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干部队伍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力量,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在平时工作中能否真正做到“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利为民谋”.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的执政基础坚固与否。组织部门必须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关注民生”的干部队伍,积极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强调“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可以说,这是近年来我国强调民生政策的延续,充分凸现出党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在推进改善民生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政府大包大揽,旧体制回归倾向,应引起高度重视。当前,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是科学进行政府职能定位,注重靠机制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3.
卢晓中 《前进》2009,(4):22-23
民为邦本,民富国强。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高度关注。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进建设和谐社会”一系列造福百姓的政策措施纷纷出台,令无数人感受到了党的温暖。特别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可能对民生带来的影响,党和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4.
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省委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全面改善民生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具体行动,真正做到亲民有真感情、爱民有真举措、惠民有真成效,努力把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不断开创我省全面改善民生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根据这一要求和现实民生的实际,迅速改善农村牧区民生势在必行。并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新理念,并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报告的独立部分进行了系统阐述,响亮地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在我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充分彰显了我党执政理念的新调整、执政方式的新变化和执政重点的新转向,标志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下面,我就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谈点个人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6.
《当代广西》2007,(23):1-1
世纪的盛会,人民的盛会。 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落下帷幕。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袁红叶 《云南人大》2009,(11):28-29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十七大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沾益县人大常委会在开展监督工作中,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契机,从关注民意、维护民权、保障民生人手,坚持抓重点、求实效,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作为第一选择,从讲真话办实事做起,监督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9.
吴启飞 《群众》2022,(22):16-17
<正>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二字醒目鲜明、力重千钧,字里行间洋溢着我们党满满的民生情怀和带领人民奔赴美好生活的不变初心。省委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列入盐城发展的“五大考题”之一。盐城市就业创业、参保扩面、农民工工资支付等工作,获得2021年度省政府督查激励表彰。人社工作一头担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为此我们紧扣“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标定位,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民生新举措、描绘的民生新图景在盐阜大地变为美好现实。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旗帜鲜明地明确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战略部署和价值取向。民生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既体现着广大人民群众具体、实际和直接利益问题,又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1.
破解“七难”问题是杭州市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总载体、总-抓手。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实现杭州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市委十届三次全会通过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改善民生、破解“七难”、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的决定》,从思想认识、总体要求、主要举措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对全市新一阶段“破七难“工作做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12.
杨柔坚  杨成功 《群众》2011,(12):82-83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民生”的概念,要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审计要保障社会健康。保障社会健康发展的核心就是要重视民生、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可以为政府解决民生问题提供决策依据、为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当好坚强卫士。  相似文献   

13.
全面改善民生 增进人民福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改善民生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重中之重,强调要在科学发展中重视民生、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更多享有发展的成果。根据十七大的部署,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今后五年工作的主线就是“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改善民生”。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对改善民生进行总体部署,并专门作出决定,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实际行动,是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4.
孙以万 《公安教育》2008,(12):34-3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民生,通俗地讲,就是人民的生计。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公安机关责无旁贷。当前,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应进一步增强民生意识,从关注民生的“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小见大,常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  相似文献   

15.
张廷登 《当代广西》2007,(22):14-14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时,强调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一战略部署寄托了亿万民众的新期待,凝聚了执政党的集体智慧,让人心里更加甜美,精神更加振奋。  相似文献   

16.
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正>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永恒主题,是国家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新部署,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影响民生的突出问题,全省公共财政支出75%以上用于保障改善民生,各项民生事业有了新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感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提高居民收入是改善民生的基础和前提。2013年,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增  相似文献   

18.
《浙江人事》2008,(7):12-15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的指示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造就一支结构合理、  相似文献   

19.
谢松保 《政策》2008,(3):41-43
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一大亮点,就是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预示着一个改善民生的时代已经到来,意味着中国人民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获得更多的神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可以说,这为真正改善民生提出了具体目标。为此,本刊请有关专家对各界读者高度关注的民生重点话题,作一些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