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干部不仅是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维护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更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其道德修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党的生死存亡。站在历史的高度,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思想异常丰富,并提出了好干部在道德修养方面必须具备的五项标准。要深入实践这五项标准,领导干部就必须坚持"传统官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统一;坚持"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相衔接。惟有这样,才能在全社会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为中国梦的实现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2.
正慎,即"慎独"。"慎独"既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更是一种极高的道德境界。慎独就是"不自欺"(陆九渊)、"处世当无愧于心"(袁采)、"暗室不欺"(康熙)。这里从"六慎",即慎权、慎欲、慎交、慎微、慎嗜好、慎言行的角度,谈谈民主党派干部道德治理。慎权。关键是端正权力观。民主党派干部应牢  相似文献   

3.
加强道德修养,不断完善道德人格,是新时期领导干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领导干部从政治国必须遵循的准则和立身之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执政观、权力观,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培养求真务实作风以及做到清正廉洁,是领导干部从政道德修养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4.
贯彻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重要思想 ,领导干部是关键。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领导干部道德修养显得尤为重要 ,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高低决定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坏。领导干部只有首先搞好自身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 ,才能达到“以德服人”的效果 ,领导干部是群众的带头人、引路人 ,必须成为大众的道德榜样。只要各级领导干部身体力行社会主义道德 ,就一定能影响和带动广大干部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 ,使德治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同时也强调,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儒家文化关于道德修养的论述非常丰富,汲取其中的精华并加以吸收和利用,对于当前领导干部加强道德修养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极少数领导干部身上暴露出来的道德失范问题,是各类腐败现象中危害特别严重的一个方面,它直接威胁我们党的生命力和国家政权的性质.治理领导干部道德失范,要从构建科学的领导干部道德体系、搞好领导干部道德教育、科学引导领导干部道德自律、建立健全的领导干部道德评价机制、建立严格的道德监督体系、健全领导干部道德惩戒机制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不仅是党性、作风、道德的反映,又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构建和谐社会。实践科学发展现,进行小康社会建设的保证。在新形势下如何“筑牢拒腐防变堤防”,永葆思想上的纯洁性、原则性、坚定性,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本文以为,领导干部应该做到十慎,即慎初、慎微、慎言、慎软、慎馋、慎瞬、慎护、慎欲、慎独、慎终。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论述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可以有效预防腐败的理论和现实依据的基础上,对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有效实现预防的基本思路进行了探讨。即:有德可循——构建领导干部道德体系;有德必循——领导干部道德制度化;有德愿循——领导干部道德自律;守德必诚——领导干部道德真诚。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资产阶级道德趁社会转型时期人们思想上产生的迷惘与困惑,与封建道德结伴而行,渗透到某些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头脑中。而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对于加强自身道德修养重视不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淡化,于是就出现一些领导干部不能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违背人民根本利益的严重问题。一些领导干部置人民利益于不顾,只对上级负责;一些领导干部在金钱和女色面前,丧失了共产党员、领导干部所应有的党性原则和道德修养,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老的清廉文化传统,肇始于西周,形成于春秋战国,确立于汉唐,成熟于宋元明清。主要由政治之道和政治之德构成的清廉文化,其核心价值是清廉,是防范为先、道德自律与自觉的政治治理模式,有助于澄清吏治,防范与减少贪腐行为与渎职犯罪,具有自律性、启示性与警示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利平 《工会论坛》2011,17(3):42-43
加强高校领导干部的政治道德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政治道德的关键。加强高校领导干部政治道德建的基本途径主要为: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风廉正建设;,加强领导干部政治道德的制度建设;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文化影响中国两千多年,中国文化的伦理和观念中,处处留存着儒家思想的烙印。儒家"大学之道"完整系统地建构了一套以"三纲八目"为核心的道德修养体系,全面而系统地阐释了"修己以安人"之人生理想和实现路径。这套道德修养体系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当前领导干部加强道德修养仍具有较为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一个社会能否实现民风纯正,关键在于领导干部自觉弘扬和践行道德自觉,这是时代的要求。当今领导干部的道德状况,其主流是好的。但由于我国所处的社会大背景发生了变化,加上制度机制不完善以及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仰的动摇,从而导致了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失德""缺德"等道德失范的现象时有发生。要从根本上解决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失范,必须把教育摆在首位,使其通过教育,把从政道德规范深化为自身的内在要求;同时通过科学完善的制度机制,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再适当借助道德立法,实现他律和自律的统一,从而提高领导干部遵循道德规范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吏治是个普遍现象 ,但吏治不仅是个法律问题 ,而且还是个政治问题、历史问题、社会问题甚至是文化问题。从吏治的具体运作看 ,各个王朝自然有其各具特色的吏治 ,但其又是古代普遍吏治制度文化中的一环 ,从而既具有特殊性又具有贯通性。本文选取明初重典治吏为切入点及解构背景 ,对中国传统吏治力求进行一种既特殊又贯通性的法律文化解析。在传统体制语境下 ,一方面 ,专制体制文化使得道德在本质上只是君主和臣子们维护自身利益的一层面纱 ;另一方面 ,由于道德对法律领域的人为越占 ,使得法律在狭小的时空得以非良性的生长。道德的虚张声势和法律的萎缩生长 ,不仅明代如此 ,其他封建朝代也大凡如此。于是 ,在传统语境中 ,即使在明初重典治吏这种较为极端的方略下 ,由于法律和道德的双双衰微 ,吏治永远只是古代君王心中的“痛”。  相似文献   

15.
李合亮 《工会论坛》2004,10(1):99-100
在“以德治国”这个系统工程中 ,领导干部由于所处地位的特殊性 ,其自身的道德修养如何 ,直接关系着“以德治国”的成败。当前 ,领导干部应加强道德理论的学习 ,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工作中严于律己 ,生活上艰苦奋斗 ,以自己高尚的品德来影响和带领广大群众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要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始终做到清正廉洁,自觉地与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落实贯彻“十六大”的这一精神,就要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教育。一、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道德自律是相对于他律而言的,他律和自律是道德的两个阶段或两种形式。他律道德是靠外部力量使党员干部接受一定的道德规范,并依靠社会舆论和社会奖惩等来促使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和言行上的循规蹈矩。他律是道德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阶段。但他律道德缺乏内在的价值根据和道德主…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治世资源,提供了解决当前诸多问题的方法。习近平从中汲取了大量精髓并创造性地运用到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去,提出广大青年和党员领导干部要通过加强学习,崇德、践行、自省、自慎五个方面来提高自身修养。习近平在实践中牢固树立"严以修身"的思想,对传统修身思想及其方法进行继承弘扬,不仅赋予了其鲜明的时代价值,更提升了治国理政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含量。  相似文献   

18.
作为人民公仆,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念好"爱、严、勤、廉、学"五字经,在爱民、自律、勤政、廉政、学习等方面做出表率.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军队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先进性、示范性、强制性、军事职业性 ;主要规律有内省与外行相统一、自律与他律相统一、大节与小节相统一、慎初与慎终相统一以及官德与人格相统一。  相似文献   

20.
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要建立健全道德规范体系和道德评价机制,确保有“德”可依;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坚持德才兼备;要完善法规制度,制约权力行使;要强化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发挥扬善抑恶功能;要加强学习,学以养德,促进领导干部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