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明代,占城与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较宋元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政治上保持睦邻的宗藩关系,经贸关系活跃,文化交流频繁。虽然到明中后期,占城国家式微,与明朝的交往也日渐减少,但是,两国始终保持着睦邻友好的关系。一、睦邻的宗藩关系占城,又称占婆(Champa)。“周越裳地,秦为林邑,汉为象林县。后汉末,区连据其地,始称林邑王。自晋至隋仍之。唐时,或称占不劳,或称占婆,其王所居曰占城。至德后,改国号曰环。迄周、宋,遂以占城为号,朝贡不替。元世祖恶其阻命,大举兵击破之,亦不能定。”①明代初期,占城是印支半岛南部的一个强盛国家,其国…  相似文献   

2.
陈文 《东南亚》2004,(2):46-52
有明一代 ,明王朝推行和平的外交政策 ,主动拓展外交空间 ,与亚非国家广泛建立了外交关系 ,出现了“四方来朝”的新局面 ,而出使各国的使者于此功不可没。明王朝与占城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宗藩关系 ,双方使者来往频繁 ,为两国的友好关系以及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作出了贡献。本文就明朝出使占城的相关问题 ,诸如出使的频率、派出机构、出使任务、完成使命情况等问题作些探讨 ,从一个侧面了解明王朝与占城的关系。一、出使频率———前期多 ,后期少占城是最早向明王朝“奉表称臣”的国家之一 ,也是东南亚国家中向明王朝朝贡最多的国家之一 ,而明王…  相似文献   

3.
占城建国于公元192年(东汉献帝初平二年)我国史籍最初称占城为林邑,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以后改称为环王,公元九世纪以后称为占城,而它则自称为占婆。  相似文献   

4.
15世纪初,郑和出使西洋是中国与世界航海史和中外关系史上的盛举,已载入史册,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但对郑和下西洋的首泊站——占城国却往往一笔带过,罕有论及。本文试对占城在郑和下西洋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以及明初中国——占城之间的经贸与文化交流关系作专题探讨。  相似文献   

5.
10年来,俄印经贸关系在全面恢复的基础上,改变了剧烈起伏的态势,但受新老问题影响,尚不稳定,双方贸易额也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中东国家的经贸合作近年来有较大发展.中东国家日益成为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该地区丰富的石油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基础.双方互利互惠的经贸关系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1997年7月1日香港己回归祖国,这必将对台湾省与祖国大陆之间的经贸关系产生深远影响。因为台湾省与香港之间经贸关系十分密切,香港在台湾省对外贸易及对外投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沟通海峡两岸经贸关系中起着枢纽作用。近年来,以香港为纽带,两岸三地之间贸易和投资迅速发展,形成经贸上互相依存的关系。因此,“九七”之后,台湾省和祖国大陆将继续以香港为中介,广泛开展贸易、投资和融资,形成更加密切的经贸关系,“中华经济圈”必将早日形成  相似文献   

8.
泰国是中国台湾地区在东南亚的重要经贸伙伴之一,双方通过签署经贸合作协议、搭建合作平台,实现贸易与投资合作的稳定发展。近年来,双方投资和劳务合作呈现出下降态势,相关贸易问题也逐渐凸显。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未来中国台湾地区与泰国的经济关系面临的挑战将日益显现,但其仍会继续加强与泰国的经贸及投资合作。  相似文献   

9.
中泰经贸关系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中国成立后,因受战后冷战格局的影响,中泰关系曾有过长达20多年的疏远和隔阂,两国经贸关系自然也处于低落和中断的状态。1975年中泰建交以后,两国经贸关系取得了空前、长足的发展。1997年比1976年,两国的贸易额增长了32倍。两国相互在对方的投资及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也从无到有,目前已具相当规模。展望未来,中泰经济关系发展前景广阔。因为国际形势及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等因素对中泰经济关系的发展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0.
东盟与欧盟经贸关系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回顾东盟与欧盟的经贸关系发展历程,然后分析、探讨东盟与欧盟贸易与投资关系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其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宋朝与安南通道试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与越南山水相连,自古以来,两国就交通顺畅, 来往不断。在宋以前,越南-直为古代中国中央王朝的一部分,与中原的交往是地区之间的交往。至宋朝,越南取得了独立,两者的交通成为国与国之间的交通,其交通意义发生变化。就交通道路而言,宋代中越道路与前代相比,又有三个明显变化:一、岜州至安南的道路分为多条,交(交州)邕道路日渐成为主要道路;二、大理国后期,今红河地区传统通道堵塞,形成通过邕州的滇交道;三、广州至安南的海路中,广州、廉州海路相对衰落, 钦州海路较繁盛。从而形成了以邕州、钦州为中心的中越交往基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宏观的视角论述占婆与马来世界的历史文化关系,并简要评述《占婆与马来世界的文化交流》一书。  相似文献   

13.
经济转轨十年:俄罗斯经济增长方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经济转轨前相比,经济转轨十年以来俄罗斯粗放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加强,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给俄罗斯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后果.经济转轨以来制约俄罗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因素更加复杂既受到历史因素的制约、基本国情的制约、社会条件的制约、发展阶段的制约,也受到经济体制的制约--经济转轨时期的二元体制(微观经济主体的"体制惰性"在转轨中尚未克服、宏观经济中继续数量扩张的深刻体制根源、中央与地方利益新格局中的粗放增长因素).其中经济体制的制约--经济转轨时期的二元体制成为制约俄罗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are special transitional states. In the past 20 years, they have to realize the transition from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 on the one hand and, on the other, transform their own economic syste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great unified market of the European Union so as to achieve economic integration.  相似文献   

15.
苏联时期俄罗斯与乌克兰两个加盟共和国间的经济联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苏联解体后,俄乌转变为两个相互间有着内在紧密联系的独立国家。由于乌克兰特殊的地缘经济政治地位,与欧洲经济一体化也同样是乌克兰优先发展的对外政策,在政治因素的影响下两国在能源、农产品和军工领域的合作进程发展缓慢。从长远来看,发展两国间的内在经济联系,促进两国间多领域合作是符合两国经济发展共同利益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东盟友好合作的不断扩大,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广西开始成为国家对外关系的前沿阵地。中外人员特别是广西与东盟国家人员的交往日趋正常化,对涉外人员进行涉外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日显重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之间的经济差距与苏联解体的关系,认为经济差距、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这一分析,文章论述了发展中的多民族国家应吸取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防止民族分离主义.就经济差距与多民族国家统一的关系而言,提出要防范民族分离主义,首先应大力发展经济,不断提高各民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其次要充分利用政治资源谋求国家经济社会平衡发展,防止因经济差距拉大而造成中央权威消失,民族分离主义势力坐大;最后要尽可能降低各民族独立的预期收益,实现各民族间经济的最优化发展和利益的最大化满足.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关于发展问题的争论很大程度上都围绕人们是看重物质资源还是看重社会关系而展开,二者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当一个人或组织寻求帮助他人的时候,这些争论就特别明显。比如,有人将食品转移斥责为施惠,也有人赞扬它是社会保护,这要看和食品转移相伴随的社会和象征性妥协而定。  相似文献   

19.
宋以前,今越南北方作为中国的郡县处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直接管属之下。到公元10世纪中叶,北宋建立的时候,越南开始成为独立的国家。从这个时候起,中越之间才开始有了正式的国与国之间的交往,真正意义上的中越贸易开始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