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嘉(公元一七○年——二○七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省禹县)人。他是曹操的主要谋臣,三国时著名的法家人物。从公元一九六年(建安元年)投奔曹操开始,一直到二○七年(建安十二年)去世,在曹操身边当参谋,跟曹操“行同骑乘,坐共幄席”,“相与周旋十一年”,辅助曹操推行法家路线,在统一中国北方的事业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正因为如此,曹操称他是“良臣”“奇佐”,并且“欲以后事属之。”郭嘉死后,曹操“追念之感深”,痛感失去一个左右于,说是“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相似文献   

2.
文博 《政府法制》2010,(6):52-53
“说曹操,曹操到”、“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身在曹营心在汉”……很少有哪位古人会像曹操这样,被我们随时提到。但是,现代人对曹操的了解实际上并不多。  相似文献   

3.
三国时期著名的法家人物曹操,不仅是地主阶级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造诣很高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现存二十多首,这些诗和他的文章一样,生动地展示了曹操的内心世界。今天,我们按照“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原则,对曹操的诗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曹操的法家思想。  相似文献   

4.
曹操(公元一五五——二二○年)是我国东汉末年的法家代表人物,他戎马一生,坚持统一,反对分裂,抑制豪强地主,打击反动儒生,为魏晋时期的统一局面奠定了基础。曹操在年青时候只当过小尉,没有打过仗,军事上算是一个“外行”。后来,在长期的反分裂割据战争中,曹操经受了金戈铁马的锻炼,逐步学会了战争。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看了哪些书呢?“大较依孙(武)、吴(起)之法”,  相似文献   

5.
曹操三令     
曹鸿骞 《政府法制》2014,(31):38-39
唯才是举《求贤令》 曹操在《求贤令》里说,用人要“唯才是举”;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曹操手下有个叫丁斐的,是个很好的参谋人才,他在曹营任典军校尉时,曹操非常相信他,他有什么建议,曹操通常都能加以采纳。可是丁斐却是一个贪隔小便宜的人。建安末年,丁斐随同曹操伐吴,途中一时私心发作,利用职务之便,把自家的一头瘦牛换了公家的一头壮牛,被人告发后,受到了免官下狱的处罚。  相似文献   

6.
曹操(公元155—220年),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县)人,是三国时代具有法家思想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在他一生的政治军事活动中,以维护国家的统一为目标,行“申、商之法术”,蔑视儒家名教,采取了进步的政策、措施,打击豪强,铲除分裂,推行了一条尊法反儒的“法治”路线,终于统一了中国的北方。鲁迅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对他的历史地位,作了肯定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过关”与“把关”钱长来说到关,就容易联想到“三国”时期的关羽,这个过五关斩六将的关云长,竞也过不了“情关”,《三国演义》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讲的是:诸葛亮派关羽“把关”华容道以逸代劳。此刻,曹操及残兵败将如惊弓之乌,统统拿下乃...  相似文献   

8.
《三国演义》第十七回中有一段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曹操乘马在行军途中,忽然田中惊起一鸠,由于曹操所乘之马眼生,便窜入麦田,践坏了一大块麦子。曹操立即叫住行军主簿,拟议自己践麦之罪。主簿却说:“丞相岂可议罪?”曹操说:“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众?”随即掣所佩之剑欲自刎。众急救住。这时郭嘉说:“古考《春秋》之义:法不加于尊。丞相总领大军,岂可自  相似文献   

9.
《法人》2014,(6):90-92
在世人眼里,曹操是治世之能臣,更是乱世之奸雄,但其家书中隐含的惜财、用才、率真、孝亲一面,则证明曹操还是历史上最值得尊重的另类“土豪”  相似文献   

10.
曹操的想法     
①魏王曹操在战败替父报仇的西凉马超后班师回朝。在许都,曹操准备让将士们休养一段时间后再征讨四方。一天,曹操把众大臣都召集到朝廷上议事。曹操说:“在几次大战后,我准备让将士们休息放松一下,我琢磨着,是不是开展什么比赛或搞个娱乐活动, 算是君臣们为将士们做些好事吧!”曹操话音一落,立即赢得了君臣们的一致赞同。  相似文献   

