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北故乡行     
踏上陕北的黄土高原,不禁引起我心中浓郁的故乡情。陕北是红军长征最后的目的地,也是我的故乡,而这次与我同行的摄影记者周幼马,也是在延安出生的。他的父亲、美国医生马海德自一九三六年夏天起就在陕北革命根据地从事医疗工作。这次幼马重返陕北,他父亲还把当年自己参加革命工作时用过的地图给了他,好让儿子去寻访旧地。  相似文献   

2.
爸爸给我起了一个很专业的名字教师队伍建设我娃余,名字叫良师。我一出世,爸爸就给我起了这个很专业的名字。我爸爸是医生,一个“赤脚医生”。小时候,爸爸常对我说:“世界上最崇高的职业是教师,你要好好读书,长大后当一个好老师。”当时,我不知道什么是“崇高职业”,只知道应该好好读书。想不到今生有缘,我现在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人民教师。我遇到了一个很好的校长在那遥远的小山村,有一所书声琅琅的小学和一个苦心耕耘的王政校长。王校长在这个山村小学里整整度过了3O多个春秋,奉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每当我想起他,就久久不…  相似文献   

3.
陈弘 《台声》2009,(6):26-27
2009年4月3日至12日,我有幸参加全国台联组织的“大陆老台胞返乡谒祖文化参访团”回故乡。全国台联组织老台胞回多还是第一次。此举深得大陆台胞的心,各地台胞反映强烈。4月3日上午10时,从北京首都机场起飞,下午1时飞抵台北松山机场。走下飞机,踏上故乡的土地那一刻,我心情非常激动。走出机场,我们就受到众多多亲们的热情诚挚的欢迎。向林丽韫团长献花的同时,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欢迎的乡亲们也给我献了花。因为我是全团中最年长者,今年86岁,使我受宠若惊!  相似文献   

4.
萨茹拉的信     
张叔叔:您好!近来工作还忙吗?你们那儿的天气还是那么湿热吗?我们这儿的天气从现在开始就有了明显的变化,忽冷忽热,真让人受不了。我回来后特别想念你们。还记得吗?有一次您来我的房间里和我们谈心,您坐在那张椅子上的姿态特像我的爸爸,您和我的妈妈谈话时我便坐在一旁观察你的一举一动,有的动作像得不得了,好久没有看见过爸爸坐椅子的样子了,我真的好想爸爸呀!已有7年没有喊过“爸爸”这两个字了,我渴望在梦里梦见爸爸,想看看他现在是否还好,但我很少梦见爸爸,有时我梦见他背对着我,我使劲地喊爸爸,爸爸却始终不理我,…  相似文献   

5.
吴丽雯 《台声》2014,(10):91-91
台湾,是祖国的宝岛,物产丰沛、山清水秀。但对我来说,台湾不仅是祖国的宝岛,却也是一种独特的乡愁,因为那是我的姥爷高天生魂牵梦萦了几十年的故乡。 8月8日,当我搭乘的航班在台北桃园机场缓缓降落,从空中鸟瞰这座城市的楼宇林立、田野阡陌,泪水止不住地夺眶而出。这是我第一次回到姥爷口中常常提及的故乡,那个对我而言饱含着独特乡愁的地方。然而就在踏上故乡土地的14天前,姥爷却因病永远离开了我们,而这次返乡之行于我也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因为毒品,王路(化名,16岁)的爸爸10年4次被抓;王路的妈妈吸毒染病身亡。最后连买骨从盒的钱都没得。2005年5月11日,王路在他爸爸贩卖毒品被抓入狱后的第二天,在一贫如洗的家中找出五包海洛因,卖给了3个粉哥,以维持生活,结果被查获。2005年9月29日,法院依法从轻判处王路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  相似文献   

7.
李某原是供销社经理,从报纸上获悉一家大公司诚聘高级管理人才,于是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应聘。原以为不过要写写简历谈谈想法,谁知却体验到一种全新的方法:先是专业笔试、心理测验;然后是命题讨论、竞职演讲、做有趣的游戏甚至模拟公司副总过了把瘾;最后冲入面试舌战群儒。虽然整整三天神经高度紧张,但他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兴奋与挑战。无怪乎在他一年多后荣升为此公司的副董事后,并体验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喜悦时,念念不忘的始终是这三天的应聘方式。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人才测评结了我公平竞争并获胜的机会。”因“人才测评”获益…  相似文献   

