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官兵对创新理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越浓越高,学习和掌握党的创新理论就会越快越牢,反之则容易出现“不愿学、学不了、学不深”的现象。为此,各级一定要注意激发官兵的学习“兴奋点”,努力在官兵和理论学习任务之间架起热情之桥。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进一步说明了坚持“三个代表”的重大意义,强调“三个代表”的要求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他指出: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四个如何认识”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需要全党同志加以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问题至关重要。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研究“四个如何认识”的重大问题,关键在于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4.
张雷 《群众》2011,(3):32-33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不仅是一场“学习”的“革命”,更重要的是一次党组织管理理念的创新。 ◆立足于时代特征和基层实际,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平台建设,不断丰富建设载体。“泰州百姓大学堂”、“泰州百姓名嘴理论宣讲队”已成为干部群众叫好的“学习品牌”。  相似文献   

5.
于建荣 《创造》2002,(8):22-22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是江泽民同志在今年5月31日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再次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全面落实这项任务,最根本的在于实践和创新。实践与创新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基本要求。江泽民同志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根源在于基对实践的开放性,在于其能够不断地从实践中汲取营养,实现理论创新。在当今条件下,要实现与时俱进,就必须看到新的世纪世界和中国发生的重大变化,把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6.
谈谈“问题”与“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曙光 《湖湘论坛》2008,21(4):83-85
“问题”与“理论”,总是难分难解地“纠缠”在一起。“问题中的理论”是现实生活存在的问题中所蕴含的理论问题;“理论中的问题”是属于理论研究范围内的问题。“理论中的问题”只有来自于“问题中的理论”才是现实的;“问题中的理论”只有提升为“理论中的问题”才是深刻的。真正的理论是源自“问题”的理论。围绕“问题”而发展是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准确捕捉和回答时代性“问题”是理论发展的根本途径,任何理论的发展史集中表现为问题史;离开“问题”的理论,就变成了书斋之中的幻梦,时代之外的遐想,世界之外的独白,注定缺乏关照现实的力量。当前要重建以“问题”为中心的学术生态。  相似文献   

7.
建党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理论创新成果。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党的创新理论.是对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新世纪新阶段,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必须强化质量效益观念,在抓根本、抓规范、抓深化上下工夫、求实效。  相似文献   

8.
正如有人所说的那样,“小康”的确不是新词,一些学者在论述“小康社会”理论时,总是喜欢引用儒家经典《礼记·札运》中关于“小康”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采访孙东生,也易,也难。易在,每年的全国和黑龙江省“两会”期间,作为记者追逐的经济学界热点人物,他敢于直言,总是能够就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任务提出独到的观点和思路,让记者们满载而归;难在,他是我们从事新闻工作多年来最难约见采访的一位。从2007年5月当选为民建黑龙江省委主委,再到2008年1月当选为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如今已经过去了两年半,每次见到他时,他总是匆忙地留下一句话:“我还没有做出什么成绩。”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世纪之交,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是对“三个有利于”的继承和发展,二者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1978年的“北方谈话”和1992年的“南方谈话”,都是他创造性理论活动的经典之作。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两在形成背景、创新内容以及功能特征上存在许多共性,而在阶段性、层次性、系统性和成熟度上又有差异。无论共性还是差异,都映证了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与统一性,这与毛泽东个人思想发展过程中的“断裂与矛盾”,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一结论的作出,对于新的理论创新不无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翁里 《公安学刊》2009,(5):35-38,66
“警情常量”是包含110、治安、刑侦、户籍(含流动人口信息)、出入境、派出所及公安队伍建设等警情在内的一系列常态化数据体系。基于全国警情联动机制的构建。北京市、杭州市、郑州市等地公安机关近几年先后开展了“警情常量指导警务工作”的改革实践,结果表明,分析运用“警情常量”对提高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精确度,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十分奏效。比较“警情常量”与“破窗理论”。“警情常量”实际上可以说是发展了的“破窗理论”,加之构建“警情监测预警平台”实乃警务创新之举。以及“警情常量”在防控违法犯罪中的深度运用前景广阔,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区分局3年来运用“警情常量”的警务创新工作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在新世纪把共产党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政党,怎样建设好共产党,这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课题。对这一课题的科学回答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江泽民同志站在两个千年交替的历史关头创造性地提出来的光辉学说,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和发展史上的重大理论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时代精神的理论创新,是建党学说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4.
许韬 《公安学刊》2009,(1):42-46,91
作为“法治浙江”建设的一面旗帜与特色经验,全省各级各部门都十分重视“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值此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45周年之际,从厘清“枫桥经验”与“法治浙江”这两个概念性前提出发,明确“法治浙江”建设是“枫桥经验”创新发展的前提与保障,肯定“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丰富了“法治浙江”建设的内涵,这对于深入思考如何进一步创新发展“枫桥经验”,不断赋予“枫桥经验”新的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为建设“法治浙江”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谏题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人民总是在社会矛盾的运动中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人民也总是从历史活动的实践和比较中,不断寻找、揭示和发展自己前进的真理。”这正是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光辉历程的生动写照,也是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科学描述。  相似文献   

16.
十六大报告的主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主题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历史内容,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十六大报告的灵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十六大报告的精髓是“与时俱进”的精神,要做到“与时俱进”,必须实事求是,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17.
施玮萱 《今日浙江》2010,(22):39-40
温州市委积极创新理论中心组学习模式,以加快转型发展、精心组织开展了理论中心组读书会暨“互看互学”活动,通过“学先进”、“看现场”、“找差距”、“理思路”等四个步骤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既推进思想解放,又促进作风转变,既梳理“十二五”发展思路,又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在全市上下营造了“抢抓机遇、克难攻坚、  相似文献   

18.
作为党的十六大灵魂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新世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既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产物,又对解放思想提出新的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只有结合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按照新党章的要求,始终站在解放思想的前头,全面推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进程,才能真正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到实处,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朱修国 《桂海论丛》2002,18(1):8-11
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是中国共产党进行作风建设的基本经验。一部党的作风建设史 ,就是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 ,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党理论创新的集中表现。面对新世纪、新形势 ,要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 ,大力弘扬理论创新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三个务必”,是对“两个务必”这一党的自我革命经典话语的继承和创新。通过深入剖析发现,“三个务必”在继承“两个务必”精髓要义的同时,对其进行了与时俱进的拓展与创新,是在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面临的形势基础上以及基于新时代“赶考”之问对全党提出的新要求,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话语体系,对于推动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