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家店京西古道第一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今的三家店早已不复当年辐辏云集的繁华,但古朴的老屋、高大的槐树仍能见证那段沧桑岁月。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我们是否应该让这美好的景象多逗留些时日呢?  相似文献   

2.
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人们何以成就自己?何以施展才华?何以面对坎坷?何以快乐人生?纵览古今,遍数风流,从帝王将相到平民百姓,从名人巨星到碌碌凡人,凡成功的人生经历,无不拥有一个阳光的心态。拥有阳光心态,就要富于理想和追求。"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雨果语)。人的一生无论怎样设计和规划,首先要确定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相似文献   

3.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即,中国公务员制度何以应对?我觉得有八个方面的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公安史上,2003年的“五条禁令”是中国警方动用的最严厉的一次纪律整肃手段。严厉得似乎有点叫人始料未及。但是,从警察的职责、自身的形象甚至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政府、国家的形象来说,人民警察本身就应该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管不好自己的枪,何以为警?克制不住酒瘾,何以清醒的头脑执法?而参赌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因此,执行“五条禁令”应是人民警察这支铁的队伍对每一个公安民警素质的基本要求。从职业道德的角度,我历来对从不饮酒的司机肃然起敬,因为我尊重他们的职业人格。在这方面,警察的职业与司机有着相似之处,工…  相似文献   

5.
周高 《群众》2011,(1):64-65
吴仁宝,华西村人都亲切地称他为“老书记”。白1957年担任华西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他带领全村党员群众艰苦创业、团结奋进,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建设成为“天下第一村”。一个普通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何以创造如此非凡的业绩?华西村的事业何以数十年长盛不衰?吴仁宝丰富的精神世界如何解码?  相似文献   

6.
四川,不哭!     
昨夜我从梦中惊醒,眼前是一片震后的断垣残壁景象,耳中隆隆响彻灾民肝肠寸断之悲音,窗外阴风栗冽,横走烟云,我心痛不已,却只能在天遥地远的台北捶胸顿足,都说是天道无情,常与善人,何以让穷苦的人再受难?何以让无以计数的师生命丧知识宝殿?  相似文献   

7.
《论语·八佾》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意思是说做领导不宽容,行礼仪不认真,遇丧事不悲哀,我还怎么看这种人呢?这里的“居上”指的就是领导阶层。作为领导者,应该具备宽容的德性,宽厚的理性与宽博的心性。  相似文献   

8.
软环境,主要是指一个社会和地区的人?文环境,包括公民素质、政治制度、社会舆论等。苏南并、。非赫赫有名,为什么会引得外资纷至沓来?苏南既不靠港又不临台,何以吸引港商台商来筑巢?尽管苏南临近上海,濒临长江黄金水道,但就硬环境来说,这里也不是十全十美,比如资源缺乏,缺电拉闸,而且在最初的阶段也是道路不通,交通不便,电讯滞后,政策不全。即使在今天,这里的硬环境已渐趋完善,但具有同样环境的内地城市数不胜数,何以这里在一夜之间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何以世界五百强躬身“屈就”于此?其中的门道值得深思。近日,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对软环境问题进行了全省范围的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9.
魏建新 《人权》2010,(2):60-60
寻觅求索《万斯年》,日思夜想难谋面。伊人飘然莅眼前?相见晚,亦美奂,缕缕墨香呈期刊! 恢弘如歌逢华诞,万众无不贺盛典!醉人时光永弥漫,人之爱,何以办?出类拔萃诚奉献!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记我党中央委员、歌唱家柳石明马家麟一曲《木鱼石的传说》连同他的演唱者一起红遍了大半个中国。人们慨叹那优美动听的歌声,赞佩演唱者的圆润歌喉。可演唱者是谁?何以这般功底非凡?他,就是著名歌唱家,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柳石明。我是带...  相似文献   

