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的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坚实的政治基础。进入新世纪,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提出共建和谐世界的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世界各国"和谐共处",共同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外交思想的新发展,也必将引领中阿和谐关系走向更美好明天。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世界各国,特别是同一地区内的国家,为应对时代的挑战,并在新世纪谋求最有利的地位,积极寻求和平、发展与合作,加速了地区合作的步伐。南亚七国在地理上相对独立,作为“地区”(region)的概念具有地缘上的独立性和当然性。然而,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因素,该地区最大的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地区认同缺失,地区合作进展缓慢,南亚地区主义尚未形成。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也离不开对国际局势和时代主题的科学认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分析时代趋势和世界形势作出的科学论断,为中国新时代内政外交战略布局和总体政策思路确定了前提性依据。当今世界局势的主流是求和平和谋发展,但是也面临许多严峻挑战,诸如全球经济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问题增多,逆全球化潮流涌动,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泛滥,中国对外贸易摩擦日趋严峻。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并将“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这既为中国发展和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全球和平发展指明了前进道路。为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本刊编辑部组织部分专家学者就“准确把握时代主题与积极应对逆全球化挑战”展开研讨,并选择部分文稿摘要发表。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也离不开对国际局势和时代主题的科学认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分析时代趋势和世界形势作出的科学论断,为中国新时代内政外交战略布局和总体政策思路确定了前提性依据。当今世界局势的主流是求和平和谋发展,但是也面临许多严峻挑战,诸如全球经济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问题增多,逆全球化潮流涌动,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泛滥,中国对外贸易摩擦日趋严峻。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并将“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这既为中国发展和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全球和平发展指明了前进道路。为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本刊编辑部组织部分专家学者就“准确把握时代主题与积极应对逆全球化挑战”展开研讨,并选择部分文稿摘要发表。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也离不开对国际局势和时代主题的科学认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分析时代趋势和世界形势作出的科学论断,为中国新时代内政外交战略布局和总体政策思路确定了前提性依据。当今世界局势的主流是求和平和谋发展,但是也面临许多严峻挑战,诸如全球经济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问题增多,逆全球化潮流涌动,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泛滥,中国对外贸易摩擦日趋严峻。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并将“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这既为中国发展和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全球和平发展指明了前进道路。为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本刊编辑部组织部分专家学者就“准确把握时代主题与积极应对逆全球化挑战”展开研讨,并选择部分文稿摘要发表。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也离不开对国际局势和时代主题的科学认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分析时代趋势和世界形势作出的科学论断,为中国新时代内政外交战略布局和总体政策思路确定了前提性依据。当今世界局势的主流是求和平和谋发展,但是也面临许多严峻挑战,诸如全球经济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问题增多,逆全球化潮流涌动,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泛滥,中国对外贸易摩擦日趋严峻。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并将“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这既为中国发展和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全球和平发展指明了前进道路。为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本刊编辑部组织部分专家学者就“准确把握时代主题与积极应对逆全球化挑战”展开研讨,并选择部分文稿摘要发表。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历来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始终奉行和平的对外政策。面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中国向世界发出和平的声音,传递和平的理念,播撒和平的种子,既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殷切期待,也是当代中国应尽的国际责任。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加速发展,使各国正在成为更加利益交融的命运共同体,同时也面临着更加纷繁复杂的全球性挑战。如何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8.
关于重建全球战略稳定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时期,以“反导条约”和核不扩散条约为标志的世界战略稳定,虽然主要适应了美苏争霸世界的需要,但对防止核武器扩散和爆发核战争,维护世界的和平、安全与稳定起了重要作用。冷战后,特别是美国宣布退出“反导条约”后,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谋求建立新的全球战略稳定是各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从长远看,当前美国的极端单边主义安全战略没有出路。国际社会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加强合作,才是确保世界战略稳定和各国安全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9.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调整与新世纪初的国际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已是近几年来国际上最热门的话题。美国大幅调整国家安全战略牵动了新世纪初国际关系的变化。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调整与新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密切相关。美不少学者认为,随着伊拉克局势的恶化,新保守主义思潮在衰退,对美政府的影响在下降。这到底对美国安全战略将会产生何种影响,我们还需观察。 依赖军事优势“先发制人”,虽可攻城略地,但不会根除威胁,更无法赢得人心,反而会使国际关系紧张,造成世界局势动荡。 在新世纪的国际关系中,实现和平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相互交织,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相互转化,形成了一种机遇与挑战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面对这种复杂局面,国际社会应牢牢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顺应合作与进步的历史潮流,坚持多边主义,加强国际合作,维护共同安全,实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朱锋  杨正一 《东北亚论坛》2023,(1):17-30+127
习近平总书记的二十大报告就中国外交的原则和目标做出了战略性论述,深刻回答了百年大变局下世界何去何从的“时代之问”“世纪之问”,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实践指南。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和智慧。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中国外交承担着保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需要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持续不断地“铺路架桥”“化危解难”,持之以恒地为中国扩大商贸联系、稳定周边关系和提升中国影响力“开拓进取”。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中国还需打破大国关系“修昔底德陷阱”的历史宿命,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同美国建设和打造“新型大国关系”。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外交的地位将不断提升,这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治理基础和战略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