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在对布鲁氏菌病临床流产材料及其它病理材料中的布鲁氏菌检查、疫情监测方面,尚无一快速、敏感、实用的方法。为此,本文建立了3种免疫酶组化法(直接法,间接法和SPA法)对5个种14个生物型布鲁氏菌进行了检测,并探讨了这3种免疫酶组化法的应用价值。(一)材料和方法1.实验动物:①家兔,2.5~3kg,布鲁氏菌血清学检查阴性;②怀孕30~35天的豚鼠,布鲁氏菌血清学检查阴性;③小白鼠,18~22g。2.菌种:①布鲁氏菌:5个种不同型别的布鲁氏菌共17株,来源于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②对照菌:共50株,其中大肠杆菌11株,变形杆菌3株,波氏杆菌1株,羊流产沙门氏菌,牛流产沙  相似文献   

2.
采用PCR技术从河北省某牛场流产污物中扩增得到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31)基因,将其连接入pMD18-T克隆质粒并进行序列测定;测序正确后,将该基因插入pET-28a(+)载体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Rossetta(DE3)感受态细胞,诱导表达融合蛋白,并用Western-blot分析表达蛋白的免疫反应特性。结果显示,扩增了OMP31的全基因,基因全长723bp,共编码241个氨基酸。成功构建了布鲁氏菌OMP31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OMP31,并且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OMP31蛋白,经Western-blot鉴定,该蛋白可以与布鲁氏菌免疫血清产生特异性结合反应。证实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31基因已成功表达,为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诊断方法的建立及亚单位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将通过PCR技术扩增的牛型布鲁氏菌铁离子转运蛋白(Brucellaferric uptake,BfuA)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Cold TF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old TF-Bfu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在IPTG诱导下表达出大小约为100ku的融合蛋白His-BfuA。Western-blot分析表明,His-BfuA能与布鲁氏菌阳性牛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BfuA具有免疫原性。用His-BfuA作为包被抗原,对35份布鲁氏菌阳性牛血清进行ELISA检测,结果所有被检血清均为阳性反应,表明BfuA为潜在的可用于牛型布鲁氏菌诊断的靶蛋白。此外,对BfuA的亚定位结果表明,BfuA为膜蛋白;对His-BfuA的纤连蛋白结合活性及纤连蛋白溶酶原结合活性的试验结果表明,His-BfuA不具有上述2种活性。上述结果为牛型布鲁氏菌病诊断方法的建立及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高效、快速和准确检测布鲁氏菌病原的免疫磁珠qPCR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已经发表的布鲁氏菌流产株BRS 19 ku外膜蛋白(Omp19)基因组序列来设计qPCR方法所需要的引物和探针,利用免疫磁珠富集浓缩样品中少量的布鲁氏菌病原,建立了布鲁氏菌免疫磁珠qPCR检测方法。采用qPCR方法对免疫磁珠分离的布鲁氏菌的敏感性、特异性、稳定性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免疫磁珠qPCR方法检测布鲁氏菌的最低检测限为1×10~3CFU/mL。该方法可以扩增不同种型布鲁氏菌,对其他细菌没有发生交叉反应。该方法的批内和批间的变异系数均低于10%,具有较高稳定性。免疫磁珠qPCR方法与常规qPCR的符合率为94.74%,具有良好的吻合性。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免疫磁珠qPCR方法检测布鲁氏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为布鲁氏菌病的准确诊断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应用间接血凝法对来自5个省(湖北、广东、河南、江西、海南)的444份猪血清和用虎红平板凝集法对湖北省7个猪场的340份猪血清分别进行衣原体病和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调查.结果,衣原体病抗体阳性率平均为17.0%,各猪场的感染率差异较大;衣原体病血清抗体阳性猪场达到67.8%;检查2个猪场不同年龄段的猪,衣原体病抗体阳性率也不同;布鲁氏菌病抗体阳性率平均为9.7%,所检的7个猪场中有4个猪场为阴性.  相似文献   

6.
