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加伦本名叫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希柳赫尔."加伦"是他在中国大革命时期担任广东革命政府首席军事顾问时的化名.1899年11月19日他出生于俄国雅罗斯拉夫尔省巴尔辛克村,青年时期参加革命活动,到20世纪20年代初,加伦作为一名俄国红军将领闻名遐迩,深受红军将士的拥戴.  相似文献   

2.
加伦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姚洪亮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布留赫尔(在中国化名加伦)是前苏联红军元帅,著名的军事政治活动家。1924年8月至1927年7月他出任广州革命政府军事总顾问期间,在创造新式国民革命军、制定和实施北伐战争的战略方面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才能...  相似文献   

3.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前后,有一位职业革命家与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鲍罗廷。鲍罗廷,犹太族人,1884年7月9日出生于俄国西部的保留地,维切布斯克省的亚诺维奇,取名迈克尔·马尔克维奇·格拉森堡。3岁时移居拉脱维亚,后进当地俄语学校学习。很小即当内河船工,在河流中放圆木。后来到拉脱维亚首府里加,白天在码头上干活,晚上到俄语学校进修,准备考工学院。犹太人,作为失去国家而散居世界各地的民族,备受歧视。在俄国,1880年时,犹太人已达400万人左右。次年,因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  相似文献   

4.
李德是德国人,原名奥托·布劳恩。1932年,被共产国际派到中国担任军事顾问。虽然说是“顾问”,可是由于其身分的特殊,当时成为中共中央的“太上皇”。在1935年1月15日召开的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人将他赶下了台。在这之后,李德随红军长征到达了陕北,1939年夏奉命返回前苏联,结束了在中国7年多的生活。从突然接到返回前苏联的命令时开始,李德便陷入了一种莫大的恐慌之中。他以为这一次一定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共产国际那里狠狠地奏了自己一本,弄不好要有性命之忧了。实际上则恰好相反,中共根本没有为难他。不久,国…  相似文献   

5.
一、李德其人给中国共产党派出一位胜任指挥的军事顾问,是王明中央于1933年7月向共产国际提出的紧急要求。其时,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机关,在白色恐怖笼罩中的上海站脚不住,于同年的1月迁到了赣南闽西的中央苏区。在这块寄以最大希望也是最后依赖的红色区域里,红军正准备对付国民党即将以50万大军发起的第五次“围剿”。博古连连向王明告急,盼望共产国际挑选一名足以与蒋介石高级军事顾问赛克特抗衡的人,来帮助红军战胜强大的敌人。共产国际很快物色到了合适人选。此人叫奥托·布劳恩,德国人,1900年9月出生在慕尼黑郊…  相似文献   

6.
张含光(1884-1975),女,辽宁铁岭人,十月革命时期苏俄红军中国团(红鹰团)团长任辅臣的夫人,她追随丈夫在俄国参加了革命,担任过红鹰团后勤办事处主任职务。任辅臣牺牲后,她及其孩子们荣幸地被列宁接见过。1921年回国后,她安于平淡,居功不骄。  相似文献   

7.
在1923年到1927年中国大革命时期,一位苏联人来华担任孙中山南方革命政府军事总顾问。他对于改组和建设中国国民革命军,讨平广东军阀武装,制定和实施北伐计划,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个人就是加仑。加仑,原名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布留赫尔。1889年11月19日出生在俄罗斯雅罗斯拉夫省巴尔欣克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中。1904年中学毕业后,在布店当学徒,开始接受革命熏陶,并积极投身革命运动。1914年,他应征入伍,开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线。由于英勇善战,他荣获两枚乔治十字勋章和一枚乔治勋章。1916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一等残废退役后,积极投身反抗沙皇统治的"二月革命".  相似文献   

8.
遵义会议后的李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4年8月16日,欧洲有名的大报《德意志报》在显著位置刊登了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的一份讣告:“奥托·布劳恩同志于1974年8月15日逝世,终年73岁。”由于当时中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这则消息并未在我党引起反响,也没有多少中国人关注,甚至许多人还不知道奥托·布劳恩是何许人。殊不知,他就是我党我军历史上大名鼎鼎、具有重要影响的风云人物———共产国际派驻中共中央的军事顾问李德。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德国人,1900年9月出生于慕尼黑。早年参加过德国工人起义和创建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的…  相似文献   

9.
张梅 《世纪桥》2009,(16):31-32
在国共合作的第一次大革命时期,苏联给了中国人民无私的援助,其中包括向中国革命阵营派遣军事顾问。据苏联学者统计,这个时期苏联共向中国派遣了135名军事顾问。  相似文献   

