部地区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人才资源的开发,实现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校毕业生是新时期我国各类人才的主要来源,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后备力量。2005年7月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号召大学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18.
有资料显示,我国东、中、西部科技人才地区分布差异很大,从业人员人才密度东部是西部的1.22倍,从业人员人均GDP东部是西部的2.35倍。人才密度的差异带来的是经济发展差别。从中、东、西部地区人才资源开发现状来考虑三个地区科技人才队伍的管理,东部地区的重点是用好人才,中部地区的重点是留住人才,西部地区的重点是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19.
郭方 《现代人事》2000,(8):18-19
在西部大开发中,深入研究和解决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县级人才市场和人才流动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科学的人才流动和人才资源配置机制,真正实现人才先行,人尽其才的目标,已成为当务之急。就西部而言,尤其是经济落后的县在人才流动中普遍存在市场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人们对人才市场的认识很有限等诸多问题,加之择业观念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一定程序上制约着人才的合理流动。其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20.
“人才是最活跃的生产力”。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弱,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无不取决于科技水平和人才素质的高低,人才资源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各种资源中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市要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经济的新跨越,就必须要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