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访乌江源     
正在威宁自治县盐仓镇营洞村的乌江源头,石缸洞周边青山如黛,高大的核桃树和樱桃树在微风中摇曳,潺潺的流水声和着虫鸣鸟叫,让这个村庄焕发出勃勃生机。2006年,贵州日报记者李勇采写了《寻访乌江源》一文,记录了乌江源所在地威宁自治县盐仓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地势高寒、土地贫瘠、市场信息不灵,还有许多村不通公路,村民过着人背马驮的生活。13年过去,威宁自治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盐仓镇和乌江源的变化如何? 6月24日,记者前往威宁进行探访。  相似文献   

2.
正7月的威宁自治县黑土河镇海嘎村,年过花甲的周正荣蹲在草甸子上,嘴里哼着小调,不时望一眼悠闲觅食的牛群,一脸满足。在海嘎村,像周正荣这样的养牛户超过30户,村民们的腰包悄然鼓起。这一切,与威宁自治县税务部门的倾情帮扶密不可分。近年来,威宁自治县税务部门主动参与精准扶贫,全力支持挂帮村群众脱贫致富,取得累累硕果。"只有准确掌握挂帮村的基本情  相似文献   

3.
郑洁 《当代贵州》2020,(16):22-22
3月25日,在威宁自治县雪山镇银光村马铃薯种植基地,随处可见村民辛勤劳作的身影。他们有的起垄、有的施底肥、有的覆膜,田间地头掀起了马铃薯春耕生产热潮。"覆膜马铃薯的种植,关键要保温、保潮。"威宁自治县雪山镇农业服务中心农业技术员管绍刚向种植户讲解种植技术。"2月份我们就开始栽种覆膜马铃薯。  相似文献   

4.
正走进威宁自治县石门乡,沿路清一色的灰瓦白墙民居掩映于山间,整洁的通村通组路纵横交错,村民的房前屋后绿树成荫、花香扑鼻。"元宵过年不喝酒,喝酒就喝年丰酒,年丰酒里话丰年,幸福话儿说不完。"今年元宵节,在威宁自治县石门乡年丰村小广场上,已经脱贫致富的危房改造户熊朝万用山歌表达了  相似文献   

5.
<正>威宁自治县雪山镇通过合理布局,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产业。2021年底,牛存栏达3.1万余头,户均3.6头,产值达6.5亿元以上,养牛业成为该镇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依托牛产业,村民过上了“牛”日子。8月18日,蓝天白云下的威宁自治县雪山镇凉风习习,穿行在宽阔的通村公路上,不时传来一声声雄浑有力的牛叫声,沿途的缓坡上随处可见膘肥体壮的黄牛。  相似文献   

6.
李正荣 《当代贵州》2014,(31):40-41
正在2014年9月28日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中共威宁自治县委员会获得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表彰,中共毕节市委副书记、威宁自治县委书记杨兴友参加了会议。这是威宁自治县的荣幸,也是对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国家民委和贵州省民委等对威宁民族各项工作的充分肯定。威宁自治县地处贵州的西大门,  相似文献   

7.
正四月的威宁自治县凉山村,时而晴空万里、时而风雪交加。每天早上7点至晚上8点,总能看到一群穿着绿马甲的志愿者。在"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行动中,贵州大学迅速派出贵州省蔬菜专班副班长、贵州大学蔬菜团队团长张万萍教授率领的"博士村长"团队进驻威宁自治县开展科技扶贫。受疫情影响,此次"博士村长"团队成员只能招募贵州大学威宁籍学  相似文献   

8.
威宁自治县牛棚镇发洪村居住着汉、回、布依、彝等多个民族,在那里曾流传“山高坡陡石旮旯,红苕洋芋苞谷粑,要想吃顿大米饭,除非婆娘生娃娃”的民谣,足见其自然条件之恶劣。然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有一个带领村民共同富裕,圆了村民小康之梦的回  相似文献   

9.
正"土地石化风沙大,烈日悬空雨难下。七分种来三分收,包谷洋芋度春秋。"这段顺口溜,说的就是过去的威宁自治县迤那镇五星村。而如今的五星村,早已呈现出另一番模样——大棚蔬菜、马铃薯、烤烟、中药材、果林……各种农作物在阳光下绿波涌动,田间地头的村民干劲十足。"扶贫,就得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迤那镇党委副书记、五星  相似文献   

10.
正对口帮扶威宁自治县黑石头镇四营村以来,威宁自治县税务局积极出资帮助完善村阵地建设、附属工程,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发展。今年以来,威宁自治县税务局紧紧围绕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积极融入脱贫攻坚大局,为决胜全面小康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1.
正威宁自治县国税局以让纳税人便利感更多、获得感更足、减负感更强为目标,"最大限度规范税务工作,最大限度便利纳税人",抓好"纳税服务提升年"建设。"非常感谢国税局的同志在‘五一’期间帮我们解决了燃眉之急!""五一"小长假后上班的第一天,威宁自治县泰丰花园酒店的财务人员季影将一封感谢信送到威宁国税局工作人员手中。据季影介绍,"五一"小长假期间,酒店客房爆满,但在5月2日中午  相似文献   

