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云同志是建国后我们党内较早关注党风问题的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之一。在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重读他关于“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论述和一系列关于党风问题的重要论述,对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生死存亡论”敲响了反腐警钟1980年,陈云同志提出了著名的论断:“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这是他最有影响的反腐倡廉论断之一,它唤起了全党同志在党风问题认识上从未有过的警觉,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敲响了警钟。“生死存亡论”体现了陈云同…  相似文献   

2.
一、要正确看待党风不正问题对于党风的现状,大多数同志都认为一定要从总体、全局来看,否则就会一叶障目,以偏概全。既要看到现在党风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的方面,认识它的危害性,也还要看到党风已经明显好转的方面,看到党风已明显好转是主流。有的同志指出:自党的十二大以来,中央部委和省市区的党政领导,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一致,已把精力集中在搞四化建设和为四化建设服务上。我们还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便国内政治生活和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正常化,在纠正不正之风方面,  相似文献   

3.
陈云同志于1980年11月提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这一科学论断,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时期党风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建党学说的丰富和发展。这一科学理论观点,已经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产生了重大影响,对党的建设发挥了积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有关党风的问题,可谓从城市到乡村,从干部到群众,是最广泛议论的热门话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以后,尽管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组织不断地警告和惩处了许多严重败坏党风的违法乱纪分子,但上述态势和效应尚未从根本上得以改观。我们关于党风问题的基本估计,无论是“好转”,还是“根本好转”,抑或是“廉政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等,总是与广大群众普遍认可的程度差距较大。作者认为,这一现实情况表明,对于现阶段的党风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怎样治理的问题,还存在着一个思想方法的问题,即对此如何看待,如何统一思想认识的问题。没有科学的分析和估计,就难以找到切实可行的有效办法。 对现阶段党风问题应坚持 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认识和估计 综合目前党内外对党风问题的种种评说方法,从大的方面,不外乎可归纳为两种倾向。一种是静态评估法,即把基准确定在五十、六十年代的座标上来衡量。认为目前是党风最糟的时期,没有好转的希望了,产生出极度的悲观失望情绪;另一种则是动态评估法,即把基准确定在现实存在的座标上。认为静态的标准已经过时,党风问题是社会改革、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伴生物,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看重经济改革的效果,而轻视党风问题的严重性,表现出对党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动和运行,不仅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给社会政治精神生活注入了活力。在这个大好形势下,有的同志看到社会上一部分党员、干部官僚主义严重,以权谋私,违法乱纪,消极腐败等现象,就认为“经济上去了,党风下来了”。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冲击了党风建设”,在强调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二大提出我们要在今后五年内,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有没有根据,能不能达到呢?我们说,是能够达到的。有些同志对党风的根本好转信心不足。他们认为,中央近几年来三令五申强调搞好党风问题,但是即使在《准则》下达好几年,十二大也已经开过,有些人仍然把中央的指示、决定当作耳边风,我行我素,某些干部,包括党员领导干部,以权谋私的不正之风并没有多少  相似文献   

7.
某机关单位在以整风精神深入开展“三讲”教育活动中,制定了一系列“三讲”措施,并把这些措施“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说在嘴上”,但这些措施却落实不下来,单位上存在的党性党风方面的问题也不能及时解决。有的同志说,在“三讲”活动中,我们单位制定的措施仅...  相似文献   

8.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78周年,进一步推动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深入开展,最近本刊记者就“三讲”教育的几个重要问题采访了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三讲”教育联系会议负责人张全景同志。记者:以“整风”精神开展“三讲”教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的一次伟大实践,是解决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保持工人阶级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创造性探索。请您谈谈这种探索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是什么?张全景:在全国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集中一段时…  相似文献   

9.
陈云同志作为党和国家老一辈革命家,不仅从理论到实践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而且在党的建设上,尤其是在新时期党的建设问题上,也有许多宝贵的思想。这对于加强党的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着重就陈云同志关于新时期党风问题的论述,谈一些学习体会,并以此作为对陈云同志逝世一周年的纪念。一、新的历史时期党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陈云同志就党风问题发表过一系列重要意见。首先,他最为关注、讲得最多的问题,是一部分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各种形式的以权谋私。他在1983年…  相似文献   

