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家的发展有发展规划,一个人的成长也需要有人生规划。但不同的人其人生目标是不一样的,生存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在这个多样、多元、多变的时代,大学生该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是一个需要冷静思考并用实践做出回答的严肃问题。  相似文献   

2.
人的需要沿着“生存需要”、“享受需要”、“情感需要”、“发展需要”的层次结构逐级上升 ,这是需要上升的一般过程和规律。然而由于意识的能动调控和作用 ,人的需要的发展又有“层次跳跃上升”、“层次横向膨胀”、“层次下降与后跳”三种特殊表现。  相似文献   

3.
刘强  王莉  陈秋枫  梁晓涛 《前沿》2013,(11):57-60
审美活动是有层次性的,不同层次的美感对人的生命体验乃至人格陶冶导引作用是不一样的。通过实验和观察可以发现,浅层次的美感激起的只是直觉刺激式的愉悦,不会有内心深刻的体验。只有进入第二层以上的悦志悦意境界,才能使心意产生向往,情感开始升华,人生的追求被期待唤醒。当人对人的理解不只在一时一己需要,便会进入更远的时空和更广的范围,产生一种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更广、更深的观察和理解意向。特别是进入第三层审美活动时,生命的活力被全面点燃,生命的向力将人引向更完善、更高尚的境界,人感受到天地自然的无限永恒和人的高贵美好,才会幡然自省人的价值。人感受过美的境界,自然会产生对伦理道德的期待和向往。美感层次和霍夫曼以及罗特哈克的人格层次对比分析,也能说明这种层次性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4.
学习三议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正处在知识创新的时代、终身学习的时代,不懂得和不熟悉的东西很多,即便是过去懂得和熟悉的知识也有一个不断更新的问题。面对这种新形势,一定要有学习的紧迫感,抓紧学习、刻苦学习、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我们要把学习看成党的事业、人民政协事业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需要,终身孜孜以求。学习与人生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终身学习"已成为多数人的共识。学习需要动力,动力来自于学习主体的目标追求。人生的不同年龄阶  相似文献   

5.
休闲不仅是人自在生活的一种方式,同样也是自由体验及享受生命的一种舒适状态。休闲文化景观是休闲活动更高层的目的和归属。情感主题与人的生存理想密切相关,通过对张洁、迟子建、孙犁的作品分析,从爱情休闲文化景观、亲情休闲文化景观和民族情休闲文化景观角度解读如何寻求精神寄托,升华自我价值,达到心灵归属的人生理想,展现出人类更高层次的生存理想。  相似文献   

6.
(一)青年非正式群体是与青年正式群体不同的一种群体形式,其主要特征,是群体的组成没有明文规定,不经过正式审批也没有严格的组织形式,而是由青年根据各自需要,在相互认同的基础上自发自愿组成的.维持非正式群体的重要纽带是情感因素,一旦群体成员因某种原因产生了情感矛盾,这种非正式群体就会自然解体.  相似文献   

7.
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未来社会的栋梁。对于青年的健康成长,社会应给予高度的关注。青年时期是个人成长发展的黄金时期,对青年的成长发展具有奠基作用。青年应乐观豁达,积极进取,与时俱进,把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肩负起历史与时代的责任,发展自我,奉献社会。同时,青年时期也是一个躁动的时期,在学习、交友、恋爱、求职过程中,现实与理想,情感与理智,个体与社会等方面的矛盾冲突给成长中的青年带来诸多烦恼。每个青年在人生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不同的挫折,挫折对于人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让人愈挫愈坚,百折不回;也能使人心灰意冷,一…  相似文献   

8.
生活世界是人的劳动创造的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劳动与人的需要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不同时代人类生活世界的主要矛盾。当今时代人类生活世界的主要矛盾,具体表现为日常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对立以及人类生活意义的迷失,这种矛盾说到底是由商品经济时代劳动和需要的双重异化造成的。伴随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劳动方式的改变、需要层次的提升,当代人类生活世界的主要矛盾将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蒋红 《思想战线》2004,30(4):15-18
文化哲学应当以理性关注人性 ,揭示人生的真谛。当代文化哲学是“属人”的哲学。实现理性与人性的结合 ,以理性引导人性 ,不仅是文化哲学本身的诉求 ,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哲学与人的相互接纳中 ,人提炼哲学 ,哲学改变人 ,理性与人性相携走向共生  相似文献   

