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仿舜     
《黄埔》2012,(5):28
陈仿舜,男,1927年出生于河南商丘,85岁。1947年9月考入陆军官校二十二期工兵科,在四川成都受训。1949年3月毕业分配至四川万县一零八军二四一师七二二团任排长职务,同年10月起义,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一军警卫团任连职干部。1950  相似文献   

2.
李迅 《黄埔》2009,(3):22-23
1929年12月,吴琼出生在辽宁省辽阳市的一个满族家庭。早年曾在伪满洲国的日制小学、中学,日伪高等工业学校机械专业学习。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东北战事紧迫,吴琼逃难到了北平,后又辗转来到成都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二十三期辎重兵科。不久,大西南解放了,吴琼随校起义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被分配在西南军政大学学习。1950年10月,他转业到上海军工系统工作。  相似文献   

3.
郑楷     
《黄埔》2012,(5):36
郑楷,男,1931年出生于北京,81岁,天津人。1948年秋,考入陆军官校二十三期步兵科。1949年12月随校起义,接受中国人民解放军整编后复员回到北京。1951年春,考入中国人民银  相似文献   

4.
韩飞     
《黄埔》2012,(5):31
韩飞,男,1923年出生,89岁,北京延庆人。1946年考入名为陆军机械化学校实为国民党装甲炮兵团当兵,1947年考入四川成都陆军官校二十二期工兵科。1949年2月毕业后分配到四十四军一六二师工兵连任排长,1949年10月随军起  相似文献   

5.
赵华民     
《黄埔》2012,(5):32
赵华民,男,1930年7月出生,82岁,湖北江陵人,中共党员。1947年1月在四川新都军校预备班学习,1948年5月考入四川成都陆军官校二十二期三总队(工科),1949年8月毕业,1949年12月起义参  相似文献   

6.
程大明     
《黄埔》2012,(5):26
程大明,男,1930年出生于北京,82岁,江苏宜兴人。1948年5月在北京考入陆军官校二十二期二总队步科,在四川成都受训。1949年10月毕业分配至陕西双石铺一六七师五○○团三营代理情报军官职务,在四川壁  相似文献   

7.
毛大付,1970年生,重庆市巫溪县人。1973年,因小儿麻痹,左腿残疾。后考入成都科技大学。曾任核工业部西南物理研究院工程总公司总经理、机电研究所所长。2001年8月28日,任成都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2003年,获“成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05年,获“建设成都杰出贡献奖”,同年获“四川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相似文献   

8.
杜伯园     
《黄埔》2012,(5):27
杜伯园,男,1929年12月出生于山东济南,83岁。1947年9月考入陆军官校二十二期1949年毕业,分到甘肃天水的骑兵学校当学员。1949年8月,随学校西撤,转返成都本校。同年12月随军校起义。起  相似文献   

9.
于春明     
《黄埔》2012,(5):29
于春明,男,1930年出生,82岁,河北盐山人。1945年在北平读高中。1948年在北平考入陆军官校二十二期,在四川成都本校受训。1949年末在成都随军起义参加了解放军十八兵团。1950年复员回北京考取了北京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1954年毕业分配到北京双桥农场工作,在后来的28  相似文献   

10.
江硕朋 《黄埔》2013,(4):10-11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我已成95岁的鲐背老人了,下面是我这一生不同时期的梦。我1918年生于四川成都。当时我国处于外侮内患、军阀割据、生灵涂炭、流离颠沛的悲惨境地。为了救国救民,我幼年就怀有鸿鹄之志,17岁时考入成都华西大学,专攻外语。"七七事变"爆发,目击日本  相似文献   

11.
蔡嘉仁 《黄埔》2006,(4):30-31
我原是黄埔军校六分校十九期学生(日本投降后,六分校奉令撤销,我考入成都本校,毕业于二十期步兵科),校址在桂林郊外的李家村。那里山青水秀,相思江水碧波荡漾、清澈如镜,蜿蜒曲折环绕于整片营舍,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军校山水甲阳朔”的美称。  相似文献   

12.
加入军统周镐,1910年生于湖北省罗田县。1927年,周镐高小毕业,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步科,后到第19路军任下级军官。1933年间月,19路军将领蔡廷错。陈铭枢、蒋光鼐等发动反对蒋介石的福建事变,不久即遭失败。此时,周搞离开所在部队,返回家乡途经汉口时,因被国民党特务现为共产党嫌疑,遭宪兵拘捕。狱中,周镐意外遇到审讯自己的宪兵军官竟是旧交。此人竭力劝说周搞,以黄埔出身,何不加入军统,可保证过去一切不予追究,无罪开释。周镐迫于形势,遂同意加入军统。自1934年起,周搞先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  相似文献   

