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舟 《台声》2001,(4):46-46
2001年4月6日是厦门大学建校80周年纪念日。为迎接并庆祝母校80华诞.3月18日上午,厦门大学北京校友会隆重聚会,盛况空前。厦大校友、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厦大校友、中国社科院副院长王洛林等校友700余人参加了庆祝大会。厦大北京校友会副会长沈根才、张存浩、薛谋洪、孙亚夫及母校代表、厦大党委副书记张冀等,分别在会上发表讲话。  相似文献   

2.
严晓凤 《传承》2011,(21):48-49
校友信息的收集可以由学校校友工作机构人工收集,同时利用地方校友会及校友分会对当地校友的信息进行收集。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是收集校友信息最便捷的方式,一方校友自动到母校网上注册,二是通过网上同学录收集。校友返校活动及服务校友是沟通母校与校友之间,校友与校友之间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秦义民 《今日上海》2012,(12):55-57
少小离家老大回 接光明中学校友会、校长室通知:1967届校友孙建东中国画展在上海美术馆举办。鱼知水恩报深情。离校、离沪43年后孙建东从云南昆明回来了,向养育他的家乡、培养他的母校深情汇报自己的成长。  相似文献   

4.
日前,笔者采访了赴台访问归来不久的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吴惟诚副会长。吴先生高兴地向笔者介绍了这次情深义重的访问──吴惟诚先生告诉笔者:联大北京校友会一行19人,16日到达台北。在台校友湛淳需进入机场迎接,海关对我们一行礼遇免检。出机场时,西南联大台湾校友会会长柴之禄和台北清华校友会总干事讲同等已在迎接。洪同学长已是82岁高龄,在我们访台过程中,他一直亲自陪同,令人感动。次日上午,原西南联大在台校友会秘书长、台湾中国家庭计划协会董事长舒子宽大姐在联大厅为我们洗尘。舒大姐已经80岁,但为我们一行办入境手续,她…  相似文献   

5.
在北京的中山大学校友七百多人于今年九月九日上午集会纪念孙中山先生创建中山大学六十周年,并成立北京校友会。九十六岁的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大老校友许德珩欣然挥毫题词祝贺。全国政协副秘书长陆平、致公党主席黄鼎臣、《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6.
何笑梅 《台声》2000,(9):10-10
祖国大陆最早成立的从事台湾研究的学术机构———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 ,最近迎来了建所20周年纪念日。2000年7月17日 ,厦大台湾研究所建所20周年庆典在厦门大学克立楼隆重举行。全国台联副会长苏民生及国务院台办、全国台湾研究会等方面的领导代表出席了庆典会。参加庆祝活动的有厦门大学校领导和来自海峡两岸文化学术界的专家、学者100多人。庆祝会上 ,厦大台湾研究所所长范希周介绍了该所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厦大台湾研究所坚持以“历史地、全面地、实事求是地认识台湾”为指导思想 ,致力于台湾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四年十月二十一日上午,坐落在北京定阜大街的原辅仁大学主楼前面突然间热闹了起来。来自本市、天津及其它部份省、市和港澳、美国等地的校友聚集到这里,欢庆校友会的成立。原辅仁大学老校长陈垣的侄女陈雪娴及其丈夫也自天津赶来参加了大会。陈雪娴原系生物系毕业生,现任天津医学院组织胚胎学系副教授。创建于一九二五年的北京辅仁大学已于一九五二年北京各大学院系调整过程中合并于北京师范大学。为了利用辅仁大学设备较好的化学实验室,在其旧址开设了师范大学化学系。而这座磨砖对缝、琉璃飞檐的民族形式的主楼建筑一直为历届辅仁校友所怀念。  相似文献   

8.
今年 3月 5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同志诞辰 103周年纪念日。 1998年,在人民的好总理诞辰百年纪念时,延安“鲁艺”校友会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会,我爱人陆石因双目失明没有参加。事后校友会发来通知,没有参加的校友,只要了解与周恩来有关的事,不论巨细都希望写成文章寄给他们。陆石听完通知,陷入沉思。晚上,他给我讲述了以下故事。他说,他从延安到北京,见到周恩来的次数很多,听他的讲话和报告也不少,也曾单独与周恩来接触过几次,虽然都是具体工作上的小事,但却是终生难以忘怀的。第二天,慕丰韵同志来家看望他…  相似文献   

9.
桃李满天下 教泽润四方──记农工党厦门大学支部的同志们许荣栋农工党厦门大学支部成立于1953年。如今厦大支部已拥有党员50名。几十年来支部的同志们在各自岗位上辛勤耕耘,硕果累累,桃李芬芳。1990年国务院首批授予厦大21名教授为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享...  相似文献   

10.
1997年10月中,接到老同学张克辉(有义)兄来函,叙述他于8月中旬察访成吉思汗的故乡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看了天遮不住的辽阔草原,牛羊遍地,景色迷人,品尝的全鱼宴令人难忘,又参观了日本关东军惨败的诺门罕战争遗址等。信内极为称赞内蒙古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及草原景色之美。使笔者兴起组团访问内蒙古的企图。于是向彰化商校校友会提出计划,决定于今年7月间进行。很快接到校友热烈回应,报名参加的校友及眷属共有80多人。于是7月3日按照计划从台北出发经澳门于当晚到达北京,张克辉兄夫妇亲自到机场迎接并导人贵宾室,开盛大欢迎会。张…  相似文献   

