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 探究尸表检验用于交通事故死因鉴定的可靠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20例交通事故相关死亡案例,对比尸表检验死因鉴定意见与最终死因鉴定意见的异同,并对尸表检验在交通事故死因鉴定中的准确率,主要对误、漏诊类型及其占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基于单一尸表检验出具的死因鉴定意见中,与最终死因鉴定意见相吻合的仅占35%,而存在不同程度误、漏诊的高达45%(Ia类严重误诊占5%,Ib类严重漏诊占5%,Ⅱb类部分漏诊占35%),另外20%无法明确死因。结论 孤立的尸表检验在交通事故死因鉴定中的可靠性较低,建议将尸体断层影像学技术作为常规检查,并联合应用尸体解剖以提升法医学鉴定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尸体冷冻导致眶板骨裂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案例简介 夏某,男,66岁,已婚。2007年9月9日9时许,死者在嫖娼的性交过程中,突感胸前不适并迅速死亡。当天上午法医在现场进行尸表检验后,将尸体存放在温度范围-2~0℃的冰柜中冷冻保存,5日后进行解剖。经过尸体检验结合现场及调查,认定夏某为冠心病猝死,属正常死亡。  相似文献   

3.
王博维 《刑事技术》2003,(Z1):42-43
重度冻死及高度冰冻的尸体也可出现骨缝裂开,两者易被误认为头部外伤而引起纠纷或对冻死死因的争议。因冰冻尸体致颅底骨折的报道尚少见,报道1例如下。1案例资料死者男,46岁,农民。2003年1月28日下午7时40分左右,与他人发生纠纷撕打,后被人拉开,当时曾有呕吐、心里不舒服等表现,9时许在被妻子搀扶送去就诊的途中倒地死亡。家属认为死因为头部受伤。死后第11天对尸体进行尸表检验,第12天尸体解冻后进行尸体解剖。尸表检验:第11天尸表检验见尸体已高度冰冻,冰冻棺温度为-50℃。尸体呈冻僵状态。右眼球显著膨出于眼眶外,眼球半凸出于眼睑外,眼…  相似文献   

4.
正细致全面的尸表检验有助于判明死亡方式、明确死亡原因,笔者回顾了近15年来的1 260余例尸体的尸表检验情况,通过总结检验规范性、检验固定记录及检材提取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对如何减少检验失误提出了建议。1尸表检验出现的问题及原因1.1尸表检验规范性一些案件尸体在现场检验后未到解剖室进一步检验,或进行解剖检验不够全面细致,导致一些损伤漏检,影响死亡方式的判定。即便死亡原因和死亡方  相似文献   

5.
在交通事故频发的今天,法医学作为对伤残评定和尸体的检验、鉴定在交通事故处理中占有重要环节,作为一名合格的法医也要做到与时俱进,不能照本宣科的应用书本里的东西,但也不能脱离书本的知识,要学会灵活应用,在国内,每年发生的交通事故不计其数,死亡人数也逐年增加,作为法医,在对尸体进行检验的同时,除常规的尸表损伤检查,死因判断外,还要考虑尸体体表损伤是否符合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一般表现,是否存在不合理性,从而,更加准确推断致伤机制。本文通过三个案例进行分析,对法医学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1案例某男,32岁。某日晚6时左右因外出要账时失踪。次日晚在公路上发现尸体,辖区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对尸体进行尸表检验,因对其损伤是否系道路交通事故所致有分歧,故邀请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法医组织会诊。结果认定为非道路交通事故,系伪造交通事故他杀案件。2尸检第一次笔者尸检情况:死者身长173cm,尸僵形成,硬度差,尸斑浅淡,量少。发长3cm,黑色,瞳孔直径0.4cm,左侧面颅及上下颌骨粉碎性骨折,塌陷变形。左面额部、颧弓、上下颌等突出部位均见有片状皮肤挫伤,挫伤区可见较规则小点状及网格状损伤,且有五处长1.8cm~5.0cm不等的…  相似文献   

