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叶挺十分重视军队党建文化、政治文化和文化软实力建设,他在特定历史时期对中共党史文化的创造与拓展,凸显了中共党史文化的根基、本质和理想,有助于深化认识和研究文化自信。今年是叶挺诞辰120周年,通过择取几个方面探讨叶挺的文化观,希冀对弘扬叶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树立文化自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囚语》这篇长达18页、4000多字的文稿,是皖南事变后,叶挺被关押在上饶集中营李村时断断续续写成的。1996年4月9日,才在《光明日报》公开发表。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叶挺111周年诞辰之际.我们重读《囚语》,缅怀叶挺将军,更具意义。  相似文献   

3.
2019年,以叶挺将军及其夫人李秀文为原型,由长安镇戏剧曲艺协会出品的粤剧《浴火凤凰》,受邀参加广东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展,让人想起郭沫若《凤凰涅磐》的感人诗篇:“凤起舞,低昂!凰歌唱,悲壮!”恰是叶挺、李秀文革命夫妻一生的光辉写照。  相似文献   

4.
叶挺被"暂待"党外,原因复杂,一方面与叶挺探索第三条道路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当时中共、共产国际对叶挺的责难有关.而导致叶挺积极探索革命新路的原因则更加复杂,它与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共在农民运动和土地问题上的激进政策以及叶挺对这个激进政策的不同认识有关,也与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实行苏维埃运动、推进更加激进的土地政策以及叶挺对这个政策的认识有关,它们都是推动叶挺另外寻找第三条道路的诱因;此外,孙中山"耕者有其田"思想对叶挺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3月7日是邓发烈士诞辰110周年和因飞机失事遇难70周年。邓发是我国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之一、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1946年4月8日,邓发与王若飞、博古、叶挺等一起乘飞机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而不幸遇难,时年40岁。"四八烈士"遇难后,中共中央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1946年4月19日,中央分别在延安和重庆  相似文献   

6.
正1939年4月底,新四军军长叶挺携邓子恢、赖传珠、罗炳辉等一行,跨越长江至江北巡视部队,巡视期间,叶挺的足迹遍及江淮大地,整顿部队,激励新四军将士东进抗日,宣传抗战,鼓舞士气,至8月初历时三个多月,叶挺才踏上归途。叶挺巡视江北,是新四军军史上的重要一页,但是,叶挺巡视江北的行程起止和具体情形,至今仍有一些情况不为人知,实为憾事。限于篇幅,本文仅就叶挺在1939年5月中旬是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南昌起义80周年,也是中共永定县委成立80周年.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同志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领导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后,起义军南下广东潮汕地区时曾先后两次途经永定,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从而加快了建立闽西地区第一个正式县委--中共永定县委的进程,促进和推动了永定土地革命运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犷漱赞︸然撇一备封舞茹游、犷臀淤樱犷,1.1939年2月23日,周恩来副主席到皖南新四军军部传达中央指示时同新四军领导干部合影。右起:叶挺、朱克清、周恩来、傅秋涛、更裕,院户全_纪念抗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  相似文献   

9.
61年前,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博古(秦邦宪)同志与王若飞、叶挺、邓发、黄齐生等老一辈革命家不幸在黑茶山遇难。今年6月24日是博古诞辰100周年纪念日。7月9日至10日,他的亲属从北京等地来到山西省离石市,在中共吕梁市委、市政府和兴县县委、  相似文献   

10.
王卓雯 《学习导报》2011,(10):50-52
1924年,还是中学生的李秀文结识了时任孙中山大总统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的叶挺。1925年婚后,李秀文相伴叶挺经历了从北伐到抗战胜利的重要阶段,叶挺的一生风云起伏,大起大落,他与李秀文的爱情也一样曲折感人。情投意合1924年,叶挺在孙中山的大总统府任警卫团第二营营长。李秀文的父亲李少村和时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宪兵部队司令的李章达是东莞同乡同族的好友。而李章达又与叶挺相熟。正是这位李章达,  相似文献   

