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沉浸式展示互动空间成为空间展示的一种重要展示手段。通过扩展现实技术(Extended Reality,简称XR),将虚拟的数字化效果与真实的空间相结合,打造出一个人机互动的虚实结合的空间环境。将扩展现实技术融入到互动空间展示的设计中是将多种虚拟数字化技术融合的一种创新展示设计方式。多元的感官融合使体验者融入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获得无缝转接的沉浸感。通过技术手段将身体与空间媒介融合为一种具身性的感官体验,强化数字展示空间的互动性,形成虚实相生的展示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2.
外国馆精粹     
美国馆:徜徉在2030年的城市 在展示空间里,一位美籍华裔青年带领游客徜徉于未来时空,亲身体验2030年的美国城市,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团队精神、健康生活、奋斗和成就”等四大核心理念,展示美国人民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美国的商业、科技、文化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认知心理在公安情报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公安情报分析主体具有重大影响。对公安情报分析主体认知心理中的观察与体验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反思与反省能力进行探讨,有助于提高认知主体的心理认知水平,为公安情报分析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中,女性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主机会和空间,外出旅游也成为她们获取个人体验、追求个人需要的一种手段。女大学生是青年知识女性的代表,已有研究只对其旅游行为特征和旅游市场开发有一定分析,而相关的旅游体验研究还较为缺乏。通过对昆明女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其旅游体验主要为关系补偿体验、环境补偿体验、遁世体验和认知体验。旅游过程中的想像体验和旅游后的治疗体验也较为常见。这些旅游体验来自于她们自我认同、自我表现、认知外界和追求真实性的需要,并受到心理、文化、社会、经济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徐邦俊 《求索》2012,(12):165-167
现代汉语格式"大X的"与后续话语构成一个构式。"大"与"X"具有内在的逻辑语义关系,"大"的原型语义"空间量多"指向说话人对"X"的主观情态。构式的整体语义为:X被说话人标记,其某个特征语义按照说话人的认知心理被凸显,并作为后续话语的语用预设,显示说话人的主观情态。"大X的"与后续话语之间在认知心理上呈现出不同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李新 《人民论坛》2010,(2):78-79
在商业美术视觉设计中,色彩设计占居首位,商品展示陈列视觉色彩语言的设计起着消费导向的作用。充分应用商品及商品包装色彩的色性、色相与展台、展架、卖场等色彩组合构成的特定视觉环境,对消费者传达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会达到更好的商品展示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治愈”在网络和文艺市场上形成热潮,为了探究“治愈”心理体验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当代青年如此需要“治愈”,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对有过“治愈”体验的15名青年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研究结果表明:(1)“治愈”是借助一定的外界事物使个体内心积极转变的过程体验。(2)令青年人感到“治愈”的元素可以分为:小动物、理想中的生活方式、人际互动、自然环境和治愈系文化产物。(3)“治愈”心理体验的意义与功能有情绪调节、提供情感支持、辅助认知调节、激发动力与缓解疲劳。(4)青年人的“治愈”需求有情绪调节需要、情感补足需要、发展认知需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5)个体的心理、认知、行为状态随着“治愈”心理体验的过程逐渐趋向积极、稳定、平衡状态。总的来看,“治愈”心理体验对于青年群体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心理自助有着积极的意义,也具有一定的心理安抚和正向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展示设计的审美及其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云东  曾钊新 《求索》2007,(6):199-200
展示设计的审美,应超越传统的形式美法则,充分考虑传媒资讯、形象策划、现当代艺术与文化等和展示设计的相互影响,从而实现展示设计的审美创造和升华。  相似文献   

9.
苏敏  雷洪 《青年探索》2003,(2):7-11
本文以社会化理论为指导,以调查的资料为依据,从大学生主体的主观角度观察其闲暇生活中对心理调节能力的培养。文中考察了大学生闲暇生活中对心理调节的意义认知,心理调节能力的关注,心理调节选择的途径(方式),对闲暇生活予以心理调节能力作用的评价,闲暇生活中进行心理调节的收获体验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在闲暇生活中对心理调节能力的主观认知、主观评价、主观效果体验以及实际行为选择等之间的关系,从而发现大学生在闲暇生活中心理调节的主观方面的和谐性、实际行为选择与主观体验评价的一致性。最后,讨论了大学生在闲暇生活中心理调节能力自我培养的特点;大学生心理调节能力自我培养的重要性及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条件或环境。  相似文献   

10.
刑事证据展示是英美对抗制诉讼国家普遍性的制度安排,其价值在于维护程序公正,增强审判的实效。建立我国的刑事证据展示制度应结合我国司法体制的现状和对抗制诉讼的特点,建构一套合理的、便于操作的、给控辩双方提供平等享有证据资源的空间的刑事制度。  相似文献   