7.
<正>虚拟解剖技术作为传统尸检的重要辅助手段,以其无创性、精确性、高效性等独特优势,在法医学死因鉴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3]。因交通事故导致死亡的案件通过尸体解剖检验可明确死因,但实践中因多种原因导致交通事故死亡案件的尸体解剖率并不高,虚拟解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交通事故死亡案件的鉴定提供了一种无创便捷的辅助或者替代手段。本文通过介绍2例因交通事故导致死亡后经死后尸体CT(Postmortem Computed Tomography,PMCT)确定死因的案例,探讨了虚拟解剖技术在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件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焚毁炭化尸体,是指在火焰、高温作用下,使肌体变为炭化的一种形式。近几年来熏我们对各种原因焚毁炭化的82例尸体,进行了检验方法、个体识别、生前和死后焚毁的尸表、内部征象及损伤等问题的分析,供同行参考。1案例资料82例尸体中,属杀人纵火焚尸2起,死亡共4人,其中男性3人,女性1人,年龄在20~40岁。火灾事故2起,死亡共78人,年龄为20~45岁。其中一起发生在河南某市音像俱乐部特大火灾,死亡共74人,男性63人,女性11人。另一起为意外火灾,死亡共4人,男性2人,女性2人。上述现场中,尸体均被烧焦…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因死亡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更为突出的是外伤作为诱因引发的死亡案例逐渐增多,而仅凭尸表检验不易发现和证实死者潜在性疾病的存在,如不经全面、详细的尸体解剖就会疏漏,甚至会做出不准确乃至错误的死因结论.笔者收集4例这类案件,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探讨鉴定这类案件的要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尸表检验用于骨折检查的灵敏度。方法 对满足研究条件的25例机械性损伤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以全身尸体计算机断层扫描(post-mortem computed tomography,PMCT)检验的骨折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尸表检查对于不同解剖部位和不同骨折类型的灵敏度大小。结果 尸表检验仅发现不足1/2的骨折,且极易造成3个解剖部位(肩胛骨、椎骨和骨盆)和3种骨折类型(线状非完全性骨折、线状完全性骨折无错位和局部凹陷性骨折)的漏诊。结论 尸表检验用于骨折检查的灵敏度较低,引入现代尸体影像学检查可有效改善这一现状,以提升法医学尸体检案质量。  相似文献   

11.
公安法医检验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公安法医检验工作的好坏在较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侦察破案、案件的起诉和审理。本文作者现就公安法医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探讨。1 突出而普遍存在的问题1.1 现场勘查工作不细,该检的没检 法医现场勘查工作不细,该检的没检,已成为案件难以办结的重要原因。其主要表现集中反映如下。1.1.1 对水上尸体、腐败尸体、看似自杀或意外死亡尸体的检验,马虎应付,得过且过 有些法医对水上尸体、腐败尸体的检验,通常只作外表观察,不进行解剖检验,仅根据尸表没有损伤而作出溺死或病死的结论;对看似自杀死亡尸体  相似文献   

12.
Cui LJ  Yi XF  Chen XG  Xu TL  Shen DN 《法医学杂志》2007,23(1):42-43
目前对于不明原因的死亡主要是通过法医尸体检验明确死亡原因,然而在尸体解剖中由于某些原因几乎很少对视网膜进行检查,视网膜改变在法医学中的价值并未引起重视。眼内窥镜的出现和在尸体检验中的应用,使视网膜检查在确定死亡原因和推测死亡间隔时间方面的作用逐渐被法医所重视。  相似文献   

13.
在涉嫌酒后驾车死亡的尸检中,均要对死亡驾驶员抽取心血进行乙醇含量检验。在道路交通事故尸体不能随意解剖的情况下,常因交通事故造成人体组织器官严重损伤,同时伴有急性大失血死亡的尸体,在心前区体外穿刺时,如果穿刺点选择不好,很难抽到足够的心血。  相似文献   

14.
<正>本文报道了现代尸体影像学方法(PMCT和PMCTA)发现新冠肺炎患者合并急性脑梗死亡1例。本例研究表明,现代尸体影像学方法对于脑血管病变检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建议作为新冠肺炎相关神经系统损伤死亡案例检查的常规方法。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某男,52岁,既往体健。2023年1月某日,感染新冠肺炎后被人发现死于出租屋内。由于家属拒绝尸体解剖,为查明死亡原因,在尸表检查后对其进行了全身高分辨率尸体计算机断层扫描(Postmortem Computed Tomography,PMCT)和尸体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Postmortem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PMCTA)。  相似文献   