11.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冑”,是讲曹操和刘备进行政治斗争的故事,着重描绘刘备“克己复礼”阴谋复辟的罪恶活动。用马列主义观点阅读和剖析这回书,能够帮助我们认清刘少奇、林彪一类政治骗子的反革命狰狞面目,认清他们推行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  相似文献   

12.
《政府法制》2013,(36):4-9
学者宣布找到曹操家族遗传基因(DNA)密码。“曹操不是夏侯氏后代”之类的标题让这个学术成果看上去很滑稽。难怪多数人质疑这有何意义?其实,它一点不可笑,反而重要。当然,前提是了解这是怎么回事儿。  相似文献   

13.
史载:曹操率部行军,其坐骑受惊吓入麦田,违反了“士卒无败麦,犯者死”的自立军令,便立即拔下自己的一束头发以代斩首。处在“刑不上大夫”的封建社会,曹操能割发代首以自责,应属难能可贵。然而,1700多年后的今天,一些地方仍袭用曹公的作法便大谬不然了。例如:有的违反了党纪政纪,不是按党纪政纪追究,而是以扣发一个月奖金代之;王某领导的单位亏损近百万元,星夜送给上司一个“红包”后,上司“经过研究”,王某被调往“因工作需要”的新岗位去了;有的触犯了刑律不按刑律处罚,而以党纪政纪代之……据悉:某市有个工厂的厂长(…  相似文献   

14.
三国屁     
《政府法制》2011,(33):13-13
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二人小酌了几杯,席间,曹操一句“今天下英雄唯君与操尔”,吓得韬光养晦的刘备把筷子都掉落在地上。  相似文献   

15.
扬子 《政府法制》2010,(20):44-45
汉末的曹操是历史上最牛的盗墓者。为保证盗墓有组织、高效率,曹操在自己的军中成立了类似"盗墓办公室"这样的机构。这是中国盗墓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军方盗墓机构。曹操盗墓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盗到黄金、白银,为自己的部队提供财源。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南北朝的历史上,刘裕是一个应该重视和研究的人物。他不仅建立了刘宋王朝,而且开创了南朝的“元嘉之治”,使江南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曾经评价说:“裕之为功于天下,烈于曹操”。本文不打算全面论述刘裕的业绩,只就他当时实施的政策及“元嘉之治”的出现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7.
[案情] “安顺地戏”是一种地方戏剧,2006年6月,国务院将其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张艺谋导演、张伟平制片、新画面公司摄制的影片《千里走单骑》出现了“安顺地戏”表演片段,拍摄的剧情将其称为“云南面具戏”.原告诉称,被告歪曲了“安顺地戏”,侵犯了其署名权. 法院经审理认为,“安顺地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依法受到国家的保护、保存.安顺文体局与案件具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权提起诉讼.涉案电影的民事责任主体应是新画面公司,而非张艺谋、张伟平等人.  相似文献   

18.
陈凯 《中国律师》2005,(10):64-64
今天讨论的这个主题让我想起一个典故,说的是东汉末年北海太守孔融因为得罪当权的曹操,被曹操下罪抄家,在抄家之前,孔融家里人让他的两个儿子逃跑,可是这两个小鬼没有跑,他们说了这样一句话:“覆巢之下,安得完卵?”意思是,连鸟窝都翻了,那么窝里的蛋还有能够保全的吗?这句话揭示了一个道理,就是任何一个人或者一件事物的命运,都和它所处的大环境息息相关。我们今天讨论青年律师的希望,那么青年律师的未来命运由什么决定?我认为是两个大环境的命运,一是国家法治的命运,另一个是律师行业的命运。对于国家法治的命运,和大部分人一样,我本人十分…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审判方式改革是一台戏,那么,诉讼参与人便分别扮演着“导演”、“演员”的角色,“导演”的功底扎实,戏自然导得好。演戏的过程,又是“导演”、“演员”们最能经受锻炼和考验的过程,也是其基本功提高最快的过程。就是说,诉讼参与人的素质是审判方式改革赖以存在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我曾经发表过一篇杂文,叫作《戏说“感谢”》。说的是感谢小偷,因为小偷入室作案才暴露了那么些贪官;感谢一氧化碳,因为它毒死一个洗“鸳鸯浴”的腐败官员及其姘妇,不然那家伙就会披着“好干部好丈夫”外衣继续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