8.
父亲这棵树     
杨惠兰 《创造》2012,(6):67-68
小时候,我一想起爸爸,就感到很委屈。记得上小学时,有一天,老师教给我一首好听的歌:“爸爸是一棵大树,妈妈是一棵大树。我们是快乐的小鸟,在两棵大树间飞来飞去。”回到家,我背诵给姐姐听,背着,背着,我们姐妹俩就哭了。为什么哭呢?因为我们很少见到当时担任保山地委副书记的爸爸。记得我3岁多的时候,爸爸回家来看望我们,妈妈让我叫“爸爸”,我却害怕得直往妈妈身后躲。  相似文献   

9.
王津平 《台声》2001,(12):10-11
1988年,我终于踏上了“隔着迢遥的山河”,踏上了在梦里已探望过无数次的祖国大地。那是我自1972年留学美国就想做而一直没有做的事。那一年,台湾解严,也是我自1975年返台后第一次离开台湾。缘起于美东第一次两岸都有人参加的夏令营,在林丽韫和林钗两位大姐热情的邀请下,我像登陆月球、梦游般一样地飞抵北京———接待我的人多是当时还回不了家的台胞以及台胞的第二代。海峡深情系两岸。每个全国台联的朋友都像自家人一样的亲。10多年来,我一直就有那么一个暖和和的感觉:全国台联就像我们的家———我们在北京、在祖国…  相似文献   

10.
64年前,他为了能够吃饱饭而报名当了一名国军士兵,连枪都不会用的他又跟随部队去了台湾。他回乡的脚步,被浅浅的台湾海峡一阻就是40年。此后,直到1988年才终于踏上了回乡之路。1990年,他在台湾上班的单位退休后,放弃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的舒适生活,频繁地奔波于大陆故乡与台湾之间,为故乡那些辍学的孩子们圆梦。他的名字叫曾祥来。  相似文献   

11.
《中国保安》2013,(14):80-80
编辑者师: 我做保安员已有3年多了。近期在执勤时,发现有一个6岁左右的小女孩颈部疑似有伤痕,但我又不太确定,没有上前询问,后来又一次看到她胳膊上也有多处明显的大块的青紫伤痕,便上前询问,小女孩说是她爸爸打的。于是我向街区派出所报警,后来警方介入后,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孩子遍体的伤痕让医生很震惊。医生询问随同来的父亲程某,孩子身上的伤痕是怎么回事,程某声称,是孩子不小心摔伤造成的。而医生认为,孩子身上的伤应是遭受过严重殴打所造成。在接受警方询问时,程某承认有一些伤是他打的。但孩子胸、腹、头部及四肢有十几处留有内伤,反应出程某手段粗暴,涉嫌虐待罪。请问,虐待罪具体应该如何认定?  相似文献   

12.
再过几个月就是爸爸的生回了,作为他的女儿,我认为任何礼物也无法表达自己对爸爸深深的爱。昨天爸爸收到《中国民政》杂志时,我突然想起要为他写篇文章,这也许是送给爸爸的最好礼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爸爸在镇民政办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工作着,为我们龙王镇的民政事业出力、流汗,成绩是可观的,请看事实的回答。1993年到1996年龙王镇连续4年被评为具婚姻管理先进单位;1995年被评为市婚管工作先进单位,市民政工作全优乡镇;1997年被市、县分别评为村民自治先进乡镇、拥军优属先进单位。由于完成任务好,爸爸他自己也曾多次被市、…  相似文献   

13.
他回来了。相隔四十年后,他双脚又踏上了故乡的土地。他,好精干的老人!高高的个子;青铜色的脸如同刀刻一般,有角、有棱,敏锐的目光,宏亮的声音,矫健的步履,就像美国西部电影中闯荡江湖、饱经风霜的侠客。初次见面,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是精明、干练。而他的经历更  相似文献   