11.
借助维特根斯坦对于语言的哲学研究的真知灼见,意识形态意义上的"自尊"回落到日常生活中:"自尊"只能是——也必须是一种个人对于自己是否尊重自己的判断和评价。由此出发,对性服务妇女个体在实施服务时所坚持的选择原则的解读使我们认识到一个捡拾和安放自尊的私人空间——边缘和底层者的自尊以私人体验的形式掏空了"自尊"原有的德性的意义,使之回归平凡;破坏了"自尊"原有的社会范式,使之成为一种私人体验;挑战了"自尊"原有的公共空间类型,使之具有了私人空间特有的张力。而也正是从这一人类原始精神出发的对他人生命—生活及其表现/表达的尊重和理解,使研究者能够突破自身"此在"和"此知"的疆界,进入研究对象"自尊"的"此在"和"此知"之中,并被研究对象的心理空间接纳,认识和了解/理解了有关自尊私人体验和私人空间的"能在"和"能知"。  相似文献   

12.
当代博物馆的展示理念逐渐从以物为中心向以观众为中心转向,博物馆展示手段也日趋多元化,传统的以语言智能为核心的信息传播模式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美国教育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为博物馆信息传播手段的多元化和合理化提供了理论支持和衡量准则。博物馆作为一个社会教育机构,应该考虑到不同观众智能结构和认知方式的差别,并在多元智能理论基础上建立多元化的信息传播体系,将博物馆打造成一个促进观众自由探索与学习的最佳场所。  相似文献   

13.
媒介仪式,空间与文化认同:符号权力的批判性观照与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社会的语境下,媒介本身正在成为一种仪式。通过符号权力的空间化过程,媒介制造了一系列的界线与结构,并使它们内化到人们的日常体验和实践中。这不仅强化了媒介作为"社会中心"的神话,同时也改写了当代人对于媒介、自我、群体与社会的认知与感受。  相似文献   

14.
《时事资料手册》2007,(2):89-89
第八批10项新职业(2007年1月发布) 会展设计师:运用现代设计理念,从事大、中 、小型会展、节事活动的空间环境的展示设计、施工,并提供具有创造性和艺术感染力的视觉化表现服务的人员。  相似文献   

15.
优良的产品形态设计,总是通过形、色、质三方面在视觉上的相互交融而提升到意境层面,以体现并折射出隐藏在物质形态表象后面的产品精神。无论从生理、心理上,还是从视觉和操作上,产品都应易于明确认知,其独特具差异化的造型语言有助于帮助正确使用,同时具有亲和力和对人性化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让学生富有个性化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习成果展示课就是一种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形式。学习成果展示,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学习成果的展示和交流,促进学生进一步合作学习,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培养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2,(8):102-103
中方代表范迪安:博物馆的功能,总是要在为人们提供审美的愉悦之外,实现一些文化认知的目的。甚至可以说,审美的愉悦有一些共同点,是比较永久性的。但是文化的认知却跟着时代的发展而不同,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博物馆的功能,一方面保持提供恒定性的审美愉悦,一方面要不断去建构新的文化认知。主题、形态、风格、媒介等等博物馆原有的作品都完全不同的当代艺术品,进入到博物馆空间之后,会产生强烈的反差,这不仅仅是属于视觉体验的,更是古代与今天、个体与历史、新与旧等等这些观念  相似文献   

18.
羌族神话以口耳相传为主,烙上了浓厚的集体创作色彩,逐渐沉淀了羌族人共同的情感体验和心理需求,蕴含着羌民群体潜意识中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充分展示着羌族的民族个性和特点。具体而言,羌族神话中折射出了羌人"社会发展至上"的责任观,孕育着万物有灵"的自然观,传递了"惩恶扬善"的道德观,是不容忽视的文化载体和珍贵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9.
处在贫困背景、教育不足背景下的某些人,特别是某些年轻人,容易受极端主义亚文化洗脑,发生归因偏差,产生认知心理偏执。偏执认知心理是极端化的心理基础,极端化是极端主义的行为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去极端化过程就是偏执认知心理控制过程。应通过加强认知载体、平台以及极端主义人员的控制,净化认知环境,阻断偏执认知心理产生的消极环境因素;通过满足正常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消除偏执认知心理产生的消极情绪因素;通过知识灌输、情境教育等手段,矫正偏执认知心理产生的消极意志因素。通过环境、情绪和意志"三管"齐下,最终实现对偏执认知心理的控制,达成去极端化和消灭恐怖主义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孙景淼 《政策瞭望》2005,(10):23-26
农业旅游,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业产品加工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以满足人们亲近自然、参与农事、休闲娱乐和体验农耕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