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事诉讼中的伪证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诉讼中的伪证防治赵明山近几年来,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一改过去那种“当事人动嘴,审判员跑腿”,调查取证由法院大包大揽的做法,这无疑是审判工作的一大进步。然而产生的负面效应则是部分民事案件的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制造伪证,歪曲或掩盖案件真实情况,甚至采取...  相似文献   

2.
马景顺 《河北法学》2006,24(7):81-84
证据是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是法院查明案件事实,依法作出正确判决的依据.伪证是伪造的虚假证据材料,它不仅不能证明案件的事实,而且严重扰乱了司法审判的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后果,防范、制止和惩罚伪证行为成为法制进程的必然要求,这不仅是理论问题,同时也是司法实践问题,正确认识和防范会对民事审判工作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民事诉讼中的证人伪证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应一方当事人申请,或在人民法院调查时,故意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事实进行虚假陈述,进而影响案件审理的行为。证人伪证现象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在司法实践中会产生严重的危害。对于证人伪证的防治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才能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4.
"伪证",即伪造证据。民事诉讼中的伪证,是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为了追求民事诉讼案件的胜诉结果,而故意伪造、毁损或隐匿相关证据的行为。这种行为一方面妨碍了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更侵害了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致使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难以甚至不能得到法律的应有保护。鉴于此,本文就民事诉讼法中的伪证责任部分,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原因之一:庭审方式的改革。当前,民事审判制度改革将举证责任的承负逐渐向当事人倾斜,职权主义的法院调查退而次之。同时,为了追求当庭的审判率、案件的审结率,一些审判人员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缺乏认真负责的核查、判断。另外,有些审判人员对新庭审方式中的事实调查、质证等重要性认识不  相似文献   

6.
清代民事诉讼中的伪证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清代民事诉讼中伪证泛滥,其比例高、种类多样、手段高明。民众文化水平低、诉讼制度的缺陷及诉讼人员的贪婪是伪证泛滥的主要原因。清代立法对伪证现象进行了规制,司法实践中也采取了一定的手段应对这一现象,却没有取得明显效果。不过清代司法官员审查判断证据的态度及方法对今天的司法实践依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伪证行为是指在诉讼过程中,为达到某种目的,故意隐瞒事实真相或编造虚假信息的行为。目前我国的民事诉讼程序中,证人作伪证的情形非常严重,这必将影响到司法的公正和当事人的利益。因此,本文在对民事诉讼中证人作伪证的原因和危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遏制证人作伪证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事法律关系日趋多样化,民事诉讼也随之不断上升。近年来,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伪证现象凸现,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9.
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伪证行为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今日说法》栏目播出过这样一个案例:某女士向法院诉称某男士曾经借其债券28万元,并出示有被告签名的借据为证,请求法院判令该男士返还债券及利息。在该案中,该女士出具的借据为复印件,但是她同时出具了证明该借据原件存在并丢失的证据。一审法院以复印件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为由,驳回了该原告的诉讼请求。原告上诉至二审法院。二审法院认为一审法院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不当发回重审。在重审过程中,该女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一改过去那种“当事人动嘴,审判员跑腿”,调查取证由法院大包大揽的做法,这无疑是审判工作的一大进步。然而产生的负面效应则是部分民事案件的当事人,在诉讼活动中制造伪证,歪曲或掩盖案件真实情况,甚至采取欺诈、胁迫或者贿买证人出具伪证,有的证人因受到他人贿买或者其他原因,极意歪曲事实,提供虚假证言。这种现象不仅严重妨害诉讼秩序,阻碍了当事人举证责任制度的推行,干扰了正常的审判活动,影响了办案质量和办案效果,而且容易导致个别案件判决错误,损害人民法院的尊严和权成以及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为了完善民事证据制度,在强调当事人举证责任和法院质证的同时,有必要对举用伪证的人系取相应措施,令其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1.
诉讼证据是用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它是人民法院判明案件的依据,也是作出正确判决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进行,强化庭审功能,强化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使证据在法院审理案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一些案件特别是民事诉讼过程中,个别人员却无视法律,凭空捏造事实,有意掩盖真相,出具伪证,给当庭质证、认证,当庭宣判造成了很大困难,严重干扰了庭审功能的发挥,影响极为恶劣。如任其发展,势必破坏举证制度的严肃性,干扰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化,甚至将庭审引向歧途,损害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下面…  相似文献   

12.
根据民事讼法的规定,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伪造、毁灭证据的行为和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行为,是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为了论述的方便,本文中把上述行为统称为伪证行为。 近年来,随着公民和法人举证意识的增强,在民事诉讼中,绝大多数当事人能够主动地、真实地列举证  相似文献   

13.
建立对民事诉讼伪证者的惩治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化审判方式改革使当事人举证制度日益深入人心,其效益亦被实践证实,但由于功利主义的影响,当事人举证的负面效应也逐渐暴露,大量伪证现象的存在严重地妨碍了诉讼秩序,浪费诉讼资源,容易造成个案裁判错误,无法维持当事人的利益平衡,影响审判的公正,损害了法院的形象和法律的权威,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忧虑。但目前法学理论界对伪证行为系统研究的文献、资料并不多见,而且由于我国缺乏明确详尽的证据规则,造成法院查证效率不高,无法有效防范、打击伪证的局面。笔者通过对实践中发现的 38例伪证的分析,从审判实践者的视角认为…  相似文献   

14.
张朔 《法制与社会》2010,(35):76-77
存在于我国民事诉讼中伪证行为已经引发了社会大众的普遍重视。本文对其进行了研究,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我国伪证行为广泛存在的原因;第二部分介绍了外国对伪证罪的相关规定;第三部分提出了完善我国伪证行为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民事诉讼中应建立当事人伪证败诉制度王余标笔者通过对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调查了解到,当前,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伪证现象相当普遍,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司法审判工作,使一些原本简单的案情复杂化,甚至达到是非难辨、真假难分的程度,使审判人员陷于无休止的查证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16.
张冉 《中国司法》2009,(6):86-88
民事诉讼活动中的伪证现象对诉讼活动的公正性、效率性、严肃性均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对此,各国立法都制定了完善而严密的制裁措施。在我国,民事诉讼活动中的伪证行为十分突出,现有法律及防范制裁体制的建立还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不足以识别、防范伪证的发生,伪证惩罚制度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17.
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刑事制裁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对民事诉讼中实施的妨害民事诉讼之行为,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司法实践中也有对妨害民事诉讼之行为人定罪判刑的实例。海外的一些学者对此规定不甚理解,认为这是“刑、民不分”①由于此问题涉及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我国法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亦不很深入,在加强法治、完善诉讼制度的今天,很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二、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妨害民事诉讼行为民事诉讼是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依法行使审判权,解决民事、经济纠纷,保护公民、法人…  相似文献   

18.
医疗伪证的特点及其预防措施周从禹一、医疗伪证的表现形式本文所称医疗伪证是指当事人或有关医护人员伪造、销毁和故意出具不科学诊断及医学资料,以妨碍公检法机关调查取证。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1.无中生有、故意捏造当事人与医技人员合谋,编造假病历、假检查报...  相似文献   

19.
雪夜伪证     
在冬天来得早的北国,某夜,小偷潜入村公所盗走了保险柜中的现金。当天,下了今年第一场大雪,一直下到后半夜,雪  相似文献   

20.
突破伪证     
一起震惊梨都砀山的轮奸案,受害女出庭作证竟称自己是卖淫女,真相如何?正义与邪恶在皖北大地进行了艰难的搏杀,而最终是法律的尊严得到了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