用设计的1对特异性引物对流产布鲁氏菌2型CVCC70502株总DNA进行外膜蛋白基因omp25的PCR扩增,得到了1条完整的基因,大小为642 bp;测序分析证明,它与国外报道的流产布鲁氏菌omp25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完全一致。将该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经酶切、PCR扩增和测序分析,表明重组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将此重组质粒转化至宿主菌BL21(DE3)中,用IPTG进行诱导。结果证实,该基因可以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表达产物为分子质量约50 ku的融合蛋白,与理论推测的蛋白分子质量一致;Western-blotting试验证明,表达蛋白OMP25可被流产布鲁氏菌阳性血清所识别。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建立两种不同包被抗原的间接ELISA方法,旨在对ASFV野毒株与CD2v缺失株进行鉴别诊断。通过优化后的EP402R基因序列进行原核表达重组蛋白,纯化后作为包被抗原建立基于CD2v重组蛋白的间接ELISA方法;参考WOAH方法对灭活后的ASFV进行纯化,并作为包被抗原建立基于全病毒蛋白的间接ELISA方法。通过对抗原包被浓度等条件的优化,建立的基于CD2v重组蛋白的间接ELISA方法灵敏性可达1∶1 280,批内变异系数小于4.15%,批间变异系数小于9.48%;建立的基于ASFV全病毒蛋白的间接ELISA方法灵敏性可达1∶2 560,批内变异系数小于3.83%;批间变异系数小于5.04%。这两种方法均不与PRRSV、CSFV、PCV2等常见猪病阳性血清发生反应,特异性强。在96份临床猪血清样本中检出79份阴性血清、12份野毒株感染阳性血清和5份CD2v缺失株感染的阳性血清,与商品化试剂盒符合率分别达到87.5%与97.9%。本试验基于CD2v重组蛋白和ASFV全病毒蛋白建立了两种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的间接ELISA方法,两者结合使用可以从血清学方法上区分ASFV野毒株感染和C...  相似文献   

8.
为制备猪巨细胞病毒(PCMV)gB优势抗原表位区重组蛋白的多克隆抗体,进一步分析PCMV gB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建立PCMV抗体血清学检测方法。对PCMV gB基因优势抗原表位区进行了PCR扩增,将回收的目的片段连接入pET32a(+)表达载体,转化入E.coli Rosetta(DE3),构建了重组表达菌E.coli Rosetta-pET32a(+)-gB,经IPTG诱导表达了gB优势抗原表位区重组蛋白。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后,通过Western-blot试验验证了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并免疫家兔制备了多克隆抗体。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大量可溶性表达,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琼脂扩散试验及Western-blot检测表明,多克隆抗体效价达到1∶8,且能与gB优势抗原表位区重组蛋白特异性结合。证实,成功制备了PCMV gB优势抗原表位区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猪萨佩罗病毒(PSV)的快速检测方法,本试验以重组VP1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PSV Ig G的间接ELISA方法。RT-PCR从PSV分离株SHCM2019中扩增VP1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对重组质粒pET28a-VP1进行原核表达,经Western-blotting检测后,利用VP1重组蛋白建立检测猪血清中PSV Ig G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结果显示,表达的VP1蛋白分子质量约为40 ku,与预期大小相符,Western-blotting表明,重组蛋白与PSV抗体阳性血清具有良好反应原性。以VP1蛋白为抗原建立的ELISA方法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瘟病毒(CSFV)及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好;批内和批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重复性好。利用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对95份猪临床血清样本进行检测,阳性率为44.21%。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为PSV的血清学诊断提供了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0.