15.
1案例资料1.1案例1简要案情伊某,男,45岁,务农。2009年12月29日中午驾驶三轮车时因碰撞他人倒地,并发生争吵撕扯,之后其走了几步突然倒地,经120医务人员抢救无效死亡。尸体检验体型呈腹型肥胖。尸表检验及解剖检验均未发现机械性损伤、机械性窒息征象。  相似文献   

16.
利用尸冷推测死亡时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命案现场的现场勘察和尸体检验中 ,常规的尸体检验中对尸体现象如尸斑、尸僵、尸体痉挛和尸表损伤等比较注重 ,这对分析死亡过程、推断死亡时间有一定的作用 ,特别是早期的尸体现象对推测死亡时间可以精确到小时以内 ,这对犯罪嫌疑人的认定和排除有重要意义 ,也是命案现场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死亡时间的推断如何做到精确 ,是全世界法医界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只有具备了十分丰富的经验 ,联合运用多种方法综合判断才能达到比较准确的结果。尸冷是早期尸体现象之一 ,正常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平衡状态 ,使人的体温恒定在 37℃左右 …  相似文献   

17.
他杀后伪造交通肇事逃逸案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 2002年4月6日22时许,在一乡村公路上发现一具男尸。交警支队以交通肇事逃逸案,将尸体送我中心,要求进行尸表检验,确定死因。经尸表检验发现头、双上肢部分损伤有疑,随后要求复查现场,对尸体进行解剖检验。  相似文献   

18.
1993年,××县境内国道327线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肇事车辆逃逸,邢屯村邢氏父子二人当场死亡。法医检验其中一人左眉大部缺失。经侦察,发现一辆可疑肇事车辆,在其左前侧竖护板上沾附有数根可疑眉毛,要求鉴定其是否为邢某所留。通过肉眼及镜下观察并与提取的邢尸体眉毛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在长度问.9~0.6cm)、色泽、硬度、粗细及毛尖端、毛根瑞形状等方面均很相似。用解离试验测定证明为AB型,与邢某毛发血型一致,为认定肇事车辆提供了依据。对眉毛ABO血型检验认定肇事车辆一例@于佳艳$山东临沂地区公安处!276001@刘玉民$山东临沂地…  相似文献   

19.
1案例某男,33岁。因缓起、眠差疑被害10年,于某年2月25日入院诊治,医院以精神分裂症收住入院。既往无心脏病史,入院身体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心电图检查正常。精神检查:意识清楚,以牵连、被害妄想为主要症状,自知力无。予以氯氮平、维思通等抗精神病治疗。治疗效果不明显,仍以被害妄想为主要症状。当年4月1日14时患者突然伏于桌上,意识不清,14时30分出现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经抢救无效于15时10分死亡。2尸体检验死后44h进行检验。尸表检验左颏下见1.0cm×0.3cm大小表皮剥脱,唇粘膜发绀,口、鼻腔有血性液体流出。尸体解剖左第五肋及第…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三维螺旋CT对尸体进行检验,探索其对机械性损伤尸体的诊断能力及其优势,同时积累尸体CT检验的经验。方法对机械性损伤致死的10例尸体在解剖前行全身CT检验,随后在CT诊断的指导下进行尸体解剖,比较两者在损伤的诊断、显示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尸体CT检验可以清晰显示身体各部位骨折及体腔内出血的三维形态特征,而且可以敏感的检查到全身各部位的积气,对于非常规解剖暴露的部位,在解剖前行CT检验可减少骨折的漏诊;对软组织内出血、器官破裂等未能形成明显X线密度差异的损伤,CT检验效果欠佳。结论对机械性损伤尸体的检验,CT有其特殊的价值,可作为尸体解剖前有效的补充,避免损伤的漏诊;对于某些无法进行尸体解剖的案件,CT检验所见可作为死亡原因判断以及致伤方式推断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