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经历了一场严重的人口危机,人口总量持续减少,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死亡率居高不下,连续多年出现人口负增长,人口发展潜力不断削弱。日益严峻的人口问题不断威胁着俄罗斯的国家发展和民族命运,引起了俄国内上下的高度关注。为提高俄居民生育率,俄罗斯联邦政府从2007年起为生育或收养第二个及以上孩子的家庭设立了"母亲基金"。总体而言,"母亲基金"实施的成效明显,但在实施过程中同样暴露出一些瓶颈问题。主要体现在使用效率不高、各地区实施成效差异明显以及资金来源紧张等方面。从长远来看,俄罗斯国内人口形势依然严峻,居民生育率远未达到人口再生所需的水平。因此,"母亲基金"作为一项直接刺激居民生育意愿的物质激励措施,俄政府可能仍有必要继续保留并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人口数量与增长率 印尼的人口数量仅次于中国、印度、苏联和美国,居世界第五位。 印尼进行过四次人口普查:一次在荷兰殖民主义统治时期,即1930年;三次在国家独立以后,即1961年、1971年和1988年。根据这几次普查资料,1930年印尼的人口为6,060万人,1961年为9,700万人,1971年为1.192亿人,1980年为1。475亿人。到1981年底,印尼人口已接近1.5亿人(不包括伊里安查亚省内各地区的人口)。可见,从二十世  相似文献   

3.
用切比雪夫最佳逼近原理可以构建一条俄罗斯人口变化的通道。基于该原理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俄罗斯的人口发展经历过3个拐点、2个极值点的曲折变化;(2)人口变化率是影响俄罗斯人口变化的内在因素;(3)前苏联解体是影响俄罗斯人口变化的外部条件,这一时期人口变化率是下降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双降"效应,致使俄罗斯发生了人口危机;(4)俄政府的新人口政策是影响俄罗斯人口变化的重要条件,在人口变化率呈上升的内部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双升"效应,使得俄罗斯有了初见成效的人口恢复性增长;(5)俄罗斯的人口发展暂时脱离了下降的通道,出现缓慢上升的趋势,并将延续到2 0 2 0年;(6)如果能经受住2 0 1 6年出现的拐点的考验,使2 0 2 0年的高点不成为"峰"值点,那么俄罗斯的人口变化将迎来可持续增长的一轮新局面;反之,俄罗斯的人口发展将重返下降的通道之中,并形成新一轮的人口危机。  相似文献   

4.
日本人口减少及人口结构的重大变化使日本面临严重的人口安全问题。日本人口安全问题的基本特征为日本人口减少及少子老龄化趋势严重、生产年龄人口及劳动力严重短缺、人口过疏地区及限界村落急剧增加。日本人口安全问题已对日本国家财政及国民生活带来沉重负担,国内政局受“银发民主主义”影响趋于保守,自卫队兵员及国防安全受到影响,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削弱。日本正在通过“老龄社会对策”及“少子化社会对策”增加人口数量,改善人口年龄结构,增强人口综合素质,保障日本人口安全。同时,还力求通过采取一系列综合举措,如社会保障与税收一体化改革、构建地域综合照护体系等措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地域共生社会,缓解人口安全问题及其对未来走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转轨以来的俄罗斯城市化进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90年代前半期,俄罗斯城市人口不断减少,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下降,接近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并且总人口呈负增长趋势,类似于西方发达国家在逆城市化阶段所特有的现象。因此,一些俄罗斯学者认为俄罗斯在城市化水平达到很高的程度之后同样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本文回顾了俄罗斯自19世纪中期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并针对不同城市分组进行了相关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俄罗斯在上世纪90年代发生的事件并非逆城市化现象,而只是由于动乱而引起的暂时波动。在经济逐渐得到恢复之后,俄罗斯城市化进程再次步入动乱前的正轨。鉴于俄罗斯目前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其未来城市化的进程也相当不确定。  相似文献   

6.
根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预测,俄罗斯人口1993年年初将达到1亿4850万。今年人口增长数仍将下降。下降0.1百万,与1991年比下降0.2百万,与1990年比下降0.5百万。只能靠进入俄罗斯者可能超过出俄罗斯者来增加人口。1992年的人口年龄结构相当不妙。高于有劳动能力年龄的人口数在年底将达到29.1%。有劳动力的人口负担将增加。1992年底1千个有劳动能力年龄的人将负担770个非劳动力年龄的人(退休者和16岁前的儿童),这个数字稍高于美国和其他西欧国家。人口性别分布仍然不平衡。俄罗斯女性比男性多920万人。农村人口未见进一步缩减。从1989年起稳定在26%。出生率继续下降。据预算,1992年出生人口总计170万,而1991年是180万,1989年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人口危机透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的持续衰退,俄罗斯人口急剧下降,并显示出有悖于世界人口发展普遍规律的一些特征。本文在对俄罗斯人口的增长、结构、分布和城市化发展等四个方面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人口走向对未来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东南亚国家中,菲律宾的人口数量(五千万人)仅次于印尼,居第二位。人口的增长速度很快。最近几年,菲律宾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失业情况加剧,因而就业问题显得特别尖锐。一九八二年,菲律宾各城镇共有失业人口七十五万五千人(其中非熟练工人占百分之五十六),在乡村地区,失业者多达一百三十万人。  相似文献   