14.
我对警察的印象一直很好。还是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带我去县城看电影《大闹天宫》,散场后剧院出入口发生了拥挤,我被人群挤翻在地,爸爸则被人群裹向一边,情况万分危急。爸爸后来说就在他心急如焚之际,一双大手将我从地上拽起,抱在怀中。救我的是一名警察,他将我交给爸爸,转身消失在茫茫人海中,没有留下任何线索。我当时还不记事,这一切都是爸爸说的,但警察的形象就像一座丰碑,从此矗立在我心中。   高考填报志愿时,我填了好几所公安院校,可因为眼睛不争气,我与警察职业失之交臂,但我依然十分关注身边的每一名警察。毕…  相似文献   

15.
我18岁离开台湾赴日本留学,20岁(1945年4月)冒着风险由日本回归祖国大陆,随后奔赴晋察冀边区,从此一直没有回过台湾。这次我同妻子智久明俩人从上海回台探亲的手续是我的侄子杨彰嘉(大哥的儿子、台北晨安企业公司董事长)替我们办理的。他还指派女儿杨佩并专程到香港并另外聘用一名香港导游,于1997年11月25日中午,来机场接我们夫妻俩。在香港一面游览一面办理入台手续后,于11月26日晚离港飞台北,重新踏上了阔别55年日夜思念的故乡土地。我3岁丧父,后由我H哥杨阳壁抚养长大,H哥1966年回回月因病逝世。回到家乡之日,在美国纽约…  相似文献   

16.
台北三日     
作为内地的普通医生,我们谁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机遇———在有生之年踏上祖国宝岛台湾的土地,并亲历了海峡两岸关系史上一次重要事件。但是,这个机遇,却因为一位年逾八旬的台北老人而降临到我们头上。原籍南阳淅川县的台胞夏育斌先生,回大陆探亲期间生病住院。在他住...  相似文献   

17.
申荣彬 《台声》2023,(1):100-103
<正>孩子!你现在还小,还不懂事,虽然已回故乡两次,一次是8个月大时,一次是1岁半时,所以你不可能对故乡有印象。现在我回故乡办理证件,便把在你记忆里还无法留下印象的故乡写信告诉你。我把这封信寄给未来的你——你沿着人生的轨迹向前走着,这封信就寄存在你人生的必经之路上,突然有一天你看见它时,你站在未来的人生里便看见了自己曾经的故乡。——题记  相似文献   

18.
“小时候,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高大魁梧的他为我们遮风挡雨;妈妈是典型的贤妻良母,相夫教子。长大后,少不更事的我总想挣脱爸爸的束缚,屡次顶撞唠叨的妈妈。岁月荏苒,光阴似箭,有一天突然发现爸爸的背已经驼了,妈妈的身体已经臃肿塌陷。我想,是时候尽一份子女的责任了,悉心呵护起这个家:给父亲一个依靠的臂膀,做他贴身的拐杖;为母亲撑起一把庇护伞,遮蔽盛夏的骄阳。朋友,  相似文献   

19.
礼节     
有位医生朋友对我说了一个故事。他为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做了一个胆囊切除术,手术非常成功。几小时后,他去探望老人术后情况,老人已从麻醉中清醒过来。看到他进来,从病床上挣扎着想坐起来。老人的女儿连忙按住老人:“爸,你现在不能动。”老人喃喃地说:“给我做手术的医生来了,我得鞠个躬啊,感谢他呀!”病友们都觉好笑,劝他躺着不要动。只见老人伸出两只瘦骨嶙峋的手,合在一起,努力抱了个拳,说:“谢谢医生了。”我的这位医生朋友当场就愣在那里,他真的被感动了。他从医整整二十年,不知为多少病人动过手术,但那个老人的这个抱拳,差点让他掉泪。不想讨论医患关系,也许来讨论这位老人身上所传承下来的传统礼节要有意思得多。  相似文献   

20.
阿柳的故事     
“我的名字叫阿柳,我在冈比亚出生, 我虽然从小就被遗弃,对双亲一无所知,但我很想念我的父亲和母亲。我希望能有机会到台湾寻找我的爸爸,找到爸爸后,就能找到妈妈,我相信只有他能告诉我,我的妈妈是谁。” 有着一副黑色面孔和东方人面部特征的阿柳,体内流着中国人的血液,他甚至有“阿柳”这样一个很有台湾乡土味的名字,但是,他却始终与台湾这块土地无缘。 据台湾记者推算,阿柳今年应该是29岁,但实际上,连阿柳自己也不知道他是何时出生的;他本该有台湾的“中华民国国籍”,但现在拿的是冈比亚护照;他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