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物鉴赏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梁庄王墓中出土了6件金帽顶,都是元代遗留下来的器物,十分珍贵。这件金镶宝石帽顶高7.5厘米,直径4.8厘米。由五重瓣的黄金质地莲花底座和橄榄形无色蓝宝石硕饰组成,金莲花底座现存宝石10颗,座顶端镶有1颗约200克拉的无色蓝宝石,是目前考古发现最大的蓝宝石。此文物现珍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相似文献   

2.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连纽高2.8厘米、长15.1厘米、腹宽3.2厘米、重148.8克。螭首形,椭圆形纽,构首原有断痕。钩腹正面浮雕一小螭与钩头的大螭之首相对。螭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无角龙。  相似文献   

3.
文物鉴赏     
<正>青白瓷莲纹温碗酒注宋,蕲春漕河宋墓出土。注子高16厘米,腹径14厘米,底径8.2厘米;碗高13厘米,口径18.5厘米,底径10.9厘米。酒器,由温碗及酒注组合而成,温酒时碗中注入温水,将注子中的酒加热。此器造型规整,是宋代景德镇窑青白瓷精品。  相似文献   

4.
文物鉴赏     
<正>明代200l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金鈒(音sà)花钏是用宽0.7厘米,厚0.1厘米的扁状金条盘绕12圈,做成的弹簧状,两端再以金丝缠绕固定,并调节松紧。"金钑花钏"的名称是根据《明会典·亲王婚礼》的记载而定的,为定情之物。  相似文献   

5.
文物鉴赏     
<正>元末明初高35.4厘米,口径5.6厘米,底径11.2厘米。2006年钟祥市郢靖王墓出土。瓶肩部饰一周莲瓣纹,下饰缠绕牡丹纹。腹部饰四爪云龙纹,下有卷草纹。足部饰仰覆莲纹。此瓶与四  相似文献   

6.
文物鉴赏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左金锭长13厘米,宽9.8厘米,厚1厘米,重1937克。正面铸有"永乐十七年四月日西洋等处买到/八成色金壹锭伍拾两重"铭文。该金锭是首次通过考古发现的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文物,赋予了梁庄王墓中的出土金器珠宝更丰富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物鉴赏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通高7厘米,底座直径7厘米~7.8厘米。由金质椭圆形喇叭状底座和白玉镂空龙纹顸  相似文献   

8.
文物鉴赏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这是一件黄金做的帽饰,高9.4厘米,底宽5 4厘米,重114.1克,帽饰上面浮雕密教大黑天像。大黑天是梵语mahā-kālā的意译。  相似文献   

9.
文物鉴赏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高26.4厘米、口径6.4厘米、足径9.2厘米、壁厚0.1厘米、重868.4克。造型为椭圆垂腹,有盖,盖顶上有一桃形钮,流上翘,加上弯曲弧度优美的壶把,整个金壶的造型典雅大气,制作工艺为捶揲、金焊。  相似文献   

10.
文物鉴赏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左通高1.2厘米,长4厘米,宽3.2厘米,重10.9克。金托为椭圆形,镶一颗淡黄色蓝宝石。右通高1厘米,长4厘米,宽3.4厘米,重11.7克。  相似文献   

11.
文物鉴赏     
<正>战国高19.2厘米,灯盘径8.9厘米。1965年江陵望山2号墓出土。铜人昂首直腰骑坐于骆驼上,头部比例较大,面向正前方。圆胖脸型,铸有向脑后梳的发纹。两手曲肘前伸托住灯座。双腿屈膝弯足贴于驼身两侧。  相似文献   

12.
文物鉴赏     
<正>元高38.7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3厘米。2006年钟祥市郢靖王墓出土。靖王朱栋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梅瓶小口外撇,短颈丰肩,圈足平底。瓶身肩部饰凤穿牡丹;腹部分别绘王羲之爱兰图,陶渊明爱菊图,周敦颐爱莲图,林和靖爱梅、鹤图,故名"四爱图"梅瓶;足部饰仰覆莲纹。三层纹样以卷草纹、锦带纹为界。白釉泛青,色彩青翠艳丽。堪称元代青花瓷器中的珍品。  相似文献   

13.
文物鉴赏     
<正>战国上图:长37厘米,宽14厘米,厚4.6厘米,孔径2.5厘米;下图:长9.3厘米,宽24.3厘米,厚5.5厘米,孔径2.5厘米。1972年江陵纪南城外南郊红光村出土。墓中出土彩绘石编磬共25件,保存基本完好,而且音质优美,音域广阔,音响清脆,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套先秦石编磬,如今仍能演奏出十分悦耳的乐曲。  相似文献   

14.
文物鉴赏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左长16厘米,头宽6.8厘米,重31.1克,存嵌宝石12颗;右长13.3厘米,头宽6.4厘米,重30.3克,存嵌宝石11颗,为直插式簪。  相似文献   

15.
文物鉴赏     
<正>战国通长13.2厘米,宽6厘米,厚0.9厘米,1965年江陵望山三号墓出土。楚国的琢玉手工业十分发达,玉石器的制作工艺复杂,一般都经过锯截、琢磨、穿孔、雕刻等工序,最后都经过打磨抛光处理。  相似文献   

16.
叶之声 《创造》2021,39(1):83-84,封2
20世纪70年代,出土于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24号墓的牛虎铜案震惊了中国文物考古界。它记录了一场牛虎厮杀的场景:一头壮硕的大牛笔直站立,一只猛虎撕咬着大牛牛尾,大牛腹下横置一只等比缩小的小牛。这件文物高43厘米、长76厘米,因其独特的造型和民族特征成为了云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相似文献   

17.
文物鉴赏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高6.6厘米,宽4.3厘米,重36.8克,画面中部有两只鹿,较大的一只回首仰视另一只。两只鹿之间有枫叶,左下角雕一棵灵芝,右下角雕一株柞树,所表现的意境安宁祥和辽金元时期的玉雕常以狩猎活动为母题。  相似文献   

18.
玉珠坠饰     
<正>明代,2001年湖北钟祥梁庄王墓出土。上中金镶辰砂石坠,通高2.8厘米、中15.7克。在一个带吊环的金质边框内,镶嵌一颗玫瑰红的桃形"辰砂石",应属于项坠获胸坠饰。中卫蓝玻璃珠,直径1.6厘米、中51.1克,珠浑圆光亮。上左、右金蒂玉榄坠,通高3.5厘米  相似文献   

19.
《春秋》2021,(1)
正淄博市博物馆"西汉齐王墓陪葬坑陈列"展厅中,陈列着一面巨大的铜镜,叫作西汉矩形龙纹铜镜。别看它名字普普通通,它可是淄博市博物馆的实力担当,是名副其实的镇馆之宝、超级国宝。该铜镜高115.1厘米、宽57.5厘米、厚1.2厘米,重达56.5千克,为目前我国出土铜镜中体量最大。2002年,国家文物局发布《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64件(组)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光荣上榜,西汉矩形龙纹铜镜就是其中之一,也是山东省馆藏文物中唯一的一件。  相似文献   

20.
文物鉴赏     
<正>战国1987年湖北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直径27.9厘米,通高10.8厘米。漆奁腹部彩绘有人物车马出行图画,画面用黄、红、蓝、棕等色绘人物二十六个,车两乘,十四匹马.九只雁,九只狗,两头猪和五棵树,表现当时贵族出行、迎宾场面。这是目前中国最早的一幅通景社会风俗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