11.
金秋泉城,天高云淡。10月20日,来自祖国内地各省市和台湾地区,以及美国、加拿大的200多位复旦校友聚集此间,叙友情、谈经验、唱校歌,欢声笑语、济济一堂,举行第五届世界校友联谊会。 来自台湾的近20名校友,格外令人注目。他们中最年轻者业已年逾古稀。半个世纪前,他们就读于复旦大学,如今个个功成名就,其中有经济学家、法学家、高级工程师、会计师等。台北校友会理事、80岁高龄的郎万法先生1943年毕业于会计系,这次是  相似文献   

12.
台湾大学早期校友2003年年会拟于今年6月在北京举行,地点选在北京饭店。校友会内容丰富多彩。据介绍,校友会将请专家或熟悉情况的朋友主持多种专题分组会,其中包括如下专题:“你的下一代想在中国发展吗?年轻的下一代及ABC在中国大陆的生活、事业……他们给你们现身说法;北京的校友们向你介绍北京的购物天堂;介绍你学画、玩乐器、唱京剧;想在中国大陆小住、长住,在中国买房子,有专家替你解答;你个人想退而不休,有兴趣在研究、教学、企业的领域继续活动,有专家为你指点;中国传统医学的现况,你有特别题目要探索吗?专家…  相似文献   

13.
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颁布的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人选和项目中,厦门大学有两个项目同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其中一个是由中科院院士、厦大教授郑兰荪领衔的“碳原子团簇的形成研究”。  相似文献   

14.
林坚 《政协天地》2024,(1):55-57
<正>2021年厦门大学百年校庆前夕,百岁高龄的民盟盟员、厦大文科资深教授、我国高等教育学奠基人潘懋元先生向厦门大学档案馆分批捐赠了自己保存多年的近5000份文稿资料和上万封书信。其中有一份珍贵的文稿,是抗战时期他在厦大读书时上高等经济学课程,听福建省政协原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王亚南讲授“中国经济问题与经济原理”时的课堂笔记。  相似文献   

15.
李耀曦 《春秋》2014,(5):19-21
正济南一中(原山东省立一中)是笔者的母校。我是她50年前入校的学子,史称"老三届"中的老高二。母校百年华诞的时候编印出了一套校友征文选《悠悠母校情》,我对它十分感兴趣,经常拿起来翻翻。这套五集六大册的校友回忆录,是由一中校友总会秘书长庞德治老师向海内外历届校友发函征文经10年呕心沥m编辑而成的。《悠悠母校情》收入历届校友撰文数百篇,上自清末学校初创,下至"文革"后  相似文献   

16.
<正>3月23日,第四届清华校友创意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三创大赛)海峡赛区决赛在厦门举行。两岸清华校友创办或投资的32个项目同台竞技,以路演的形式争夺4月份的全球总决赛入场券。清华校友"三创大赛"海峡赛区决赛活动由清华大学福建校友会、清华大学台湾校友会、清华海峡研究院(厦门)等单位联合主办,招商银行厦门分行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大赛是清华校友组织服务社会的一个方式,目前已有存量项目2000个,共有500多名创业导师、100多个投资机构参与其中,为其提供咨询和投资。海峡赛区是第四届清华校友"三创大赛"的5个新  相似文献   

17.
人物     
《小康》2018,(27)
正捐赠者张文中9月4日,于今年5月被改判无罪的物美集团创始人张文中,在南开大学2018本科新生开学典礼上,以校友名义宣布向母校南开大学捐款一亿元。张文中是南开大学1979级数学系本科生、1985级管理系硕士生,1994年创办了北京最早的大型超市"物美"。2004年,为纪念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张文中捐资300万元设立物美科学大师奖,用于奖励数学科学学院等基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7月8日,网上热传一封关于"厦门大学会计系副教授谢灵,炮轰校长就餐特权"的公开信。这封千余字的公开信言辞犀利地提出,就餐特权是小事一桩,但校长吃饭也吃出阶级差别,反映了厦大官本位的严重程度和对教师人格尊严的践踏。这封公开信爆红网络,再次引起了网友对大学官本位的热议。有网友称,谢灵敢于质疑权力,不愧为勇士。2014年7月10日,深圳电视台DV生活频道,在今日人物栏目"谢灵:厦大‘愤怒女教授’的  相似文献   

19.
今年四月二十六日是清華大學七十週年校慶。在慶祝大會上,來自加拿大的校友、七十九歲的王昌林先生說了這樣一番話:‘清華大學就是我的家。我是一九二一年清華畢業的,有個兒子也是清華畢業的,還有個孫子現在是清華二年級的學生。我的一家和清華的关係非常之深,對母校常感無以圖報。我希望子子孫孫都能到清華來,為祖國的昌盛,為母校的發展,貢獻一技之長……’。 這次一起囘母校參加校慶活動的,有來自海外的三十多位校友。他們和國內各省市  相似文献   

20.
台湾黄埔第三代翁同学,在南京苦读三年,2004年考上北京大学医学系。其家人以她为荣,所有知道她考上北大的两岸同胞,都为她祝贺。我这个黄埔义工,比别人的感受更深一层,因为她能来南京上高中,又能考上北大,跟我有一点点关系。翁同学的外公王先生、外婆范女士是我们夫妻的老朋友,范姐跟我都是台湾退伍军人协会妇女会、木兰爱心会的理事。王先生是台北市中央军事院校校友会校友,而我家老伴庞雄是校友会理事长,我们经常一起参加许多活动。台北市校友会人数比其他县、市都多且最特别,仅将军校友就有五百多位。一万多军官校友虽然都退役了,但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