13.
<正>把“副业”搞得闻名全国的药学家,陈兰英算一个。北京协和医院“镇院之宝”“小药”硅霜就是陈兰英的“作品”。但鲜有人知,这个著名的院内制剂的背后,是陈兰英为我国医院药学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一路小跑”,我国医院药学萌芽1921年,陈兰英出生于四川宜宾的一个中医世家。在家庭的熏陶下,1940年,陈兰英考入四川华西协合大学理学院制药系。刚到成都时,还未赶赴考场,陈兰英就先遭遇了成都被日军轰炸。  相似文献   

14.
能海法师不仅是世界著名的爱国高僧,还是四川现代史上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1886年出生于四川绵竹,俗名龚辑熙,自幼父母双亡,姐弟相依为命,后到成都钟体乾家学徒,与钟氏兄弟感情深厚。清末朝廷腐败,发生戊戌变法,慈禧杀害谭嗣同等六君子,全国震惊。能海决心弃商从戎,于1905年考入四川陆军学堂。毕业后,任康定镇守使部侦探大队长。1909年调任云南讲武堂任教,朱德总司令与川中将领杨森,都是他的学生。虽是师生,能海与朱德却结为金兰之交。40年后的1951年,能海法师出席全国政协会议时,朱德对过去的老师…  相似文献   

15.
我于1945年春考入燕京大学,那时燕大已内迁抗战大后方成都.  相似文献   

16.
《黄埔》2017,(1)
正我父亲叫曾瑞聪,现年96岁,广东揭阳人(现广东揭西县五经富镇)。1939年广东沦陷,高中毕业在家乡教书的父亲为国家独立、民族生存而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广州)17期通讯科。1941年毕业后分配在成都部队,后调到川东师管区。1949年随部队在四川渠县起义,部队整编为第四野战军50军独立师。因母亲岳用仙是成都人,父亲起义后一直在成都生活。母亲是个勤劳能干的人。1956年,母亲在成都市幼教培训班毕业  相似文献   

17.
陈新 《中州统战》2002,(4):30-32
欧鹏,1981年4月出生于成都无缝钢管厂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1992年9月考入成都外国语学校,先后获得多种奖励,1998年分别被四川省教育委员会、成都市教育委员会评为普通高中优秀学生干部。  相似文献   

18.
1949年12月成都解放时,我是四川大学的学生,并且是中国民主同盟的成员。成都解放后,我心花怒放,立即投入了协助校军代表接管川大的准备工作。这时得知解放西康急需干部,西康人民革命干部学校正在成都招生,我便断然离开了川大,进入了西干校。干校共有10个班,我在第三班。1950年2月8日,全校1000余师生高唱着“去、去、去,到西康去……”的战歌,从成都出发,奔赴西康。 2月12日凌晨,队伍从离邛崃县城40多华里的宿营地高桥镇向县城进发,按照学校各班轮流殿后的规定,我们三班处于队伍的队尾。队伍刚行约5…  相似文献   

19.
锦水清清绕江楼,古柏森森掩草堂.地处四川成都锦水河畔的四川联合大学(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迎来了她的百岁诞辰.人行百年,其身老矣.然四川联大却在她百年华诞之际,聚集十万校友的聪明智慧,乘“211工程”建设东风,扬文理工协调发展之大篷,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正如日中天.四川联合大学自1896年由“四川中西学堂”始创以来,历时一个世纪,“三水汇流”、“院系调整”、“两校合并”,几经风雨,始终奋发前现.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覆盖面广、规模大、办学特色明显、部分学科优势突出,文、理、工协调发展,居于国内高校前列的社会主义新型综合大学.特别是1994年原四川大学与成都科技大学两所  相似文献   

20.
成都的茶市     
成都的茶市徐伯荣四川产茶,买茶卖茶饮茶历史悠久,茶于四川,无疑于是一页辉煌的历史。成都是四川最大的茶叶市场。每年,南路茶,指宜宾、珙县,筠连、峨眉等地产的茶叶和西路茶,指名山、雅安、荥经等地的茶叶,纷纷在成都进行交易,成为成都茶叶市场的支柱。成都茶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