10.
坦诚教诲终生难忘回忆小平同志对西藏工作和我的关怀阿沛·阿旺晋美我初次见到小平同志,是1951年4月在重庆。那时他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治委员,我是原西藏地方政府噶伦、西藏地方政府同中央人民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的首席全权代...  相似文献   

11.
第一个向世界报道红军长征的人──斯诺与他的《西行漫记》阎丽娟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的作家、新闻记者。本世纪20年代末40年代初,他在中国度过了13个年头,1942年至1943年之间又来过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他于1960年、1964年至1965年和1...  相似文献   

12.
李德即奥托·布劳恩,德国人。三十年代是共产国际派驻中共中央和中国红军总部的军事顾问。由于他支持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推行错误的军事路线,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在遵义会议上遭到严厉批评,并失去了对红军的领导权。1935年底,离  相似文献   

13.
段德昌是土地革命时期湘鄂西革命武装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他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1928年,党派他到湘鄂西洪湖地区领导武装斗争. 1931年夏,洪湖地区遭遇一场特大洪水,百万亩良田被淹,灾民四处逃荒.正当其时,国际救灾机构筹集了一批粮食、药品和衣物等救灾物资,准备发放给中国各地灾区.1932年初,国际联盟救灾组织负责人约翰·霍普森爵士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推荐在上海公共租界担任总检查员的路易·艾黎来完成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得到过许多国外朋友的支持帮助,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有一位担任过红军连长的外国朋友,他就是朝鲜人陈龙鹤。关于陈龙鹤的资料并不多,通过百度搜索"红军陈龙鹤",可以得到以下信息:陈龙鹤,朝鲜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使当时正在中国求学的陈龙鹤倍受鼓舞。1926年1月,他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10月,他与伍中豪、林彪、陈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有太多的事情值得回忆 ,20世纪有太多的人物值得纪念 !就在20世纪的最后几天 ,河北省几家报纸和电视台同时报道了一条激动人心的消息 :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心脏介入治疗技术跨入世界领先水平。我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未及读完报道已潸然泪下。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的前身是一所战地医院 ,1947年2月7日 ,为永远纪念支援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而献身的铁尔生·莱孚·哈励逊大夫而命名。哈励逊 ,这位加拿大著名外科医生 ,是白求恩的同乡和同学。他早在中国辛亥革命时期 ,就来华投到孙中山先生麾下。抗日战争爆发后 ,于1938…  相似文献   

16.
1932年至1939年,奥托·布劳恩以李德这个名子在中国生活了7个春秋,且位居党和红军“统帅”之位。这一时期正是中国革命最为艰难的阶段,李德“左”倾军事教条主义的错误,给艰难的中国革命雪上加霜,党和红军被迫开始漫长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周恩来作为这一时期党和红军的主要领导之一,面对李德的错误和失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了坚决的抵制和纠正,并在遵义会议上,与李德彻底决裂,站出来支持毛泽东出来领导党和红军,从而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正当中共党领导红军开始第五次反“围剿”之际,奥托·布劳恩以共产国际在…  相似文献   

17.
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这是建国30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入首次访美。邓小平在华盛顿期间,美国进步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夫人、海伦·福斯特·斯诺交给邓小平一封自己珍藏了42年的毛泽东在1937年写给他的信。故事还得从三十年代说起。埃德加·斯诺1936年访问陕北时,采访了中央红军和党的许多领导人,因当时朱德、刘伯承和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仍在长征途中,所以,他离开陕北后,希望他的妻子到延安去,以便会见更多的红军领导人和根据地各界人士。海伦·斯诺本人也早就想到陕北去,打算继《西行漫记》之后,再写些报道中国红军和…  相似文献   

18.
“飞夺泸定桥”从命名到传播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1935年5月29日,长征中的红军惊险奇绝地夺取了泸定桥,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当时担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科长的彭加伦以一篇题为《飞夺泸定桥》的短文记述了这段战事,收录在1937年2月于延安编成、1942年正式出版的《红军长征记》中。  相似文献   

19.
维经斯基在中国活动述评姚洪亮格列高里·纳乌莫维奇·维经斯基是俄共(布)的优秀党员,1920年4月到1927年7月间,任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他对创建中国共产党,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有着独到的贡献,同时也有过一些失误。本文试图客观地评价这位国际友人在华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成立于1930年5月1日,是中共中央军委领导、编入正式序列的全国14支红军之一,是在广东东江革命根据地诞生的一支正规编制的红军部队。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