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2006年,中国外交以“和谐世界”为指导思想,外交力度、外交布局和外交成就均提升到新高度以双方史无前例的高官阵容引人注目的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于12月14日在中国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对话主题是“中国的发展道路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教授指出,美国与别国展开如此高规格的经济战略对话,中国是第一家。  相似文献   

2.
中日韩三国外交高官交流的常态化和机制化,成为实质意义上的信任建立措施6月3日,中日韩外长会议在韩国济州岛举行。这是继2007年1月菲律宾宿务中日韩三国首脑会议和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日韩后,中日韩三国高层的再次会晤。此次会议上,三方就中日韩合作未来发展方向、具体领域合作、共同关心的国际和  相似文献   

3.
《瞭望》1993,(19)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4月26日同非律宾总统菲德尔·拉莫斯举行会谈,双方都表示愿意进一步加强两国合作,促进友谊。江泽民和拉莫斯出席了《中菲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等三个中菲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为海内外舆论广泛关注的“江辜会谈”4月27  相似文献   

4.
鸣涧 《瞭望》2005,(14)
4月5日至12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将对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和印度四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应邀出席4月6日在伊斯兰堡举行的亚洲合作对话第四次外长会议开幕式。中国新一代领导人施政以来,继续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视周边国家为外交的首要地带。温家宝总理访问南亚四国,  相似文献   

5.
黄蕙 《瞭望》2002,(21)
去年11月在文莱举行的第五次东盟—中日韩领导人(10+3)会议上,东盟和中国领导人同意在今后十年内建立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成为最受人注目的事件。而加大沿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开发力度,是建立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首要和最具实质性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6.
《瞭望》2000,(17)
本刊国际编辑室联合国驻埃塞俄比亚常设机构世界粮食计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等的代表4月11日联合发出呼吁,要求国际社会向遭受严重干旱的埃塞灾区提供紧急食品援助。 首次南方首脑会议4月12日至14日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举行。 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和总理奥贝德4月12日分别会见来访的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双方讨论了中东和平进程和加强两国经贸合作等问题。加拿大愿在扩大双边贸易、职业培训和技术转让等领域加强同埃及的合作。 俄罗斯武装力量第一副参谋长马尼洛夫上将4月13日在新闻…  相似文献   

7.
刚刚在中国天津市举行的第六届亚欧财长会议,出席的既有39个成员的财长,也有欧洲中央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的代表。本届会议是亚欧会议扩大为39个成员之后举行的首次财长会议,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会议通过了《第六届亚欧财长会议主席声明》和《促进亚欧更紧密财金合作的天津倡议》,主要涉及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全球发展问题和深化亚欧财经合作,对于促进亚欧政策对话、互信合作,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时事聚焦     
《瞭望》2005,(21)
中国(5月14日-5月20日)中日首次战略对话在京举行。13日至14日,中日首次战略对话在北京举行。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与日本外务事务次官谷内正太郎进行了对话,就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双方认为这一对话是积极、有益的,同意继续保持对话进程。  相似文献   

9.
12月15日,中美第六次战略对话在华盛顿举行,本次对话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一方面,美国正处于新旧政府过渡期,布什政府期望给本届政府的战略对话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奥巴马政府无疑会对布什政府的外交遗产进行清点和评估,因而本届对话就具有了承上启下的意义;另一方面,自从9月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国内开始反思美中战略关系,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美中关系的重要性,一些人甚至提出中美两国集团、中  相似文献   

10.
《党政论坛》2008,(8):44-44
为应对中国崛起,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曾经发起合作。现如今,这种合作态势开始发生变化。由于各国都担心刺激中国,顾虑到中国的感受,四国战略对话框架即将面临“自然消亡”。  相似文献   

11.
1月17日至18日,中美第五次战略对话在贵阳举行。同2005年8月举行的第一次战略对话相比,本次对话进行得似乎悄无声息,中美两国媒体都未给予重点报道。表面看来,好像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因为级别更高、规模更大,已经后来居上,抢尽了中美战略对话的光芒,战略对话的重要性和地位似乎有所下降。实际上,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主要关注经济问题,中美战略对话主要关注政治、外交问题,两个机制是两条平行线,互不影响、互不干扰。媒体和公众兴趣转移,恰恰说明战略对话渐入佳境,开始走入正常的轨道。  相似文献   