11.
1939年4月底,新四军军长叶挺携邓子恢、赖传珠、罗炳辉等一行,跨越长江至江北巡视部队,巡视期间,叶挺的足迹遍及江淮大地,整顿部队,激励新四军将士东进抗日,宣传抗战,鼓舞士气,至8月初历时三个多月,叶挺才踏上归途.叶挺巡视江北,是新四军军史上的重要一页,但是,叶挺巡视江北的行程起止和具体情形,至今仍有一些情况不为人知,实为憾事.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1月26日,笔者在滨江宾馆采访了前来南昌出席新四军成立七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第三子叶华明先生。叶华明先生身材魁梧,虽已年届七十三岁、一头银发,但身体硬朗,气度不凡。在改革开放初期,他领衔组建深圳先科集团,是风靡全国的  相似文献   

13.
孟俭红 《党史博采》2023,(2):47-51+65
<正>作为新四军的首任和第二任军长,叶挺和陈毅发生交集始于南昌起义,叶挺是起义领导者,陈毅是追随者。南昌起义后,陈毅引兵上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缔造红军,共同革命;叶挺赴广州再谋起义,遭受错误处理后流浪海外十年并脱党。全面抗战爆发后,叶挺成为唯一被国共双方都能接受的新四军军长,工作中却处处不顺;陈毅为新四军第1支队支队长,支持叶挺,共谋新四军向东、向北发展。皖南事变后,叶挺遭国民党扣押,身陷囹圄五年多;陈毅出任新四军代军长,打开华中新局面。1946年叶挺出狱,不幸遇难;陈毅征战鲁苏,沉痛哀悼。  相似文献   

14.
卢权 《广东党史》2003,(5):53-54
近日阅读了卢毅先生撰写的《惠阳崇雅中学是叶挺将军的母校》(以下简称《卢文》,刊于《广东党史》2002年第6期)一文,开了眼界,对问题的认识有所启发。长期以来,我们在调查研究叶挺的历史过程中,由于从未发现有关叶挺少年儿童时代有否在崇雅学堂读书的情况,因此在撰写叶挺的传记时,也就自然没有提到叶挺有否在崇雅读过书的事情。如果叶挺确实在崇雅学堂读过书,也就如《卢文》所说的:我们的著作中“很明显,这是把叶挺将军少年时期曾在惠阳县淡水镇崇雅学堂读书这段史实遗漏了”。  相似文献   

15.
《当代党员》2011,(7):44-45
在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我们不能忘记那一串串闪光的名字:方志敏、叶挺、刘胡兰、江竹筠、张思德、李大钊、杨靖宇、杨闇公、董存瑞、夏明翰、王进喜、刘文学、邱少云、容国团、袁隆平、钱学森、常香玉、黄继光、焦裕禄、雷锋……  相似文献   

16.
1989年第3期的《四川师大学报》载朱峰文认为,叶挺是被俘而不是被扣。据新四军军部保存的档案《皖南事变要报》记载,“叶挺军长亦负伤被俘”。周恩来于1941年1月19日写的《新四军皖南部队被围歼真相》谈到叶挺情况时说:“打伤了他的臂后,捉起来加以污辱。”陈毅在《论皖南事变及新四军的态度》中,更多次提到“叶挺军长负重伤被擒”。国民党军52师上报也说:“156团第二营第四连十四日十六时搜剿鹿角山以西山冲中,将叶挺俘获。”顾祝同第三战区少将参谋处长岳星明和国民党第三十二集团军参谋处长武之棻在解放后写的文章,也都说叶挺是被捕。事实是:叶挺为挽救危局,主动下山与国民党军108师谈判,但还没来得及下山,就被敌人的搜山队俘虏了。  相似文献   

17.
今天,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广州新四军研究会在这里举行学术研讨会,研究叶挺将军的生平与思想,深切缅怀叶挺的光辉业绩。在此,我代表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向与会的新四军老首长、老同志、叶挺的亲属和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18.
谢浩 《党史博采》2020,(5):42-46
叶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中央军委认定的36名军事家之一。北伐战争中,叶挺率第4军独立团担任先遣队,一路连战连捷,被誉为"北伐名将"。大革命失败后,他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为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创建人民军队作出重要贡献。抗日战争爆发后,叶挺担任新四军军长,在对敌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4月8日,是"四八"烈士罹难70周年。"四八"烈士是因1946年4月8日,中国共产党代表王若飞、秦邦宪(博古),在参加重庆举行的政治协商会议之后,与叶挺、邓发、黄齐生等乘坐的飞机,由重庆飞回延安,遇难于山西兴县黑茶山而得名。一  相似文献   

20.
叶挺叶挺(1896—1946),男,汉族,广东省惠阳县人,中共党员。叶挺1918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9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粤军,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被派赴苏联学习。192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