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以后,观众反映热烈。对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问题有颇多议论。《官渡之战》就是论题之一。许多观众也希望文史界专家作些解答。为此,我写成以下一些文字:[问]请您讲一讲官渡之战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全过程。[答]官渡之战是公元200年(东汉建安五年)我国北方以袁绍、曹操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在今开封市中牟县东北的官渡(亦名“官渡城”或官渡台)一带进行的一次大大改变了我国北方的政治形势的“大决战”。这次战争实际上在前一年即已爆发:199年秋,雄据北方的袁绍已经作了南下灭菌的总动员。因…  相似文献   

2.
陈抗行 《小康》2009,(10):78-79
从官渡之战曹操击败袁绍,到孙权联合刘备,在赤壁打退曹操,这一过程就是寡头的形成阶段,形势一日千变,残酷而充满血腥。这一期间,大小战争虽然为数极多,却有一个共同趋势,即:几乎都是以小博大,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相似文献   

3.
“宁教我负天下人 ,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刻画的“乱世奸雄”曹操的形象。其实 ,作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曹操有很多过人之处。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善用谋略和重视后勤 ,形成了“重势、养力、固后、用奇”的战争方略 ,从而在群雄逐鹿的东汉末年 ,异军突起 ,统一北方 ,占有原东汉 1 3刺史部中的 8州 ,成为三国中实力最强的一方。  曹操 (公元 1 55- 2 2 0年 )字孟德 ,沛国谯县 (今安徽亳县 )人。出身于宦官家庭 ,年轻时曾以孝廉士郎 ,后任洛阳北部尉 ,顿丘令。公元 1 84年黄巾大起义后 ,曹操因镇压起义有功…  相似文献   

4.
东汉中平六年(189),并州牧董卓带兵进入洛阳,攫夺了中央大权,东汉名存实亡。各地的州郡牧守和士族豪强武装就以讨伐董卓为名,纷纷起兵,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动乱局面。曹丕回忆那时的情景说:"四海既困中平之政,兼恶卓之凶逆,家家思乱,人人自危。山东(崤山以东)牧守……于是大兴义兵,名豪  相似文献   

5.
《三国演义》第五回说到十八路诸候讨伐董卓,被阻于汜水关前奈何董卓大将华雄不得,连损数员骁将,众皆失色。当“马弓手”关羽自告奋勇请战时,袁绍问其现居何职,却为关羽,只是跟随刘玄德充当“马弓手”级别低而不屑一顾;幸得曹操力荐关羽并教斟热酒一杯助阵。云长未饮酒提刀飞身上马,须臾銮铃响处,提华雄首级掷于地上,其酒尚温。读到此处来个假设,倘若没有关羽毛遂自荐和曹操的力荐,恐怕众诸候讨伐董卓至此散伙,三国史又得改写了。  相似文献   

6.
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但他晚年却以一州之地,数万之师,五出祁山,北伐曹魏,笔者以为这是一个极其错误的决策。 第一,北伐是违背人民 群众愿望的战争。 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豪族军阀混战最烈、人民群众受苦最深的时期。从董卓之乱至彝陵之战,历  相似文献   

7.
李斌 《今日浙江》2014,(23):62-62
正"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矣。"古往今来成大事者,英勇果敢是必备的品质。然而,勇敢有时不是没有成为败事之端的可能。《三国演义》中的袁绍,可谓勇敢的反面典型。阉党祸乱朝纲,他力主诛杀宦官,董卓擅权营私,他统领十八路诸侯讨伐。然而,他举大业的雄心,远不如割据一方的贪心强烈。吞并了"冀青幽并"四州还不够,又同曹操争霸中原,最终失败覆亡。曹操评价他:"干大事而惜  相似文献   

8.
曹操到底是依靠什么来逐鹿中原、统一北方的呢?具体说来,就是重视后勤和善用谋略,形成了以“重势、养力、固后”为主要内容的正确战争指导方略,从而在三国最初期,对各路诸侯形成摧枯拉朽、所向披靡之势。  相似文献   

9.
《春秋》1995,(3)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据守冀州(今河北省中南部)的大军阀袁绍之子袁熙,有个妻子甄氏,生得艳若桃李,是一个绝代佳人,远近闻名。曹操是个风流英雄,早闻甄氏之美名,一心想得到甄氏。城破之日,由于军务繁忙,还没来得及找到甄氏,他的次子曹丕捷足先登,把甄氏弄到手,并已结为夫妻。曹操大为懊恼,但事已至此,岂有父亲和儿子争媳妇的。当曹丕领着甄氏拜见公公时,曹操亲眼见到甄氏,果然艳丽动人,更加后悔莫及,但表  相似文献   

10.
郑佩鑫 《春秋》2009,(2):49-51
军阀混战对北方社会经济的破坏 东汉末年,长期的军阀混战给北方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的破坏。《晋书》卷四三《山涛传附子简传》称:“自初平之元(190年),迄建安之末(220年),三十年中,万姓流散,死亡略尽,斯乱之极也。”  相似文献   

