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89-1990年,德国问题成为苏联外交的中心内容。当这个问题已经不得不提上议事日程时,无论戈尔巴乔夫及操纵政治的领袖们,还是苏联全体公民,对此都没有任何心理准备。  相似文献   

2.
曾经以《第三次浪潮》和《未来的震荡》轰动了世界的美国学者阿尔温·托夫勒前不久接到了一封发自克里姆林宫的邀请信。于是他们夫妇来到苏联参加一次未来学者的聚会。当他登上飞机时,还不曾料到,这次欧洲之行的高潮竟是和掌握着苏联命运的铁腕式人物戈尔巴乔夫进行了长达3个小时的会晤。谈笑风生话世界戈尔巴乔夫的言谈,很快就证明外国报纸的恭维没有错。他反应机敏,为人和善,知识渊博。而隐藏在此后面的,却是政治家坚韧、果断的气质。正如外界所评价的:“他的笑很和善,但他的牙齿是钢  相似文献   

3.
德国迅速实现统一,是二战以后欧洲国际关系乃至世界政治中的大事。1989年11月9日,东德宣布开放柏林墙和东西德边界;1990年10月3日,东德根据西德《基本法》第23条加入西德,分裂40多年的德国遂告统一;1994年8月底,美、英、法、俄四国占领  相似文献   

4.
战后由于人为的原因,德国和朝鲜均被一分为二,出现了东德和西德,南朝鲜和北朝鲜分裂、对立的局面。1990年10月,随着世界形势和欧洲局势的变化,德国一举实现了统一,东德和西德合并为统一的德国。可是,朝鲜至今为止依然是处于南北对立、分裂的状态。本文拟从德国的统一来看朝鲜统一问题,探析影响朝鲜的因素和朝鲜统一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历史是一位钟爱回忆与反思的老人。在这位老人的心目中,前苏联、东欧的巨变真是够让他回味的了!1991年“8·19”事件发生时,苏联的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总统戈尔巴乔夫,在克里米亚成为“福罗斯囚徒”(他当时正在福罗斯度假,在那里曾  相似文献   

6.
从二战后到德国统一的半个世纪以来,德国国内对欧洲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信仰和价值观,即德国的欧洲认同。统一后的德国,并没有改变以往的欧洲理念,依然致力于促进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体现了德国国家认同中强烈的欧洲色彩。这对推动欧洲一体化的影响是积极的,但也有不容忽视的消极方面,主要是德国的欧洲认同本身包含相互矛盾的因素,即德国要求恢复正常国家的权利与其所坚持的多边主义之间的矛盾;德国在推动欧洲一体化过程中在一些方面削弱了其部分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7.
从戈尔巴乔夫1986年初正式提出对外政策"新思维",到1987年11月《改革与新思维》一书正式出版,不过短短两年时间。但是,新思维及其在实践中的政策主张,已迫使全世界的政治家和国际问题专家认真地温习战后四十多年的国际关系史。并对今后十几年、二十年,乃至几十年的世界前景作出各种猜测和描绘。"新思维"究竟新在哪里;何以会引起种种复杂的反响;经历过"冷战、解冻、紧张,缓和、紧张"等不同阶段的国际局势,在"新思维"的冲击下,是否有可能进入一个新阶段呢?这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失败与苏联剧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致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失败的客观因素,主要是在斯大林模式下长期成长起来的在各个领域起作用的阻碍机制.这一机制到戈尔巴乔夫进行根本性改革时作用突显出来,最终发展成为政治冲突.主观原因是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失误.两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最后导致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失败.改革失败是加速苏联剧变的一个重要直接原因,但剧变的根本原因则是斯大林模式丧失了动力机制,这种模式的弊端带有制度性与根本性.  相似文献   

9.
上台之初,戈氏对社会主义观念本身并没有新看法。他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在形势的推动下逐步明确起来的。  相似文献   

10.
冷战后文化因素在国际关系和国家外交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德国统一后政治文化发生变化,并对德国外交政策选择产生重要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为:推动欧洲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坚持和平与反军国主义的安全防卫政策,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促进睦邻关系的发展。统一后德国政治文化对其外交政策选择的影响积极方面是主要的,但也有值得注意的消极方面,主要是德国政治文化本身包含相互矛盾的因素,即坚持多边主义与坚持反军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这影响了其和平主义与文明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Discourse analysis reveals that Mikhail Gorbachev as General Secretary and his successors as Russian presidents have practiced a shared strategy of metaphorical – not spatial – centrism that has gradually slid the state from dictatorship toward democracy. Preservation of a political center for himself and his successors to occupy made it necessary for Boris Yeltsin to dismantle the USSR if elections in Russia were to continue. At the same time, for each successive exponent of this centrist strategy, an attempt to practice democracy without the repellent flaws of electoral fraud and political repression would forgo the strategic advantage of occupying the political center.  相似文献   

19.
[编译者按]2005年3月11日是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总书记的20周年纪念日.俄罗斯"灯塔"广播电台为此于3月10日专门邀请戈尔巴乔夫就听众和网友所提出的在这20年间所发生的许多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以访谈录原有基本格式和主要内容为基础,编译者将其分为六个部分.  相似文献   

20.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Union has spurred much scholarly debate about the reasons for the rapid disintegration of this apparently entrenched system. In this article, it is argued that the basic source of ultimate weakness was the obverse of the system's strengths, especially its form of organization and its relation to Marxist–Leninist ideology. Democratic centralism provided cohesion for the Communist Party of the Soviet Union (CPSU) but also gave inordinate control over ideology to the party leader. Mikhail Gorbachev carried out an ideological revision that undercut the legitimacy of party elites and his restructuring of the system left the party with no clear functional role in the society. The successor part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CPRF), has made a surprising comeback for communism, utilizing the Leninist model of party organization, which has proved to be highly effective in the Russian political culture. Furthermore, the CPRF, under party leaders like Gennadi Zyuganov, has avoided Gorbachev's ideological deviations while attempting to broaden the party's base through the cultivation of Russian national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