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先后经历了从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向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转变;从主张实行计划经济向提出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转变;从实行有计划商品经济向探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从探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向寻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这四次转变是历史合力的产物。深入研究这四次转变,为我们在新常态背景下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的要求,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对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经验与教训的冷静思考和深刻总结,是改革、建设的客观实际的要求,是实现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关  相似文献   

3.
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趋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春丽 《行政论坛》2004,(6):16-17,27
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趋向,为实现这一目标,应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即从政府主导型经济向市场主导型经济转变;从优先经济单一目标向优先社会整体目标转变;从审批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从行政控制型体制向依法行政型体制转变.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体制改革的总体进程来看,政府自身的改革仍然落后于经济体制转轨的进程,政府职能转变的程度小于政府机构改革的程度。当前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依然是整个体制转轨的“瓶颈”。  相似文献   

5.
要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中央提出关键是实行两个转变,特别是促进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就税务部门工作实际来看,当前应积极着手税收征管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如何创新?我认为,首先应抓税收征管观念从旧观念向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观念转变。观念不转变,思路难创新。其次是抓征收管理从传统方式向现代化方式转变。通过具体管理方式的转变,落实创新。下面,试作进一步分析。一、关于税收征若观念的转变传统税收征管观念下形成的征管思路和模式,严重制约市场机制的运行,因此,要完成税收征管体制的总体思路和模…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疏导》1996,(3)
卷首语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企业正是承载这场深刻变革的主体。为了顺利实现两个转变,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最根...  相似文献   

7.
探索和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面临着三个不同层次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建设正处于从传统经济向现代化经济转变阶段;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全面展开、从旧体制向新体制转变阶段。这三个不同层次的发展阶段,是探索、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主线,沿着这条主线,就可以使改革深入、健康、顺利地进行。下面,从七个方面来谈谈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认识。一,从八年多的改革实践看探索创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意义八年多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到1984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成功。通过普遍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  相似文献   

8.
要着重从规律上进行总结和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机制论》介评沈宝祥我们的改革正处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关键时刻。这种转变是革命性的变革,是社会主义的质的更新。我们面前摆着一系列复杂而限巨的课题,主要的是以下三个课题:...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主要任务。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股份制改造。 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明确了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及股份制的历史作用,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  相似文献   

10.
就现阶段的中国经济改革而言,究竟应当首先抓哪些方面的改革呢?我认为,以下四大改革,应当是具有关键意义的。城乡二元体制改革:是可以带来最大改革红利的大事时至今日,距农村家庭承包制改革已经30多年了,无论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协调社会发展,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农民与城市居民政治权利平等的角度来看,对城乡二元体制进行实质性的改革都是亟需的。  相似文献   

11.
中央提出用三年时间完成国有企业解困这一重大任务,今年是第二年,可以说是关键之年,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责任重大,意义重大。毫无疑问,从国企脱困的目标来看,本身就是一场改革的攻坚战。国企为什么会陷入亏损的困境,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当前的情况看,“两个跟不上”恐怕是问题的要害。这“两个跟不上”,一个是企业机制跟不上国家体制的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变化,这就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种宏观经济上的体制转变后,作为微观经济上的国有…  相似文献   

12.
汇改一年的实践表明,成绩超过了预期,影响超出了汇改本身一年前的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对人民币汇率体制实行改革,从过去的事实上盯住美元汇率体制转变到参考一篮子货币定价的人民币汇率体制。这次调整被国内外经济金融界广泛认为是中国货币汇率政策体制的一个重大改革,是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更多地转向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讲学习,最根本的是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学习邓小平理论在新的一年里应该怎样学?根据我们中星(集团)公司近年来改革实践的体会,主要应围绕以“实现两个根本转变”进行深化:一、要围绕“两个根本转变”提高思想认识,树立三个观念我01党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经历了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过程。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决策,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体制改…  相似文献   

14.
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已取得不少成绩,这是有目共睹的;但也无可否认,还存在着自觉性不高,行为短期化、简单化、形式主义倾向等。这些问题的产生,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找到原因:一是企业体制转换不到位的制约。当前,企业面临着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刚从计划经济体制下走出来的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绝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仍是压倒一切的任务。企业经营者深知,企业向上面争取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单位体制的演变与新型政府和社会关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滢 《行政论坛》2005,(5):37-39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单位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在政府和社会的二者关系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中国单位体制依据一定的历史条件形成并呈现出中国特有的特点。改革开放后,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在改革历程中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非企业组织和公益性组织的兴起给整个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在具有传统思想的中国土地上,逐渐形成了公民社会赖以成长的经济、政治和组织条件。由于单位体制的退化,社会组织的多元化趋势,使得中国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社会管理的方式也从传统的统治方式向现代的治理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基本判断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振武 《理论导刊》2003,(11):12-14
经济市场化,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的市场化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的,目前处于初创阶段,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已显不足。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尽快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提升市场化水平,如此才能为新世纪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体制上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指出: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既不能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又不能淡化党的领导,削弱党的执政地位。当前,应重点从转变职能、理顺关系、健全法制、完善制度入手,使党的领导方式从“包揽过多”向“统揽全局、协调各方”转变,党的执政方式从“以党代政”向“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转变,党的领导体制从职能交叉、权责不清向分工合理、权责明确转变,党的工作制度从零散随意向完整规范转…  相似文献   

18.
米军 《理论导刊》2001,(4):52-54
俄罗斯经济改革从叶利钦发布总统令起至今已有 9年的历史,中国经济改革从 1978年 起已有 20多年的历程。中国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俄罗斯改革尽管效果不佳,但改 革前俄罗斯和中国的经济体制毕竟还有相似的一面,而且,俄罗斯目前同样也是一块由计划 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试验田。因此,总结俄罗斯、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经验教训 ,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初始条件分析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是在与俄罗斯不同的环境下进行的。 1中国改革是在社会稳定和党 的领导下开始的。 80年代末,中国经济虽出现了严重的…  相似文献   

19.
浅谈图书管理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赵婉淑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前已经进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性整体推进的新阶段。在这样的形势下,图书馆改革所面临的紧迫问题,是怎样在深层次进行改革的问题。改革实践表明,十几年来,图书馆事业的宏观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利条件田义文纵观我国四十多年的经济建设,特别是18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横比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历程,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已具备了以下几个有利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