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国际关系学界新兴的安全区域主义研究,本文提出一种综合的“理论框架”,即安全区域主义(securityregionalism)进程是一个从已启动区域化的“安全复合体”开始,经由“安全机制”(区域安全合作),最后到“安全共同体”(区域一体化)的变化的“安全连续统一体”;它涉及国家、区域政府组织、公民社会组织和市场组织等多元行为主体。东南亚安全区域主义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证明了这一分析框架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罗杰 《东南亚纵横》2002,(10):19-25
本文拟从安全角度对东南亚的区域化进行分析 ,探讨东南亚区域化进程中安全因素所扮演的角色并在此基础上试析东南亚安全区域主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1.20世纪以来 ,特别是冷战后 ,以政治军事安全为主的传统安全观已经逐渐被以经济安全为主的综合安全观取代 ,“安全”不再仅仅意味着主权和领土不受侵犯 ,还指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环境、资源等各个领域内“客观不存在威胁、主观不存在恐惧”的和平稳定状态。2.区域主义(theRegionalism)也称为地区主义 ,是二战后出现的一种区域合作理论及其实践的总称 ,是某个特定地…  相似文献   

3.
"合作安全"作为冷战后东南亚安全区域主义实践中一种最重要的安全机制,它是西方"共同安全"观和本区域"综合安全"观融合的产物。"东盟方式"是其运行的基本程序。在实际运行中,它表现出明显的军事、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领域的互动;东南亚国家、东盟、"自然经济区"等市场组织和"第二轨道"等公民社会组织以及外部的区域间组织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形成一种多领域和多元行为主体的综合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微区域是全球化、新区域主义与跨境联系综合作用的产物,建构了以次国家层次为基本单元、以跨境联系为基础的区域互动新层次。本文通过剖解区域层次构成,厘清了微区域与区域、次区域等的关系,并将微区域主义区分为跨境经济合作与跨境安全合作两大维度。指出,当前重跨境经济合作、轻跨境安全合作的现状会致使经济合作面临的安全风险及其所引发的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进而会导致跨境经济合作与跨境安全负相关。东盟"增长三角"的案例分析揭示了区域自主与国家安全是"增长三角"产生的安全诱因;综合安全与伙伴关系是"增长三角"发展的主要安全推力;而开放治理与"搭便车"可能成为"增长三角"深化的潜在安全阻力。  相似文献   

5.
三、东亚“安全复合体”演变前景与安全区域主义的发展基于“安全复合体理论”的分析框架和东亚“安全复合体”结构变动(安全区域化)的多层次动力分析,东亚区域安全结构变动将可能出现三种前景:一是保持现状,即现有结构不发生实质性变化;二是内部转变,即内部结构发生实质性变化,或者是因友善  相似文献   

6.
安全复合体理论与东亚安全区域主义(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复合体理论”采用物质主义与建构主义混合的研究方法,以区域为聚焦点的安全相互依存为基本前提,阐述了由权力分配主导的物质结构和友善—敌意模式主导的社会结构组成的区域安全结构,及其结构变化的“国内—区域—区域间—全球”多层次的动力、“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多领域议题、“国家—非国家”多样性行为体和从“冲突形态”经由“安全机制”到“安全共同体”的连续统一进程。本文以此为理论工具,在分析新兴的“东亚安全复合体”安全结构及其变化的多层次动力和安全区域化现实的基础上,描绘了东亚安全区域主义走出现存的“霸权”、“均势”和“联盟”等“弱安全机制”,经由以“大国协调”和“集体安全”混合体为基础的真正的“综合安全”和“合作安全”等“强安全机制”,最后至区域一体化推动的内生的“安全共同体”的可选择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发生新的变化,开始了以地区为中心的聚合发展,欧洲、北美和东亚三大地区性经济区逐渐成型.地区主义(Regionalism)传统上作为一种介于全球主义和民族主义之间的意识形态或思潮,在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中以新的面目再次出现①.地区主义是一个影响20世纪后期以来世界事务演变的重要的趋势性范式,它的理论和实践已经并将继续改变着世界.本文以新地区主义(New Regionalism)为分析视角,试图说明其对亚太地区合作所起的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8.
2013年1月23日,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在澳国立大学发布该国历史上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强大与安全:澳大利亚国家安全战略》(Strong and Secure-A Strategy for Australia’s National Security,以下简称报告)①。报告大体上延续陆克文政府时期发表的《国家安全声明》(National Security Statement)和2012年出台的《澳大利亚亚洲世纪白皮书》(Australian in the Asian Century White Paper)中有关国家安全观点。报告指出,澳大利亚目前所处的战略安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9.
区域安全复合体理论是以多维视角研究国际次体系区域的安全关系的理论。该理论 关注权力,也同样关注制度和身份,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三大基础国际关系理 论的核心概念构成了该理论的三个重要支柱。该理论强调制度对权力的制约,强调身份使权力产生 了不同的意义,这样,三大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有机地融合在区域安全复合体理论中,使得区域安全 复合体理论对地区安全问题的解释更全面、充分  相似文献   