10.
付开镜 《传承》2011,(3):62-63
追求幸福是人生的永恒主题,也是一切人类活动的终极目的。幸福的主观形式即幸福感,是一种超越感官快乐的、深刻而持久的心灵快乐,其客观实质是人生重大需要的满足。  相似文献   

11.
承受     
人类本质上的沉重感,主要源自于责任、期盼和压力。因而,承受便是生命的一种需要和方式了。我们不可能也决不能无任何负载地来往于世,作为人必须有所承受,承受我们需要承受的东西。在理想的王国里,我们承受亲人、故人寄予的热望和要求;在生活路途上,我们承受着来自世俗的各种恶意与善待;在情感的海洋里,我们承受着人生变故中的各种打击和煎熬。我们承受着,承受着风霜雨雪,也承受着鲜花硕果。  相似文献   

12.
徐宇 《淮海论坛》2007,(3):36-38
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状态.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自身所处的环境中的一切事物之间的和谐状态。当然.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由于社会不同阶段人们实现自己愿望的客观条件不同.这种和谐的状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和谐的程度、范围及和谐所惠及的社会群体.也有很大的区别。我们今天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是要惠及全体人民的最广泛、最高层次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文摘     
事业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人的一生总是要做事,不是做这种事,就是做那种事。人在做事中,一旦做出兴趣来,做出情感来,做出味道来,做出意义来,那么做的事就成了事业。当事成了事业,当做成了事业,人生就获得了意义。总而言之,事业不仅是人在做事之“事”, 也不仅是人在做事之“做”,而是人与事在做中的一种美妙结合,事业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程恩富 《传承》2011,(7):63-64
追求幸福是人生的永恒主题,也是一切人类活动的终极目的。幸福的主观形式即幸福感,是一种超越感官快乐的、深刻而持久的心灵快乐,其客观实质是人生重大需要的满足。幸福不仅与主体自身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无论人们对成才怎么理解,我想创新是必要的,尤其是对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青年人来讲,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成才。但是,在任何一个时代,成才都有不同的途径,也有它特殊的时代环境。我认为人生成就的大小,除了先天的因素和环境因素外,主要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又依赖于个人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生活、实践交往经验的积累。其中蕴藏有非常丰富的指导人生、处事的哲理,对于提高每个人的道德伦理、人文素质、人生修养,对于怎样做人、怎样处事都有较高的价值。其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尤其是人生哲学更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由于历史时代的不同、价值取向的不同,人生道路自然也就呈现出不  相似文献   

17.
军人的知识、技能和体力是他们从事军事活动、提供国家安全服务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也是一种资本。从经济学角度看,军事活动是生产国防安全这一公共产品的经济活动,也需要资本的参与。因此,军事人力资本可以概括为:军人入伍前后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自学、培训以及训练、营养和保健等各种途径的人力投资而形成体现于军人自身的知识、军事技能、体能存量和创新能力的总和。相同的人力投资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身上形成的人力资本往往不同,在冷兵器时代,作战双方的武器都比较简单。装备也很桕近,战争胜负主要取决于可动员参加作战的人的数量、体能和技能。  相似文献   

18.
生存方式是人类个体的具体存在形式 ,它是客观社会外在条件与个体自我内在精神的有机统一 ,不同时代的人以不同的生存方式直面客观世界。作为 2 0世纪的伟大作家之一 ,海明威在非凡的人生历程中进行着长期的小说创作 ,追寻着自我的精神归宿、探索着个体的人生价值。海明威的小说创作实质上构建了一种实践性的生存方式 :它崇尚行动哲学 ,坚持勇气原则 ,弘扬抗争精神 ,从而为处于文化荒原的现代西方人提供了一个精神的归宿。  相似文献   

19.
我选这样一个演讲主题,主要的是希望能够引起年轻的朋友们思考人生这一类的问题,希望为大家提供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方面的一个宏观指标。人生的问题非常复杂。也非常具体。每个人的生活境遇不同、目标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我们遇到的问题自然也都是很不相同的。所以人生的具体问题永远都是靠自己解决的,  相似文献   

20.
孙英 《思想战线》2003,29(2):16-20
幸福概念深刻而复杂,可以在三个层次上把握。首先,幸福是人生重大的快乐;进一步说,是人生重大需要和欲望得到满足的心理体验,是人生重大目的得到实现的心理体验;最终是达到生存和发展的某种完满的心理体验。与此相对,不幸首先是人生重大的痛苦;进一步说,是人生重大需要和欲望得不到满足的心理体验,是人生重大目的得不到实现的心理体验;最终是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损害的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