12.
“上海五国”机制到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过程,是当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外交实践 5月3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首次议长会晤在莫斯科举行,各国议长共同签署了《联合声明》。上海合作组织机制建设走出重要一步。加强议会合作,协调各国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4,(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经济外交也逐步兴盛,经济全球化为经济外交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使得经济外交大有用武之地,经济外交在今后各国外交中的地位和比重将会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它为各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为各国外交提出了新的任务。而新自由制度主义强调合作和制度,其主要思想内涵恰恰也是经济外交的题中之义,试图探讨新自由制度主义视野下的经济外交,期望通过新自由制度主义这种全新的角度来论证经济外交拥有的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瞭望》1993,(17)
国内农村奔小康经验研讨会在京举行由国家计委、农业部和国务院研究室联合召开的中国农村奔小康经验研讨会4月12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一百多个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千元的县(市)代表,共同探讨我国农村奔小康面临的问题。中英即将就香港问题举行会谈中英两国政府4月13日就即将举行的中英会谈共同发布消息:中英双方商定,两国政府代表将于1993年4月22日开始在北京根据中英联合声明、与基本法  相似文献   

15.
李玲  周敏 《学理论》2014,(1):53-54,62
随着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全球性议题,环境外交已经成为外交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安全已经纳入我国新安全观中,也是我国建立生态文明的重要因素。理论和现实告诉我们,军事手段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良好手段。通过对话、协商、合作的外交手段成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有效方式。我国在环境外交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应根据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环境外交政策;二是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推动构建新型南北关系;三是抵制环境殖民主义,推动建立全球环境合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16.
《瞭望》1997,(37)
全球要闻(9月1日—7日)俄首次参加北约空运演习由北约组织领导的代号为“97合作之熊”的空运演习9月1日在瑞典斯卡拉堡省的索滕奈斯空军基地举行。俄罗斯首次参加了北约领导的这类演习。这次为期5天的人道援助空运演习是在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范围内进行的,共...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92,(21)
中国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访华 应杨尚昆主席的邀请,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总统阿斯卡尔·阿卡耶夫5月12日至5月16日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中吉两国签署了两国外交部合作议定书等8份合作文件。 首次韩国商品展在京举行 韩国商品展5月12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这是韩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96,(32)
东盟地区论坛会议及东盟与对话国外长会议是紧接东盟外长会议之后召开的两个会议,因此这三个会议被称为“东盟三会”。 东盟与对话国外长会议由东盟成员国外长与其对话伙伴国外长出席,主要讨论政治、经济、东盟与对话伙伴国的合作等问题。它开始于1977年召开的第二次东盟首脑会议关于加强与欧共体、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和韩国对话联系的决定,旨在通过对话争取这些国家和集团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对东盟的支持和援助。每年一度的对话会议从70年代起延续至今,1995年在文莱举行会议时,参加对话的国家已扩展至4个层次共19个国家,即东盟7个成员国;7个(日、美、澳、新、加、韩和欧盟)对话伙伴(也称为全面对话伙伴国);2个磋商伙伴(中国和俄罗斯);3个观察员国(巴布亚新几内亚、老挝、柬埔寨)。中国1991年起参加对话。1996年5月举行的东盟高级官员会议决定将中国和俄罗斯升为对话伙伴,并宣布将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93,(16)
中国●奥地利总理弗朗茨·弗拉尼茨基4月7日结束了对中国的访问。中奥签署了关于奥地利政府向中国政府提供政府货款的协定和两个合作文件。●4月5日,乌拉圭副总统贡萨洛·阿吉雷·拉米雷斯开始对我国进行访问。中乌两国政府签署了科学  相似文献   

20.
《瞭望》1990,(37)
《周恩来外交文选》出版 外交部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合作编辑的《周恩来外交文选》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8月27日起在全国各地发行。 鼓励华侨和港澳同胞投资的新规定 国务院总理李鹏8月19日签署国务院第64号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