9.
乌克兰是欧洲和独联体地理交叉点上的关键大国,不仅对独联体的安全、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而且对欧洲的安全、稳定和发展也举足轻重。由于其地理位置、领土面积、人口数量、经济改革和内政外交走向均对欧洲大陆战略态势产生影响,乌克兰历来都是大国争夺的对象。2004年下半年以来,俄罗斯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围绕乌克兰总统大选进行了一番激烈的明争暗斗,就充分说明了乌克兰在欧亚大陆战略格局中的重要地位。而乌克兰此次选举的结果必将对俄罗斯重新崛起的战略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俄罗斯人口生产出现了下滑趋势.人们在关注这一人口现象发展的同时,更多的是在探讨造成这一趋势背后的原因.作为与人口生产直接关联的婚姻、家庭,对造成这一人口事实起多大作用?本文从社会学视角,解析近年来发生在这一领域里的变化,说明俄罗斯人口亏损是不可抗拒的.  相似文献   

11.
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持续已达六年之久的生产滑坡再也无法依靠对原来积累的财富的重新分配来加以补偿而解决消费问题。继生产两度萎缩之后,自去年开始,生产设备停工日益增多,居民实际收入迅速下降并伴随人口数量减少,仅获“有限口粮”的科学和智力潜力迅速衰退,社会基础设施遭到破坏,总之,国力随着生产潜力的下降而削弱。 在两次选举活动过程中,当执政党和它培育起的共产党反对派争论谁能更好地恢复昔日俄罗斯的强盛的时候,我国经济继续快速恶化,国内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以来,美国的人口状况有了新的变化。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年轻化趋势明显,结构日益多样化,且人口中心持续向西南部迁移,这些发展态势对于美国而言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如果保持现在的出生率和移民速度,美国将持续享受人口规模所带来的红利;另一方面,日趋多样化的人口结构正在使美国变成族裔问题越来越突出的社会,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冲击着盎格鲁—新教文化的主流地位。出于忧虑与恐惧,信奉新教的盎格鲁-撒克逊白人保守势力大搞"恐惧政治"以维护他们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爱国者法》的通过、"茶党"的兴起等一系列事件都体现了保守主义势力在政治上对多元文化主义兴起的强烈回应。  相似文献   

13.
宗教是俄罗斯文化生活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它几乎贯穿着整个俄罗斯文明发展过程,和俄罗斯文化传统、生活习惯结合紧密。宗教情绪浸润着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影响其内心生活和言行规范。在沙俄时代,居民中信仰宗教者超过人口的90%。十月革  相似文献   

14.
车臣一印古什自治共和国是俄罗斯的一块穆斯林“飞地”。它位于高加索的东北坡和与其接壤的车臣平原和捷列克—库马低地上,西边与格鲁吉亚为邻,东南与达吉斯坦交界,北部是北奥塞梯自治共和国。首都为格罗兹尼。共和国面积1.93万平方公里,人口130万。居民有车臣人、印古什人、俄罗斯人等。车臣族人现在苏联有95.7万人,大多数住在本共和国,他们占了共和国人口的50%以上,小部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人问题是原苏联国家最重要的民族问题,因其矛盾的尖锐性、在原苏联国家存在的广泛性以及对地区政治影响的严重性而倍受学界关注.本文明确俄罗斯人问题的涵义,基本概念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三个方面综述俄罗斯人问题研究,并分别对俄罗斯学者、西方学者和中国学者的研究给予扼要评价.  相似文献   

16.
研究俄罗斯社会转型,首先必须研究俄罗斯的政治体制转轨,因为如没有俄罗斯政治体制转轨,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在俄罗斯政治体制转轨问题的研究中,转轨动因的探讨又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导致俄罗斯政治体制转轨的动因有两类:一类是潜在的,一类是直接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俄罗斯归属于欧洲还是亚洲的问题,传统上公认的解说有:俄罗斯是一个欧洲国家;俄罗斯不同于亚洲;俄罗斯是一个欧亚国家。这些观点各有道理,但需细化。下面几个论题将有助于对俄罗斯属性的进一步认识:1)俄罗斯不仅是一个欧洲国家,而且是一个欧洲帝国。2)激进的欧亚主义者不反对俄罗斯的欧洲性,但反对认为俄罗斯是一个帝国。3)欧亚主义者宣称俄罗斯—欧亚不是亚洲的一个部分。欧亚主义者将欧亚理解为与欧洲或者亚洲完全不同的文明。4)欧亚主义者重新将俄罗斯—欧亚视为一个潜在的殖民地,而俄罗斯的使命是反殖民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其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遭遇人口与经济的双重危机,俄罗斯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内容是由单一的现收现付制度转变为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尽管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对储蓄率、消费率、投资率等宏观经济指标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但从总体来看,俄罗斯已经建立起了基本适合国情的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俄罗斯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出现了顺差,这种改善主要是近年石油价格上升以及卢布贬值带来的。而对一国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平衡十分必要的结构转变在俄罗斯并未发生。与此同时,俄罗斯的资本外逃、卢布升值和国际直接投资减少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如不能尽快妥善解决,俄罗斯将无法长期保持其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并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爱沙尼亚位于原苏联的西北部,邻近芬兰等国,是俄罗斯通往西欧的一条交通要道。优越的地理位置,使爱沙尼亚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大大高出于原苏联的平均水平,并为激进而迅速的经济转轨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爱沙尼亚人口只有150多万,其中1/3居民是外来移民。俄罗斯人约有47万,乌克兰人不到5万,白俄罗斯人约2.8万。目前已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