11.
东汉末宦官专权、黄巾起义、董卓移都等原因,士人们举族流寓,形成辽东、河东、荆州、益州、交州等集中地。流寓士人"择明主"以保身,出现了士人反复流徙的现象。流寓士人的分化为曹操、孙权、刘备三大政治军事集团,形成人才的大体均势,为三国鼎立局面的重要条件之一。此外,东汉末流寓士人在流动社会里实行教化和管理,充当了流寓社会临时管理者的职能。东汉末流寓士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三国历史的走向,其历史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2.
曹操自公元203年打败袁绍集团之后,连续下了三道举才令,提倡用人不拘门第,不计行检,唯才是举。这个口号对东汉以来的乡闾品评制度确是一个勇敢的挑战,充满了离经叛道的精神。汉朝自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实行以经学、礼法(德行)取士,士人只要“经明行修”就可以做官。这种制度虽曾为选拔人才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发展到后  相似文献   

13.
京剧人物脸谱漫谈之四──盗世奸雄曹操霍建瀛本期小插页上的京剧脸谱,介绍的是三国时的魏武帝曹操。曹操,字孟德,谯(今安徽毫县)人。东汉末年,曹操在镇压黄巾农民起义中,逐步扩充自己的军事力量。公元196年,他把汉朝的末代皇帝弄到了自己的地盘──今河南许昌...  相似文献   

14.
战争的胜败,有诸多因素,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与后勤保障是密不可分的。古代战争是这样,现代战争也同样如此。我们今天读《三国演义》这本历史小说,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启示。笔者从后勤保障的角度,选取几个典型战例,谈一下本人的一孔之见。今不与粮彼军必散在小说第五回中说到曹操矫诏,组织起十七路诸侯讨伐董卓,以袁绍为盟主,以孙坚为先锋。在首战华雄副将胡轸时,孙坚副将程普刺死胡轸,取得初捷,并直杀至华雄关前,但因关上“矢石如雨”,只得“引兵回至梁东屯住”,一边向袁绍报捷,一边又向“总督粮草”的袁术催粮。在双方交战的关头,有人向袁术…  相似文献   

15.
史载,三国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独揽朝政,引起袁绍不满。当时,袁拥兵百万,决定大举兴兵伐曹。袁绍的谋臣田丰仔细分析了当时天时、地利、人和状况,力劝袁绍避曹锋芒,不要出兵。但此时袁绍攻打曹军主意已决,田丰仍誓死劝谏,断言  相似文献   

16.
《三国志》记载了一位年轻时足部受伤致残,后来成为大将军的残疾人事迹,这个人的名字叫留赞。留赞是会稽长山(今浙江金华境内)人,字正明,生于公元182年,卒于公元255年。留赞生活的年代,正值东汉末到三国鼎立这一纷乱时期。东汉末年,外戚、宦官擅权,政治极其腐败,民不聊生。公元184年,也就是留赞出生后的第3年,全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这次起义虽然很快被镇压,但却沉重地打击了东汉政权。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牧守和豪强大族如袁绍、曹操、孙权、刘备等,先后乘机拥兵自重,形成割据势力,连年争战不止。有才华、有抱负的年轻人,也纷纷投身到这场斗争中,以求施展才能,建功立业。留赞年轻时在官府中当差。在一次作战中,他的足部受了重伤。因为没有及时治疗,伤处溃烂,久久不能愈合,等到渐好时,伤处的筋肉竟长成一团,无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说:“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沉重地打击了世族豪强的腐朽统治,为三国时期法家路线的推行开辟了道路。当时,开展统一战争,消灭封建割据势力,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曹操这个法家代表人物,就是适应了这个时代要求而登上历史舞台的。公元一八九年(汉灵帝中平六年),曹操在陈留己吾组建军队,开始掌握了独立的武装。他以顽强的斗志、十足的信心、充沛的精力,投入了这场统一战争。其间虽然有过暂时的挫折和失利,但总的说来,是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二十年间,“决机乘胜,气势盈溢”,曹操集团统一了长江以北的大半个中国。正像鲁迅所称赞的,“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相似文献   

18.
一头鱼鹰盯住了一条肥美的鱼,空白处题写了“天下唯我”四个字。这是悬挂在厦门特大走私案首犯赖昌星办公室门口的一幅画。这画、这题字,活脱脱表现出赖昌星专权专横的典型形象。这不由得使人想起后汉时代董卓专权的气焰,他按剑对着袁绍说:“竖子敢然!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  相似文献   

19.
人才得失与官渡之战的胜负──兼论曹袁在对待人才上的优劣赵叶惠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秋,在官渡(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北)爆发了一场大战:曹操以七万军队大胜袁绍七十万之众,写下了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役以后,占有冀、青、幽、并四州,雄踞河北、带甲百...  相似文献   

20.
赤壁之战后,曹操又进行了三次战争,即破马、韩,征孙权,伐张鲁。三次战争,时间都不超过一年。曹操甚至宁肯半途而废,也要返回邺城。那么,曹操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每次都匆匆忙忙地赶了回去,究竟是要做什么?是什么事情一直在牵挂着他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