10.
共产党员的党性和共产党的党风,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党性是共产党员的内在本质,党风则是共产党员党性的外在表现。目前党内许多问题虽然表现在党风上,而其根子则在于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上。古语云:“诚于中者形于外”。只有党性强,党风才能正,未有党性不强而能言党风端正者。当前,人们往往对党风问题议论较多,而对增强党性的意义认识不足。有些共产党员,一提到党风问题,表现得激昂慷慨,  相似文献   

11.
有的同志认为: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同志的重要著作,有许多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写的。我国今天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因而毛泽东思想已经不适用于现在和今后了。这种认识,是对毛泽东思想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  相似文献   

12.
较长一个时期以来,社会上有一些同志对我们国家现在搞的社会主义有不少疑虑,有的甚至认为,“社会主义”只是个招牌而已。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是不对的。理由是: 一、从邓小平的一贯论述 也就是从理论上来分析邓小平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他在领导中国人民“第二次革命”中,是理智的,有远  相似文献   

13.
无产阶级政党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出现在人民面前,关系到无产阶级的兴衰存亡,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发展。陈云同志关于“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论断,阐明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在社会主义时期,党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党如果没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和铁的纪律,一句话,没有良好的党风,党是不可能带领人民群众沿着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前进的,因而也就不可能有国家的兴旺发达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在行动上的重要体现。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党的根本宗旨和纲领的高度上,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什么样的党”的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则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从行动层面上提出了党的作风的具体要求。我们党的历史充分说明了党风问题的重要。党风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得以形成、贯彻和实现的重要保证,是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是党和人民群众、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5.
如何认识当前存在的种种腐败现象,不少同志的心态是矛盾的。一方面他们承认,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为惩治腐败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反腐的力度不能说不大,工作不能说不深入。另一方面,部分同志又有一种“越反越多、越反越凶”的感觉,有的人对中央明令禁止的问题置若罔闻,遵纪奉公、清正廉洁的好同志被称为“保守、憨包”,违法乱纪为自己谋取私利的人被认为“有本事、能干”,人们对此当然大惑不解。 为什么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但腐败现象却得不到明显遏制,违法违纪案件仍然居高不下?如何认识这一矛盾?笔者认为,抱怨、发牢骚无济于事;仅仅停留在对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的义愤和遣责上,也难解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心理。如果把当前的党风、政风与五六十年代的风气进行简单类比,不仅违反了实事求是的精神,而且还会造成“今不如昔”的错觉。只有从深层次上分析和认识当前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成因及其特点,才能对问题有科学的解释和理论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4,(15):36-36
当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爱动脑筋、想问题的,但也有些人看这个社会到处都是“问题”,患上了“焦虑症”,悲观厌世、心灰意冷,不思进取、浑浑噩噩;有的同志遇到问题绕道走、碰到困难往后退,能推就推、能躲就躲,不负责任、无所作为;有的同志刻意放大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以存在的问题去否定取得的成绩……这些都不是正确的“问题意识”,而是意识上出了问题,必须坚决摒弃。  相似文献   

17.
<正> 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文中指出:“学风问题也是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学风与党风,与党的兴衰,与事业成败有着密切的关系。学风正党风就正,学风不正党风也就不正;学风端正党就兴旺发达,学风不端正党就  相似文献   

18.
一是拔苗助长赶时髦。有的同志可能会认为发展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越多越快,就表明越是紧跟中央,工作就做得越出色。 二是以偏概全低标准。有的同志认为,只要能把经济搞上去,就体现了新时期的先进性,以所谓的“能人标准”、“生产力标准”代替党员标准,从而忽略对其进行全面  相似文献   

19.
一、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早在一九八〇年,陈云同志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党风问题必顺抓紧搞,永远搞。”(《陈云文选》第245页)一九八三年,陈云同志又指出:“党在全国执政前和执政后的情况有很大不问。党在全国执政以前,在敌人统治下的地下党,那时作一个党员就有杀头的危险。根本谈不上什么物质享受;在苏区的党和解放区的党,大家忙于打仗和支援战争,另外,也没有什么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们就当前正在县处级以上干部中开展的“三讲”教育与部分基层干部、党员群众进行了座谈。许多同志认为,党中央用整风的精神搞“三讲”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只要各级党组织真抓落实,措施到位,只要各级领导干部带头,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教育中去,是能够解决好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的,是能够促进领导干部素质提高的。但也有部分同志对“三讲”教育持消极的态度,表现出以下几种心态:一是怀疑心态。有这种心态的在参加座谈的人中为数还不少。他们认为,“三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