10.
本文立足于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区域主义发展实践的考察,结合国际体系、国家安全、同盟逻辑与相互依存等国际关系基本变量,分析国际体系的变化如何塑造东亚各国区域政策,如何影响东亚各国做出更符合本国国家安全利益的“区域现实主义”选择.从区域主义的性质、特征入手,将排他性、竞争性和包容性作为考察视角,多视角总结当今东亚多元区域主义发展的潜在逻辑与规律,解释为何东亚各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采取不同的区域主义战略.总体而言,东亚地区包容性区域主义与排他性区域主义、竞争性区域主义相互交织重叠.其中,排他性区域主义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但伴随东亚经济联系的加深,追随美国的盟友也表现出某种形式的区域现实主义特征.未来的东亚区域机制的构建,必须基于区域现实主义理念,坚持区域内安全合作与经济合作并行,反对排他性区域主义的干扰,推动包容性区域主义与竞争性区域主义的广泛融合.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emerging security dynamics in the Asia-Pacific in the context of the project to establish an “Asian Community”. Although the model of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has been constrained by a post-colonial attachment to sovereignty, new processes of domestic democratisation, taking in new members and dealing with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threats have led to an acceptance of the need to deepen its social and political pillars. The real test for this project, however, will be whether it can be extended to Northeast Asia, where relations between states are still characterised by traditional power-balancing and rising nationalism.  相似文献   

12.
当前,新地区主义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该研究范式逐渐摒弃旧地区主义研究中的某些理论缺陷,不再过分强调"一体化(integration)"概念,而是借助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一个新概念,即"国际规制(inter-national regimes)"(又译"国际体制"、"国际机制"、"国际制度"等)来描述当今地区化潮流的性质、程度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赵银亮 《东南亚》2009,(2):7-11
东盟-体化进程的加快是东南亚新地区主义发展的一项重要成果,目前对东南亚新地区主义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套路。东南亚新地区主义具有地区整合和地区离散的双重特征。东盟的扩大、经济一体化、冲突的管理和解决等,又使得新地区主义具有制度转型的特征。东盟期望通过加强内部的文化认同和调适,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更具竞争力。在这种背景下,进行东南亚新地区主义及其制度转型的范式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1999年6月在科隆签署的<东南欧稳定公约>为东南欧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制定了一个系统的框架.它试图通过区域一体化把东南欧吸纳到欧盟的框架之内,在统一的政治、经济和安全体系内解决东南欧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地区安全问题.从理论和基本思路看,该公约源于新区域主义,而新区域主义则是在欧盟发展的实践中逐渐丰富的一个理论思想,它也是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中特别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东南亚海事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货物贸易的1/3以及1/2的石油运输都要途经马六甲海峡。据统计 ,每年经过海峡的国际商船超过5万艘 ,每天平均140艘 ,而且数字还在上升。恐怖分子很有可能觊觎许多货船上的易燃、易爆、剧毒或污染性物品。这一切引起海运公司、海员及本地区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像中国、日本和韩国 ,它们大部分海运贸易(特别是石油进口)极大地依赖于这些日益拥挤的浅水交通要道 ,因此保证这些要道畅通无阻以及航海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屡见不鲜的海盗袭击事件(常见于东南亚海域一带)表明 ,武装分子 ,包括企图利用这些易燃、易爆、剧毒或污染性物品作为武…  相似文献   

16.
Despite worries that ASEAN is becoming weak, the organization remains as strong as it ever was, given the parameters of its design. Its member countries still tightly embrace the organization's principles, the “ASEAN way.” But simple adherence to those principles can be problematic. ASEAN countries, whose nation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interests collide, often appeal to the same principles to back their positions. That tends to pull ASEAN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Great power policies, particularly those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now exacerbate the situation. At the same time, ASEAN's reliance on multilateral consensus has made it difficult to reconcile real differences among its member countries or develop unified regional responses. That can be seen in issues from the Xayaburi dam on the Mekong River to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ease with which ASEAN's principles can come into conflict and its consensus-driven decision- making can become deadlocked clearly marks the limits of the “ASEAN w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