11.
那是2006年秋,单位组织职工去江西革命老区做一次“红色之旅”。听到这个消息后我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能有这样一次机会,担忧的是,作为一个腿脚有残的我,怎么去?于是一番思考后,我还是婉言谢绝了:你们的心意我领了,可是外出旅游,是需要跑路的.你们看我这不方便的腿脚,连走200米的路程都会大汗漓淋,精疲力尽.我何以去得了?  相似文献   

12.
“王经理,我答应了客户下个月10号交货,你们部门能不能准时交货?”销售经理问生产经理。“不可能!”王经理干脆利落的回答让一团乌云笼罩在了两人的头上。“怎么不可能?况且我已经答应客户了!”“就是不可能!你答应客户前怎么不跟我商量一下?”……两人头上顿时电闪雷鸣,一场冲突就这样发生了。  相似文献   

13.
安危须仗出群才──访北京朝阳区南磨房派出所所长谢冬生本刊记者丁晓璐,王玉田“派出所长怎么当?民警队伍怎么带?要我说简单,一句话,就是要让民警心服。”谢冬生说话,坦诚、直率,让人耳目一新。记者眼前的谢冬生面容疲倦、声音嘶哑、双眼布满血丝。所里民警告诉我...  相似文献   

14.
前段时间有记者采访我,问我端午节什么人更适合喝雄黄酒,我当时听到这个问题都震惊了,心想这雄黄酒除了《白蛇传》中让白娘子现形以外,难道现在还真有人喝?  相似文献   

15.
贺大为 《中国减灾》2008,(11):24-26
多难何以能兴邦?因为共抗灾难让国家民族更团结。汶川大地震以来,国人在抗震救灾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万众一心,既是民族内在精神的体现与近年来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成果,又是今后加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性契机。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样的契机,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新的起点上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10,(4):98-99
《小康》:76岁的您,创作力这么旺盛,让人钦佩,您的日常一天是怎么过的?是怎样的一个时间表?王蒙:我在京时每天有四到五个小时坐在电脑前写作。一至二小时阅读,其他时间闲逛或看电视等。我力求限制自己的写作时间,因为我发现,  相似文献   

17.
笔者日前从有关媒体上看到这么一条消息,说的是西欧某国率先在全球范围内将本国大大小小的贪官名单在互联网上公布,让全球的人们都了解其恶劣的贪污丑行,接受公众谴责和舆论监督。这则消息读来让人颇多感触。当今时代,被人称为网络初始化时代,互联网成了真正“网络天下”的传媒。那么,何以会让贪官们到网络上去“威风”、“时髦”呢?记得中国有句古话:“人要脸,树要皮,烂谷草都要敷稀泥。”说到底,实际上就是一个“名声”问题。由此,足以看到人们对名声的重视,以及舆论对它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违法乱纪,似乎不怕这,…  相似文献   

18.
善的种子     
乘车时,常遇见老弱病残者,我不太习惯让座.只是偶尔让一两次。不是我不想让,当时心里在想:车上这么多人,为什么要我让座呢?我相信乘客多数也想让座,但大部分的想法跟我相似.因此有时,白发苍苍、背影佝偻的老人站着,我们兀自坐着.不敢往他们站立的地方望一眼。  相似文献   

19.
种好心田     
佛经中有一则耐人寻味的故事。释迦牟尼佛向一位农夫托钵,农夫说:“我耕田种谷,所以有饭吃;而你不耕田种谷.何以要饭吃?”佛陀说:“我也耕田种谷,我是在所有的众生心中种田,播下善种子,善根会发芽茁壮,而你布施给我,就像是在种福德田。”  相似文献   

20.
书香灵源山     
一座山之成为名山,一定有它的理由。我常想,是不是因为它们往往打通了我们身体中的某些脉络,使我们的感觉与其地气吻接,从而让人时常回味经久难忘?比如,有的山是赏目的,有的山是悦耳的;有的山是让人品味的,有的山是让人触摸的;而有的山,我们能闻到它的幽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