根据GenBank中已登录序列,针对流产布鲁氏菌1型特异的保守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通过对反应体系及条件的优化,建立了一种可以快速鉴别流产布鲁氏菌1型的Bb1-PCR方法,并验证了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应用该方法对牦牛流产胎盘组织的临床检样进行诊断,验证其临床适用性和准确性。结果显示,Bb1-PCR(25μL)的最佳扩增条件为:退火温度68.5℃,引物浓度15pmol/μL,Premix Taq12.5μL,35次循环。在该条件下,仅流产布鲁氏菌1型标准菌株(B.abortus 2308)扩增出784bp的目的条带,而马耳他布鲁氏菌,绵羊附睾种布鲁氏菌,猪种布鲁氏菌,犬种布鲁氏菌,沙林鼠种布鲁氏菌,流产布鲁氏菌2~6、9型,大肠杆菌O157:H7和耶尔森菌O:91均无条带出现。敏感性为1CFU/mL。用建立的Bb1-PCR方法能直接从流产胎盘检样中检测流产布鲁氏菌1型,其诊断结果和细菌学表型鉴定结果完全一致。本研究建立的Bb1-PCR方法能够准确检测流产布鲁氏菌1型,其高度特异、敏感、可靠、稳定,适用于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猪札幌病毒VP1基因,并以纯化的重组蛋白为抗原建立猪札幌病毒血清抗体ELISA检测方法。采用RT-PCR技术扩增VP1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再将所克隆的衣壳蛋白的编码序列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中,将成功构建的原核表达质粒pETSAVCAP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进行诱导表达。用纯化的VP1蛋白作为抗原建立了猪札幌病毒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并初步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猪札幌病毒VP1基因可在大肠杆菌中稳定、高效地表达,Western-blot分析表明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经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确定间接ELISA的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0.5μg/mL,且不与其他常见猪病的阳性血清发生交叉反应,建立的ELISA方法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通过对从多个省份收集的490份猪血清样品进行检测,阳性率为65.31%。表明,以大肠杆菌表达的猪札幌病毒VP1重组蛋白为抗原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可以用于猪札幌病毒抗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依据牛型布鲁氏菌(Brucella abortus)延胡索酸水合酶(fumarate hydratase classⅠ,Fumhy)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以牛型布鲁氏菌A19株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扩增Fumhy基因的开放阅读框,连接到pMD18-T Simple载体上后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将Fumhy定向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Fumhy,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在IPTG诱导下,进行Fumhy蛋白的表达,对表达的Fumhy蛋白进行免疫原性、与纤连蛋白和纤连蛋白溶酶原结合活性检测,研究Fumhy蛋白的免疫原性及相关的生物学活性。测序结果表明,Fumhy基因全长1 620bp,编码539个氨基酸;成功获得带有His标签的Fumhy重组蛋白His-Fumhy,大小为59ku,与预期结果相符合。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Fumhy蛋白具有免疫原性,且具有与纤连蛋白和纤连蛋白溶酶原结合活性。由此推测Fumhy蛋白可能参与布鲁氏菌在体内的感染过程。  相似文献   

13.
以纯化的猪链球菌重组谷氨酸脱氢酶(GDH)蛋白作为包被抗原,酶标葡萄球菌A(PPA)蛋白为二抗,建立了检测猪链球菌抗体的间接PPA-ELISA诊断方法。经方阵滴定确定了抗原的最适包被浓度为12.5mg/L,血清样品的最佳稀释倍数为1∶80,PPA-ELISA阳性反应的临界值为D450nm≥0.378,交叉反应试验结果表明,该重组抗原与其他常见的6种猪病的阳性血清不发生交叉反应,批内和批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经与武汉科前动物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商品化猪链球菌抗体检测试剂盒比较,二者的符合率为96.7%;对320份血清进行猪链球菌抗体检测,阳性检出率为73.1%。试验证明,所建立的PPA-ELISA检测法重复性好、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为大规模地进行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节粮畜牧业的飞速发展 ,养羊业在陕西省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然而 ,布鲁氏菌病、蓝舌病和衣原体病是影响养羊业发展的 3种主要疫病。为了查清这 3种疫病在陕西省的流行情况 ,为制定正确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笔者在陕西省部分地、市的种羊场进行了布鲁氏菌病、蓝舌病和衣原体病的血清学调查。1 材料与方法1.1 样品采集 从渭南、宝鸡、杨凌等地、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种羊场 ,共采集血样 96 5份 ,分离血清后冻存备用。