12.
潘晓飞 《当代贵州》2022,(24):54-55
<正>在光伏发电项目的支撑下,板上绿色发电、板下绿色种植的农光互补新型绿色产业发展模式,成了威宁自治县么站镇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方式。在么站镇的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基地里,村民们勤劳致富有干劲,生活蒸蒸日上有奔头,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相似文献   

13.
郑官怡 《当代贵州》2013,(11):35-35
3月27日,正值全省新一批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开展一月整。记者随同省委党建办驻村工作集中采访组,赴毕节市威宁自治县、六盘水市等地作了采访。"有了羊圈,我们就可以养更多的羊了,我想今年养到100头!"在威宁自治县板底乡板底村,村民秦世国和王光才紧紧握住驻村干部刘先炜的手不迭地道谢。原来一个月前,驻村干部刘先炜、李杰、宋铭、杜昆来到板底村四组村民秦世国与王光才两位老人的家中走访,得知两家分别养了50多只羊,一直没羊圈,两位老人向驻村干部提出希望帮助在农信社贷1万元款建羊圈。  相似文献   

14.
马丹 《当代贵州》2017,(47):21-22
“通知,通知……今天中午12点我们将在村里的讲习所对党的十九大报告进行宣讲,请大家准时参加!” 11月5日,临近中午,威宁自治县石门乡年丰村的大喇叭响了起来。10多分钟后,村民们陆续来到讲习所。  相似文献   

15.
杨兴友 《当代贵州》2010,(20):25-25
去年9月6日,胡锦涛总书记就威宁自治县工作作出批示,明确要求采取有力措施,经过几年艰苦努力,帮助贫困群众切实脱贫。今年9月20日至21日,履新贵州尚未"满月"的省委书记栗战书,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赵克志深入威宁视察调研,充分肯定了"威宁试点"工作一年以来取得的成绩,并提出"威宁自治县要多措并举,加快脱贫","要在做好‘十二五’规划的同时,争取在两年的时间内,下大力解决事关民生的一些重点问题","加快毕节地区包括威宁自治县的发展,是全省共同的历史责任"。"威宁试点"一年来,发生了哪些变化?全县的发展意识、奋斗状态、发展思路如何?本刊特邀威宁自治县县委书记杨兴友对其进行简单梳理,并派本刊报道组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采访。  相似文献   

16.
毕节试验区以动态考核为重要依据,加上社会公认度评价。使优进绌退真正做到了有凭有据、公正公开。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 “现在办事终于不用跑了这家跑那家,满村去找村干部了。”日前,威宁自治县观风海镇果化村的马敏建办理农村合作医疗证、领低保金两件事只用了9分钟,看着热情的工作人员,她高兴地说。今年以来,威宁自治县果化村的村民发现找村干部办事方便了很多,因为支书、主任等村干部每天都会坐班办公,周末还要轮流值班。  相似文献   

17.
正眼下正值当归收获季节,走进威宁自治县麻乍镇嘎利村当归种植基地,忙碌的丰收景象随处可见:村民们忙着采挖、交货,药材收购商则在一旁称重、装车、发钱。"往年这片地种的是玉米和土豆,除去农药化肥、人工费,一亩地  相似文献   

18.
守护     
杨文斌 《当代贵州》2013,(26):32-33
在平均海拔2350米的滇黔交界处,有一片绵延11公里的林场,镶嵌在莽莽乌蒙群山之中,如一块绿色翡翠。有两代人28年守护着这片茫茫林海——父亲退休了,孩子们便接过了护林的责任。这片位于威宁自治县观风海镇东南面的林场名叫沙子坡林场,占地27740亩,是目前威宁自治县面积最大,保护得最完好的一片林区。过去,这里曾是一片黄沙遍地的荒坡。据当地老人回忆,当年沙子坡周围的  相似文献   

19.
正我叫马电亚,是威宁自治县石门乡观音山社区党支部书记。从前的观音山社区贫困落后,没有产业支撑,村民纷纷外出务工,大量儿童留守在家。这让我意识到,我们社区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帮助村民致富。为提升贫困群众抱团脱贫的能力,我与社区群众商量,聚焦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说干就干,今年年初,我们决定  相似文献   

20.
正"水来了,水来了,再也不用到大河里背水喝了。"近日,在务川自治县涪洋镇涪洋社区联丰组,村民们团团围在蓄水池旁,看到一股清泉哗哗地流进水池,大家激动得欢呼起来。涪洋镇小坪村坪山组、涪洋社区联丰组位于半山腰,地势险要,十年九旱,"饮水难、饮水贵"长期困扰着当地村民。现在,这两个村民组的群众家里都接通了安全水,这一切得益于在上海市奉贤区援黔干部的帮扶下,开展的自然能提水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