1.2 诊断液 布鲁氏菌病试管凝集抗原、阳性血清与阴性血清 :购自中牧集团成都药械厂 ,批号分别为 990…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乳牛养殖已从 1981年的 1.3万头增加到 2 0 0 1年的2 .8万头 ,乳牛养殖业已成为部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乳牛布鲁氏菌病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之一 ,在公共卫生上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促进乳牛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保证给人们提供卫生合格的牛奶及奶制品 ,根据历年来对甘肃省乳牛布鲁氏菌病普查结果表明 ,乳牛布鲁氏菌在部分地区仍比较严重。笔者对甘肃省 1988~ 2 0 0 1年 14个地区乳牛布鲁氏菌病调查情况进行分析 ,旨在为全省对乳牛布鲁氏菌病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乳牛 从甘肃省 14个地、州、市城镇奶牛…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H3N8亚型马流感血清学诊断方法,将H3N8亚型马流感病毒A/equine/Xinjiang/3/2007(H3N8)M1基因插入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 Dual中,构建重组转移质粒pFastBac Dual-M1;将pFastBac Dual-M1转化到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通过蓝白斑筛选重组穿梭质粒rBD-M1;在脂质体转染试剂介导下将rBD-M1转染对数生长期的Sf9昆虫细胞,拯救重组杆状病毒rBV-M1;rBV-M1感染Sf9细胞后,通过Western-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蛋白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获得了分子质量为27ku的特异性M1蛋白,而且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M1蛋白的成功表达为以M1蛋白作为诊断抗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流产布鲁氏菌bp26和omp10基因的同源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布鲁氏菌外膜蛋白bp26基因和omp10基因,对分离的布鲁氏菌和参考布鲁氏菌菌株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以明确分离的布鲁氏菌和参考布鲁氏菌菌株与基因库中的布鲁氏菌外膜蛋白bp26基因和omp10基因间的同源性.根据GenBank中的布鲁氏菌bp26基因和omp10基因,分别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以提取的分离株布鲁氏...  相似文献   

18.
利用杂交瘤技术筛选出3株抗布鲁氏菌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5C10、4D2和3E4;利用单抗5C10建立了检测血清中布鲁氏菌抗体的竞争ELISA(cELISA)方法。用该方法对320份牛血清样品和147份绵羊血清样品进行了检测,并与商品化布鲁氏菌病试剂盒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用建立的cELISA方法和商品化布鲁氏菌病试剂盒对320份牛血清样品和147份绵羊血清样品的检测符合率分别为95.6%和92.5%。用补体结合试验(CFT)进一步检测差异结果的样品(25份),证明建立的cELISA与CFT的吻合率更高(21/25),而商品化布鲁氏菌病试剂盒与CFT的吻合率较低(4/25)。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用于检测布鲁氏菌抗体的cELISA方法更特异敏感,在布鲁氏菌病根除计划中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 ,新巴尔虎右旗全面开展了畜间布鲁氏菌病免疫 ,为考核免疫效果 ,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免疫羊不同时间和未免疫羔羊血清抗体检测 ,综合分析表明 ,近年全旗开展的布鲁氏菌病免疫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1 布鲁氏菌病的免疫情况前些年新巴尔虎右旗一直对当年羔羊、犊牛用布鲁氏菌S2菌苗进行饮水免疫 ,由于免疫密度低 ,保护率较差 ,布鲁氏菌病仍有散发流行。近几年在全旗全面开展布鲁氏菌病畜间免疫 ,对全旗牛、羊改用布鲁氏菌M 5活菌苗注射和布鲁氏菌 (S2株 )活菌苗口服免疫 ,1997-1999年累计免疫牛、羊 30 5 .6万头 (只、次 ) ,免疫密…  相似文献   

20.
将鹅细小病毒EP22株VP3基因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HTB中,酶切鉴定及测序筛选出阳性重组转座载体pFastBac-VP3,转化至含有杆状病毒穿梭载体Bacmid的DH10Bac感受态细胞,构建杆状病毒表达载体,获得重组转座子rBacmid-VP3,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到含鹅细小病毒VP3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rBV-VP3。经SDS-PAGE、Western-blot以及免疫组化试验证实,VP3基因在Sf9细胞中成功表达。利用表达的VP3蛋白建立VP3-ELISA血清学检测方法并对130份鹅血清样品进行检测,以中和试验作为金标准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VP3-ELISA检测方法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96.2%,并且VP3-ELISA与其他鹅病阳性血清间不出现交叉反应性。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VP3-ELISA是一种特异的、灵敏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